2019-03-28 1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張丘建,北魏清河郡(今清河縣)人,著名的大數學家,著有《張丘建算經》3卷。他從小聰明好學,酷愛算術,兒時被人稱為「神童」。他反應敏捷,計算能力超群,遠遠近近的人都喜歡找他計算數學問題。
一天,他的才能傳到同為清河郡人的當朝第一重臣司徒崔浩耳中,司徒為了弄清「神童」的能力是真是假,特地把「神童」的父親叫去,給他100文錢,命他第二天帶100隻雞來,並規定100隻雞中有公雞、母雞和小雞,不能多也不能少一定是百雞百錢才行。
按當時的價格,買1隻公雞5文錢,買1隻母雞3文錢,買3隻小雞才1文錢。怎樣才能湊成百雞百錢呢?張丘建想了會兒告訴父親說:「只要送4隻公雞、18隻母雞和78隻小雞去就行了。」
第二天,司徒見到送來的雞正好滿足百雞百錢,司徒大為驚奇,但還是不相信。於是又給了他100 文錢,命他再送100隻雞,還規定不準只有4隻公雞。這個問題也沒有難住張丘建。他想了一會兒,叫父親送8隻公雞、11隻母雞和81隻小雞去。還告訴父親說,遇到類似的問題,只要怎樣怎樣就行了。
第三天,司徒見到了送來的100隻雞,讚嘆不已。他又給了100文錢,要求下次再送100隻雞來。豈料才一會兒,「神童」的父親就送來了100隻雞。司徒一數:公雞12隻、母雞4隻、小雞84隻,正好又滿足百雞百錢。
原來張丘建發現:4隻公雞值20文錢,3隻小雞值1文錢,合起來雞數是7,錢數是21;而7隻母雞呢,雞數是7,錢數也是21,如果少買7隻母雞,就可以用這筆錢多買4隻公雞和3隻小雞。這樣,百雞仍是百雞,百錢仍是百錢。所以,只要求出一個答案,根據這種法則,馬上就可以求出其他的答案來,這就是馳名中外的「百雞術」。
「百雞術」是世界上首次提出的三元一次不定方程及其一種解法,它是我國乃至全世界古代數學史中的一個奇葩。這比歐州發現和研究這個問題要早一千多年。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