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對於中印邊境的對峙,印度人其實已經有了清醒的認識。印度外長蘇傑生此前說過,美國喜歡打仗,也打了很多仗,但就沒有真正贏得過一場戰爭;中國愛好和平不喜歡打仗,但就是在沒有打過一仗的情況下,贏得了所有戰線的勝利。那麼在這場邊境對峙中,印度會不會在中國不發一槍的情況下,被中國擊敗呢?印度人在保持擔心的同時,還是強硬了一下,稱,他們還有一招,可以令中國「受傷」,真的嗎?
環球時報11月24日報導,香港《亞洲時報》發表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文中指出,中國根本就沒有把印度視為當下的競爭對手,因為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都遠遠超過了印度,尤其是在中印邊境的對峙上,印度更是被中國耍得團團轉。文章認為,雖然中印邊境的對峙是印度挑起的,但目前來看,印度反而是被動的一方。
有人說,印度正被中國拖進了代價高昂的戰略競爭!現在印度在中印邊境的每一次戰略部署,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我國的影響,基本上是我國有了什麼動作,那印度就隨之而動。這種情況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印度現在在做的,都是我國讓印度這麼做的,而印度也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雖說這一觀點有點偏頗,但印度在邊境對峙這段時間裡的所作所為,其實與這觀點還真相差不多。印度催法國交付陣風戰鬥機,是因為意識到與中國空軍的差距,要是沒有陣風戰鬥機,別說殲-20了,就算是殲-16和殲-10C戰鬥機印度空軍對抗起來都夠嗆。同時,為了應對中國的15式輕型坦克,印度又是在全球尋求購買用於高原作戰的輕型坦克,有消息稱,印度可能會選中了俄羅斯製造的「章魚」自行反坦克炮。
這樣的事情在中印邊境對峙期間,一直在發生,就算是如今,印度也還在為邊境印軍的防寒物資而四處奔走。這樣的印度不僅極為被動,而且費錢!我國這些武器裝備,都是考慮到高原作戰需求的,而且都是自主研發建造的,不僅戰鬥力強大價格還便宜。而印度找來的武器裝備經不經打不說,錢可沒少花,進口的東西不便宜。
不過都這個程度了,印度還不肯認輸!甚至有印度人在他們的媒體上強硬的表態,印度其實有方法戰勝中國,他們有一招可讓中國處於劣勢,只是現在還在考慮要不要用。印度人所說的這一招很多人都知道,就是1971年印巴戰爭期間,印度曾威脅要對巴基斯坦進行海上封鎖的那招。印度媒體認為,印度在印度洋海上交通樞紐附近,可以封鎖中國海上運輸線!
因為中國80%的石油進口都要從馬六甲海峽經過,印度要是一封鎖,就直接把中國的石油給斷掉了!雖然印度媒體說是印度海軍有這個實力,但我想還是美日印澳四國,不斷加強的軍事互動給印度帶來的底氣,因為他們也不是第一次將這樣的互動,公開聲稱是為了對抗中國。
雖然目前為止,印度還沒有對中國發出過這樣的威脅警告,但印媒表示,印度海軍一直處於高度戒備狀態,或許也是在考慮,真打起來了要不要封鎖海上運輸線。高原要是真打起來,是要逼印度封鎖海上運輸線?對於印度媒體這樣的態度,其實不難理解,這也是印度現在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優勢了,但這個優勢真的牢靠嗎?
有句話說得好,沒打起來這是優勢,但要真打起來一毛錢的優勢都沒有!要是印度封鎖我國的海上運輸線,他們真的做好準備面對中國海軍的雙航母編隊,055型萬噸大驅了嗎?印度敢不敢我們不確定,但印度真的沒那個實力去封鎖海上運輸線,我們可不是巴基斯坦!而且真打起來了,美國沒多大能力支援印度海軍,澳大利亞和日本可能跑得比印度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