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突破獎基金會宣布了2021年突破獎得主。
這一旨在表彰科學家們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和數學領域的一系列開創性成就的獎項中,也不乏中國科學家的身影。
盧煜明—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獎得主
獲獎理由:發現在孕婦外周血中存在胎兒的DNA,能用於產前基因測試,判斷嬰兒是否患有21三體症候群和其他基因疾病。
跟絕多數科學家一樣,盧煜明優秀得有些不像話。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分子生物學臨床應用專家、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最重要的是,他是中國人。
孫崧—科學突破獎新視野數學獎
獲獎理由:開發了橢圓方程解法的新方法,該方法可用於解決幾何領域一些存在已久的難題。
年輕的85後孫崧高二時就獲得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二等獎,同年考入中科大少年班,現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副教授。
他們這些人和鍾南山院士一樣,都可以稱之為中國的脊梁。
前幾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舉行,國家以最高禮遇將鍾院士等幾位英雄接至人民大會堂,並授予鍾院士共和國勳章。
這是鍾院士奮鬥了一生換來的結果,「南山風骨、國士無雙」當之無愧!
而在榮譽之後,鍾院士又再次請戰。
參與疫情防控平臺的建設。
他說:接下來有效的藥物和疫苗都是很關鍵的,這些工作都要跟上。
時至今日,我們忘不了那個坐在餐車上堅持工作的老人和為了研發疫苗半年白了黑髮的陳薇院士,我們也不能忘記。
現在的年輕人,提起「鍾南山」們,他們是不了解的。
他們的更多關注點可能在「明星們」和「網紅們」,其實這是一種病態的現象。
將軍墳前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說的是我們、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說的也是我們。
但這並不是說追捧明星就是不對的,而是要分清主次,我們的國家要真正的發展,科技實力要真正的提高,終歸是要靠所有的中國脊梁們來實現的。
在老一輩的影響下,我輩要更加努力,唯有這般,才能成就更多的國士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