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中國香港科學家盧煜明同日同獲2021科學突破獎

2021-01-14 網易

  當地時間 2020 年 9 月 10 日晚,突破獎基金會宣布 2021 年突破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盧煜明(Dennis Lo) 獲 2021 年突破獎生命科學獎。

  
同日,作為分子診斷領域全球首屈一指的美國分子病理學協會(AMP),宣布今年分子診斷卓越獎的獲得者,傑弗裡·康德領袖獎和傑出貢獻獎,香港中文大學盧煜明再拿一國際大獎,獲分子診斷卓越獎(Award for Excellence in Molecular Diagnostics)。

  
科學突破獎獲獎理由:
發現在孕婦外周血中存在胎兒的 DNA,能用於產前基因測試,判斷嬰兒是否患有 21 三體症候群和其他基因疾病。

  
分子診斷卓越獎獲獎理由:
Lo 博士因其在生物學和血漿中無細胞核酸的診斷應用方面的開創性工作而獲得 AMP 的最高榮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在 1997 年發現了孕婦血漿中存在的無細胞胎兒 DNA,並推動了該技術的無創產前診斷應用,該技術已在全球得到採用,並創造了產前醫學的典範。羅博士還利用循環核酸進行癌症檢測,包括早期鼻咽癌的篩查,進行了許多創新。

  

  香港中文大學盧煜明(Dennis Lo)

  盧煜明是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李嘉誠醫學教授及化學病理學教授。他亦是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研究)。他在劍橋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在牛津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和哲學博士學位。

  
在癌症檢測領域,盧煜明開創了許多癌症液體活檢的方法,特別是鼻咽癌的檢測和多類型癌症的全基因組篩選方法。

  
為了表彰他的工作,盧煜明獲得了許多獎項,包括 2014 年的費薩爾國王國際醫學獎和 2016 年的未來科學獎-生命科學獎。他於 2011 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於 2013 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並於 2015 年當選為香港科學院創始成員。

  2016 年 9 月獲頒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化學);2017 年 12 月獲得第十一屆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傑出成就獎;2019 年 9 月獲得復旦-中植科學獎。

  盧煜明致力於研究人體內血漿的 DNA 和 RNA,1997 年就發現了孕婦外周血中存在游離的胎兒 DNA,並發展出了一套新技術來準確分析和度量母親血漿內的胎兒 DNA,被譽為無創 DNA 產前檢測的奠基人。

  關於科學突破獎:
科學突破獎被譽為「科學界的奧斯卡」,旨在表彰全球頂尖物理、數學和生命科學家的研究成果。

  
科學突破獎每個獎項獎金為 300 萬美元,包括生命科學獎(每年最多 4 個獎項)、基礎物理獎(每年一個獎項)以及數學獎(每年一個獎項)。為表彰他們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和數學領域的重要成就,今年將向獲獎者頒發總計 1875 萬美元的獎金。遠超諾貝爾獎,堪稱科學界「第一巨獎」。

  
此外,6 項新視野獎將由 12 位處於研究生涯早期的科學家和數學家分享,每一項新視野獎的獎金為 10 萬美元;三項瑪麗亞姆·米爾扎哈尼新前沿獎頒發給三位年輕女性數學家;5 萬美元的新前沿獎,將頒給在過去兩年取得博士學位的女性數學家。

  
每年,該獎項都在頒獎典禮的晚宴上,邀請電影、音樂、體育界的超級明星和科技界的明星企業家頒發獎項。但是,由於全球疫情,今年的頒獎典禮被推遲到 2021 年 3 月。

  
2021 年科學突破獎完整獲獎名單:

2021 年突破獎 生命科學獎

  

  戴維·貝克(David Baker)

  華盛頓大學蛋白設計研究所以及霍華德·休斯醫學院

  
獲獎理由:

  研發了一項新技術,能夠設計在自然界中從未見過的蛋白,包括一些對於人類疾病具有幹預性治療潛力的新型蛋白。

  

  卡特琳·迪拉克(Catherine Dulac)

  哈佛大學和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

  獲獎理由:

  在細胞及其連接水平上解析了複雜的養育行為,其研究證明兩性中均存在控制男性和女性特徵性養育行為的神經通路。

  盧煜明(Dennis Lo)
香港中文大學

  獲獎理由:

  發現在孕婦外周血中存在胎兒的DNA,能用於產前基因測試,判斷嬰兒是否患有21三體症候群和其他基因疾病。

  

  理察·J·尤爾(Richard J. Youle)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獲獎理由:
闡明了一條能有效清理受損線粒體的調控通路,能幫助預防帕金森病。

2021 年突破獎 數學獎

  

  馬丁·海勒(Martin Hairer)

  帝國理工學院

  
獲獎理由:
在隨機分析理論中做出了突破性貢獻,尤其是隨機偏微分方程中的正則性結構理論。

2021年突破獎 基礎物理學獎

  

  
華盛頓大學埃裡克·阿德爾貝格爾(Eric Adelberger)詹斯·岡拉克(Jens Gundlach)布萊尼·赫克爾(Blayne Heckel)

  
獲獎理由:
通過精確的基礎測量驗證了我們對引力的理解,探索暗能量的本質,並確定了暗物質耦合的極限。

2021年新視野數學獎

  
巴爾加瓦·巴特(Bhargav Bhatt)
密西根大學

  
獲獎理由:
在交換代數和算術代數幾何領域,尤其是在p-進數上同調理論的發展中,做出了傑出貢獻。

  
亞歷山大·洛古諾夫(Aleksandr Logunov)
普林斯頓大學

  
獲獎理由:
開發了研究橢圓方程解法的新方法,該方法可用於解決節點幾何領域一些存在已久的難題。

  孫崧(Song Sun)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獲獎理由:
在複雜微分幾何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包括卡勒-愛因斯坦度量的存在性定理,及其與模量問題、奇點之間的關係。

  2021年新視野物理學獎

  
麻省理工學院特蕾西·斯拉切爾(Tracy Slatyer)、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魯文·埃西格(Rouven Essig)、費米實驗室雅維耶·蒂芬伯格(Javier Tiffenberg)、特拉維夫大學託梅·沃蘭斯基(Tomer Volansky)、俄勒岡大學於天田(Tien-Tien Yu)、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艾哈邁德·阿姆黑利(Ahmed Almheiri)、麻省理工學院內塔·恩格爾哈特(Netta Engelhardt)、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亨利·馬克斯菲爾德(Henry Maxfield)、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傑夫·彭寧頓(Geoff Penington)

2021年瑪麗亞姆·米爾扎哈尼新前沿獎

  
妮娜·霍爾登(Nina Holden)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2018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

  
獲獎理由:
對隨機幾何學做出了貢獻,尤其是闡明劉維爾量子引力限制了隨機三角化的縮放比例。

  
烏爾米拉·馬哈德夫(Urmila Mahadev)
加州理工學院(2018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博士學位)

  
獲獎理由:
為校驗量子運算結果這一基本問題做出了貢獻。

  
麗薩·皮奇裡洛(Lisa Piccirillo)
麻省理工學院(2019年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獲得博士學位)

  獲獎理由:
為經典的康威紐結切片問題提供了解法,表明了康威紐結不是高維空間紐結的切片。

  
關於美國分子病理學協會:

  
美國分子病理學協會(AMP)成立於 1995 年,是一個致力於為新興的分子診斷領域提供結構與領導力的非利性組織,其宗旨是通過教育、創新和倡導,促進分子和基因組實驗室醫學的臨床實踐、科學和卓越發展,從而促進高質量的醫療衛生服務。

  
分子病理學會(AMP)現擁有 2500 多名成員,他們來自於學術界和社區醫療中心,政府和企業,包括病理學家、科研人員、實驗室主管、臨床醫生、技術人員、住院醫師等。

  
通過其董事會、委員會、工作組和成員的努力,AMP 已成為保健領域中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的專業知識、教育和合作的主要資源。AMP 成員影響國家和國際層面的政策和監管,最終促進該領域的創新並保護患者獲得高質量、適當的檢測。

  
2020 年分子病理學協會(AMP)歐洲大會將於 2020 年 9 月 14 日至 16 日在義大利舉行。一個多學科的科學項目將展示分子技術在腫瘤學(實體腫瘤、血液學)、遺傳學(先天性、遺傳性)和傳染病方面的臨床應用。

  
分子病理學協會完整獲獎者:

分子診斷學優秀獎-Award for Excellence in Molecular Diagnostics

  
Dennis Lo, (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香港中文大學

  
盧煜明因其在生物學和血漿中無細胞核酸的診斷應用方面的開創性工作而獲得AMP的最高榮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在1997年發現了孕婦血漿中存在的無細胞胎兒DNA,並推動了該技術的無創產前診斷應用,該技術已在全球得到採用,並創造了產前醫學的典範。羅博士還利用循環核酸進行癌症檢測,包括早期鼻咽癌的篩查,進行了許多創新。

  
在頒獎之後,盧煜明將發表會議的主題演講「無創產前檢查和癌症液體活檢——從夢想到現實」。

  
傑弗裡·康德領袖獎-Jeffrey A. Kant Leadership Award

  
Karen P. Mann,醫學博士
格雷迪衛生系統和埃默裡大學醫學院,亞特蘭大,喬治亞州

  
AMP 表彰 Mann 博士對推進 AMP 使命的卓越領導和傑出貢獻。自 1999 年以來,Mann博士一直是 AMP 的成員,並在 AMP 擔任過多種職務,包括血液病理分會主席(2003 年)、臨床實踐委員會主席(2006 年)、財務秘書/出版委員會主席(2007 年)、AMP 總裁(2010 年)和提名委員會主席(2011 年)。此外,她參與了 AMP 的第一個戰略規划過程,幫助提供了一個願景和結構,以及在宣傳努力方面的長期投資和以證據為基礎的實踐指南的產生,這些一直指導著該組織至今。

  

  Mann 博士是格雷迪衛生系統臨床實驗室的臨床病理學主任和醫學主任。她也是埃默裡大學醫學院病理學和實驗室醫學系的教授。

  
Mann 博士於 1980 年在哈佛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88 年在塔夫茨大學醫學院和薩克勒生物醫學學院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她於 1994 年完成了杜克大學醫學院的病理訓練和血液病理獎學金,之後加入了病理和檢驗醫學院,擔任助理教授。1999 年,曼博士被埃默裡大學醫學院聘為病理學和實驗室醫學系的副教授和分子血液病理學主任。她的臨床興趣在於腫瘤性造血疾病、實驗室檢測的適當利用以及使用分子檢測來指導個性化醫療。

AMP傑出貢獻獎-AMP Meritorious Service Award

  
Ronald M. Przygodzki,醫學博士
退伍軍人事務部,退伍軍人健康管理局,研究與發展辦公室,華盛頓特區

  
Przygodzki 博士因為他對 AMP 和分子診斷雜誌(JMD)的貢獻而得到認可,JMD 是 AMP 的官方雜誌。他擔任 JMD 編輯委員會成員超過 10 年,期間該期刊產量增加到每年 12 期,並經常成為該領域排名最高的期刊,在 2019 年的影響因子得分為 5.5。除了服務於 JMD 之外,Przygodzki 博士還曾擔任會員事務委員會主席和董事會成員(2016-18),以及會員事務委員會成員(2014-2016)、項目委員會(2012-2014)、出版委員會(2019 -目前)和網絡編輯委員會(現已退休)。

  

  Ronald M. Przygodzki,醫學博士擁有波蘭華沙大學醫學學位。他有解剖和臨床病理學認證(美國病理學委員會),輔修分子遺傳病理學專業(美國委員會病理學和美國醫學遺傳學委員會),有超過25年的研究和臨床經驗以及超過 15 年的行政經驗。

  
他是基因組醫學執行主任,也是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研究和發展辦公室基因組醫學項目的事務副主任(VA)。他之前所擔任的職位有(私人和公共部門)包括擔任生物醫學實驗室主任,退伍軍人事務部的研發部主任,國家兒童醫學的病理學主任,華盛頓特區的武裝部隊病理研究所分子診斷實驗室的副主任。他構想、起草並指導實施了「百萬退伍軍人計劃」,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巨型生物銀行之一。

  
「我很榮幸能將這些獎項授予博士。我謹代表 AMP 會員代表曼恩和普茲戈茲基。」AMP 總裁 Karen Weck 說。「雖然我們無法親自授予這些榮譽,但我希望祝賀他們每一個人,並對他們在分子病理學領域做出的持久貢獻表示讚賞。」

  最後,再次恭喜拿獎拿到手軟的中國香港科學家盧煜明!

  
資料來源:
https://breakthroughprize.org/News/60
https://breakthroughprize.org/News/61
Department of Chemical Patholog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n.d.). Retrieved September 11, 2020, from https://www.cuhk.edu.hk/med/cpy/Research/DennisLo.ht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2021年科學突破獎公布,中國香港科學家盧煜明等人獲獎
    突破獎基金會今天宣布2021年突破獎得主,以表彰他們在生命科學但是,由於全球疫情,今年的頒獎典禮被推遲到2021年3月。在現今這個科研成就空前重要的緊迫關頭,突破獎延續其9年的傳承以表彰最深刻和最具變革性的發現,讚揚已富成就的科學家(突破獎),以及處於研究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員(新視野獎以及首屆瑪麗亞姆·米爾扎哈尼新前沿獎)。
  • 香港中大教授盧煜明獲「科學突破獎」
    中新社香港9月11日電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11日發布消息指,該校醫學院教授盧煜明榮獲有「科學界奧斯卡」之稱的「2021年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獎」,以表揚他憑藉血漿DNA診斷技術,開創「無創產前診斷」方法的革命性貢獻。
  • 科學突破獎公布,總獎金1875萬美元,中國科學家盧煜明獲獎
    2020年9月10日,突破獎基金會及其創始贊助者宣布了2021年突破獎的獲得者,為表彰他們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和數學領域的重要成就,將向他們頒發總計1875萬美元的獎金。突破獎被稱為「科學界的奧斯卡」(Oscars of Science),今年已是第九個年頭,每年表彰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和數學領域的成就。
  • 「2021科學突破獎」最新發布!
    9月10日,同時公布的還有「2021年科學突破獎」生命學的其他3個大獎、物理學的2個和數學的1個,以及一些較小的獎項。加州史丹福大學生物學家Lauren O』Connell表示:「Dulac所做的驚人工作真的改變了這個領域。」Dulac小組首次提供證據證明雄鼠和雌鼠的大腦具有相同的與養育有關的神經迴路,而這只是在兩性之間觸發的不同。
  • 2021年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和數學獎得主揭曉
    總獎金1875萬美元,用於嘉獎在最深層次問題上取得的進展戴維-貝克、卡特琳-迪拉克、盧煜明、理察-尤爾獲生命科學突破獎馬丁-海勒獲數學突破獎埃裡克-阿德爾貝格爾Foundation)今天宣布了2021年科學突破獎的獲獎者名單,表彰了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和數學領域取得的眾多突破性成就。
  • 2021年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和數學獎得主揭曉
    總獎金1875萬美元,用於嘉獎在最深層次問題上取得的進展戴維-貝克、卡特琳-迪拉克、盧煜明、理察-尤爾獲生命科學突破獎馬丁-海勒獲數學突破獎埃裡克-阿德爾貝格爾、詹斯-岡拉克和布萊尼-赫克爾獲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 2021科學突破獎揭曉
    科學突破獎基金會(Breakthrough Prize Foundation)於近日宣布了2021年科學突破獎的獲獎者名單,表彰他們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和數學領域取得的眾多突破性成就。作為科學領域獎金最高的獎項,突破獎比科學界其他獎項在資金方面給予了更多研究人員獎勵,自2012年起,該獎已授予了近3000個優秀科學家超過2.5億美元。突破獎旨在幫助科學領袖不受資金限制從而全心專注於思想世界;提升基礎科學和數學的影響力以及聲譽,激發求知能獲肯定的文化氛圍,並且激勵新一代科研者以這些傑出的科學家為榜樣。今年的突破獎得主非常多元化。
  • 恭喜!這三位福建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個人介紹廈門大學特聘教授、博導,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廈門大學)首席科學家,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副院長。2011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地球科學博士學位。獲首批「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入選國家高層次青年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
  • 2021科學突破獎名單揭曉,四位科學家斬獲「生命科學獎」
    當地時間9月10日,科學突破獎基金會宣布了2021年突破獎獲獎者,共有15位科學家上榜。其中,生命科學突破獎由華盛頓大學和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以下簡稱:HHMI)的David Baker、哈佛大學和HHMI的Catherine Dulac、
  • 中大醫學院盧煜明教授榮獲2021年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獎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盧煜明教授剛榮獲有「科學界奧斯卡」之稱的2021年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獎,以表揚他憑藉血漿DNA診斷技術,開創「無創產前診斷」方法的革命性貢獻,可及早診斷唐氏綜合症及多種遺傳病。現時全球每年有超過90個國家逾7百萬名孕婦受惠。
  • 2021科學突破獎公布,看看中國科學家都有誰,這才是國之棟梁
    important}近期,突破獎基金會宣布了2021年突破獎得主。這一旨在表彰科學家們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和數學領域的一系列開創性成就的獎項中,也不乏中國科學家的身影。01、科學突破獎中國科學家盧煜明—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獎得主
  • 「科學突破獎」今日揭曉,四位生物科學家獲殊榮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今日,「科學突破獎」基金會宣布了2021年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的獲獎名單。科學突破獎有「科學界的奧斯卡」之稱,它表彰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和數學方面的突破性成就。
  • 「科學突破獎」今日揭曉,四位生物科學家獲殊榮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今日,「科學突破獎」基金會宣布了2021年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的獲獎名單。科學突破獎有「科學界的奧斯卡」之稱,它表彰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和數學方面的突破性成就。
  • 2021年科學突破獎公布,快看看中國科學家都有誰,這才是國之棟梁
    近期,突破獎基金會宣布了2021年突破獎得主。 這一旨在表彰科學家們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和數學領域的一系列開創性成就的獎項中,也不乏中國科學家的身影。
  • 2021科學突破獎公布,看看中國科學家都有誰,這才是國之棟梁
    近期,突破獎基金會宣布了2021年突破獎得主。這一旨在表彰科學家們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和數學領域的一系列開創性成就的獎項中,也不乏中國科學家的身影。盧煜明—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獎得主跟絕多數科學家一樣,盧煜明優秀得有些不像話。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分子生物學臨床應用專家、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最重要的是,他是中國人。孫崧—科學突破獎新視野數學獎
  • 科學突破獎揭曉,港中大盧煜明教授獲生命科學獎
    當地時間 2020 年 9 月 10 日晚,2021 年突破 (Breakthrough Prizes) 揭曉。突破獎生命科學頒發給四位科學家,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學盧煜明;突破獎數學家由帝國理工學院馬丁 · 海勒(Martin Hairer)獲得;突破獎基礎物理獎由華盛頓大學三位物理學家共同獲得。
  • 科學領域獎金最高獎項:2位腦科學家獲突破獎,獎勵300萬美元
    突破獎基金會今天宣布2021年突破獎得主,以表彰他們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和數學領域的一系列開創性成就。但是,由於全球疫情,今年的頒獎典禮被推遲到2021年3月。在現今這個科研成就空前重要的緊迫關頭,突破獎延續其9年的傳承以表彰最深刻和最具變革性的發現,讚揚已富成就的科學家(突破獎),以及處於研究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員(新視野獎以及首屆瑪麗亞姆·米爾扎哈尼新前沿獎)。
  • 科學界「奧斯卡」獎公布結果:中國香港科學家盧煜明等人獲獎
    突破獎基金會今天宣布2021年突破獎得主,以表彰他們在生命科學但是,由於全球疫情,今年的頒獎典禮被推遲到2021年3月。在現今這個科研成就空前重要的緊迫關頭,突破獎延續其9年的傳承以表彰最深刻和最具變革性的發現,讚揚已富成就的科學家(突破獎),以及處於研究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員(新視野獎以及首屆瑪麗亞姆·米爾扎哈尼新前沿獎)。
  • 美女物理學家因暗物質榮獲2021科學突破新視野獎,去年她在第二屆...
    2021年科學突破獎昨日公布,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史蒂文·溫伯格(Steven Weinberg)獲得基礎物理特別突破獎。中國香港科學家盧煜明與其他三位科學家分別獲得生命科學獎;英國帝國理工教授馬丁·海勒(Martin Hairer)獲得數學突破獎;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埃裡克·阿德爾貝格爾(Eric Adelberger)、詹斯·岡拉克(Jens Gundlach)和布萊尼
  • 剛剛科學突破獎揭曉,盧煜明等華人學者獲獎,其中還有一位85後
    (Breakthrough Prize)宣布2021年獎項得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成為生命科學獎四位獲獎者之一,年僅34歲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副教授孫崧則與另兩位年輕學者一起獲得新視野數學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