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幹細胞有望再生腦細胞 有助找回遺失的記憶

2021-01-11 人民網

原標題:神經幹細胞有助找回遺失的記憶

  科技日報北京6月19日電 (記者姜靖)即便是成人的大腦,其可塑性也比人們原本想像的要強很多,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少人最終也難免罹患痴呆和認知功能缺失等疾病。不過,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未來有望利用神經幹細胞再生人腦細胞,幫助恢復記憶。

  據每日科學網站報導,最近,美國再生醫學研究所副主任阿什克·謝蒂及其團隊將提取的神經幹細胞移植到海馬體中,發現其幫助恢復了記憶。相關研究發表在《幹細胞轉化醫學》雜誌上。

  據謝蒂介紹,海馬體在學習、記憶及情緒控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隨著年齡增長體積會不斷縮小,導致記憶力明顯下降。大腦中老化的海馬體也會出現慢性炎症等與年齡相關的退行性病變。

  該團隊最新研究發現,將神經幹細胞移植到年輕動物的海馬體和年老動物的海馬體中獲得了同樣的效果。這些移植的神經幹細胞不僅活了下來,而且還能分化、再生,這有助於治療與年齡增長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

  謝蒂表示,相比胎兒神經元,神經幹細胞等多能幹細胞能忍受移植過程中大腦微環境缺氧和創傷,從而取得比間接核分裂或相對成熟神經元更好的效果。在中風及大腦創傷條件下,神經幹細胞同樣可以反饋受傷信號並取代一些丟失的大腦皮質神經元。

  謝蒂還說:「未必一定要從大腦中取得細胞。」不久的將來,可從皮膚中獲得大量同種屬神經幹細胞,包括皮膚細胞在內的大量體細胞能被誘導生成多能幹細胞。科學家通過這些細胞可以做很多事情,包括利用提取的神經幹細胞來生產更多的神經幹細胞或新的神經元。

  謝蒂此前的研究注重於白藜蘆醇(一種抗氧化物,紅葡萄酒、花生和一些漿果中都有存在)對海馬體的有益作用。雖然研究結果表明,白藜蘆醇在防止記憶衰退上大有裨益,但此次最新研究成果為影響海馬體功能找到了一種更直接的方式。

(責編:馬麗、趙竹青)

推薦閱讀

白春禮:把黨治國理政成功經驗作為科技創新的行動指南2016年6月30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在京舉行紀念建黨九十五周年表彰大會。中科院黨組書記、院長白春禮出席並發表講話。白春禮要求中科院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把黨治國理政的成功經驗作為推動科技創新的行動指南,在推進「四個率先」目標的創新實踐中勇於擔當歷史使命,做出應有貢獻。【詳細】

6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吃素不得心腦血管病列榜首六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吃素不得心腦血管病」位列榜首。「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的支持。【詳細】

相關焦點

  • 成功治療帕金森 幹細胞是腦細胞再生之「原力」
    導讀:目前,面對治療帕金森等腦病,其病變的根源即腦細胞發生變性壞死,幹細胞移植技術成功的解決了腦細胞再生的難題,成為治療帕金森使腦細胞再生的「原力」。 綜合外媒11月24日報導,美國哈佛大學幹細胞研究所的傑弗裡·馬克利斯及其研究團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神經元移植能夠修復受損的大腦迴路。
  • 神經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第1期)
    2017年8月30日/生物谷BIOON/---神經幹細胞(neural stem cell)是指存在於神經系統中,具有分化為神經神經元、星形膠質細胞和少突膠質細胞的潛能,從而能夠產生大量腦細胞組織,並能進行自我更新,並足以提供大量腦組織細胞的細胞群。
  • 日本研究新方法使腦細胞再生不會半途而廢
    腦損傷後,大腦內幹細胞會分化生成腦細胞,以修復損傷。但日本研究人員發現,如此分化出的許多腦細胞往往半途而廢、停止發育,造成腦功能難以恢復。
  • 德國科學家找到使腦細胞再生的方法
    ,這有望成為替代因傷痛或疾病而受損的腦細胞的新方法。分子開關是精確控制細胞內信號傳遞反應的蛋白質。研究人員將這些調節蛋白引入成人大腦的膠質細胞中,通過開啟神經元蛋白的表達而使膠質細胞獲得響應,從而使膠質細胞能繼續分化成神經細胞。
  • 深度刺激可促進小鼠腦細胞再生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20日報導,加拿大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通過動物實驗發現,用一種名為深度腦刺激的臨床幹預療法向大腦特定區域施加電脈衝,能使腦細胞再生,有望幫助提高認知能力並增強記憶
  • 【前沿進展】神經幹細胞及其微環境的衰老與再生
    這篇文章對神經幹細胞代謝、遺傳調控和微環境對其衰老與再生的影響因素,以及目前已知的幹預神經幹細胞衰老、恢復記憶與認知能力的靶點與措施進行了詳細總結。通訊作者:Anne Brunet(圖片來源於網絡)摘要衰老對大腦具有長久且破壞性的影響。
  • ...Devel:科學家成功「喚醒」沉睡中的神經幹細胞 解鎖大腦的再生...
    2019年5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人類機體擁有強大的癒合能力,但治療腦部疾病卻並非易事,神經元作為重要的大腦細胞,其再生能力往往有限,儘管如此,幹細胞卻是一種天然的支持形式,其是我們發育中胚胎所留下的重要遺蹟。
  • 神經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第4期)
    2019年10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神經幹細胞(neural stem cell)是指存在於神經系統中,具有分化為神經神經元、星形膠質細胞和少突膠質細胞的潛能,從而能夠產生大量腦細胞組織,並能進行自我更新,並足以提供大量腦組織細胞的細胞群。
  • 研究顯示成人腦細胞可再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0日 15:0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倫敦8月19日電(記者葛秋芳)科學家研究發現,成人腦細胞被植入實驗鼠大腦後可生長出新的神經細胞。
  • 人體只有腦細胞不會再生,如何拯救?
    人的一生就只有出生時那個數目的腦細胞可供利用,大約140億個,人的腦細胞再也不會生。骨骼、肝臟、肌肉等其它器官或組織損傷後可因細胞分裂增殖很快得以恢復,只有腦細胞不可分裂。到了80歲,腦細胞減少了一半左右,另外,核磁成像告訴我們大腦總體積從18歲就開始減少,因此,我們要時刻注意保護我們的大腦,健康諮詢加微信xbrrr699熱磁經絡頭療可以延緩腦細胞減少的速度,從而放慢大腦衰老的腳步現代科學已經發現,神經細胞卻可以由神經幹細胞分化再生,
  • 神經幹細胞近期最新進展!
    這些研究人員先是觀察靜止性神經幹細胞的基因表達譜與那些對觸發新的神經元產生的外部信號作出反應的活化神經幹細胞(activated neural stem cell)的基因表達譜之間可能存在的差異。他們比較了當它們衰老時,它們如何作出改變。Leeman從來自年輕小鼠和老年小鼠的大腦中分離出幾種細胞群體進行研究,包括靜止性神經幹細胞、活化神經幹細胞和由活化神經幹細胞產生的神經祖細胞。
  • 科學家發現人腦細胞植入鼠腦可成功再生神經元
    中新網8月2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美國科學家首次發現,將成人腦細胞植入老鼠大腦後,可成功長出新的神經元,有助找出治療老人痴呆症或帕金遜症等腦部病症的新方法。,但美國佛羅裡達州大學的科學家將成人腦細胞植入老鼠腦部後,這些細胞成功生出新的神經元,而且分布到大腦多個區域。
  • 科普:細胞「貨物」轉運體可助修復受損腦細胞
    新華社北京7月26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近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的報告顯示,細胞「貨物」轉運體——外泌體不僅對大腦神經元和神經迴路的發育不可或缺,而且能夠幫助受損的腦細胞恢復健康。這一發現將有助醫學界開發腦發育相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新方法。  外泌體是細胞對外分泌的一種小囊泡,能被受體細胞吸收,在細胞之間運輸物質和傳遞信息。此前研究發現,外泌體與癌症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細胞間通信有關,但人們還不清楚外泌體在腦發育中的作用。  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檢測了來自健康神經元的外泌體和瑞特症候群患者身上提取的神經元的外泌體。
  • Sci Adv:新型動態Fas信號網絡調節神經幹細胞增殖及記憶
    哺乳動物齒狀回未成熟神經元中的Fas活化引發哺乳動物帕雷黴素靶點mTOR激活及隨後的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分泌。持久的Fas活化誘導神經幹細胞外的信號調節酶Erk磷酸化。這種信號網絡的重複激活導致小鼠神經幹細胞增殖並短暫增加空間工作記憶。該研究證實了一種齒狀回新型Fas信號網絡,並闡明了該信號網絡對成年神經發生和記憶增強的影響。
  • ...治療 神經幹細胞 caspase-3 科學家 元兇 幹細胞 神經功能障礙...
    東方網9月13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為什麼腦卒中會引起神經功能障礙,並且醫學科學家至今沒有有效治療手段?昨天,復旦大學宣布,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腦科學研究院趙冰樵教授團隊,經3年多艱苦攻關,首次發現了阻礙腦卒中後神經幹細胞再生的「元兇」。目前該成果已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著名學術期刊《幹細胞》雜誌上,引起世界醫學界關注。
  • 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的研究進展
    藥物、手術等治療方式均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神經再生的問題,近年來,具有自我複製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神經幹細胞(NSCs)成為研究的焦點,有望為SCI的治療帶來新的希望。現就NSCs移植在脊髓損傷治療中的應用做一綜述。
  • 日本最新研究:人類牙髓幹細胞能促受損神經再生
    原標題:日本最新研究:人類牙髓幹細胞能促受損神經再生  日本研究人員最新研究發現,從人類牙髓幹細胞分化而來的兩種蛋白質能夠促進受損神經再生。研究人員將這兩種蛋白質注射到脊髓受損的大鼠體內後,大鼠恢復了步行功能。   牙髓位於牙齒內部的牙髓腔內,主要包含神經、血管等組織。
  • 科學家利用簡單的藥物配方實現腦細胞再生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四種小分子的組合將膠質細胞轉化為具有功能的神經元。膠質細胞能夠為神經元提供支持並保護神經元,而神經元是大腦中實現思維功能的細胞。新的神經元也表現出像正常腦細胞一樣工作的能力。它們形成網絡,並利用電信號和化學信號相互通信。  損傷後的膠質細胞增殖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生物學教授Gong Chen解釋說,當腦組織受損時,神經元不會再生。
  • Cell Stem Cell:神經幹細胞「垃圾回收」系統有助於神經元再生
    2020年2月2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細胞纖維如何幫助神經幹細胞清除受損和結塊的蛋白質,並最終促進新神經元的產生。這助理教授Darcie Moore和她的研究生Christopher Morrow一起領導了這項工作。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的《Cell Stem Cell》雜誌上。
  • 首次發現膠質母細胞瘤幹細胞,有望抑制癌細胞
    首次發現膠質母細胞瘤幹細胞,有望抑制癌細胞 2020-07-16 0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