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重磅!不用胺基酸也可合成肽,有助揭示生命起源秘密

2020-12-04 生物谷

2019年7月14日訊/生物谷BIOON/---醯胺鍵形成是化學和生物學中最重要的反應之一,但是目前還沒有化學方法在不使用所有20種組成蛋白的胺基酸的情形下做到在水中實現α-肽連接(α-peptide ligation)。通用的遺傳密碼確定了肽的生物學作用早於生命的最後一個共同祖先出現,並且肽在生命起源中起著重要作用。

硫在檸檬酸循環、非核糖體肽合成和聚酮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重要作用都指出在生命進化過程中,硫酯依賴性肽連接早於RNA依賴性蛋白合成出現。然而,還沒有人證實氨基醯硫酯(aminoacyl thioester)形成的穩健機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報導了一種化學選擇性的高產的α-氨基腈連接,這種α-氨基腈連接僅利用生命起源前可能存在的分子---硫化氫、硫代乙酸鹽、鐵氰化物或者丙炔腈(cyanoacetylene)在水中產生α-肽。相關研究結果於2019年7月10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Peptide ligation by chemoselective aminonitrile coupling in water」。

圖片來自Nature, 2019, doi:10.1038/s41586-019-1371-4。

α-氨基腈連接對α-氨基腈偶聯具有極高的選擇性,因而無需這20種組成蛋白的胺基酸的存在。兩個基本特徵使得這種肽連接能夠在水中進行:α-氨基腈的反應性和pKaH使得它們在中性pH下發生連接;N-醯化讓這種連接所產生的肽產物保持穩定並激活這種肽前體,從而實現生物模擬的N→C肽連接。

這種模型將生命起源前的氨基腈合成和生物α-肽統一在一起,並指出較短的N-醯基肽腈在早期進化過程中是潛在可行的底物。(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Pierre Canavelli et al. Peptide ligation by chemoselective aminonitrile coupling in water. Nature, 2019, doi:10.1038/s41586-019-1371-4.

相關焦點

  • 「隼鳥2號」首獲來自「龍宮」氣體 有助進一步揭示生命起源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5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證實,從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返回艙內的樣本容器中收集的氣體是來自小行星「龍宮」的氣體樣本,這是科學家首次獲得來自深空的氣體樣本,有助進一步揭示生命的起源。JAXA稱,已於6日在澳大利亞伍默拉軍事禁區附近的沙漠中回收了脫離「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返回地球的一個微型太空艙。
  • 科學家發現不用胺基酸就能合成多肽 有望回答生命起源之謎
    今日,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一項來自英國的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多肽的合成,竟然可以不需要胺基酸的參與!該研究的官方新聞稿也指出,它有望讓我們更好地了解生命起源之謎。我們知道,蛋白質在生命活動中有著各種各樣的重要功能,而蛋白質的基本組成部分是胺基酸。多肽同樣由胺基酸組成,但尺寸還不是非常大,關鍵的三維結構也還沒有完全形成。因此,簡單一點看,多肽可以被視為是胺基酸合成蛋白質過程中的中間體。
  • 科學家發現不用胺基酸就能合成多肽,有望回答生命起源之謎
    ▎學術經緯/報導 今日,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一項來自英國的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多肽的合成,竟然可以不需要胺基酸的參與!該研究的官方新聞稿也指出,它有望讓我們更好地了解生命起源之謎。
  • 重大突破,原始隕石或揭示生命起源、太陽系起源,答案在意料之中
    這一個問題往深處想,會讓人想到,第一個生命是從哪裡來的?也就是生命的起源生命怎麼來的?宇宙的起源是怎麼樣的?太陽系又是怎麼樣的?這些千古難題確實是不好回答,因為要回答這些問題,必須要有科學依據才能讓人信服,才能在在眾多猜測中站得住腳。這些問題看起來似乎沒法解答,不過在科學不斷進步的情況下,我們離真相越來越近,因為不斷找到這方面的線索。
  • 研究揭示RNA嘧啶和DNA嘌呤核苷的形成早於生命起源
    研究揭示RNA嘧啶和DNA嘌呤核苷的形成早於生命起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5 9:14:00 英國劍橋生物醫學園區John D. Sutherland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Nature:重磅!揭示貪婪的胰腺癌細胞逃避飢餓機制
    這項新研究是首次揭示出胰腺癌細胞發送信號給胰腺星狀細胞(stellate cell),然後胰腺星狀細胞在胰腺中分泌物質從而為胰腺癌細胞生長提供支持。這會導致胰腺星狀細胞將它們自己的細胞組分降解為構造單元,如蛋白的構造單元是胺基酸(如丙氨酸),DNA的構造單元是4種鹼基:A、T、C和G。胰腺癌細胞然後將丙氨酸轉運到它們的線粒體中,利用它作為替代葡萄糖的能源。
  • 生命起源研究的新裡程碑:Science刊文揭示前生命化學自催化網絡
    這為尋找生命誕生伊始的早期化學反應網絡提供了研究線索。生命怎樣起源?從化學網絡中找線索生命起源問題的關鍵挑戰,是追蹤少數幾種原始的基底反應物怎樣構建起重要的生命組件並湧現出自生成主體。來自波蘭科學院的Bartosz A. Grzybowski等學者,於2020年9月25日在Science發表文章,介紹了他們對生命的化學起源途徑的最新研究。
  • 生命起源之謎 彗星潛藏胺基酸「轟炸」地球
    彗星中攜帶著胺基酸等生命啟動元素現在,最新的研究給出了部分答案,通過實驗室的模擬實驗證明,組成蛋白質分子的有機分子—胺基酸可以在彗星撞擊地球的惡劣環境中保存下來。甚至猛烈爆炸產生的巨大衝擊力還能為胺基酸分子的「粘合」提供能量,使得胺基酸更容易形成蛋白質分子。蛋白質分子對生命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為所有的生物生存提供原料,不論是微生物還是人類,都需要蛋白質以維持生命。
  • 揭示地球生命起源
    據外媒報導,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對該隕石的最新研究發現,它或將成為揭示地球生命起源的關鍵。雖然人類一直在探索生命起源,但目前仍有多種假說,而其中一種「宇宙生命論」指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來自宇宙間的其他星球,宇宙太空中的「生命胚種」可以隨著隕石或其他途徑跌落在地球表面,即成為最初的生命起點。
  • 福音有聲系列 | ​遊子吟 | 生命的起源——米勒的實驗
    在生命起源問題上,創造論和進化論的觀點也截然不同。創造的模式認為從原始到高級的各種生物都是由大能的神各從其類造出來的;生命只能源於生命,各種生命皆來自永生的神。但進化模式卻認為生命是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由無機物變成有機物,由有機物演化出胺基酸、蛋白質,最後演化為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產生了生命。
  • 生命起源揭秘——漫長的徵程
    生命起源是一個亙古未解之謎,從古至今有很多說法來解釋生命起源的問題。到了十九世紀,達爾文《物種起源》一書的問世,給生命科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大變革,也給人類的自然認知帶來了石破驚天的巨大震撼,更為科學家揭示生命起源這一千古之謎帶來了曙光,這就是現代的化學進化論。達爾文的進化樹生命起源涉及一系列未解之謎,如生命起源的時間、地點,當時的地球環境、生命有機分子來源及生命形成過程等等。
  • 關於生命起源有7種理論,其中之一地球上的生命來源於外太空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在地球生命的早期,閃電為生命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因為在放電時,可以從大氣中形成胺基酸和糖,其中包括了水、氨、甲烷和氫。2.「魔法」粘土來自格拉斯哥大學的化學家卡恩斯-史密斯(Kearns-Smith)提出:粘土沉積物可以促進第一個「活」分子的形成。
  • Nature:揭示lncRNA在調節細胞過程中發揮重要功能
    2016年12月2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日本和義大利的研究人員揭示出長鏈非編碼RNA(lncRNA)可能在以一種組織特異性的方式控制細胞組分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項新研究指出一種lncRNA在協助與肌肉再生和癌症相關的控制過程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
  • 地球生命的起源?隕石碎片揭示未知小行星的存在
    就像小行星龍谷(Ryugu)和本努(Bennu)揭示了一些不同於大多數已知隕石的成分一樣,2008 TC3的許多碎片也證明了太空巖石中還有比目前的假說所能解釋的更多東西。宇宙生命論認為,地球的生命就是起源自天外隕石。此前,《科學》子刊《進化》刊登了一則消息,稱科學家首次發現了「生命種子隕石「。
  • 科學家發現富含磷元素新星體 有助解釋地球生命起源
    &nbsp&nbsp&nbsp&nbsp外媒:科學家發現富含磷元素新星體 有助解釋地球生命起源&nbsp&nbsp&nbsp&nbsp據埃菲社7月29日報導,西班牙科學家參與的一項研究發現了一類富含磷元素的新星體
  • 生命起源配方新解:氰化氫+水?
    如果問起人類生命起源
  • 它由中國科學家在自然界首次發現,揭示了生命起源的秘密
    但是今天並不科普二氧化碳的重要性,但今天的主角和二氧化碳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它不同於二氧化碳氣液固三種狀態,獨立於這三種狀態的神奇性質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甚至它還能揭開生命起源的秘密。自然界中的超臨界二氧化碳2020年5月,中國科學家在西太平洋地區一處深海熱液區發現了超臨界二氧化碳,這是全世界第一次在自然界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的存在,這項發現也為研究生命起源提供了新的啟示
  • 日本發現存活逾億年微生物,有助人類揭示複雜的真核生物起源
    日本發現存活逾億年微生物,有助人類揭示複雜的真核生物起源 張夢然/科技日報 2020-07-29 08:04
  • 全新古細菌或可揭示生命起源:科學家研究了12年
    生命之樹在其基礎上可以被分為三個領域。其中之一被細菌所佔——沒有細胞核或膜結合的細胞器的單細胞微生物,通過擺動稱為鞭毛的毛髮狀結構四處遊走。另一種則是真核生物,其細胞具有細胞核和細胞膜。該領域包含了我們人類、動物、植物和藻類。還有就是古細菌。
  • 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 揭示地球生命早期演化秘密
    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 揭示地球生命早期演化秘密 原標題: 4億多年前的麒麟魚如何揭示脊椎動物頜演化之路?華北15.6億年前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群的發現,揭開了地球生命早期演化的哪些秘密?  3月22日,有著88年歷史的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北京發布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我國科學家在古生物學各分支領域取得的科學成果,有力地推動著世人對地質歷史時期生命演化歷程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