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砸錢「搶」不來黃大年這樣的人才

2021-01-13 人民日報

黃大年

近日,吉林省委一位領導在一場學習黃大年精神座談會上感嘆,「各地上演的人才爭奪戰正層層加碼,當吉林省做出非常大努力給出200萬的時候,一些經濟發達省份已經出臺了1000萬的政策,這是不是一種導向?除了房子、補貼和編制外,還有什麼辦法讓人留得好,留得下?」這樣的感嘆背後,透露出幾分擔憂和無奈,更值得引起各方深思。

在我國創新驅動戰略的引領下,近段時間以來,各地加大了對各級各類人才的重視和引進力度。一些地方陸續出臺有含金量的引進人才政策,一些地方直接「給錢」,一些地方慷慨地拿出「編制」,一些地方還配套住房和實行零門檻落戶,為的就是讓人才能夠光顧當地、紮根成長、幹事創業。

然而,愈演愈烈的人才爭奪戰正在被金錢待遇「綁架」。一些地方在引進人才的過程中,過於強調金錢和待遇,片面將引進人才與金錢待遇掛鈎,對一些境內外高端人才開出少則百萬多達千萬之多的承諾。這不僅偏離了人才引進的初衷,還間接導致少數人才迷失了方向,以追求身價和金錢待遇為榮,以追求安逸的工作環境為目標。這不是一個好現象,尤其需要引起各地的高度重視。

為人才提供一定的待遇和經費保障,讓他們能夠安心工作學習生活,本是無可厚非的。但對於高端人才而言,他們看重的絕不止金錢和待遇,更看重一個地方或者一個單位能否提供幹事創業的平臺。

尤其是對那些真正的海內外高端人才而言,他們心中不僅有自己的事業,還有把自己所思所學貢獻給民族復興事業的願望,那是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是任何金錢和待遇無法衡量的。

黃大年放棄國外優渥待遇回到經濟欠發達的東北地區艱苦奮鬥,靠的就是科技報國的雄心壯志,看中的就是母校吉林大學為他提供了一個幹事創業的平臺。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成為社會各界學習的楷模。

從錢學森到黃大年,我國一代代科學家體現出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那就是為國為民的理想信念,那就是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的崇高追求。

對於地方政府而言,引才的資金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有關部門花這些錢有沒有經過充分的討論和論證?實際上,與其光在引才上花錢,不如多在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上下功夫;不如把服務保障措施和幹事創業的環境建設好;不如多給人才創造一些可以施展才華的機會。

試想,如果一個地方用重金和待遇把一位人才引到了該地。該地卻三天兩頭鬧霧霾,交通擁堵是常事,馬路拉鏈天天有,停電停水總發生,營商服務環境老不好,事業發展無人問——沒有人會在這個地方長期待下去,人才也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近年來,一些城市正是憑藉優美的生態環境、良好的人文環境、優質的營商服務環境吸引了無數高端人才紛至沓來,這是任何金錢和待遇都買不來的。

不可否認的是,與過去相比,各地能夠重視人才待遇問題是好事,至少說明各級領導幹部愛才、引才、惜才的觀念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如何用好人才還是一門大學問,不能僅僅以市場經濟那一套來評價人才,更不能讓金錢和待遇成為吸引人才的唯一手段。在通過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同時,適當讓金錢因素降降溫,及時糾正當前引才過程中出現的政策導向問題,多措並舉綜合施策,讓引進和留住人才政策回到正常的軌道,最大限度地避免惡性的引才競爭。

相對於發達地區而言,欠發達地區要堅定用理想信念留人的理念,不去跟風拿著本就不多的資金隨意揮霍,而是要大力倡導黃大年「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奉獻精神,努力創造良好環境、平臺讓那些真正的人才脫穎而出,讓人才因信仰而執著,因熱愛而眷戀,進而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堅強支撐。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相關焦點

  • 黃大年:生命,為祖國澎湃
    有人開著卡車來就要動手。原來,他們不清楚審批程序,只給學校打了報告,沒有履行相關手續。「不能拆!我們打過報告的。」黃大年急了,一邊喊一邊往卡車前一躺。陽光正強,他眯著眼睛,就這樣躺著。他的幾個學生馬上也在他身邊躺下……事情傳開了,有人說黃大年就是個「瘋子」。他不在意:「中國要由大國變成強國,需要有一批『科研瘋子』,這其中能有我,餘願足矣!」
  • 師者黃大年
    這句話道出黃大年致力於培養高精尖人才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也是他如此在意師者身份的原因。他曾對黃忠民說,他最想做的是帶出一批像樣的年輕人——在國際舞臺上站得住腳,有話語權甚至掌握領先科技。國內、國際重大學術會議和專業會議,黃大年都會有針對性地選有相關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隨行,其中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達26人次。他鼓勵學生申請獎學金,出國留學,只是要求他們「出得去,回得來!」
  • 如何看待任正非說「發展晶片光砸錢不行,還要砸物理學家數學家」
    在採訪中,任正非指出,「發展晶片,光砸錢不行,還要砸人。」這一表態一方面體現了他對晶片人才的重視,另一方面,也表達出他對中國晶片行業現狀的擔憂。估計這也正是此問題的來由吧。注意到本問題下面已經有了近百個(其中不乏很不錯)的答覆了,那我就將之前在一個高端金融微信群中就此問題我的發言摘選,從另一個角度來談一下吧。
  •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 大力弘揚黃大年精神
    在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一周年之際,我們召開這個座談會,主要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總結回顧一年來學習弘揚黃大年精神的情況,進一步深入挖掘黃大年寶貴精神財富,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和科技人才因信仰而執著、因熱愛而眷戀,奉獻吉林、創新創業,為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發展努力奮鬥
  • 趙賓福:認識黃大年 · 學習黃大年 · 成為黃大年
    這樣的人,當然會成為時代的楷模、學習的的榜樣。▼學習黃大年,是成為黃大年的前提。黃大年本人和黃大年精神是一體的,黃大年精神和黃大年行為是一體的。從黃大年的生活和工作中,從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我感覺到構成「黃大年精神」的實質應該是奉獻精神、愛國情懷、擔當意識。
  • 黃大年精神易學不易學 ?
    黃大年的先進事跡經過各種媒體報導後,在網上網下引起了強烈反響,大家都為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先進事跡所感動,認為黃大年無愧於「高層次人才」的「殊榮」,值得敬佩,應該向他學習。
  • 海歸戰略科學家黃大年生前對話
    黃大年:國家的大項目叫「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項目,我負責的是第九專項,主要攻關探測裝備。  記者:在深探裝備這塊,我國在世界上是什麼位次呢?  黃大年:我國的入地探測裝備大部分靠進口。  黃大年:5年前我們是跟跑,經過我們的努力,到了今年,進入並跑階段,部分達到領跑。這5年酸甜苦辣,故事就不展開了,展開也是很精彩的。做完以後經過鑑定,評價是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記者:是對入地裝備的全面提升,可以這樣理解吧?
  • 黃大年的「萬有引力」
    師友學生來探望,最後往往會變成一兩個小時的科研探討。    身邊的人擔心他的身體,常勸他。但這位大科學家有自己的「狡黠」。他總是「態度特好,積極承認錯誤,可就是不改」。    「他著急啊,想做的事太多了。」 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地探學院)教授於平說。她是黃大年團隊最早的成員之一。
  • 科技部人才中心黨支部組織學習黃大年同志和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
    2017年6月16日下午,科技部人才中心黨支部組織召開學習黃大年同志、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座談會,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傳達中組部、科技部關於向黃大年同志、廖俊波同志學習的有關通知要求
  • 黃大年事跡學習心得 黃大年先進事跡學習體會
    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黨委書記蘇陽說:「東北地理所將以各黨支部為單位,深入學習黃大年同志的先進事跡,學習他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和人民奉獻全部的熾熱情懷,學習他創新創造、不懈追趕國際前沿科技的可貴擔當,學習他恪盡職守、為國家培養凝聚人才的高尚風範,學習他忘我拼搏、為實現『中國夢』鞠躬盡瘁的崇高精神。」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先進典型之「科研巨匠」黃大年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先進典型之「科研巨匠」黃大年 2019-11-12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 習近平「點讚」的黃大年人生「年輪」
    ,一份學費換來了將在我國科技發展史上大展宏圖的人才。資料圖  姚立華是這樣回憶黃大年的:幾年前的一次吉林大學留學人員聯誼會上,一個個頭不高,身材有些胖胖的人找到我,動情地說道:「您剛才唱的這首《我愛你,中國》讓我感動,我們常年在國外的人,對祖國的愛很深很深。」 姚立華看得出來,對方的眼中還留著剛才激動時留下的淚水。這個人,就是黃大年。
  • ——追記海歸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
    實驗室裡,2016級博士生高秀鶴不自覺地直起身子,往常,導師黃大年常常提醒她,要注意坐姿。  黃大年帶的第一批博士生、「大弟子」馬國慶比以前更忙了,晚睡早起,整天泡在實驗室裡,他要把導師未完成的工作做下去。  吉林大學人才辦副主任徐昊一直在忙著為新興交叉學部招賢納才,這是黃大年始終的牽掛。
  • 中國科學家黃大年 給地球做CT的科學家
    在中國,有這樣一位科學家,他從事的是給地球做CT的工作,通過探測技術,能夠快速掃描海面以下很深的區域,無論是礦藏還是潛艇部隊都逃不過他的法眼。  7年前,當他離開旅居18年的英國回到中國,有外國媒體報導稱:「他的回國,讓某國當年的航母演習整個艦隊後退100海裡。」  他,就是黃大年——國際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
  • 黃大年的「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90後還有這樣的愛國情懷嗎?
    「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是我國的著名地球物理學家的黃大年,在他24歲的時候寫給他同學的一句話。而他真也為我們的國家奉獻了他的一生,為了工作為了研究,他一天當做兩天來用,直到後來癌症將他帶走了。上一輩人的愛國情懷到底是怎樣體現的呢?我們來看看黃大年的經歷就知道了。
  • 追憶黃大年,做中國夢逐夢者
    在一段黃大年生前接受媒體採訪的視頻裡,他告訴記者:「對我來說很簡單,因為簡單的根源就是情結問題,就是惦記養育我成長的這片土地,我們國家從一個大國向一個強國邁進過程中,需要像很多很多我這樣的人回來參與建設。」樸實的語言掏出心窩裡最隱秘最神聖的情懷和擔當。
  • 海歸科學家黃大年的最後30天
    當時,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劉財給黃大年發送了一份關於國家「千人計劃」的材料。「千人計劃」的全稱是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主要是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目標,引進頂級人才來華工作。    劉財本來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但沒想到,黃大年第一時間就給他回了電話,明確表示希望回國。    黃大年的動作很快,當年12月24日就坐上了回國的航班。
  • 原色黃大年:一位海歸科學家的精神世界「深探」
    「我雖然本科也是這個專業方向的,但是了解不那麼深入,黃老師把我這樣一個比較懵懂的青年慢慢帶入到這個行業,見識到了很多非常尖端和領先的技術,自己的見識與能力一點點長進,不僅是我,每一個學生,他都是這樣來規劃和設計的。」張代磊的眼睛裡淚光浮動,他努力睜大眼睛不讓眼淚滑落,「以後我就按照老師的設計,完成黃老師的心願,我覺得這是對老師最好的告慰方式。」
  • 寫在黃大年逝世一周年
    去年7月初,她與其他四位成員一起參與黃大年事跡宣講團,冒著近40℃的高溫,奔赴北京、南京、上海、武漢、南寧、西安等6個城市,行程8000多公裡,平均2天一個城市。一年來,於平前往20多個城市,做了40多場宣講。從前,她與黃大年朝夕相處,她只記得他認真,他嚴格,他忙碌……她認為他是「科研瘋子」「拼命三郎」,但她從來沒有想過為什麼。
  • 黃大年:給地球做CT的科學家
    2017年1月8日,黃大年永遠地走了,帶著他對祖國最深沉的眷戀,帶著祖國對他最不舍的呼喚……  大雪無痕,英雄有跡可循。黃大年「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從哪裡來?一個人的成長成才,有其宏大的時代背景和獨特的心路歷程。剛剛大學畢業的黃大年,在畢業留念冊上,就寫下了這樣的豪言,「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