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航天企業公布最終月球著陸器設計,擬2022年發射

2020-08-06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實習生 鍾藝璇

日本月球探測企業ispace日前公布其最新月球著陸器設計和發射計劃:「任務1」月球著陸器計劃於2021年組裝和集成,並推遲到2022年發射。

日本一航天企業公布最終月球著陸器設計,擬2022年發射

此次公布最終設計的ispace月球著陸器將用於該公司跨國商業探月計劃「HAKUTO-R」的首個任務。根據最新設計,月球著陸器在著陸支腿展開情況下高2.3米,寬2.6米,重約340千克,目標有效載荷為30千克。

為了最大限度減少推進劑的消耗,著陸器將進行為期3個月的低能耗月球軌道飛行,因此著陸器的燃料貯箱減小了。

ispace發布的聲明顯示,該著陸器將於2021年在日本組裝,最終的裝配、集成和測試將在德國蘭波德豪森由火箭承包商阿麗亞娜集團(ArianeGroup)負責。阿麗亞娜集團還會提供兩個獨立推進系統。

在德國完成組裝和最終測試後,ispace的月球著陸器將被送到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由SpaceX獵鷹9號火箭負責發射。不過,聲明稱,由於近幾個月出現的「技術問題」,原定於2021年的發射時間,目前推遲到2022年。

ispace成立於2010年,在日本、歐洲和美國設有辦公室。2017年,ispace的A輪融資獲9500萬美元。該公司的「HAKUTO-R」計劃旨在為高頻月球運輸奠定基礎,前期兩項探月任務包括「任務1」——計劃於2022年發射的月球軟著陸任務,以及「任務2」——計劃於2023年發射的月球車登月和部署計劃,兩項任務均由獵鷹9號發射。這家日本企業此前還稱,打算在2040年前在月球上建造一座城市,並使其客流量達到每年萬人左右。

責任編輯:李躍群

校對:丁曉

相關焦點

  • 日本想在2022年登月
    日本一家公司公布了其首個機器人登月器的最終設計,它將於2022年用SpaceX火箭發射升空。總部位於東京的ispace於7月30日披露了Hakuto Reboot(Hakuto-R)著陸器的設計方案,稱該任務計劃於2022年登陸月球。這比之前的目標(目標是2021年登月)晚了一年。ispace說,近幾個月來,不明原因的「技術問題」阻礙了建造工作,儘管著陸器確實通過了一項關鍵的設計審查,使得硬體最終得以完成建造。
  • SpaceX將在2022年為Masten發射月球著陸器
    8月27日,當地時間周三,美國載人太空探險公司Masten Space Systems宣布,其已經選擇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發射其首枚月球著陸器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Masten的首次月球任務將於2022年進行,並將把該公司的XL-1月球著陸器送到月球南極,該著陸器上載有美國宇航局(NASA)的諸多有效載荷,包括各種科學實驗儀器以及商業客戶的貨物。
  • 潮科技 | 波音提交登月用著陸器方案,擬由 SLS 發射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航小宇」(ID:MEMSensor),作者hangxiaoyucasc,原文題目《波音提交登月用著陸器方案,擬由SLS發射》,36氪經授權發布,略有刪減。 ,它已向 NASA 提交了一項投標方案,擬研製可作為一個整體由「航天發射系統」(SLS)火箭發射的載人登月用著陸器。
  • SpaceX將2022幫Masten發射第一個登陸月球探測器
    據TechCrunch報導, Masten的合同符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商業月球負載服務(CLPS)計劃,將公司的XL-1月球著陸器與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月球南極的有效載荷,包括科學實驗儀器,以及貨物從商業乘客。
  • 中國航天在2020年迎來三項航天發射,已進入倒計時,你期待嗎?
    趣味探索訊 從地球走向近地軌道,從近地軌道走向月球,再從月球走向火星,曾在亞洲大陸演繹了五千年文化的中國正在一步步實現屬於自己的航天夢,即將接力國際空間站的中國空間站,即將踏上月球並取回樣品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即將首登火星的中國首艘火星探測器,如今這三項航天任務的發射時間確定了,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 第一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嫦娥四號著陸器、月球車外觀公布
    8月15日,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的著陸器、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在北京公開,同時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也正式啟動。中國月球探測工程2004年正式啟動,命名為嫦娥工程,2007年發射嫦娥一號,2010年發射嫦娥二號,2013年發射嫦娥三號。
  • SpaceX主宰火箭商業發射市場,獲得第四份月球登陸發射合同
    SpaceX最新的發射合同由Masten空間系統公司授予,該公司將在不早於2022年將首個XL-1月球著陸器發射到月球南極。這項任務是由NASA的2020年4月的新商業月球有效載荷服務(CLPS)計劃資助的,授予Masten ~ 7600萬美元,用於設計、建造、發射和著陸其XL-1太空飛行器。
  • 2021年全球航天發射序幕拉開,五大看點值得期待
    2020年是世界的航天大年,多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奔向火星;美國恢復載人航天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從月球採樣返回,這些任務都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那麼,2021年,世界航天任務又有何看點呢?  根據任務規劃,2021年與2022年,我國將實施包括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在內的11次發射任務。核心艙發射成功後將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完成交會對接和相關在軌關鍵技術驗證。  若中國空間站按計劃順利完成建設,近地軌道將有兩個大型空間站在運行,但中國空間站是「初升的太陽」,國際空間站則進入了「日薄西山」的狀態。
  • 英國航天不爭面子爭英鎊,2021年向月球發射「蜘蛛人」
    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希望它能鑽進月球的熔巖洞,為未來人類在月球熔巖洞之下建設永久基地做準備。為什麼要在月球的地下建人類的永久基地,主要是月球的地表晚上極冷,白天極熱,熔巖洞的溫度保持在零下20度左右,跟我國東北冬天氣溫差不多。
  • NASA將從三種太空人著陸器中選擇一種,用於2024年的月球飛行任務
    動力學人類著陸系統概念圖圖片來源:動力航空公司NASA2024年的登月計劃決定選擇三家美國私營企業來開發其月球著陸系統在此階段結束時,美國宇航局將從中選擇示範項目,並最終決定2024年採用哪個公司的月球著陸器將太空人送至月球。
  • NASA與SpaceX、藍色起源等公司合作,向月球發射大型太空飛船
    美國宇航局的目標是在2024年將人類送回月球表面的同時,擁有多種將科學儀器和貨物運送到月球的不同能力。被選為CLPS項目的一部分並不能保證每家公司都能獲得NASA向月球發射太空飛行器的合同。這只是意味著,如果美國宇航局想把貨物或科學儀器送到月球表面,他們會考慮使用這些公司。
  • 美公布"重返月球計劃" 2024年人類能去月亮住半年
    12月4日,美國宇航局對外公布「重返月球」計劃,其核心目標是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並以此為跳板,為人類登陸火星甚至探索更遙遠的太空做準備。 新華社發美國宇航局12月5日公布了其探索太空的又一重大舉措:送人類重返月球並建立永久基地,為登上火星作準備。根據美國宇航局官方網站公布的消息,他們計劃於2020年用載人飛船將4名太空人送上月球。
  • 中國航天延續「超級模式」 2020年將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
    不少人將發射次數高、重大任務多的2019年稱為「中國航天超級2019」。而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國航天將進一步延續「超級模式」。都有哪些大事呢?上個月,國家航天局首次公開了我國火星探測任務。根據計劃,我國將在明年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而中國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日前也首次亮相。
  • 中國航天2020發射計劃時間表 將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
    不少人將發射次數高、重大任務多的2019年稱為「中國航天超級2019」。而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國航天將進一步延續「超級模式」。都有哪些大事呢?上個月,國家航天局首次公開了我國火星探測任務。根據計劃,我國將在明年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而中國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日前也首次亮相。
  • 印度發射失敗,美國至今未掌握
    15年之久,先後成功實現了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先導衛星、嫦娥三號月球著陸巡視器、嫦娥四號著陸器與巡視器等6次發射任務。  中國的嫦娥在國際上大放異彩,不少國家也想在探月方面展示一下本國的實力,其中當然就少不了印度,不過印度向太空發射的「月船2號」最終是夭折了,目前印度的國力似乎很難承擔起這樣龐大的工程,所以決定拉攏日本合作。
  • 中國航天延續「超級模式」我國將在2020年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
    來源:央視網不少人將發射次數高、重大任務多的2019年稱為「中國航天超級2019」。而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國航天將進一步延續「超級模式」。都有哪些大事呢?上個月,國家航天局首次公開了我國火星探測任務。根據計劃,我國將在明年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而中國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日前也首次亮相。
  • 去月球「挖土」咯!「嫦娥五號」今日發射成功,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幕!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一看就懂!
  • 印度飛船發現月球生鏽,月船-3號只帶著陸器和月球車
    現在明年要發射第三發,ISRO進行了主要設計更改,取消第5架發動機,然後ISRO有望在2021年向月球發起第三次任務。同時,印度早先發射的飛船傳回照片顯示,月球表面在生鏽,這讓美國宇航局不敢相信。印度最近宣布,第三次探月任務原定於2020年完成。然而,持續的大流行和為遏制病毒傳播而實施的隔離,使ISRO對月船-3的許多準備工作陷入停滯,任務推遲。
  • 向月球進發!SpaceX攬下NASA探月任務發射大單
    距離人類首次登陸月球已經超過 50 年時間,美國已經宣布重啟登月計劃,將人類太空人再一次送上月球表面。經過一再延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終將登月時間點定在了 2024 年。在時間非常有限的情況下,這個名叫阿爾特彌斯(Artemis)計劃的登月項目已經成為了美國航天領域最重要的項目之一。
  • 2024月球漫遊!馬斯克對手藍色起源官宣全尺寸月球著陸器模型
    由公司領導的月球著陸器已經向NASA交付了一個全尺寸的工程模型,以供太空人和工程師測試。NASA計劃於2024年前「重返月球」,該項目是計劃的重要部分。對載人航天感興趣的可不止馬斯克一人。8月3日,space X的載人龍飛船順利返回地球,馬斯克離太空移民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