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4 15: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雖然戰爭已經過去了很久
但當我回想起在朝鮮的日子
仿佛昨天一樣歷歷在目
讓我銘刻在心……」
90歲的志願軍老戰士劉相久
講述了他在朝鮮戰場上駕駛火車
運輸物資的故事
劉相久,1930年生人,1950年響應號召報名赴抗美援朝前線,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級國旗勳章。
女兒出生1個月,他報名奔赴朝鮮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為保衛前線供給,鄭州鐵路局開始動員職工自願報名赴朝鮮作為後方補給支援。
「當時我的大女兒剛剛出生1個月,我積極響應號召,帶領解放型719機車組報名請戰,1951年3月被批准入朝,鄭州鐵路局將7臺機車組成機車隊,我們在歡送聲中赴瀋陽報到。」劉相久回憶著。
入朝後,劉相久被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897部隊,此時第四次戰役已經打響,主要作戰物資靠國內供應,運送數量和時間直接影響這次戰役的規模和持續時間。
「由於敵人出動大量飛機轟炸,我們只能夜間行車。當時從東線口岸過江入朝,蒸汽機車運行在崇山峻岭中,橋隧多,坡道大,曲線半徑小,山洞一個接著一個,線路非常複雜,但再大的困難也要克服!」劉相久說。
除擔任司機工作,劉相久還兼任政治組長,負責全車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他的帶領下,機車組把一列列軍用物資安全送到前方,每次都圓滿完成任務。
遭遇敵機轟炸,機智駕車躲避
1951年3月18日晚,劉相久駕駛機車牽引軍列由集安出發,跨過鴨綠江鐵橋前往朝鮮滿浦車站,當到達敵機重點封鎖區時,密林中突然升起幾束紅色信號彈。
感到情況不妙,劉相久立即把列車開進一處有路塹的地方隱蔽,此時天上掛滿刺眼的照明彈,照得黑夜如同白晝,接著他看到敵機接連投下重磅炸彈,車站已是一片火海。「儘管躲過了敵機轟炸,但也讓我深切體會到戰爭的恐怖和殘酷!」 劉相久說起這段驚心動魄的經歷時,久久不能平靜。
把生死置之度外,堅持到最後的勝利
1951年9月,在新成川站外的一個大山洞裡,四趟列車同時待避,排放的大量濃煙令運輸的軍馬安全受到威脅。為了搶救軍馬,劉相久毅然決定駕駛機車出洞,牽引軍馬車調到洞口一側。
「當時有4架敵機,發現列車後輪番投下炸彈,好在我們及時退回山洞,列車安然無恙,軍馬也得救了!」 劉相久自豪地說。
1951年11月的一天夜裡,劉相久牽引軍列從丹東過鴨綠江經過新義州,沿海岸往定州平壤方向進發,行至郭山站時前方正在空襲,響聲震耳。
「憑藉以往的經驗,這種情況下要加強行車瞭望,隨時準備停車。」 劉相久說,行駛過程中,他突然發現前方隆起的大土堆和扭曲的鋼軌,於是立刻決定退回車站隱蔽,如果再往前開一點,列車就會掉進深不見底的炸彈坑裡。
「這三年血與火的考驗讓我終身難忘,也受益終身。我和戰友們都把生死置之度外,終于堅持到抗美援朝最後的勝利!」劉相久說,他以實際行動兌現了保家衛國的誓言。
援朝來去近萬裡,紛飛戰火一千天;
詩賦戰友相思意,戎裝軍運歲月牽;
保家衛國馳疆場,搶運物資未下鞍;
何時相聚訴心語,舉杯問月待時年。
——劉相久
素材來源:人民鐵道
原標題:《為躲避敵機轟炸,他把火車開進山洞……》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