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大學為河口洪水研究項目拿到超10萬英鎊資金

2020-09-10 假裝在赫爾

2013年的風暴潮導致赫爾和東約克郡400多處房產被淹,如果幾小時後發生的話,情況可能會更糟。

這是根據赫爾大學的專家組成的一個新的研究小組所說的。

該大學的研究人員參與了一項耗資35萬英鎊的新項目,旨在更好地預測英國14個河口的洪水。由於英國約有2000萬人生活在面臨洪水威脅的河口附近,這項研究至關重要。

該項目將向赫爾提供10.5萬英鎊的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資金,該項目將研究降雨、湧潮和氣候變化等因素對我們河口的影響。

研究小組聲稱,如果烏斯河和特倫特河的潮汐、降雨或水位不同,2013年亨伯河口風暴潮等事件可能會更嚴重。

赫爾大學自然地理學教授湯姆庫特哈德(tom coulthard)正與班戈大學(Bangor University)的一個團隊合作進行這一項目。

他說:「這個新項目將使用赫爾大學開發的功能強大的計算機模型來預測英國多達14個不同河口的洪水。」

「英國氣象局(metoffice)對未來氣候的最新預測中,預測的降雨量和湧潮將被輸入赫爾(Hull)的模型,為英國繪製新的洪水風險地圖。」

「這些數據將為我們提供有關洪水事件的新信息,這些洪水事件有可能摧毀人民、家庭和企業。」

「我很高興能與班戈大學的專家們一道致力於這項可能拯救生命的項目。」

這項研究還將探討複合洪水所帶來的危險,複合洪水是風暴潮和高潮與高流量洪水同時發生的結果,可能對海平面以上或以下地區造成破壞性影響。

預計本世紀全球海平面將上升1米,在英國,降雨和氣溫可能會發生變化,風暴、熱浪和乾旱等極端事件將變得更加強烈和具有季節性。

新的研究項目建立在赫爾大學關於洪水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

該大學的專家也一直在研究赫爾2007年和2013年洪水的影響,讓許多居民第一次有機會分享他們的經驗。

赫爾大學本月將推出一門新的洪水風險管理碩士課程。

該方案將著重於尋找創新的新方法,以提高抗洪能力,並應對地球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

在其他地方,今年早些時候,有一個計劃提交給Ark——這是一個耗資1500萬英鎊的國家抗洪中心——將為應急服務和響應人員提供一個可控的環境,在城市和農村洪水事件中進行模擬訓練,包括一條120米長的全尺寸街道和一個急流課程。

該中心還將成為世界領先的研究和創新基地,致力於提高企業、社會和社區的抗洪能力。

相關焦點

  • 赫爾大學帕姆教授入圍著名的牛頓獎
    赫爾大學一位教授因其在肯亞的全球研究項目入圍著名的牛頓獎。目前正在為該設備尋求進一步的資金用於臨床試驗。每個有資格獲獎國家(埃及、約旦、肯亞、南非和土耳其)的一個項目將獲得最高20萬英鎊的獎金,該項目展示了高質量的研究和影響。赫爾大學負責研究與企業的副校長戴夫•理查茲(Dave Richards)博士說:「首先,我要祝賀帕姆教授入圍2020年牛頓獎。
  • 赫爾大學教授因肯亞項目獲2020年牛頓獎
    帕姆教授是赫爾大學的分析化學教授,她與肯亞山大學(Mount Kenya University)的專家合作,現在她因「在孕產婦健康方面的開創性工作」而獲得認可。「這個項目直接進入了社區的中心。我們在研究人員、一線臨床人員和肯亞診斷供應商之間建立了牢固的關係,作為研究的一部分,我們與來自各行各業的數百人進行了接觸。」「快速準確地診斷母體感染是必要的,以便能夠得到最好的治療。
  • 最強教授歪嘴戰神本·休斯加入赫爾大學擔任工程系主任
    在殼牌工作了12年後,他獲得了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建築物理學博士學位,並繼續在赫利奧瓦特大學擔任教授、利茲大學講師和副教授,以及謝菲爾德大學的讀者。最近,休斯教授是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的機械和航空航天工程教授。
  • 赫爾大學研究水電站對河流魚類棲息地的影響
    由伊恩·考克斯(Ian Cowx)教授和理察·諾布爾(Richard Noble)博士組成的赫爾大學團隊與歐洲大陸的專家合作,開發新的方法和技術,以評估和減輕水電對我們環境的影響。水電是最重要、應用最廣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 赫爾大學博士為海上風電行業積極變革制定了路線圖
    這份新的報告為海上可再生能源行業的積極變革制定了路線圖,並呼籲學校、大學、企業和政府之間加強合作,以提高工程部門的平等性、多樣性和包容性。Supergen Offshore Renewable Energy (ORE) 海上可再生能源中心與赫爾大學(University of Hull)發起的Aura合作,開展一項範圍界定研究,確定工程領域的平等、多樣性和包容性(EDI)現狀,重點關注海上可再生能源產業和學術界。
  • 八項牛津大學COVID-19醫學研究贏得英國政府研究資金
    在最新公布的英國政府第二批資助的21項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中,有五個項目來自牛津大學醫學部。而第一批公布的2000萬英鎊支持的6個疫苗臨床試驗研究項目中,也有三個研究項目來自牛津大學。英國在全球健康和傳染病領域的專業知識和研究實力幫助建構了對當前全球大流行的理解,而這些研究項目在此基礎上,也正為此次疫情提供應對措施。學者們用自己的研究支持英國政府為挽救生命、保護弱勢群體和支持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所做的努力,從而為最急需的人們提供幫助。
  • 赫爾大學領導研究海上風電的海況預測方法
    赫爾大學的學者成為一個價值40萬英鎊的項目的核心,該項目希望推動海上風電行業的改進。國家運營與維護(O&M)卓越中心是赫爾大學與近海可再生能源彈射器公司(ORE Catapult)合作的價值200萬英鎊的合作項目,它與全球海上風電領導者Ørsted合作開發了一種新的海況預測方法。這個由赫爾大學的學者領導的項目小組正在與Ørsted密切合作,以幫助改進對工業有直接影響的波浪預報模型。
  • 劍橋大學研發的SARS-CoV-2 疫苗獲英國政府190萬英鎊資金支持
    得益於英國政府支持的的190萬英鎊,由劍橋大學開發的用於抵抗SARS-CoV-2病毒的疫苗可於秋季末或明年初在英國開始臨床試驗。英國政府創新機構——創新英國,已為劍橋大學衍生公司DIOSynVax(其為該試驗額外提供了40萬英鎊),劍橋大學和南安普敦大學醫院NHS基金會信託基金之間的合作提供了資金。
  • 疫情之下,多所英國大學曾為留學生減免學費
    赫爾大學官宣將成為英國第1所施行中國學生和英國學生統一收費標準的學校!儘管這樣的「統一收費標準」是首開先例,但在疫情影響之下,其實很多大學都曾為留學生提供過不同幅度的學費優惠。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介紹。
  • 英國大學爭入「9000英鎊集團」 留學生暫不受影響
    這3所學校都是「羅素集團」成員,該集團由英國最頂尖的大學組成,每年獲得的政府研究資金佔所有高教機構研究資金的三分之二。他們徵收最高限額的學費,外界並不感到意外。  而此次宣布徵收最高限額學費的埃克塞特大學則另屬於一個名叫「1994集團」的學校聯盟,該集團代表了英國較小的研究型大學,集團成員還包括東英格利亞大學、約克大學和萊切斯特大學。
  • 赫爾大學發起在線調查探索人們對塑料的看法
    作為赫爾大學新研究的一部分包括赫爾大學教授丹·帕森斯在內的環境專家最近警告說,COVID-19也可能對一次性塑料的使用和消費產生巨大影響。現在,赫爾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起了一項新的全國性在線調查,以探討這一主題,以及這場大流行如何改變了人們對全國塑料使用和消費的看法。
  • 未雨綢繆 跑在洪水到來之前——綦江遭遇歷史最大洪水轉移10萬餘人...
    至此,綦江流域重慶段全線有史以來遭遇的最大洪水,順利匯入長江。在這場與洪水的遭遇戰中,綦江區緊急轉移10萬餘人,無一人傷亡。仔細梳理抗洪過程會發現,抗洪背後,全市應急、水文、氣象、搶險等部門,未雨綢繆,跑在洪水前面,豎起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線,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量子光子學初創公司Nu Quantum籌得210萬英鎊
    這家量子光子學公司是從劍橋大學分拆出來的。目前,它已經籌集了210萬英鎊的種子資金,本輪融資由Amadeus Capital Partners領投。Ahren Innovation Capital、IQ Capital、Cambridge Enterprise和Martlet Capital也在該公司去年9月的種子輪投資前跟進,Seraphim Capital作為新的投資者加入。
  • 洪水洪水怎麼辦
    而2003年,截至7月10日,洪澇災害造成農作物受災955.9萬公頃,成災618.4萬公頃,絕收145.8萬公頃;1.4億人(次)受災,成災9079.8萬人,因災死亡569人,傷病5.1萬人,緊急轉移安置229.2萬人;倒塌房屋50.5萬間,損壞房屋133萬間。各類直接經濟損失398.7億元。姜文來說:「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洪澇災害又進入相對頻繁的時期。
  • 人民幣兌換英鎊匯率小幅上漲,目前10萬英鎊相當於多少人民幣?
    人民幣兌換英鎊匯率小幅上漲時,說明人民幣小幅升值而英鎊卻處於小幅貶值的狀態。當然,由於目前約8.5元人民幣相當於1英鎊,因此,就算人民幣兌換英鎊外匯匯率小幅上漲也顯得有點微不足道。而近日有分析師進行的調查顯示,如果英國不達成協議退出歐盟,英鎊將跌至1985年以來最低水平,而且目前來看來,這種可能性比六個月前更大,假如真的應驗,那麼英鎊兌換美元匯率可能會從當前1.2175下跌到1.1附近,英鎊實現大幅度貶值,而人民幣兌換英鎊匯率也會進一步上漲。那麼,目前10萬英鎊相當於多少人民幣?
  • 復旦大學獲批上海長江河口溼地生態系統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是開展野外觀測、科學實驗、實踐教學和技術示範的重要基礎性平臺。為推動高校積極爭取建設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加強高校野外科學觀測研究能力建設和科學數據積累,提升相關領域人才培養的實踐和實訓水平,教育部近日組織認定一批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全國37所高校共52個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獲得認定,依託復旦大學建設的上海長江河口溼地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長江河口溼地野外臺站)獲得教育部認定。
  • 東營境內的黃河|近年來,東營市如何研究治理河口難題
    20世紀50年代初,河口研究多為歷史資料和自然情況的調查研究。1965年8月,南京大學地理系等單位對三角洲地貌進行調查,提出以「貝殼堤」為依據,確認1855年前古海岸線走向的觀點。同年,武漢水利電力學院、黃委會水科所、前左水文實驗站等單位編寫的《黃河河口基本情況和基本規律》中提出尾閭流路「大循環」和「小循環」的概念,對後來河口研究產生很大影響。
  • 源快訊 | 帝國理工研究花生過敏「疫苗」;杜倫大學研究指出為什麼有人能夠「聽到死者的聲音」;格拉斯哥大學一億英鎊建設先進研究中心
    (Sources: Imperial College London)來源: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華威大學參與新的研究聯盟,旨在解決城市食品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的議題包括華威大學在內的大學研究聯盟項目獲得了來自政府的資助,該項目可以變革伯明罕的城市食品體系,並改變這個食品體系與更廣泛區域經濟之間的關係。
  • 空氣中「吸入」二氧化碳解決全球變暖 這個環保項目獲英國1億英鎊...
    據英國《每日郵報》和《每日快報》7月3日報導,英國首相首席顧問多米尼克·卡明斯(Dominic Cummings)支持的一項創新技術項目,近日從英國財政部獲得1億英鎊資金支持。該項目旨在通過從空氣中「吸入」二氧化碳來解決全球變暖問題。
  • 黃河河口管理局十三五發展紀實|徵程萬裡風正勁,行穩致遠再揚帆
    2016-2020年,黃河河口段有兩年度形成封河,其中2018-2019年度封河22天,最大長度111.6千米;伏秋大汛期間共發生八次洪水過程,共有17處工程、77壩次出險,特別是2020年防禦黃河大洪水實戰演練期間,利津水文站最大流量達4580立方米每秒,為東營河段30年來最大一次來水……戰,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