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項牛津大學COVID-19醫學研究贏得英國政府研究資金

2021-01-21 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

在最新公布的英國政府第二批資助的21項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中,有五個項目來自牛津大學醫學部。而第一批公布的2000萬英鎊支持的6個疫苗臨床試驗研究項目中,也有三個研究項目來自牛津大學。

近日,英國政府宣布了第二批獲得資助的21項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新研究,包括針對COVID-19在初級護理、疫苗和療法開發中進行的首項臨床藥物試驗,以及研究流行病學、疾病傳播,行為幹預和政策應對。

第二輪宣布的1410萬英鎊的資助,是英國研究創新基金(UKRI)以及英國衛生和社會保健部通過國家醫療研究所(NIHR)資助的2460萬英鎊快速研究響應的一部分。

英國在全球健康和傳染病領域的專業知識和研究實力幫助建構了對當前全球大流行的理解,而這些研究項目在此基礎上,也正為此次疫情提供應對措施。學者們用自己的研究支持英國政府為挽救生命、保護弱勢群體和支持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所做的努力,從而為最急需的人們提供幫助。

英國研究創新基金(UKRI)執行長馬克·沃爾波特爵士(Sir Mark Walport)說:「研究界對Covid-19危機的反應非常出色。在短短的幾周內,研究人員已經組成多個研究項目團隊,來開發潛在疫苗,重新利用現有藥物,探索新藥潛力以及檢查病毒如何傳播以及引起廣泛變化的症狀。疫苗的臨床前試驗和藥物的臨床試驗已經在進行中。」

「這些工作的開展速度,是對英國世界一流的研究基地及致力於對抗這種疾病的奮鬥精神的肯定。」

這些資助的項目將最長不超過18個月,確保研究能及時反映當前疫情的情況。

這些研究資助已與其他出資者和世界衛生組織(WHO)進行了協調,以確保不會重複工作,並戰略性地運用各個團隊的專長。

這一倡議最初在3月30日,是由英國研究創新基金(UKRI)和國家醫療研究所(NIHR)共同發起了一項滾動招募,讓研究人員為解決和減輕COVID-19爆發對健康、社會、經濟、文化和環境影響的短期研究項目申請資金。

附錄:第一批獲得資助的牛津大學醫學項目包括

納菲爾德臨床醫學系和詹納研究所的薩拉·吉爾伯特教授(Prof Sarah Gilbert)團隊-220萬英鎊

該團隊已經成功開發了針對COVID-19的新疫苗,因為在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發布後,他們就馬上開始了疫苗研發。這筆資金將支持新疫苗的臨床前測試、疫苗生產以及隨後的人體臨床試驗。人體測試的第一階段將在18-50歲的成年人中進行,隨後將試驗範圍擴大到50歲以上的成年人和學齡兒童。該疫苗是由一種無害的腺病毒製成,病毒經過修改來產生冠狀病毒的表面刺突蛋白,從而在接種疫苗後引發免疫系統識別並攻擊冠狀病毒。如果在這些較早的試驗中證明疫苗安全有效,則將擴大疫苗生產規模,以進行更大的研究。該疫苗採用團隊先前為與COVID-19緊密相關的MERS冠狀病毒開發的疫苗相同的技術,而先前的疫苗在動物和早期人體試驗中展現很好的前景。這一疫苗研究在三月底對志願者進行招募,將在本周開始臨床試驗。

牛津在三月底啟動了新冠疫苗的臨床試驗

納菲爾德醫學系彼得·霍比教授(Prof Peter Horby)團隊-210萬英鎊

研究團隊在3月底已經開始了一項臨床試驗,以測試現有的或新藥是否可以幫助確診COVID-19的住院患者。研究將測試這些藥物加入常規標準護理後是否安全有效。該試驗將採用靈活適應的設計,這意味著它可以補充測試新出現的療法。試驗稱為「RECOVERY- Randomised Evaluation of COVID-19 Therapy /COVID-19治療的隨機評估」。最先測試的前兩種療法將是HIV藥物:洛匹那韋-利託那韋(lopinavir-ritonavir )和小劑量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該研究小組的宏偉目標是在3個月內提供可用於指導患者治療的數據。

三月底啟動的藥物治療RECOVERY臨床試驗

詹納研究所的桑迪·道格拉斯博士(Dr Sandy Douglas)團隊– 40萬英鎊:

該團隊的研究目標是開發大規模疫苗生產工藝,來生產百萬劑量規模的無害的腺病毒疫苗,以便在臨床試驗成功時,可以儘快向高風險人群提供疫苗。他們正在與薩拉·吉爾伯特(Sarah Gilbert)教授的團隊合作,後者正在通過修改無害的腺病毒來開發有前景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歡迎收看下放短片,更多了解牛津大學冠狀病毒疫苗臨床測試信息

第二批獲得資助的牛津大學醫學項目包括

納菲爾德基礎醫療健康科學系克里斯多福·巴特勒教授(Prof Christopher Butler)團隊-170萬英鎊:

針對COVID-19患者基礎治療的首項臨床試驗。這一項目稱為「PRINCIPLE-Platform Randomised trial of INterventions against COVID-19 In older peoPLE / 針對老年人的COVID-19幹預措施的平臺隨機試驗」。這一臨床試驗將首先測試抗瘧疾藥物羥氯喹(hydroxychloroquine)是否可以減少人們去醫院的需求或加快康復速度。他們將招募65歲以上(或在50-64歲之間有潛在健康狀況)的患者,這些患者因為有新冠症狀而在基礎護理部門接診(該試驗是一項全國性的試驗,並有希望在英國所有全科醫生診所使用)。在可能的情況下,研究會對患者進行COVID-19的檢測,並將實施連續7天常規護理加200mg羥氯喹每天兩次,或很快接受阿奇黴素(azithromycin)3-5天,並對比沒有任何試驗性治療的常規支持性護理。該試驗目標招募超過3000人,並且試驗設計具有靈活性,因此可以在試驗中添加合適的新治療方法。

針對基礎治療的PRINCIPLE臨床測試

牛津疫苗組馬修·斯內普教授(Prof Matthew Snape)團隊-60萬英鎊:

與英國公共衛生部合作,他們將利用現有的一項針對0至19歲兒童和青少年傳染病免疫力的研究來開展針對COVID-19抗體(患上這種疾病而現在具有免疫力)存在的研究。項目名為「STORY-Serum Testing Of Representative Youngsters在COVID-19/ 代表性青少年的血清測試」。爆發期間,他們每月對約400名兒童和青少年進行檢測,並將收集有關近期呼吸系統疾病和相關病史的信息。

納菲爾德醫學系的特魯迪·朗教授(Trudie Lang)團隊-30萬英鎊:

在吸取寨卡病毒(Zika)和伊波拉疫情經驗的基礎上,全球衛生網絡(Global Health Network)將提供並分享可靠的研究工具、指導和培訓。例如,為當地診所和醫院提供有關如何開展研究的指導 。他們將與國際夥伴合作,建立持久的研究網絡,以支持在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中生成證據,從而在全球範圍內更快地共享質量更高的標準化數據。

利物浦大學的莎莉·謝德教授(Prof Sally Sheard)和納菲爾德基礎醫療健康科學系的妮娜·戈巴特博士(Dr Nina Gobat)的團隊—— 30萬英鎊:

兩校的研究團隊將合作,通過收集資深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關者(英國公共衛生部PHE,英國衛生和社會保健部DHSC,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的實時響應和醫護人員的一線經驗,以及通過研究媒體和文件信息,來分析英國的疫情應對。他們的研究發現將為資深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導信息。

威廉·鄧恩爵士病理學院的蘇納·薩納爾博士(Dr Sumana Sanyal)團隊 —— 20萬英鎊:

COVID-19病毒利用被感染細胞內的稱為蛋白酶的酶(可切割其他蛋白質的酶)來複製和傳播。這項研究將確定病毒傳播必需的蛋白酶,為將來的藥物和疫苗開發提供靶向目標。

部分牛津大學部分正在進行的相關研究

相關焦點

  • 重大消息,牛津疫苗指日可待
    牛津疫苗的近況一項大型試驗顯示,由牛津大學開發的冠狀病毒疫苗在預防人們出現Covid-19症狀方面非常有效。英國政府已經預購了1億劑牛津疫苗,阿斯利康(AstraZeneca)表示,明年將為全球生產30億劑疫苗。
  • 牛津大學新冠疫苗有效率達70.4%,接種兩劑可達90%
    mirror11月23日,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聯合宣布了其開發的新冠候選疫苗ChAdOx1 nCoV-2019(AZD1222)三期試驗的中期試驗數據,涉及20000多名試驗志願者,其中一半在英國,其餘在巴西。
  • 英國大學戰疫:KCL又有重大發現,牛津搞定抗體檢測
    過去幾天裡,英國三所大學均傳來和疫情有關的新消息:倫敦國王學院(KCL)科學家重大發現,確定6種新冠病毒,可預測患者重症風險牛津大學研發的抗體檢測盒被政府驗收通過,準確率高達98.6%,英國政府將訂購百萬份後對民眾免費發放
  • 英國牛津疫苗報告稱可使老年人產生顯著免疫反應
    (抗擊新冠肺炎)英國牛津疫苗報告稱可使老年人產生顯著免疫反應中新社倫敦11月19日電 (沈小琪 張平)英國牛津新冠疫苗19日最新研發報告稱,該疫苗可使老年人產生強烈的免疫反應。英國牛津新冠疫苗這一最新研發成果,發表在當日出版的世界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上。
  • 英國世界級頂級大學,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
    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兩所學校都位於英國,都是公辦高校,而且兩所學校都具有超級長的建校歷史,劍橋大學建校已經800年了;而牛津大學建校近1000年了,絕對是兩座古老而又悠久的大學。牛津大學是世界公認的頂級大學,在諸多學科和專業上都極具競爭力,如天文、考古、物理、心理、政治、神學、藝術、生命科學等等。在生物醫學方面抗生素就來自牛津大學,今天任何西醫都很難離開抗生素的使用,而在免疫、基因工程、遺傳病、移植手術等方面,牛津大學也起到了領導作用,這些都可以證明牛津大學在醫學方面的實力。
  • 參與牛津大學新冠疫苗臨床試驗志願者死亡,研究未被叫停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0月21日,經巴西國家衛生主管機構證實,英國阿斯利康製藥公司(AstraZeneca)進行的第三期新冠疫苗試驗中,出現一名男性志願者死亡。這是目前全球範圍內新冠疫苗試驗中報告的首例死亡病例。目前,衛生部門和研究人員正在對志願者死亡原因進行調查。
  • 英國醫學雜誌:康復期血漿對新冠療效有限,未影響重症或死亡風險
    多項觀察性研究支持康復者恢復期血漿對COVID-19的潛在臨床益處,而來自中國和荷蘭的小型隨機對照試驗則由於提前終止未得出足夠有力的結論。近日,《英國醫學雜誌》(BMJ)發表了一項來自印度的隨機對照試驗(PLACID試驗),在超過400例中症患者中,血漿療法未能影響患者發展為重症或死亡的風險。
  • 牛津大學比哈佛大學早建校500多年,為什麼現在卻不如哈佛?
    牛津大學具體建校時間已經因為過於久遠而無法考證,但最早記錄牛津大學有人授課的時間是1096年,這個時間與哈佛大學建校的時間相比,顯然哈佛大學是比較佔劣勢的,甚至哈佛大學的建校,還在很大一部分範圍內,參考了牛津大學。
  • 兩項獨立研究稱COVID-19倖存者再次感染的可能性明顯降低
    來自牛津大學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團隊發現,COVID-19倖存者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只有此前的1/10。目前世界上已經有了第一批COVID-19疫苗。到目前為止,一些COVID-19免疫研究發現,8個月前倖存下來的患者仍然受到保護,不會再次感染。希望疫苗能產生類似的免疫反應,可能隨後會對嚴重疾病產生長期保護。現在,兩項新研究提供了好消息,進一步助長了新冠免疫力可能比預期更好的希望。獨立的團隊發現,曾感染過COVID-19的人不太可能被再次感染。
  • 美國COVID-19疫苗研究最新進展
    疫苗臨床試驗中期結果前景良好: 獨立的數據和安全監控委員會(DSMB)負責監督研究性COVID-19疫苗mRNA-1273的三期試驗,該委員會於2020年11月15日審查了試驗數據,並與試驗監督小組分享了其中期分析。
  • 英國政府投資進行COVID-19人體挑戰性試驗
    英國政府已經籤署了一份研發COVID-19人體挑戰性研究模型的合同,如果該模型得以實施政府已經批准了可以使用這個挑戰性研究系統來測試的首批三個疫苗的名額,hVIVO公司表示,這項研究預計將於2021年開始。每個名額的預訂費用分別為250萬英鎊,總計750萬英鎊,但尚未披露哪些候選人被選中。
  • Covid-19藥物治療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Covid-19藥物治療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1 23:04:52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Reed AC Siemieniuk團隊對covid-19的藥物治療進行了生活系統回顧和網絡薈萃分析
  • 新冠病毒疫苗競速英國領先,獲國際資金挹注將於9月量產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各國爭相研究疫苗,目前英國牛津大學與合作的阿斯利康製藥廠(AstraZeneca)進度領先,並獲美國等國際資金挹注
  • 研究: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研發疫苗70%有效
    【僑報網報導】最近研究結果顯示,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公司共同開發的疫苗安全性和有效率達70%。雖然這款疫苗在如何更好地保護55歲以上的人方面還是個未決的問題,但是,它給人們帶來另一個希望。
  • 國內外研究動態 | 全球地表覆蓋變化監測動態(COVID-19)
    新冠疫情下廢棄的威尼斯瀉湖義大利政府於2020年3月9日對全國實行封鎖,從而大幅度減少了威尼斯的船隻(包括水上巴士以及遊輪)航行。NASA現有數據集也被用於幫助理解COVID-19的傳播。例如,美國航天局社會經濟數據和應用中心(SEDAC)發布了一種新的交互式地圖工具,將全球年齡和性別數據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冠狀病毒資源中心關於COVID-19傳播的最新數據進行可視化。這一免費工具對於那些無法獲得空間人口數據的國家可能大有作用。
  • 英國有望率先展開公眾新冠疫苗接種 牛津疫苗遭質疑重補試驗
    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臨時負責人皮爾斯(Jonathan Pearce)指出,英國擁有一流的醫療數據資源和集成的醫療保健系統,率先展開接種計劃將使英國能夠對Covid-19療法進行世界領先的評估並為全球作出貢獻。英國首相詹森也希望藉此機會鞏固英國在全球醫藥研發領域的江湖地位。
  • 牛津大學發榜——最好的英國大學青睞哪些中國學生?
    招生通知由學生申請的牛津大學各相關學院直接發出。是一所世界聞名的公立研究型書院聯邦制大學。它是英語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也是世上現存第二古老持續辦學的高等教育機構。雖然大學的實際創立日期難以考證,但授課紀錄最晚可上溯到1096年。牛津大學的師生人數自1167年亨利二世禁止英國學生前往巴黎大學就學後就開始迅速上升。1209年,牛津師生與鎮民的衝突使一些牛津學者另闢蹊徑,他們遷離至東北方的劍橋鎮並成立後來的劍橋大學。
  •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首屆歐洲論壇在英國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舉行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師生團組於8月23日至29日赴英國牛津大學奧利爾學院(Oriel College, University of Oxford)和劍橋大學麥格達倫學院(Magdalene Colle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訪問,並聯合舉辦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首屆歐洲論壇活動。
  • Covid-19血清學檢測診斷準確性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Covid-19血清學檢測診斷準確性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 10:20:12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健康中心研究所Faiz Ahmad Khan團隊對Covid-19血清學檢測的診斷準確性進行了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 Science:利用基因組流行病學準確追蹤英國COVID-19傳播鏈
    2021年1月15日訊/生物谷BIOON/---根據研究人員對英國第一波COVID-19大流行的5萬多個病毒序列的分析,SARS-CoV-2病毒在2020年初被引入英國的次數遠遠超過1000次。英國在2020年3月全國封鎖前引入的病毒譜系往往規模更大,地理分布更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