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利用基因組流行病學準確追蹤英國COVID-19傳播鏈

2021-01-20 生物谷

2021年1月15日訊/生物谷BIOON/---根據研究人員對英國第一波COVID-19大流行的5萬多個病毒序列的分析,SARS-CoV-2病毒在2020年初被引入英國的次數遠遠超過1000次。英國在2020年3月全國封鎖前引入的病毒譜系往往規模更大,地理分布更分散。傳染病流行是由傳播鏈構成的,然而人們但對於共同傳播譜系(co-circulating transmission lineage)在大小、空間分布和持續時間上的變化知之甚少。了解這些特徵有助於針對性地進行幹預,追蹤對人類宿主有不同影響的SARS-CoV-2變種。

英國在2020年初的COVID-19疫情是世界上最大的疫情之一。該國的病毒基因組採樣也有很好的代表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英國COVID-19基因組學(COVID-19 Genomics UK)聯盟的努力。通過這個聯盟,英國每周都會公開分享大量的病毒基因數據。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由Louis du Plessis領導的研究人員利用該聯盟和其他來源的數據重建了COVID-19在疫情第一波(2019年3月至6月)期間引入英國的地點和時間。他們還使用了流行病學因素和旅行數據的信息。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Establishment and lineage dynamics of the SARS-CoV-2 epidemic in the UK」。


圖片來自Science, 2021, doi:10.1126/science.abf2946。

根據他們的結果,在2020年3月23日進行封鎖之前,超過1000個可識別的英國傳播譜系---包括全部8個最大的、持續時間最長的傳播譜系---已在英國建立並共同傳播。du Plessis及其同事們說,即使最大和最廣泛傳播的譜系持續到夏季,英國全國性的封鎖也與有限的輸入和下降的區域譜系多樣性相吻合。

他們的結果表明,更早的旅行和隔離幹預措施可能有助於減少英國第一波病例的增長速度和強度。他們還顯示,傳入英國的數量最多的傳播鏈分別來自西班牙(33%)、法國(29%)和義大利(12%)。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可以利用基因組追蹤技術在時間和空間上準確地追蹤單個病毒傳播譜系,這種方法可以在區域、國家和國際範圍內採用,以應對未來的流行病。(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

1.Louis du Plessis et al. Establishment and lineage dynamics of the SARS-CoV-2 epidemic in the UK. Science, 2021, doi:10.1126/science.abf2946.

2.COVID-19 transmission chains in the UK accurately traced using genomic epidemiology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1-01-covid-transmission-chains-uk-accurately.html

相關焦點

  • Science:揭示紐約市首批確診的COVID-19病例主要來源於歐洲和美國...
    2020年6月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首次對SARS-CoV-2進行分子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美國紐約市首批確診的COVID-19病例主要來源於歐洲和美國其他地方。
  • Nature:21 世紀病毒爆發大追蹤
    雖然R0可以通過病例計數的流行病學來計算,但在疫情爆發的早期可能無法獲得準確數據。病毒基因組序列可以提供對爆發期人畜共患傳染病的傳播關鍵見解。 本次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進化關係顯示,所有公開共享的42份樣本很可能來自於一個共同祖先,且與最多八個突變高度相關,表明在2019年11月至12月某個時間共有一個共同祖先。
  • 澳大利亞「基因偵探」利用基因組指紋技術追蹤新冠起源
    中新社·華輿訊 據澳華財經在線報導,由於COVID-19冠狀病毒經常突變,墨爾本大學Doherty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與維州衛生部門合作,使用一種被稱為基因組測序的技術,自一月下旬以來通過不斷採集維州COVID-19感染病例的DNA,追蹤集群感染源頭和傳播鏈。
  • 117疫情觀察:詳解病毒基因序列追蹤流調大法
    通過對病毒家族的全基因組進行測序,就能追蹤病毒的突變過程。等拿到很多的病毒家族成員的全基因組序列後,科學家們就可以用複雜的電腦程式分析比較突變,去觀察隨著子子孫孫從共同的祖先那裡衍生出來,突變是如何一步一步地產生的。因為突變產生的速度大致是一定的,如果數據足夠多,還能粗略的估計祖宗有多大年紀。現在,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都在測序新收集到的病毒樣本。
  • 科學家利用基因網絡技術重建COVID-19早期的進化路徑
    科學家利用基因網絡技術重建COVID-19早期的進化路徑 2020-04-23 18: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Science:首次開發出基因組編輯技術GESTALT追蹤細胞譜系
    科學家們已開發出多種技術來追蹤細胞譜系,Chakravarti繼續說道,「但是它們當中沒有一種技術能夠工作得非常好。」比如,利用染料或報告基因對細胞和它們的子細胞進行標記的方法只允許分析有限數量的細胞。即便對細胞全基因組進行測序---鑑定體細胞突變以便揭示單個細胞之間的關聯性(或者說親緣性)---在全基因組水平上也不是一種可行的選擇。
  • Science:定量確定不同的幹預措施對COVID-19病例數量的影響
    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5月15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Inferring change points in the spread of COVID-19 reveals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圖片來自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b9789。
  • 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所等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發表新發地...
    該論文通過對2020年6月北京疫情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分析,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揭示了該疫情可能源於冷鏈食品汙染,提出冷鏈運輸可能是新冠病毒傳播的新途徑。   2020年6月11日,1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突現,打破了北京連續56天無新增病例的平靜。
  • COVID-19檢測或能幫助追蹤新冠病毒變體
    據外媒報導,美國的衛生官員或許可以利用COVID-19檢測來監測一種更具傳染性的新冠病毒的傳播。本周,美國首次發現了這種病毒。這種變體正在英國廣泛傳播,目前已經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十幾個國家被發現。截止到蒙圈,美國已經在COVID-19患者中發現兩例感染了新變種病毒的病例,一例在科羅拉多州,一例在加利福尼亞州。科羅拉多州的衛生官員稱,這名患者並沒有出國旅行,這表明這種病毒在此之前可能已經在美國流行,並且可能已經在美國有了立足點。跟英國不同的是,美國很少對COVID-19患者的病毒樣本進行分析以檢查其突變和變異,這就是為什麼到目前為止它可能沒有被發現。
  • Science:新研究追蹤在巴西流行的SARS-CoV-2毒株的傳播率和起源
    2020年7月28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巴西、英國、法國和比利時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研究,旨在追蹤目前在巴西流通的主要SARS-CoV-2毒株的傳播率和起源。巴西的SARS-CoV-2流行病學和流行病傳播,圖片來自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d2161。巴西和美國一樣,在應對COVID-19大流行時採取了不幹涉的方式。像美國一樣,這個國家的領導人沒有推動已知可減緩這種病毒傳播的策略,比如戴口罩、自我隔離和社交距離。結果就是巴西一直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流行病之一,僅次於美國。
  • Science打破認知!並開發新方法追蹤植物病害的全球傳播
    因此,對質粒進行進化關係分類,準確評估質粒對疾病暴發的影響,制定緩解疾病的策略以及加快利用質粒多樣性進行生物技術研究的基礎。但是,之前認為質粒過於多樣化且能平行轉移,導致無法分類。2020年6月6日,Science雜誌在線發表了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Jeff H.
  • Science:雄性麻雀快速適應COVID-19封鎖,發出更加性感的鳴叫聲
    2020年9月27日訊/生物谷BIOON/---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隨著美國舊金山市的街道在COVID-19流行病的頭幾個月中被清空,該市的雄性鳥類開始更柔和地唱歌,並提高了它們的發聲範圍,以便使得它們對雌性鳥類「更性感」。
  • 利物浦城區共檢出40例covid病毒突變病例
    Covid
  • 2020年6月19日Science期刊精華
    3.Science:新研究首次確定麻疹病毒的起源,從而為探究COVID-19起源提供信息doi:10.1126/science.aba9411; doi:10.1126/science.abc5746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比利時、美國和法國的研究人員解決了麻疹首次出現的時間這個有爭議的問題,發現它可能與大城市的崛起有關。
  • 美研究COVID-19基因組序列 有助於控制疫情
    在美國疫情的嚴峻情況下,大家對COVID-19病毒也越發關注,那麼COVID-19基因組序列的研究能否幫助我們徹底解決新型冠狀病毒呢?一起看看霍普金斯大學教授的論文。美國疫情下,基因組測序在對抗COVID-19中的作用分子生物學家Peter Thielen和Thomas Mehoke正在對導致COVID-19的SARS-CoV-2病毒的基因組進行快速測序。他們的工作將有助於闡明病毒在傳播過程中是如何進化的,以及遏制措施的效果如何。
  • 【Economist】Covid-19 in 2020: The plague year
    Another reason to expect change—or, at least, to wish for it—is that covid-19 has served as a warning.
  • 【OSU News】使用手機麥克風去追蹤潛在的COVID-19接觸者
    據有關研究人員報導,手機麥克風或者揚聲器發出和接收到的信號會在人們接近COVID-19感染者時發出信號,以此來引起人們的注意。在一篇新的論文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一個系統,它可以為每一部手機生成隨機一個匿名身份。同時,在一定範圍內,會通過麥克風和揚聲器之間發送超聲波信號,並通過利用這個所交換的信息來追蹤接觸者。
  • Covid-19藥物治療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Covid-19藥物治療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1 23:04:52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Reed AC Siemieniuk團隊對covid-19的藥物治療進行了生活系統回顧和網絡薈萃分析
  • 「群體免疫」爭議背後:還原英國抗疫邏輯
    例如4.48部分介紹,如果病毒蔓延,可能會採取放棄流行病學追蹤調查;將警力集中用於處理嚴重犯罪和維持公共秩序;推遲NHS的一些非緊急服務等措施來集中人力物力應對疫情。 目標方面:英國政府沒有定下太高的目標。在各國前期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流行病學研究和防控經驗的基礎上設定了「控規模、講平衡、拖時間、等疫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