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歸納法可以倒過來用

2021-02-20 數學教學研究
觸碰標題下面一行的「邵勇老師」查看所有文章;觸碰「數學教學研究」, 關注本微信公眾號(sx100sy)。本公眾號內容均由邵勇( 北京 )本人獨創,歡迎轉發,但未經許可不能轉載。每周推送兩到三篇內容上有份量的數學文章,但在行文上力爭做到深入淺出。幾分鐘便可讀完,輕鬆學數學。 特別聲明,本人未曾授權任何網站(包括微博)、公眾號或其他什麼號轉載北京邵勇原創的「數學教學研究」公眾號的內容。建議您一定直接關注本公眾號(sx100sy),這樣有什麼問題可以留言交流和發消息,我會誠懇回復。未經授權而轉載我文章的地方丟失了很多功能,比如留言,比如發消息到我後臺。未經授權而轉載我文章的地方,畢竟還存留著貫穿於我文章中的圖片(比如公式),圖片的右下角都有原公眾號的水印「微信號:sx100sy」,通過在微信中搜索「sx100sy」,一定可以找到原始的公眾號,也就是本公眾號《數學教學研究》(sx100sy)並加以關注。本公眾號才是良好的交流平臺和文明的生態環境。

今天我們要證明一個非常奇特的不等式:

上式中,m和M是確定的正整數,且2≤m≤M。不等號左側一共有M-m+1層平方根號;m,m+1,···,M-1,M是M-m+1個從左到右從小到大連續排列的正整數。不等號右側是第二個正整數m+1。比如,m=2,M=5時,下式成立:

它有四層根號,根號下從左到右是四個從小到大連續排列的正整數。小於號右側則是第二個數「3」。再比如,下式也是成立的:

其中96,97,98,99,100是五個連續正整數,有五層根號,不等號右側是第二個數97。但奇怪的是(奇怪歸奇怪,但仍然正確),在上式左側最內層根號下再增加兩層,甚至任意多層,但公式的其他部分竟然可以不變化而仍然成立,尤其是不等號右側始終是第二個正整數。


就像有一個固定大小的袋子,你往裡面放多少東西都放得進去,袋子不會被撐破。我被震驚了!

下面我將以一個特例來講解證明最開始那個奇特不等式的思路。取m=20200923(因為今天是2020年9月23日),M=20200926,我們來證明下面不等式:

顯然有

我們來看從內部開始的兩層根號:

把(1)式代入上式,得

對上式右側應用著名不等式:幾何平均值小於等於算術平均值,得

據此,(2)式演變為

利用上式,可以繼續得到

最後得到

上式中,左側是從今天周三的日期20200923到周六的日期20200926,共四個連續的正整數,右側是第二個數即明天周四的日期20200924。

其實,上面運用的是一種逆向數學歸納法的證明過程。應用數學歸納法是因為數很多,我們不可能一個個去驗證。但數學歸納法從證明n到n+1的過程與從99到100的過程是同樣的思路。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數學歸納法,則是一種倒推的歸納法,從某個任意正整數開始,比如m=M,結論是正確的;然後證明對m=M-1結論也是正確的,一直到m的下限m=2。所以,我們最終可以有下面的不等式成立:

其中的M是任意一個確定的大於等於2的正整數。上式一共有M-1層根號。M可以很大,比如可以等於12345678987654321。那麼,這時的上式將有12345678987654320層根號。這麼多層根號,結果依然小於3。數學真的是好神奇!

相關焦點

  • 歸納法、演繹法、數學歸納法之間的關係
    1.歸納法,指的是從許多個別事例中獲得一個較具概括性的規則。
  • 數學歸納法的含義和適用範圍
    今天,我們的主題是:數學歸納法的含義和適用範圍數學歸納法是證明以正整數為未知數的表達式的一種方法。為了方便闡述,我們先以恆等式為例。如果用公式表示,就是證明形如下列等式對所有正整數n成立當n=1時,我們一般情況下可以比較容易得到等式成立的結論,即
  • 傳遞性、三段論、歸納法——初中數學演繹推理三大基本方法
    初中數學能力包括空間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論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和應用能力。推理論證能力是數學學習的基本能力之一,包含猜想和證明兩大部分。初級的推理論證通常表現為能根據已知條件和已有的數學結論,論證某一數學命題的真實性的初步的推理能力。
  • 演繹法和歸納法
    最早的演繹法是亞里斯多德的、最基本的邏輯「三段論」——大前提:人都要吃飯——這是要用的理論;小前提:這些士兵也是人——這是理論的適用範圍;結論:這些士兵需要吃飯——這是對理論的運用。平常說「講理」,本質上就是演繹法。我們學習科學知識、掌握各種理論,都是為了要用演繹法。
  • 科學思考者14:演繹法和歸納法
    還有最早來自亞里斯多德的、最基本的邏輯「三段論」,也是演繹法 ——* 大前提:人都要吃飯 —— 這是要用的理論;* 小前提:這些士兵也是人 —— 這是理論的適用範圍;* 結論:這些士兵需要吃飯 —— 這是對理論的運用。我們平常說「講理」,本質上就是演繹法。我們要學習科學知識、掌握各種理論,都是為了要用演繹法。
  • 高中數學不等式證明基本方法:歸納法+放縮法
    高中數學的計算,有兩個難點:一是不等式的證明問題,二是最值問題。最值問題的基本方法有:一元二次函數法,三角函數法,單調性直接判定,基本不等式法,再就是圖像法,根據圖像幾何特徵,找特殊位置,定答案。所以,針對這樣的棘手問題,放縮法和歸納法就有了很大用武之地。放縮法是指將等式右側,去掉一個數,或者增加一個數,使其增大,或減小,增大稱為放,縮小成為縮,如n-1/n+1=n/n+1-1/n+1,(其中,n為正整數),則,原式<n/n+1<1。
  • 烏鴉悖論-對傳統歸納法發出的挑戰
    在學數學時有一種方法叫做不完全歸納法,就是通過部分來推倒出整體,這種方法雖然便利,但是也有很大的不足。悖論指在邏輯上可以推導出互相矛盾之結論,但表面上又能自圓其說的命題或理論體系。烏鴉悖論的提出是對傳統的歸納法的挑戰,眾所周知的是,我們很多東西得出的結論都是通過歸納來證明的,但是烏鴉悖論說明歸納法違反直覺,利用我們傳統的知識向歸納法發出了挑戰,而像這樣的問題並不是這一個,難道我們以前學到的知識都是錯的?
  • 邏輯思考力——歸納法
    歸納法: 有時叫做歸納邏輯,是指人們以一系列經驗事物或知識素材為依據,尋找出其服從的基本規律或共同規律,並假設同類事物中的其他事物也服從這些規律,從而將這些規律作為預測同類事物的其他事物的基本原理的一種認知方法。
  • 趣圖:如果食物鏈倒過來
    趣圖:如果食物鏈倒過來 世界上最沒用的東西 飯勺上這些小顆粒是幹什麼用的
  • 歸納法控制風險,演繹法獲取利潤 - 新浪財經
    來源:路財主什麼叫歸納法?從經驗出發,用過往經驗判斷事物,有10個雞蛋,前面的9個都是好的,所以,推斷第10個也是好的,這就叫歸納法。什麼叫演繹法?從邏輯出發,用邏輯推理來判斷事物,這裡有3個雞蛋,A>B,B>C,那麼我們可以推斷A>C,這就叫演繹法。
  • 把這些照片倒過來看,神奇的事發生了!
    倒著看跟正著看,居然差距那麼大!不信試試!▼第一眼看是只魚,倒過來你看到什麼了?▼第一眼看上去是只小馬。手機順時針旋轉90度,你看到了什麼?▼老奶奶倒過來竟然變年輕了▼倒過來被嚇一跳▼倒過來很詭異啊!▼把照片倒過來,無法直視。▼還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 數學技巧|高中數學數列問題,常用方法技巧都在這!
    高中數學數列題常用技巧 1 求差(商)法 倒數法 高中數學數列問題的答題技巧
  • 如何閱讀科學與數學?
    對於一般的讀者來說,不可能成為任何一個領域的專家,所以可以閱讀流行的科普書。除此之外,至少要閱讀一些偉大的科學經典巨著。作為門外漢閱讀科學經典著作是為了了解科學的歷史與哲學。知道偉大的科學家解決問題時是如何思考的,找出事實假定原理與證據之間的相互關聯。所謂科學作品,就是在某個研究領域中經過實驗或自然觀察得來的結果所寫成的研究報告或結論。
  • 不過把圖倒過來才是正確打開方式啊!
    看看我的工作環境,單位都沒這麼強的壓迫感數學老師:我太難了……太誇張了吧哈哈哈哈哈哈你們都只記得生物書上的肌肉女不過把圖倒過來才是正確打開方式啊!!!當我很窮又想吃車釐子這種外賣良心何在????我整個人都自閉了……
  • 數學家彭實戈:中國金融數學第一人
    、博士生導師,山東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金融研究院院長。彭實戈長期致力於隨機控制、金融數學和概率統計方面的研究。他和法國數學家Pardoux教授一起開創了「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的新方向,被用於研究金融產品定價。01彭實戈母親彭平是革命烈士彭湃的親侄女,外祖父彭漢垣也是革命烈士,父親黃顯群在濟南戰役中獻身。
  • 全世界只有日本把中國地圖倒過來看!為什麼?
    從世界地圖上面瞧。漸漸發現,中國的形狀像一隻大公雞,而日本的國土像一隻襪子 。但是,如果你一旦把中國的地圖倒過來看,那麼,你的感覺就馬上會變,因為你會發現,日本其實是橫在中國家門前的一串鐵鏈。把中國地圖倒過來看的人,全世界只有一種,那就是日本的防衛省。
  • 我的世界:豪華的城堡看膩了,四張圖帶你看看被倒過來的城堡
    《我的世界》自從有玩家開始在MC世界中修建建築的時候,玩家們就不斷的能看見各種豪華的城堡、宮殿、雕像等等,雖然一開始看著的確將玩家們都一一折服,但是看的時間長了也就沒有當初第一次看的那種驚豔了,所以現在必須要有點更吸引人的東西才能折服玩家們那顆倔強的心,而今天小編就給玩家們看點不一樣的東西,它就是被建築大師們整個倒過來的城堡
  • 你把它倒過來看,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專家們經過反覆研究之後,告訴大家一個秘密:把畫像倒過來看,你就不會那麼認為了。《蒙娜麗莎》是西方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達文西的著作,達文西不僅畫的畫神秘,連他自己本身也是一個神秘的人,他不僅是畫家,還是數學家、科學家,並且據說他曾經畫出了類似於飛機的圖紙。同時期的明朝,中國也有人製造了滑翔機。
  • [趣味數學]你也可以發現數學定理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種印象:數學是一門深奧的科學,除了在學校和課本可以念到外,在實際生活中很少看到它,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加減乘除外,就很少用到它。只要你有了一些基礎知識,你懂得一些研究的方法,也可以作一點研究,也會有新發現,數學並不是只有數學家才能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