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路財主
什麼叫歸納法?
從經驗出發,用過往經驗判斷事物,有10個雞蛋,前面的9個都是好的,所以,推斷第10個也是好的,這就叫歸納法。
什麼叫演繹法?
從邏輯出發,用邏輯推理來判斷事物,這裡有3個雞蛋,A>B,B>C,那麼我們可以推斷A>C,這就叫演繹法。
當然,嚴格來說,歸納法可以分為完全歸納法和不完全歸納法,完全歸納法,就是總結所有研究對象的某種屬性,然後得出結論——例如,亞洲有礦藏,非洲有礦藏,歐洲有礦藏……,列舉了7個大洲之後得出結論,世界七大洲都蘊含有礦藏,因為考察了所有對象,所以就稱之為「完全歸納法」。
問題是,我們在認識現實世界的過程中,使用歸納法或者演繹法,主要是為了判斷未知的事物。所以,人們通常使用的,都是不完全歸納法——
前面9個雞蛋都是好的,所以第10個就肯定沒壞;
歐洲亞洲美洲的天鵝都是白色的,所以全世界的天鵝也都是白色的;
……
但是,你懂的,後來,在澳洲,人們發現了「黑天鵝」。
並不是說歸納法不好。
實際上,我一直覺得,經驗歸納法是我們認識世界最重要的方法,儘管,它偶爾會出現錯誤,但確實是最重要、也是大家最熟悉和接受的方法,在絕大多數社會問題上,經驗歸納法幾乎可以說是我們唯一可以使用的方法。
但是,正如黑天鵝的發現一樣,因為使用經驗歸納法,我們經常會犯錯,而且會編出簡單的理由或故事來解釋我們尚不知曉(而且很有可能是我們根本就不可能知道的)的複雜原因,而這,很有可能鑄成大錯。
早在400年前,弗朗西斯-培根就提出過這樣的警告:
當心被我們自己思想的絲絲線線束縛,但是,我們老是犯這種錯誤,老是以為過去發生過的事情很有可能再次發生,所以免不了會憑經驗辦事。
在投資上,如果你篤信歸納法(當然咯,投資涉及未來,必然是不完全歸納法),除非運氣特別好,否則只要時間足夠久,那你大概率會虧錢,而且可能會在某一次投資中虧大錢。
就在2018年,我就有最切身的體會。
2018年上半年,白銀價格一路下跌,一度跌至16美元/盎司附近,我用美元廣義貨幣供應量(M2)對白銀價格進行除權,從5年、10年、20年、50年乃至100年的數據來看,白銀價格都是處於歷史最低水平,從歷史上極為有效的金銀比數據來看,當時的金銀價格比也已經超過80……
根據這些數據,我很自信的判斷,白銀價格已經到達底部,然後,再對自己的判斷給予一些容錯的空間,我認為15美元/盎司的價格,將是白銀價格最極端的底部。於是,我就在16美元左右開始在期貨上做多,同時還大量賣出15美元/盎司的看跌期權……
結果呢?
下面是2017年底迄今白銀價格的變動情況。
從2018年6月中旬開始,白銀價格從17美元/盎司左右一路下挫,輕鬆跌破15美元,而極端的時候更是暴跌至14美元/盎司以下,此後一直到2019年1月份之前,基本都保持在15美元/盎司以下……
我期貨看多+期權賣出看跌,連續爆倉,虧得一塌糊塗。
可以說,我用過去100年的數據歸納出來的結果,加了槓桿之後,根本抵不過那半年的暴跌——即便是抵得過,也在今年3-6月的再次暴跌中被摧毀……
說完了白銀,再來看看前幾篇文章中談到的我們大A股的中證500指數。
下面的圖,是2007年迄今中證500指數的中位數市盈率和等權平均市盈率變動情況,2018年年中的時候,中證500的TTM市盈率中位數和等權平均值大約在24和35左右,而LYR市盈率則分別在25和39左右,這是從2013年以來的5年最低水平,而從10年歷史數據來看,也是屬於極低的水平。
然而,如果你在2018年年中的時候買入中證500指數,那麼它還是會一路下跌,跌到2018年底的20/30(TTM)和21/35(LYR)的水平。
(TTM是根據過去12個月股市季報計算的滾動市盈率,LYR是根據去年年報計算的市盈率)
這就是歸納法的問題,它總是不那麼確信——雖然說,2018年年中時候中證500的估值,的確是處於極低的水平,但並不意味著它不會更低,甚至在很長的時間內都處於低位,而最糟糕的,甚至是其有可能一直都處於這樣的低位。
有沒有辦法,儘量改善歸納法的問題?
當然有,這就要用到演繹法了。
拿白銀做例子,當前的白銀價格是4311元/公斤(按照上海黃金交易所的白銀TD價格),而根據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價格,滬銀2006(2020年6月到期的白銀期貨)的價格是4413。
如果你持有現貨,同時在期貨上做空滬銀2006,那麼,到了2020年6月,你拿現貨交割給買家,這樣你就淨賺104元錢。
顯然,這個策略並沒有考慮過去的任何經驗,只是用邏輯演繹,只要期貨合約正常的交割,你所賺取的這個102元錢,就是完全不用承擔任何風險的利潤。
用經驗歸納法找出足夠低估(或者高估)的資產,然後儘量通過邏輯演繹法去獲取利潤,或進一步降低你看多(看空)資產的風險,這才是最有效的投資策略。
12月23日,滬深交易所及中金所在同一天分別上市了滬深300的ETF期權、滬深300的股指期權,但我卻在感嘆說,為什麼不上中證500的期權?
我為什麼希望上市中證500的期權呢?
——因為,如果有了中證500的期權,按照當前中證500的股指期貨價格,就存在著一個風險極不對稱的機會。
下面是中金所不同到期日的滬深300股指期貨(IF)和中證500股指期貨(IC)在12月26日收盤後的最新價格。
當月就是這個月到期的股指期貨,基本與當前股指價格相同;
下月就是下個月到期的股指期貨;
下季就是3個月後到期的股指期貨;
隔季就是6個月後到期的股指期貨。
大家可以看到,滬深300的股指期貨,當月、下月、下季和隔季的價格,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區別;但中證500可就不一樣了,當月的價格基本與當前的中證500指數相同,但下季的價格卻比當月的價格低了40點,而隔季的價格更是比當前價格低了107點——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期貨貼水。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市場預期到半年之後(2020年6月份)的中證500指數,會比現在低2%左右。
2%並不算大,下圖是2016年以來中證500期貨「當季」合約的貼水情況,最極端的2016年股市熔斷之時,市場預期中證500當季合約貼水高達12%……
那好,如果現在出了中證500的期權,那麼我就有了一個簡單的策略:
中證500股指期貨看多+賣出平值看漲期權(選擇同一個到期日)。
這裡額外說一下,有人可能會認為期權是個很複雜的東西,其實並不,你把期權理解成預付定金就行,這個定金是不退還的,買賣期權的雙方,就是收定金和付訂金的人,進一步考慮到資產價格本身漲跌,就變成了4種最基本的期權操作——
付定金賭漲(Long Call),付定金賭跌(Long Put);
收定金賣漲(Short Call),收定金賣跌(Short Put)。
具體想要理解期權,請點擊「信不信,這次告訴你一個確保掙錢的法子」一文。
賣出看漲期權,意味著我提前獲得期權金,等到到期日,中證500指數與現在相比:
1)上漲(含不漲不跌)
在這種情況下,意味著我買入的看多中證500的股指期貨肯定是掙錢的,而且我還會多掙107點,因為到那個時候,中證500的期貨就變成了現貨,和現貨價格一定會看齊,雖然我賣出的看漲期權會賠錢的,但這個賠錢和股指期貨上漲抵消之後,一定還會多出來107點的盈利,除此之外,我已經額外淨賺了當初賣出的期權金了。
2)下跌
前面說了,到期日的期貨價格會和現貨價格一樣,只要中證500指數下跌不超過107點,那麼我的股指期貨依然是掙錢的,還額外的掙了期權金——只有當中證500大幅度下跌超過107點,然後再進一步下跌,超過我賣出看漲期權金的損失,才會出現讓我賠錢的情況。
也就是說,如果有了中證500期權,採用股指期貨看多+賣出看漲期權的組合,即使中證500指數下跌,我也有足夠厚的安全墊。
更何況,根據「大A股裡,現在我為什麼更看好中證500」和「李大霄的3000點是屁話,我這才是乾貨!」這兩篇文章的分析,目前的中證500指數已經足夠低估,在目前價格的基礎上,再度大跌的可能性已經非常之小,如果增加了期權金和貼水的安全墊,那麼看多中證500指數的風險,基本上就被降到了最低。
歸納法控制風險,演繹法獲取利潤或進一步降低風險,大致就這樣。
聲明:2019年12月28日(周六)晚,本人將與北京的會員見面暢聊,地點初步定在朝陽區,有興趣參加的會員請聯繫小助手。
-
加入定製功能的小紅圈,你可以得到如下服務:
1)財經政策解讀,投資思維分享及向財主提問;
2)全球主要股市每周PE估值及所處歷史分位表格;
3)A股、港股和美股行業指數每周PE估值及其所處歷史分位表格;
4)滬深300和中證500每周風險溢價率、淨資產收益率及其所處歷史分位圖;
5)指數基金定投問題答疑;
6)可轉債投資問題答疑;
7)黃金白銀對衝基金頭寸每周展示與技術分析圖;
8)金銀銅鐵(鋼鐵)油(原油)等大宗商品投資時機分享與答疑;
9)國內期貨交易所全體大宗商品歷史相對估值每周掃描;
10)關於比特幣、區塊鏈相關基礎知識的分享及答疑;
11)投資人信託保險(ITA)購買與答疑;
12)國內保險(全險種)購買答疑與分析;
13)有關網貸平臺安全性的諮詢。
以上內容提供者除財主本人和助手外,還包括眾多經實踐檢驗的牛人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