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魔方主打千元以下祖源與遺傳健康類基因檢測產品,其基因檢測報告可提供涵蓋祖源、遺傳風險、遺傳特質、罕見遺傳病、運動健康、藥物反應、營養需求等多方面內容。主要銷售方式為線上銷售,目前用戶已基本覆蓋全國。
億歐8月2日消息,專注於消費級基因檢測的23魔方宣布完成4000萬元的B輪融資,此輪融資由漢王科技領投,雅惠醫療、豐厚資本、德商奇點跟投。
億歐獨家採訪了23魔方創始人周坤,周坤告訴億歐,此輪融資的資金將主要被用作3個部分:
1、擴大自建檢測中心的產能。據了解,在2015年成立之初,23魔方提供的服務中基因的檢測部分由合作方完成,2016年起,其開始自建基因檢測中心。2016年9月,23魔方成功取得了臨床檢驗所建設批文,並啟動自主實驗室二期的建設,目前該中心的年處理樣本能力為50萬份,23魔方希望到了2018年,該中心的年處理樣本能力可以翻一倍達到100萬份。周坤預判,未來DTC基因檢測市場和23魔方業務規模會有較快的增長,周坤認為在2019年,23魔方整個DTC檢測用戶會超過100萬,擴大檢測中心的產能是在為未來業務的增長做準備。
2、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周坤希望23魔方能夠在分析平臺的技術上有所突破、在檢測完成後可以提供給用戶更好的分析內容。目前23魔方提供的檢測項目有300多項,未來還將開發更多適合中國人體質的檢測項目。
3、市場與品牌。億歐此前曾撰文分析,在TO C企業中,品牌的影響力日趨增大,不僅作用於VC、PE估值落定時的溢價,也決定著企業自身的錢袋子,不少創業企業達到一定規模後,都會在品牌方面著力。
▌28個月4次融資,估值超2億元
據公開資料顯示,23魔方成立於2015年3月,在28個月內已經完成了4輪融資:2015年3月,獲得了豐厚資本投資的500萬元天使輪融資;2016年1月獲得了奇點資本、豐厚資本千萬級的Pre-A輪融資;2017年1月獲得了雅惠醫療領投、漢王啟創跟投的2000萬元A輪融資。
據億歐了解,此輪投資的領投方漢王科技是23魔方上一輪跟投方漢王啟創的LP,漢王科技8月1日發布的《漢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對外投資暨關聯交易的公告》顯示,23魔方主打千元以下祖源與遺傳健康類基因檢測產品,其基因檢測報告可提供涵蓋祖源、遺傳風險、遺傳特質、罕見遺傳病、運動健康、藥物反應、營養需求等多方面內容。主要銷售方式為線上銷售,目前用戶已基本覆蓋全國。
據悉,23魔方提供基因檢測服務的整個流程為:消費者通過23魔方官網或其微信公眾號平臺下單;在收到23魔方寄來的採樣盒後,消費者將採集器上的條形碼與帳號進行綁定;然後消費者自行採集個人唾液作為檢測樣本;將樣本郵寄給23魔方;在23魔方收到樣本25個工作日後,消費者即可獲得檢測結果。
做C端生意,如何獲客一直是所有企業都要面臨的問題。23魔方的獲客分為線上線下兩部分,線下部分中此前其曾聯合滴滴在北上廣杭蓉五城進行「基因檢測專車」的活動,線上則主要由微信推送內容獲取流量。億歐獲悉,目前23魔方的推廣重心已經轉移到線上,主要通過微信號、APP、PC網站和京東商城來獲取新用戶;線下部分則主要承擔與用戶互動的職能,如配合祖源構成檢測推出送用戶會到祖源地的活動。
2017年4月,23魔方發布其第三代基因檢測產品,使用與全球生命科學巨頭賽默飛世爾聯合定製的70萬+位點生物晶片。截至目前,23魔方已完成5萬例檢測,用戶覆蓋全國所有省市區(含港澳臺)和海外華人社群。周坤透露,2016年全年共完成2.7萬例基因檢測,公司收入在千萬元級別,已經接近盈虧平衡。
本次投資中,漢王科技使用自有資金2000萬元人民幣通過收購部分老股和認繳部分新增註冊資本的方式投資成都二十三魔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此輪融資完成後,漢王科技將持有23魔方8.4%的股份,漢王啟創持有4.07%。23魔方的投後估值超過2億元。
▌消費級基因檢測有待彎道超車,大數據應用仍需探索
從行業來看,基因檢測的產業鏈主要分為三塊:第一、測序儀器以及試劑等的製造商;第二、檢測服務機構;第三、下遊的醫院科研院所等機構、藥企以及個人消費者。由於測序儀器等主要集中在國外少數幾家企業手中,包括23魔方在內,中國的企業主要集中在第二環節提供基因檢測服務。
周坤告訴億歐,目前科研級基因檢測已經臨近天花板;診斷級基因檢測的邏輯主要是藥和器械的生意,消費級基因檢測突圍希望較大。因此,23魔方定位於滿足好奇心——目前,23魔方的核心用戶畫像為:25-40歲、對健康關注、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願意嘗試新鮮事物等。他希望可以幫助用戶把了解自己這件事做到極致。
就目前我國基因檢測行業的現狀而言,整個基因檢測涉及細分產業眾多,誠然我國近年來一直在鼓勵基因檢測行業的發展,2016年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催化基因檢測行業的發展,如2016年3月科技部官網發布《科技部關於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等重點專項2016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簡稱《國家指南》),使得包括基因組在內的精準醫學有規則可循;同時,精準醫療首次進入政協提案、基因組學入選「十三五」100個重大項目等對於整個行業也都無異於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我國的基因檢測仍處於起步階段,市場還相對不規範。現在業內已經有一些基因檢測企業取得了較好的發展,但是基因檢測行業在我國依舊有比較大的想像空間:華大基因招股書中的數據2014年我國的基因檢測市場規模不足百億元,華大基因2014年的營業收入為11億元,這些與千億元的市場容量依舊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而在基因數據的使用方面,周坤坦言,整個行業尚處於從0到1的階段,他相信基因的數據未來會有更多的價值,但是現在大家都還沒有掌握真正的基因大數據,可能還需要很多的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