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口岸首次檢出漢坦病毒

2020-11-21 中國質量新聞網

從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官網獲悉,近日,佛山檢驗檢疫局從新港口岸捕獲的兩隻老鼠樣本中,均檢出漢坦病毒陽性。這是佛山局首次從病媒生物身上檢出漢坦病毒,目前已經消除了疫情隱患。

據介紹,新港口岸按照相關文件要求,今年內已開展了4次鼠類監測工作。此次監測捕獲的兩隻鼠類經佛山局醫學媒介生物檢測實驗室鑑定為褐家鼠和臭鼩鼱。工作人員將兩隻老鼠解剖後,取出其內臟送到廣東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實驗室進行病原體檢測,均檢出漢坦病毒Ⅱ型陽性。

漢坦病毒可引起漢坦病毒腎症候群出血熱(HFRS),以發熱、出血、充血、低血壓休克及腎臟損害為主要臨床表現。流行性出血熱是以鼠類為主要傳染源的法定乙類傳染病,也是國境口岸重點防控傳染病。檢出漢坦病毒後,口岸經營單位立即開展了滅鼠、防鼠等工作,目前已經消除了疫情隱患。同時,佛山局提醒口岸工作人員和船員加強個人防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好食品、環境、個人衛生,必要時可預防性接種出血熱疫苗。

相關焦點

  • 全國口岸首次!大連海關在入境貨櫃中截獲長尾攀鼠
    4月29日,大連海關所屬大窯灣海關在入境貨櫃中截獲長尾攀鼠,為全國口岸首次截獲。大窯灣海關關員在對一批來自柬埔寨的貨物進行現場查檢時,在貨櫃門口發現一隻老鼠屍體,現場關員立即採集樣本並封閉箱門。鼠樣送檢後,大連海關保健中心病媒實驗室進行分類鑑定,為長尾攀鼠。
  • 黃埔海關開展鼠類監測加強口岸病媒生物防控
    近日,黃埔海關對轄區部分碼頭辦公生活區以及堆場開展鼠類監測,共捕獲鼠類19隻,經鑑定為臭鼩鼱、褐家鼠、黃胸鼠及小家鼠,通過對鼠內臟樣品進行病原體檢測,結果檢出1例漢坦病毒2型陽性。為控制口岸病媒生物的密度,防止病媒傳播傳染病在口岸內發生及傳播,目前已在各口岸加強鼠類監測以及除鼠措施。
  • Cell|漢坦病毒表面糖蛋白晶格及其融合調控機制
    吸入被感染的齧齒動物排洩物汙染的氣溶膠是漢坦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漢坦病毒基因組由三條單股、負鏈RNA片段組成:小、中和大。中片段編碼一種多蛋白前體,該前體在內質網中經過信號酶切割而成熟,產生兩種包膜糖蛋白Gn和Gc。Gn與膜融合蛋白Gc相互作用,使Gc在Gn/Gc異二聚體中保持亞穩定的融合前構象。前聚體進一步結合成(Gn/Gc)4四聚體刺突(spike)。
  • 天津口岸首次截獲長尾攀鼠
    這是天津口岸首次截獲長尾攀鼠,也是全國口岸截獲的第二例該種鼠類。據悉,該批貨物申報品名為鮮香蕉,分別裝載於7個40尺貨櫃中。海關工作人員開箱檢疫時,在其中一個貨櫃門口靠近箱壁一側發現一隻老鼠,檢視其體型較小且已死亡。
  • 研究揭示漢坦病毒表面糖蛋白晶格及其融合控制機制
    研究揭示漢坦病毒表面糖蛋白晶格及其融合控制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7 16:08:45 近日,法國巴斯德研究所Pablo Guardado-Calvo、Felix
  • 黃島口岸檢出進口機電含核輻射 排除恐怖事件
    昨日,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發布上半年山東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口岸進口大宗商品檢驗檢疫、口岸進口乳品情況,創下多個「第一次」,其中黃島檢驗檢疫局在進口舊機電設備中全國首次檢出了中子核輻射並立即退運,而我國海參種苗首次出口非洲、我國南極磷蝦油產品首次走出國門、山東大櫻桃成為首個大陸輸入臺灣市場的水果。
  • 【小銳講堂】漢坦病毒——通過鼠類傳播的高變異性病原體
    [4] 王世文,解燕鄉,杭長壽.漢坦病毒感染的血清學分型研究進展[J].中國公共衛生,2002(12):121-123.[5] 張雲智,張海林.漢坦病毒的分型及致病性[J].大理醫學院學報,2000(02):11-13.
  • 全國口岸首次在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 對人類健康有較大危害
    人民網上海5月17日訊 記者今天從上海檢驗檢疫局了解到,該局近期連續9批次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進口的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這是2006年底深圳口岸從進口黃鱔中檢出孔雀石綠結晶紫時隔5年後,全國口岸首次在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
  • 天津在入境郵輪中首次檢出諾如病毒陽性病例
    央廣網天津11月7日消息(記者賈立梁 通訊員霍祥雲 耿潔寧)近日,天津東疆檢驗檢疫局檢疫人員在對「海洋贊禮號」郵輪實施入境檢疫時,檢出一例諾如病毒感染病例。該類疾病在天津口岸郵輪檢疫中尚屬首次發現。  當天,檢疫人員接到船醫及代理申報,船上有一名船員出現嘔吐等症狀。
  • 天津口岸首次從未梳的含脂剪羊毛中檢出檢疫性雜草——長刺蒺藜草
    近日,天津海關動植食中心植物檢疫室在來自阿根廷的未梳的含脂剪羊毛中檢出檢疫性雜草——長刺蒺藜草。據悉,這是天津口岸首次從未梳的含脂剪羊毛中截獲該雜草。這批進口的含脂剪羊毛總重量約為14.6噸。這類檢疫性雜草須引起口岸一線檢疫人員的重點關注,一旦發現,應立即進行焚燒處理。(文章來源:中國發展網)
  • 陝西出現鼠傳漢坦病毒死亡案例//《病毒星球.6》
    其漢坦病毒(出血熱)核酸檢測為陽性,同車其他29人已全部落實就地醫學觀察措施。 令人心安的是,漢坦病毒並不是一種新型病毒,雖然出血熱致死率高,但由於病毒主要以齧齒動物為傳播媒介(例如老鼠),人與人之間傳播較為罕見,且已有相關疫苗,所以不會造成和新型冠狀病毒一樣的影響。
  • 天津口岸系統內首次自甜菜種子中檢出檢疫性棘蒺藜草
    從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官網獲悉,近日,天津檢驗檢疫局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技術人員對該局新港辦事處送檢的義大利甜菜種子進行了實驗室檢驗,在其中1個批號樣品中檢出檢疫性雜草——棘蒺藜草,經查詢質檢總局疫情截獲系統,證實這是系統內首次自甜菜種子中截獲該雜草。
  • 內蒙古滿洲裡航空口岸今年首次截獲黑腹果蠅
    內蒙古滿洲裡航空口岸今年首次截獲黑腹果蠅 2015-12-18 20:20:22責任編輯:   中新網滿洲裡12月18日電 (記者 李愛平)18日,內蒙古滿洲裡檢驗檢疫局發布消息稱,該局在空港入境旅客攜帶物中檢出黑腹果蠅
  • 越南進口的凍鯰魚片被檢出多聚磷酸鹽超標 寧波口岸退貨處理
    央廣網寧波9月22日消息(記者李佳 通訊員 章亮軍)記者今天從寧波檢驗檢疫局獲悉,寧波口岸首次在越南進口的凍鯰魚片中檢出多聚磷酸鹽超標,已對該批貨物做退貨處理。  日前,一批24.4噸價值5.78萬美元的越南進口凍鯰魚片抵達寧波口岸,檢驗檢疫工作人員在檢測中發現,該批貨多聚磷酸鹽檢測結果3.594g/kg,超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根據《進出口水產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要求,最終對該批貨物做退貨處理。
  • 廣州郵政口岸首次截獲非法進境苔蘚球
    廣州郵政口岸首次截獲非法進境苔蘚球 2017-09-06 21:38:2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歡
  • 甘肅口岸首次截獲境外甘蔗簇粉蚧和小黃家蟻
    中新網蘭州4月9日電 (賈崇清)甘肅出入境檢驗檢疫局9日發布消息披露,4月8日,該局蘭州機場辦事處在對來自泰國的航班檢疫查驗中截獲一批入境人員攜帶的山竹,送實驗室檢疫、培養、鑑定後,檢出甘蔗簇粉蚧
  • 台州口岸首次截獲有害生物直角異翅長蠹
    近日,台州海關駐玉環辦事處在對一批緬甸入境的橡膠木板材實施現場查驗時,發現部分板材昆蟲蟲跡明顯,經現場關員對木板材實施剖木檢疫後,當場檢出數隻長蠹科成蟲,後經台州海關技術中心鑑定,杭州海關技術中心復檢,鑑定為直角異翅長蠹和中對長小蠹,其中直角異翅長蠹為台州口岸首次截獲。
  • 山東口岸首次截獲散大蝸牛 能傳播多種寄生蟲病
    原標題:山東口岸首次截獲散大蝸牛  此種蝸牛能傳播多種人畜共患寄生蟲病這是山東口岸首次從進境動物產品中檢出散大蝸牛,該批貨物重量為15440千克,貨值8500美元。  散大蝸牛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肺螺亞綱,柄眼目,大蝸牛科。該蝸牛是全球人為傳播最為廣泛的有害生物之一,食性複雜,幾乎取食所有綠色植物,最喜蔬菜和瓜果,對園藝生產造成嚴重破壞的同時,也能傳播多種人畜共患寄生蟲病。
  • 在人類歷史上給人類造成浩劫的四種病毒
    馬爾堡、伊波拉、拉沙、漢坦,都是進入20世紀以後從它們的天然宿主跳到人類身上的病毒,都具有對人類造成浩劫的潛能。眾所周知,一種熱帶雨林病毒,HIV,已經開始發揮這種潛能。拉沙病毒也在域外做過短期旅行。1989年,一個美國人在芝加哥死於拉沙熱。轉自搜狐  漢坦病毒:轉自搜狐  1950年代,在朝鮮戰場上,美軍的2000名士兵正在同一種奇特而致命的病毒進行著另一種較量,其中幾百人在較量中永遠地輸了。
  • 科學解讀:為什麼檢出新冠病毒的總是冷凍食品?
    大家有疑惑過:為什麼檢出新冠病毒的,總是冷凍食品嗎?8月9日,煙臺3家企業自大連口岸進口的冷凍海鮮產品,3份外包裝樣本核酸陽性;8月11日,深圳市龍崗區一份從巴西進口的冷凍雞翅核酸檢測陽性;8月12日,蕪湖一家餐飲店的冷凍海鮮核酸檢測呈陽性;8月13日,西安方欣市場的厄瓜多進口蝦包裝核酸陽性;難道新冠病毒偏好冷凍嗎?沒準還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