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州大學教授談TADF有機EL材料開發(上)
2014年2月,最後一道難關——藍色發光材料的內部量子效率達到了接近100%(外部量子效率為19.5%)。在此之前,在有機EL材料中,比較著名的是內部量子效率最大為25%的螢光材料和最大為100%的磷光材料。從發光機制來說,TADF稱得上是第3大有機EL材料,而且不使用磷光材料需要的銥(Ir)、鉑(Pt)等昂貴的稀有金屬。
-
新技術通過釋放光子,使OLED可獲得高達76.3%的量子效率!
目前OLE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白色OLED在燈或汽車內部照明等照明元件上的性能。這些部件在穩定性、角發射和功率效率方面都有更嚴格的要求。由於發光二極體只產生單色光,製造商使用各種添加劑混色工藝來產生白光。自20世紀90年代首次開發白色oled以來,為了在實際亮度水平上實現平衡的白光光譜和高光效,科學家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
韓研究人員研發出深藍色磷光OLED,效率為螢光OLED4倍
最近,一組韓國研究人員研發出了一種深藍色磷光OLED,其效率是使用螢光材料的OLED的4倍。6月14日,韓國研究基金會宣布,釜山國立大學(Busan National University)教授金聖浩(Jin Sung-ho)領導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了一種深藍色磷光材料和裝置,與螢光材料相比,這種材料具有優越的外部量子效率和現場照明特性。OLED作為一種新一代發光器件,因其具有良好的寬光夜角、快速響應速度和高發光特性而備受關注。
-
OLED發光材料未來開發方向是高效率、改善螢光材料、引入磷光材料
在小分子方面,發光材料的發展速度很快,綠光材料發展最快,最近佳能在SID2004上宣布,已經成功開發出驅動電壓為2.7V的綠色螢光材料,初始亮度為100cd/m2時,壽命可達25,000h,發光效率達26lm/W。Pioneer的紅色磷光材料,初始亮度在700cd/m2時,壽命預計超過30,000h。
-
「這是終極有機EL技術」——螢光材料實現與磷光同等的發光效率
NHK開發出1.33億像素的8K視頻用CMOS傳感器 生物電子誕生(六):用昆蟲體液和微生物發電 羅姆:溝道型SiC MOSFET即將實用化 日本九州大學最尖端有機光電子研究中心(OPERA)宣布,開發出了使螢光材料以100%的內部量子效率發光的有機EL器件。
-
臺清大研發低成本OLED新材料,發光效率全球第一
鄭建鴻說,市售OLED發光層由第一代螢光材料或第二代磷光材料組成,其中螢光組件發光效率約5%,而磷光組件為20%,目前OLED材料以銥、鉑等稀少貴重金屬,導致面板價格較為昂貴,清大團隊在科技部支助下,開發出利用硼這種較便宜材料的新型雙硼材料極致效能OLED,突破傳統螢光與磷光OLED的外部量子效率限制。
-
日本科學家研發新技術改善OLED屏幕藍光發射率和壽命
日本九州大學(Kyushu University)研究團隊近日宣布,
-
日本出光興產與Sony於SID展示內量子效率達28.5%的藍光OLED元件
日本大廠出光興產與
-
讓OLED 的「藍」更純了,科學家研發出新分子技術
日本九州大學(Kyushu University)研究團隊近日宣布,採用一種新的發射體分子組合,能產生一種高效率的純藍色光線發射,並在一定的時間內保持亮度,克服過往 OLED 顯示屏幕缺乏高效能藍光的挑戰。
-
AM OLED:OLED的「明日之星」
材料的發展有機電致發光材料根據其發光機制大致可區分為螢光材料與磷光材料(Fluorescence and phosphorescence materials),其中螢光材料是利用單重態激子放光、組件內部量子效率最高只達到25 %,而磷光材料因可充分利用三重態激子放光、組件內部量子效率可提升至接近100 %。
-
OLED救星來臨!清大研製新型雙硼材料彌補OLED缺陷 競爭力不輸Mic
市售OLED發光層由第一代螢光材料或是第二代磷光材料組成,發光效率分別約為5%、20%,不過,第二代磷光材料,必須使用昂貴的金屬銥、鉑,因此不少實驗室積極開發第三代材料,以熱活化延遲螢光為主流,以低成本純有機材料組成,發光效率可媲美磷光元件表現,但在高亮度下卻遭遇很嚴重效率衰退問題。市售的OLED發光效率不佳、且部份價格昂貴。
-
研究人員開發出高效純藍色有機發光二極體
然而,藍色OLED在效率和穩定性方面一直存在瓶頸,需要在效率、色彩純度、成本和壽命之間進行權衡。日本九州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高效純藍色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目前正在進行壽命測試。基於超螢光(使用雙分子工藝發光),OLED發出純藍色的光芒,與其他高效器件相比,OLED表現出顯著提高的壽命,而且所有這些都不需要使用昂貴的金屬原子。
-
智能OLED螢光材料在外部刺激時改變發光顏色
控制發光系統中,激發電子態仍然是螢光和磷光染料開發中的巨大挑戰。現在,日本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獨特的有機螢光團,它可以在外部刺激時改變其發光顏色而不會降低效率。該研究通過固態物質的簡單相變來解釋這種行為,並且認為這種機理可能與智能OLED等光電應用中的機理相關。
-
臺灣清華大學研發OLED新材料 助力面板產業發展
鄭建鴻說,市售OLED發光層由第一代螢光材料或第二代磷光材料組成,其中螢光組件發光效率約5%,而磷光組件為20%,目前OLED材料以銥、鉑等稀少貴重金屬,導致面板價格較為昂貴,清大團隊在科技部支助下,開發出利用硼這種較便宜材料的新型雙硼材料極致效能OLED,突破傳統螢光與磷光OLED的外部量子效率限制。
-
八億時空戰略投資日本Kyulux 佔領下一代OLED發光材料制高點
根據八億時空的公告,此次日本Kyulux公司的股權融資每股價格18,000日元。八億時空完成對Kyulux公司的股權投資後,將持有Kyulux公司50,000股B-Prime輪優先股,預計佔其完全稀釋後的股份總數982,590股的5.09%。
-
oled和lcd哪個傷眼睛 oled和量子點電視的區別有哪些
市面上有oled電視機與lcd電視機,僅僅是從名稱上就能看出兩者的材料不同,oled和lcd在傷眼的程度上同樣存在差異。oled和lcd哪個傷眼睛?還有oled與量子點電視是否存在差別?如何才能更好地區分?今日我們就來聊聊oled電視。
-
韓研究人員開發出高效深藍色磷光OLED發射器
韓國釜山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高效的深藍色磷光OLED發射器。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新材料的EQE為24%,而色點為CIE(0.149,0.085)。據韓國媒體報導,該項研究的主要成果是調整新型摻雜劑(mer - Ir1)的摻雜濃度,以優化發光層中電子與空穴的平衡。
-
【OLED材料技術】磷光發光材料vs.螢光發光材料
螢光材料:在大多數情況下,單線態激子由於其快速重組速度比較高,使其發光效率相比三線態激子要優越得多。因此,注入載體將集中在一起,只能通過單一激子發光,而不能通過另外三種三線態激子發光。螢光材料成本更低,但發光效率差。載入電壓產生的電能中,只有25%的光能夠用於發光,剩餘75%則轉化成熱能釋放了。
-
OLED發光材料分為螢光發光材料和磷光發光材料
從材料的發光機制來看,根據所有原子旋轉可能性組合,可以產生四種類型的激子旋轉分布狀態:一種非對稱性的單線態激子旋轉方式和三種對稱性的三線態激子旋轉方式 【OLED材料技術】磷光發光材料vs.螢光發光材料。OLED發光材料的分類有多種,根據發光方式來分,可分為螢光發光材料和磷光發光材料。
-
日本研究人員用超螢光雙分子法攻破OLED顯示屏技術難點
因為在不含貴重金屬院子的器件的情況下,難以同時實現純藍色發射,所以研究人員都需要在效率、色彩純度、成本和壽命之間作出艱難的取捨。近日,日本的研究人員採用一種新的發射體分子組合,展示了一種有望克服OLED顯示器性能難點的新方法。通過在兩個分子之間將能量轉換和發射過程進行拆分,九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實現高效率產生純藍光發射、保持相對較長的亮度時間、且不含任何昂貴的金屬原子的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