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是怎樣形成星球的呢?

2021-01-16 奧秘365

任何具有質量的物體,都能產生引力效應。雖然星雲在形成初期比較稀薄,但在一定密度的情況下依然能對附近物質產生明顯的引力作用,經過聚集和演化最終形成星球。以下為詳細說明。

星雲是怎樣形成星球的呢?

什麼是星雲

星雲包含了除行星和彗星外的幾乎所有延展型天體。它們的主要成份是氫,其次是氦,還含有一定比例的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甚至還有有機分子等物質。

星雲是怎樣形成星球的呢?

星雲是怎樣形成星球的

星雲的物質密度十分稀薄,主要成分是氫。根據理論推算,星雲的密度超過一定的限度,就要在引力作用下收縮,體積變小,逐漸聚集成團。一般認為恆星就是星雲在運動過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收縮、聚集、演化而成的。

星雲是怎樣形成星球的呢?

恆星形成以後,又可以大量拋射物質到星際空間,成為星雲的一部分原材料。所以,恆星與星雲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恆星也有自己的生命史,它們從誕生、成長到衰老,最終走向死亡。它們大小不同,色彩各異,演化的歷程也不盡相同。恆星與生命的聯繫不僅表現在它提供了光和熱。實際上構成行星和生命物質的重原子就是在某些恆星生命結束時發生的爆發過程中創造出來的。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星雲,星雲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都知道恆星誕生於星雲,而星雲又是如何而來的呢?什麼是星雲?星雲是塵埃和氣體空間中的巨雲,星雲的組成成分是氣體和塵埃,他們多來自垂死的恆星(如超新星)的爆炸。也有一些星雲是新星開始形成的區域。出於這個原因,一些星雲也被稱為是「星級託兒所」。
  • 恆星是怎樣形成的?
    那麼恆星誕生形成的過程是怎樣的呢?從一團溫度接近絕對零度的星雲到上億攝氏度的熾熱恆星,其中都經歷了哪些事情?星雲是宇宙空間內由塵埃和氣體結合而成的雲霧狀天體。它的密度很小,一座大山那麼大體積的星雲空間所有的物質,可能只夠組成一塊石頭。不過星雲的體積普遍都很大,直徑長達十幾光年。
  • 又是怎樣的星球?
    那麼,這個「王國」,到底是指哪個星球呢?就在大家都在猜測之際,我們赫然看到了喬尼亞斯奧特曼與塔爾塔洛斯戰鬥的片段。喬尼亞斯奧特曼並不是來自光之國,而是另一顆奧特之星,U40星雲。回首整個奧特系列,奧特戰士們所誕生的星球有很多,比如O50、L77星、Z95星雲、U40星雲等等,在這麼星球當中,哪一個最接近「王國」呢?自然是U40星雲。
  • 霍金:宇宙中黑洞是怎樣形成的?太陽和地球如何形成的?
    ,核心的溫度上升到1億度,外層的部分以超新星爆發的形式被拋離,但在最深處 在核心收縮處形成像一口井,它將自己壓縮成一點,一個黑洞誕生了,它周圍沒有東西可以擺脫它的引力就算是光也不行,很難想像黑洞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如何理解黑洞,我們可以將之形象地看成是我們熟悉的東西「地球」試想一下我可以將我們的星球一塊一塊地壓縮下去,直到引力足夠大,就可以成為一個黑洞
  • 地球剛形成時就有水嗎?水究竟來自哪裡?海洋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科學家在尋找地外宜居星球時,總是把該星球是否具有液態水作為重要的指標,這是因為地球上絕大多數生物都必須要依靠水才能存活。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既然水這麼重要,那麼現如今地球上所有的水都是怎麼來的呢?海洋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 宇宙中最亮的天體不是星球,也不是星雲或星系,而是類星體
    當然,在浩瀚的宇宙中不要說被照亮的北極星了,就是比太陽亮度高的星球都數不勝數,在這其中亮度最高的星球被命名為R136a1,這是一顆藍特超巨星,它自身的亮度約為太陽的870萬倍,溫度是太陽的9倍,五秒內釋放的能量約為太陽一年的釋放量。
  • 宇宙中的星雲都是怎麼形成的?
    星雲一般有三種,一種是宇宙誕生時所遺留的氣體元素,另一種超新星爆發時產生塵埃雲,還有是形成白矮星的恆星晚期拋棄的氣體外殼.....基本就這三種構成了我們宇宙深處絢麗多彩的星雲!扯完了黑白色的星雲,繼續來扯星雲的成因,從宇宙最早期的暴漲到3分鐘時就已經合成了氫元素氦元素以及少量的鋰元素等!當然這個時候距離第一代恆星形成還有上億年的歷史,但暴漲後3分鐘開始到上億年的時間內宇宙中到處都是一片黑暗的星雲,因為這種太初星雲本身是不會發光的,它僅僅是反射其他天體的光,而此時正是宇宙的黑暗時代,哪來的光呢?
  • 荷蘭美國天文學家發現攜帶星雲光環的巨型星球
    網易科技訊 2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荷蘭萊頓天文臺和紐約羅徹斯特大學的天文學家們日前公布了一項新發現——一顆被命名為J1407b的,攜帶巨大星雲光環的年輕星球該星球可能是一顆巨大的行星,或一顆褐矮星,其自身軌道周期大約為10個地球年。據觀測,該星球的星雲系統有將近土星星雲的200倍——土星是我們太陽系內唯一一顆擁有星雲環繞的行星——J1407b的星雲直徑預計將達到不可思議的1.20億公裡。J1407b的星雲由大量塵埃組成。這些塵埃相加的總質量與地球質量相當。
  • 我們生活的地球是怎樣形成的?
    經過200多年來的不斷討論研究和學術論證,目前,大家基本上贊成「星雲說」。他根據當時的天文觀測資料,認為宇宙中存在著原始的分散的物質微粒,這些物質微粒產生圍繞中心的旋轉運動,並逐漸向一個平面集中,最後中心物質形成太陽,赤道附近平面上的物質則形成地球等行星和其他小天體。這個「星雲說」後來漸漸形成了太陽系起源學說的一種流派。 地球是太陽系裡的天體,地球的起源和整個太陽系的起 源是分不開的。
  • 地球時怎樣形成的?
    也有厚厚的大氣層將宇宙射線的輻射阻擋在外,但是地球這個理想家園是如何誕生的呢?針對這一謎題,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假說。災變說學派的科學家們認為若是有其他恆星碰撞太陽,就有可能導致太陽拋出物質,從而形成地球以及太陽系的其他行星,但是在宇宙中恆星之間相互碰撞的概率非常小,為何宇宙中會有如此多的的行星呢?同時,依據物理學的理論,物質被太陽拋出之後會高速飛離,他們又是如何聚合在一起形成地球的呢?災變說的理論是不能解釋這個問題的。
  • 行星狀星雲是否意味著演變的結束,它揭示了太陽系怎樣的未來?
    位於星雲中的每一個存在體,都像在總結耗費數十億年之後、並最終達到該狀態的一個快照,儘管我們或許永遠都難以通過肉眼來觀察這一切。哈勃太空望遠鏡捕獲了行星狀星雲NGC 5307的照片,該恆星殘餘已經抵達了自己生命的終點,而我們的太陽也將是這樣的命運走向。這不僅讓科學家們對它過去的經歷產生了興趣,也再次揭示了太陽系的未來將如何演變,以及行星狀星雲是否是恆星演變的結束。
  • 地球是怎樣形成的及年齡?
    這些微粒互相吸引,慢慢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的、不停旋轉的圓盤,隨後又甩出許多圓環。同時,猛烈的轉動使塵埃微粒達到白熱程度,中心的圓盤變成太陽,外圍圓環的微粒形成一個個由氣體和熔液構成的巨大火球。然後開始冷卻,並凝成固體。
  • 美麗漂亮的星雲是怎麼產生的?
    很多愛好天文的朋友都知道,恆星產生於星雲之中,著名的蜘蛛星雲、馬頭星雲,到現在還在生成大量恆星,我們的太陽系也被認為產生於一團星雲之中,那麼星雲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星雲的主要成份是氫,其次是氮,還有一些其他氣體和一些塵埃,碎石等,而正在形成星球的星雲,包含的天體種類就更多了。
  • 宇宙中最壯觀的天鷹星雲所形成的
    這又是為什麼呢?創生之柱指的是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在老鷹星雲內圓柱形的星際氣體和塵埃的一張影像。它是在1995年4月1日拍攝的,被Space網評定為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最佳前十名的照片之一 。負責處理這張影像的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天文學家傑夫赫斯特和Paul Scowen。
  • 太陽系是怎樣形成的?
    那麼,這個恆星系統是如何誕生的呢?在當前的天文學界關於太陽系的形成,有一種說法是「星雲說」,它最早是由德國科學家康德在1755年提出的,後來經過拉普拉斯等多位科學家的繼承和發展,該說法才逐漸被人們所接受,不過此種說法流傳僅近百年。就被如今比較流行的「原始星雲理論」所取代。此理論認為,大約50億年前,銀河系的某個深處存在一大片原始星雲,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漸收縮,聚集成團。
  • M78星雲、等離子火花塔、斯派修姆等,這些專業詞彙來自哪裡?
    M78星雲又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叫做等離子火花?又為什麼是斯派修姆光線?......這些就很少有人去注意,只是單純為了看奧特曼而看。今天,徐說就和大家說說,奧特曼裡的一些「專業詞彙」都是來自哪裡,又是什麼意思呢?我們最初接觸的初代奧特曼,第一集就涉及到了2個詞彙,這兩個詞彙,在之後的奧特曼系列中,也經常出現:彩色計時器和斯派修姆光線。
  • 星雲假說,你們知道太陽系的形成與演化嗎?網友:不可思議
    關於太陽系的形成有許多說法, 其中最權威的說法就是星雲假說。它認為, 在很久很久以前, 太陽尚未形成之時, 在茫茫宇空裡有一團巨大的雲霧狀氣體, 主要成分是塵埃和氣體之類, 它的範圍非常之廣大, 遠遠超過今天太陽系的範圍, 它總的質量也同樣巨大。這團氣體最主要的成分是氫和氮, 佔了總質量的9 9 %以上, 此外還有極少量的重元素, 例如金屬元素。
  • 如果地球軌道上真有兩個或者更多的星球會怎樣呢?
    那麼如果地球軌道上真有兩個或者更多的星球會怎樣呢?很簡單,它們遲早會撞到一起,因為兩者的速度不可能完全一樣,只要有一點差別,無論是快一點還是慢一點,那麼時間長了之後,兩個星球就會離越來越近,最終兩者也將撞到一起。
  • 星雲看起來很美,如果把地球放到星雲中,我們會看到美麗的星雲嗎
    什麼是星雲?星雲是由等離子體、塵埃和氣體組成的星際介質區域。有些星雲是在一些恆星演化結束時所發生的爆炸中產生的,而另一些星雲則是由恆星形成的空間區域所表示的。星雲的大小是巨大的,有時它們可以延伸到數百光年的空間範圍。
  • 天文學家觀測形成最初星系的星雲—新聞—科學網
    但是形成這些星系的星雲並不像一個完全形成的星系那樣會有恆星發出璀璨的光芒,因此它們很難被觀察到。現在,一個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方法,可以用來測量那些110億年前就已存在的冰冷、高濃度氣體,彼時宇宙的年齡不到現在的1/5。 在此過程中,研究人員確認了這些星雲的規模和質量均相當大,足以形成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