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到4.3億市值,樂博樂博機器人僅用了4年時間。創始人侯景剛總結「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因為看準機器人教育市場的未來前景,儘管眼前黑暗,但心中有亮。市場瞬息萬變,成功只是一個附著在時間上的定義,穿透一切的是創始人經歷陣痛的自我的成長和越辯越明的真理。
——導讀
侯景剛有著三次創業經歷,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直至2012年創立樂博樂博機器人教育,九死一生後,創業人生突然「開掛」。回顧這些年跌宕起伏的創業經歷,侯景剛深有感觸:「很多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如今,站在STEAM教育的風口上,他相信,作為「人類連接未來的語言」,機器人和編程教育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假以時日,甚至有可能超過少兒英語培訓。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如果這次創業選擇的不是機器人,而是我更熟悉、也更大的少兒英語市場,可能這輩子都做不到一線品牌。」總結數次創業的經驗教訓,侯景剛最大的感受就是,「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其實,在樂博機器人之前,侯景剛還做過另一個創業項目「我愛機器人」,但很快就因為看不到盈利希望而放棄。為什麼再次創業會又選擇了同一個領域?
侯景剛的理由是,「雖然僅僅兩三年的功夫,但市場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2009年,機器人教育市場還處於萌芽期,靠培訓業務難以為繼,所以只能往學校賣硬體設備,每年收入多的不過大幾百萬,整個行業沒有一家盈利。但2012年樂博創立時,情況截然不同了,市場上已經能看到盈利的學習中心,而且從業機構間也能形成小的競爭。這是一個很理想的狀態:機器人教育相對還是藍海,但已經開始啟動了。
在變化中尋求機會
2012年,樂博機器人在北京創立了第一家學習中心,初期並不順利,甚至可以說招生慘不忍睹,應邀體驗的200個家長實際只有4位家長買單,眼看著企業又要黃了。但是,經過一個「拐點」之後,侯景剛和他的樂博竟然如同「開掛」一般,2013年至2014年,樂博的業務勢如破竹,進入了高速發展期。
其間,還「逆襲」投資了韓國ROBOROBO總公司;之後又與「老東家」新東方達成合作,4.3億估值牽手A股上市公司盛通股份……那麼,所謂「拐點」是如何出現的呢?
其實,就是調整和變化。事實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侯景剛回憶道,樂博機器人最大的「賣點」是提高孩子的動手動腦和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它沒法為升學加分,也很難像學英文單詞一樣,進行量化考核。所以,在創辦初期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難。
困境之下,侯景剛反而冷靜下來,並適時地做出了改變:一是課程產品的中國化。樂博在韓國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產品體系很成熟,但是和中國家長、孩子的需求還不完全吻合。所以,侯景剛帶著他的團隊把課程重新做了拆分,並編寫了教材、教師手冊、家長手冊。對於這個「本土化」的過程,侯景剛比喻為「利用原來的材料,把一座韓式的房子改建成了中式的」。雖然課程內容、課件教具都沒有大的改變,但體驗卻完全不同。
另外一個改變就是家長體驗式營銷,讓家長和孩子一樣玩機器人,體驗課程的效果。這無疑是一次成功的絕地反擊。侯景剛說,「應該感謝前幾次失敗的創業經歷,讓樂博獲得了重生」。
市場瞬息萬變,企業必須不斷地做出改變,即使身處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也是如此。侯景剛說,樂博和當初相比,已經迥然不同——初期只有單一的機器人課程,針對的年齡段也比較集中,而現在除了機器人課程外,編程課程也已經很成熟了,能夠覆蓋從幼兒園到初中各個年齡段的學生。除此以外,樂博從兩年前就在嘗試發展線上課程,探討線上、線下融合的可行性。在市場法則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
放慢腳步,做強、做久
從2012年北京第一家學習中心,經過六年時間的發展,時至今日,樂博機器人教育已經在全國開設了100家直營學習中心,300家加盟中心,年營業收入超過2億元人民幣。對於這個發展速度,侯景剛認為「中規中矩」。
實際上,經過最初兩年的高速擴張,從2015年開始,樂博有意識地放慢了腳步,一方面固然有市場的因素:2012年創業之初,全國從事機器人教育的機構僅有三四千家,但是現在,保守估計也有兩三萬家,五六年的時間增加了近十倍。「僅金源MALL方圓五公裡內,就有不下100家」。
雖然需求確實在增長,但增速遠不及供給。但更重要的是,侯景剛的關注點已經從如何做大,變成了如何做得更強、更久。特別是2016年併入上市公司盛通股份後,雙方的磨合期歷經一年之久。侯景剛形容這段時間的感受為「陣痛」,有些痛苦,但樂博實現了正規化,也為做強、做久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在他看來,機器人教育市場目前正處於「粉海」的狀態,每年的份額在200億元人民幣左右,而美術、少兒英語的份額分別達到了500億和3000億元。雖然整體規模還比較小,但是考慮到機器人教育的發展歷程不過5—10年,速度已經算是很快了。更重要的是,受益於素質教育、STEAM教育的熱潮,以及教育部相關政策利好,機器人和編程教育市場有著無限的想像空間,甚至有機會超過英語培訓。對於從業機構而言,未來5至10年,如果能踏踏實實地做好師資、教學和市場,會有很好的機遇和回報。但是,如果本著「蹭熱點」的心態撈快錢,則很難有立足之地。
侯景剛透露,樂博非常看好AI風潮下的新一輪發展契機,因此會持續深耕:一方面提高學習中心的密度,另一方面,與公立學校合作設立「創客實驗室」,共建校內課程;同時,也會針對經營狀況較好的加盟學習中心進行回購,以進一步提高其規範性和教學管理品質。
他認為,隨著企業越做越大,目前樂博最大的挑戰就是「內部結構如何適應外部的變化」,包括如何制訂更有效的組織架構、激勵機制,更合理的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
直說傳媒
教育行業垂直媒體
有理|有據|有力
直說傳媒已經陸續入駐了
天天快報、今日頭條、
一點資訊、搜狐新聞、
網易新聞等平臺。
另外直說傳媒創建了微信教育交流群
如感興趣請聯繫小編入群。
有任何問題請聯繫直說小編
歡迎大家爆料有關教育的事
郵箱:34687841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