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清明,不一樣的思念親人模式.最刻骨銘心的是做成鑽石骨灰!

2021-02-08 上慄之窗

每晚八點半,帶你360°看上慄

我們知道,人體是人們生存過的唯一一個證明,所謂錢財是外來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因此人們對死亡的人是最為尊重的,也就是所謂的死者為大,每個國家每個地方的人會選擇自己所在地的一種喪葬習俗來進行下葬。

比如說中國的土葬,就是最為傳統的一種喪葬制度,但是現在又出了一種新的喪葬制度,叫做骨灰鑽石,也就是所謂的鑽石葬,但是目前鑽石葬只在極少數的人群中使用過,因為這種葬制很少人能夠接受,並且價格非常的昂貴,下面帶大家認識一下骨灰鑽石的知識。


把骨灰經過二次高溫燃燒後,通過高壓緻密縮減三分之二的體積,自然凝結為直徑一角硬幣大小的球體,形成了生命晶石。這種可以將摯愛製作成飾品攜帶在身邊的新型葬法被引入上海,生命晶石工作室近日正式在上海益善殯儀館掛牌服務。


骨灰鑽石 (資料圖)


灰白色的骨灰,經晶石化後,因所含微量元素的不同而顏色形態迥異,有的晶瑩透明,猶如琥珀,有的多色交雜,猶如雨花石,有的則與普通石頭相仿。




和骨灰相比,雖然同樣是磷酸鈣,生命晶石的容積只有原先的20%。一顆顆如珠寶般擺放在絲絨盒子裡或玻璃罐中的生命晶石,讓多種安置方式成為可能,可以選擇居家安放、居家祭祀、居家懷念,也可以製成飾品隨身攜帶,隨時與已逝親友「對話」。


上海市殯葬服務中心殯儀部負責人劉鳳鳴介紹,一名逝者可以化身為100多顆這樣大小的圓珠,還可以進一步深度加工成所需的多種紀念品,以多樣的形態供家屬寄託哀思。


據了解,生命晶石技術首先出現在美國,然後傳入日本,以及臺灣和香港等人口密集地,並得到很好的發展和應用,在韓國,選擇製作生命晶石的骨灰超過1/10。




劉鳳鳴說,從3月30日宣布生命晶石工作室成立不到一天,已經有6名意向消費者,還有外地的居民前來諮詢製作事宜。


生命晶石的新式葬法也與中國倡導的文明殯葬新風尚相呼應。2月29日,民政部等九部委聯合下發的《推進節地生態葬的指導意見》,明確倡導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


隨著人口增加和土地緊缺,或許骨灰鑽石將會成為解決傳統墓葬的最好方式。而紀念逝者,也不再只是一年一次的清明節。


如果你失去了你最親最愛的人,卻不想讓他孤單的安葬在一個偏僻的地方,最好的選擇就是做一顆美麗而堅不可摧的鑽石——你戴著他(她),他(她)陪著你,永不分離,直到永遠。你願意嘛?






【版權說明】

本平臺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責任。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告知,我們將在24小時內處理。


小編微信號:hq_jxpx  商務QQ:3301672770

合作電話:139 7990 9857(黃)

本土 | 政商 | 文化 | 生活




讚一個,再走唄~

相關焦點

  • 骨灰藝術化、人性化的處理方法-把骨灰做成鑽石
    每年清明祭掃時,大量人力、財力、時間都耗費在交通堵塞上,車禍頻繁發生。焚燒祭品汙染環境,海葬雖節約,但隨著最後一撒,海水帶去了不盡的思念,也留下了對亡父母不孝的陰影。骨灰鑽石發明的目的是為了使骨灰經過藝術化、人性化處理,不再佔用山林土地,汙染環境,作為一件藝術品、紀念品、珍藏品與生者永伴。
  • 用骨灰鑽石做成項鍊、戒指「戴」在身上:是思念,更是陪伴!
    為了緬懷逝去的親人朋友,我們有許多種懷念方式,比如放一張親人的照片在家裡,或者每年春節、清明節、中元節、生辰祭日去陵園掃墓祭拜。陵園近的一年可以去上幾次,離得遠或者覺得祭拜繁瑣的每年可能一次都去不了。但是,現在在國外有一種很受歡迎的悼念方式,就是用逝者的骨灰做成鑽石,然後鑲嵌在戒指或者項鍊上,這樣就可以隨時把親人「戴」在身邊。鑽石是非常堅硬的寶石,代表著永恆,將骨灰做成鑽石,寓意著永遠不分離。利用科技手段真的能實現將骨灰變成鑽石嗎?會不會又是一借著悼念親人的一種商業炒作?
  • 親人骨灰可做成鑽石佩戴?竟然還有這麼多不為人知的殯葬方式
    不過最近,天眼妹又發現了另外一種打著環保理念的「節地生態葬」,看過之後差點驚出了雙下巴,那就是將親人的骨灰通過特殊方式變成「寶石」,再做成飾品,之後就可以隨身攜帶了...原色是不改變任何元素培養出來的自然色,黃色則與骨灰中的氮含量有關,藍色的深淺與骨灰含硼量的大小有關,白色是只留骨灰裡面最純淨的碳,因每個人身體含量元素不一樣,所以培養出來骨灰鑽石的顏色深淺度有所差異,其中以白色最為昂貴。
  • 把親人骨灰做成項鍊、戒指!
    清明節準備到了,廣西民政部門將開展綠色清明主題宣傳周活動,今年的宣傳周活動時間定為3月29日至4月5日,屆時將在全區開展公益花壇葬、宣傳文明祭掃、綠色清明等活動。除了倡導花葬、樹葬、草坪葬等綠色殯葬方式外,今年還新增一項生態安葬方式:生命晶石。
  • 念世情|骨灰鑽石
    骨灰鑽石指的是將被火化的人骨灰,轉變成晶瑩的鑽石。從而實現了讓最親愛的人,真正永垂不朽。能滿足那些覺得墓地,和骨灰盒過於呆板,的人對思念親人的要求。由於這種鑽石可隨身攜帶,因此可用來製成首飾。念世情生命紀念鑽的顏色主要有原色、白、黃、藍四種,原色是不改變任何元素培養出來的自然色,黃色則與骨灰中的氮含量有關,藍色的深淺與骨灰含硼量的大小有關,白色是只留骨灰裡面最純淨的碳,因每個人身體含量元素不一樣,所以培養出來骨灰鑽石的顏色。深淺度有所差異。
  • 生命晶石、骨灰鑽石、骨灰飾品——生態葬是否有春天?
    「再過十年,這個市場還有沒有都不知道。但是想轉型也不知道如何轉。」接受採訪的紙活商家從事這個行業十年有餘,直言這是一個低附加值的加工型產業,輔料加印刷加基礎的組裝就可以交貨,生意做到現在是口碑人脈的累積。創新型商業模式從不會繞過利好的政策導向和混亂的市場。網際網路平臺作為銷售和服務整合渠道的商業創新早已啟動,競爭激烈,基於消費者需求的紀念形式創新剛剛起步。
  • 清明節骨灰必須落葬?朝鮮族男孩選擇了骨灰鑽石(鑽石葬)兩不誤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描述的便是清明祭拜的情景。人們通過掃墓祭祖緬懷先祖的形式,不僅弘揚了孝道親情,還喚醒了同族人的共同記憶,有力地加強了民族凝聚力和歸宿感。清明節不僅是公認的祭祀懷祖的節日,也是眾多逝者家屬中意的安葬吉日。來自吉林省延邊朝鮮族的小王卻因為清明節必須安葬母親的問題和親人產生了矛盾。
  •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珠寶,把親人的骨灰製成鑽石,你敢佩戴嗎
    鑽石無疑是人們最喜愛的珠寶之一,它有著「寶石之王」的稱號,自古以來,鑽石就有著高貴、不可馴服等意思。而我們都知道,鑽石的形成和環境有關,一顆天然鑽石的年齡至少在20億年以上,且必須在地下150千米處經過高溫高壓才能生成。
  • 中國(國內)哪裡可以定製骨灰鑽石?
    骨灰鑽石,指的是將被火化的人骨灰轉變成「晶瑩的鑽石」,從而實現了讓最親愛的人「真正永垂不朽」之目的,骨灰鑽石是一種高科技人工鑽石,它是用逝者身體中的碳(通常以骨灰為樣本)所培養的實驗室鑽石。而將過世的人化成鑽石則被稱為「鑽石葬」。
  • 90後女孩花1.5萬用母親骨灰製作"鑽石"戒指
    每逢清明,大家都習慣前往各大陵園,緬懷逝去的親人。但今年清明,家住江北富力海洋廣場的李藝恬,把逝去的母親帶回了家———她用母親的骨灰,製作了0.27克拉的「鑽石」。她說,會把這顆「鑽石」加工成一枚戒指,讓天堂的母親一直陪伴著她。用母親骨灰製作鑽石「我從小跟媽媽相依為命,感情很好,可是,疾病還是帶走了她。」
  • 親人骨灰可隨身攜帶 將骨灰做成生命晶石你接受嗎?
    如果將親人的骨灰做成生命晶石隨身攜帶,你會嘗試嗎?昨天,記者從浙江省殯葬協會了解到,該協會推廣全新的骨灰處理方式——生命晶石,並通過媒體等平臺,向社會推廣,徵集5名免費體驗者(暫限定為杭州戶籍的已故者)。那麼,生命晶石是如何實現讓親人隨身攜帶的呢?記者專門作了採訪。
  • 從科學角度來說,骨灰鑽石是什麼?多年後又會變成什麼?
    在過去,死亡是活著的人避而不談的話題,覺得晦氣不吉利,而如今,人們活得越來越通透,死亡似乎也不再可怕,人們會非常坦然地面對死後的世界,以及自己的身後事。不過,骨灰是火葬後的產物,而火葬的盛行不過是從20世紀初開始的,以前都是以土葬為主,不同的地域殉葬的方法也不相同,在我國有著天葬、水葬、沙葬等多種方式。
  • 他們用骨灰鑽石(生命鑽石)詮釋獨一無二的愛情!
    一直以來,作為大自然中最堅硬無比的華麗瑰寶,鑽石不僅是漫長歲月裡流傳至今的永恆之物,也是人們表達深厚感情的美好象徵。帶著對摯愛的承諾,鑽石因為珍貴罕有和璀璨生輝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而為了紀念自己已逝的愛人,現在很多人開始了一種浪漫的祭奠方式,將逝去的親人骨灰打造成鑽戒、耳釘、項鍊等貼身之物,佩戴在身,以此寓意永不磨滅的純真感情。和愛的人一起,總嘆餘生太短,有的時候甚至來不及說再見。這個手牽手款式,丈夫與設計師溝通許久,他希望下輩子還能與最愛的人相遇。其實,最美好的愛情,就是彼此陪伴而已。
  • 頭髮和骨灰結合變成鑽石,讓愛不磨滅
    論及氣味,發香是戀人們最常聞到的氣味。頭髮源於身體,比外物更能牽繫本人。青絲相送,以發代身。保留頭髮,也就成了戀人表達愛意和相思,詩意十足的舉措,不但在中國,在外國也有一樣的做法。但是,頭髮不易保存,容易燒毀或弄折,不小心丟失,可能就永遠也找不到了。
  • 生前契約,念世情骨灰鑽石將成殯葬新寵
    針對當前經濟走向,及市場需求方向,初次研討了福壽園集團的生命契約,念世情生命紀念鑽石(骨灰鑽石)等新產品項目市場前景,提出了不同的疑問與看法,同時對兩個項目的運營情況也做了初步的了解。關於生命契約與骨灰鑽石兩個項目在中國殯葬的未來將起到領導的作用。這也是大家一致認同。
  • 骨灰鑽石再引熱議,這種緬懷逝者的方式你能接受嗎
    「入土為安」是根植於中國人心中的傳統,然而隨著地少人多造成的昂貴的墓地費用,人們對逝者的紀念和安置方式有了更多思考,比如將逝者的骨灰做成鑽石。 安徽合肥的一家陵園推出「生命晶石」服務,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成項鍊等首飾,作為一種新式的「安葬
  • 骨灰鑽石(生命紀念鑽),未來路上任重而道遠!
    為了緬懷逝去的親人,有的人選擇把骨灰深埋地下;有的人選擇把骨灰供奉在家裡;而還有一些人選擇把骨灰做成鑽石。將骨灰製作成紀念鑽石的公司在2011年進入大陸。廣州念世情珠寶有限公司是中國大陸地區第一家在政府工商部門註冊並經營生命鑽念世情石(骨灰/頭髮合成鑽石)的公司。該公司由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創辦,鑽石培養實驗室分別在俄羅斯和美國,並在全球範圍內有多家姐妹公司。為了給國人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念世情在國內先後成立多個辦公室。2011年成立了第一個廣州辦公室。
  • 骨灰鑽石葬?or中國寵物墓地?
    28日,上海亞太寵物博覽會上寵物骨灰鑽石再次吸引了人們的眼球,29日,上海寵物殯葬的一場豪華葬禮,把寵物骨灰做成鑽石收藏,讓人們再次關注了寵物殯葬這個行業,正反兩面的熱議,導致了各大媒體的跟蹤報導,30日,中國催淚的熱播電視劇「神犬小七」的也大結局,讓人們更加關注了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那骨灰紀念鑽石是否成功跨界了中國寵物墓地行業,也成了探討話題。
  • 香港流行「鑽石葬」:將愛人骨灰製作成鑽石
    但是仔細想想,為什麼要選擇把自己心愛的人的骨灰放入陰冷的骨灰盒,而不是把它做成一顆璀璨奪目的鑽石呢?其實這件事沒有聽起來那麼不可思議,而是由來已久,早在2001年,一家名為LifeGem的美國公司就已經把它變成了現實。
  • 骨灰做成「生命晶石」 新型生態葬走進昆明
    據介紹,「生命晶石」採用高分子合成技術,將骨灰離心加壓、無氧轉換凝結,在特殊條件下形成穩定純淨結晶體,具有美觀精緻、恆久永存等特點,是目前正被全球認可的骨灰安葬方式,具有居家祭祀、生命紀念的嶄新理念。「生命晶石的特點一是體積小、形態美,可長久保存;二是紀念與寄託功能,它給人們提供了與逝去親人『對話』的實體紐帶,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三是可以存放在家庭等多個地方,也可隨身攜帶,可改變人們的祭掃習慣,形成多種祭祀方式,改變清明、冬至到公墓集中祭掃的擁堵難題;四是為人們更重視先人的人生文化保存提供了新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