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中國社會,「死亡」仍是令人忌諱的詞,人們甚至不會去主動挑選帶「4」的樓層、車牌、手機號等。「入土為安」是根植於中國人心中的傳統,然而隨著地少人多造成的昂貴的墓地費用,人們對逝者的紀念和安置方式有了更多思考,比如將逝者的骨灰做成鑽石。
安徽合肥的一家陵園推出「生命晶石」服務,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成項鍊等首飾,作為一種新式的「安葬」方式。這一消息在網絡上引起不小關注。
「生命晶石」服務就是將骨灰做成鑽石。
「骨灰鑽石」是一種人造鑽石,人的骨灰、頭髮等任何部分都含有碳元素,製作時從骨灰中提取出碳元素,在實驗室中模擬自然界的高溫負壓環境,然後再經過冷卻後自然凝結成的晶體(鑽石裸石)。
這種「鑽石」可製作成戒指、項鍊等首飾,隨身佩戴,讓逝者以其他方式永遠陪伴自己。
和天然鑽石一樣,這種鑽石經過切割打磨後也同樣擁有4C以及專業機構出具的認證證書。
「骨灰鑽石」的概念從瑞士傳出,2004年創立的瑞士公司Algordanza,他們每年都會收到超過800甕骨灰盒,而他們的任務就是將這些骨灰變成鑽石。在幾年前,這種「骨灰鑽石」服務就已經傳入到國內少數城市中。
骨灰鑽石價格
不同商家的收費標準有所不同,具體價格會受到鑽石大小的影響。
另外,顏色也是影響「骨灰鑽石」的因素。骨灰鑽石的顏色主要有原色、白、黃、藍四種,原色是不改變任何元素培養出來的自然色,也可將鑽石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優化為想要的其他顏色。
國內「念世情」製作骨灰鑽石的價格
國外(瑞士Algordanza)製作骨灰鑽石的價格
在佛教中,珠寶狀的舍利可以在釋迦牟尼的骨灰中發現。骨灰鑽石是對逝者全新的紀念方式,但並不符合中國傳統的「入土為安」思想,這種紀念逝者的方式你能接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