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骨灰化作「生命晶石」隨身佩戴 你接受麼?

2021-01-08 瀟湘晨報

安徽商報訊(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 將親人骨灰通過特殊方式變成「寶石」,裝飾成飾品,可以戴在身上,人們能接受嗎?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9月17日從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獲悉,該陵園在合肥市首次正式推出生命晶石服務項目,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

什麼是生命晶石?昨天,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生命晶石即「骨灰晶石」,是通過壓力高溫升華等尖端技術,將骨灰製作成「體積小、形態美」的類寶石產品,通過藝術化的設計載體,成為對最珍愛家人的情感寄託。「骨灰變成可隨身佩戴的生命晶石,有利於推動骨灰減量,也體現了節地生態葬的綠色環保理念,實現葬式多元化。」該負責人說,這項服務也是落實深化殯葬改革、提升殯葬服務水平的具體舉措。

「生命晶石可以長久保存,延續與家人的陪伴。同時,提供了與逝去親人『對話』的實體紐帶,也是慎終追遠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文明進步。」該負責人表示,相對於骨灰而言,通過技術手段將其變成生命晶石,更容易讓人接受。同時,生命晶石可以做出優美的造型,形式也可以多變,且不受存放空間、地點的限制。「以『有形』陪伴替代『無形』的離別,以美好而溫馨的形態,,為親人帶來心理的慰藉。」該負責人表示,生命晶石方便攜帶,對於多子女家庭來說,也可以分別祭掃和懷念。「不用花費過多的時間在祭祀路上,彼此的思念不再受地域、時間的限制,隨時隨地緬懷逝者,讓祭祀變得簡單。」

據了解,早在2016年,全國首家生命晶石服務工作室在上海成立,帶來了喪葬變革新模式。如今,這項新事物在合肥正式推出,市民能接受嗎?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推廣以來,已有多位市民選擇了大蜀山文化陵園推出的生命晶石服務項目,「生命晶石呈現出的是新的敬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文化形式。他們選擇以這樣的方式紀念親人,讓觸手可及的思念永久陪伴在自己的身邊」。

生命晶石雖然在合肥市是首次推出,但在安徽已有先例。記者了解到,2019年5月底,安慶市殯葬管理所引入了這項服務,引用了生命晶石製作技術,製作生命晶石的價格為599元。而在國內,除上海外,江蘇蘇州、山東濟南、寧夏銀川等地殯葬機構也都先後推出了生命晶石服務。

(圖片由大蜀山文化陵園提供)

>250163 2020-09-18 09:14:37:0 親人骨灰化作「生命晶石」隨身佩戴 你接受麼? 生命,晶石,骨灰,服務,親人 合肥首次推出這個特別服務項目 已有市民選擇 3 565 合肥 合肥 http://www.ahnews.com.cn/hefei/pc/con/2020-09/18/565_250163.html http://www.ahnews.com.cn/hefei/pad/con/2020-09/18/565_250163.html 安徽新聞網-安徽商報 將親人骨灰通過特殊方式變成「寶石」,裝飾成飾品,可以戴在身上,人們能接受嗎?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9月17日從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獲悉,該陵園在合肥市首次正式推出生命晶石服務項目,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 1 /enpproperty--> 【來源:安徽新聞網-安徽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親人骨灰化作「生命晶石」隨身佩戴 合肥首次推出
    將親人骨灰通過特殊方式變成「寶石」,裝飾成飾品,可以戴在身上,人們能接受嗎?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9月17日從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獲悉,該陵園在合肥市首次正式推出生命晶石服務項目,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什麼是生命晶石?
  • 親人的骨灰可製成「生命晶石」隨身佩戴,你怎麼看?
    親人的骨灰可製成「生命晶石」隨身佩戴,你怎麼看?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俞菀 馬劍  2017年清明節前夕,浙江推出一種全新的骨灰處理方式——生命晶石,甚至可做成首飾佩戴上身。在網友中間,這種「舶來」的創新殯葬手段與「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產生了強烈碰撞。  逝而為石,你能接受嗎?
  • 親人骨灰可隨身攜帶 將骨灰做成生命晶石你接受嗎?
    如果將親人的骨灰做成生命晶石隨身攜帶,你會嘗試嗎?昨天,記者從浙江省殯葬協會了解到,該協會推廣全新的骨灰處理方式——生命晶石,並通過媒體等平臺,向社會推廣,徵集5名免費體驗者(暫限定為杭州戶籍的已故者)。那麼,生命晶石是如何實現讓親人隨身攜帶的呢?記者專門作了採訪。
  • 親人骨灰制「生命晶石」隨身攜帶 過半網友不接受
    如果將親人的骨灰做成生命晶石隨身攜帶,你會嘗試嗎?昨天,記者從浙江省殯葬協會了解到,該協會推廣全新的骨灰處理方式——生命晶石,並通過媒體等平臺,向社會推廣,徵集5名免費體驗者(暫限定為杭州戶籍的已故者)。那麼,生命晶石是如何實現讓親人隨身攜帶的呢?記者專門作了採訪。
  • 合肥一陵園推出「生命晶石」服務 將逝者骨灰做成項鍊你能接受嗎?
    合肥一陵園推出「生命晶石」服務 將逝者骨灰做成項鍊你能接受嗎?時間:2020-09-21 15:32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合肥一陵園推出生命晶石服務 將逝者骨灰做成項鍊你能接受嗎? 9月20日,合肥一陵園推出生命晶石服務,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成項鍊等飾品,隨身佩戴。
  • 親人骨灰製成生命晶石 合肥一陵園推新型服務
    本報訊(記者  張夕)近日,合肥一陵園推出一項生命晶石服務項目,合肥市民可以將離世親人的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此事引發網友關注。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該陵園獲悉,除了將部分骨灰製作成項鍊、戒指以外,也可將全部骨灰製成工藝品;該項服務推出半個月,陵園已與多位客戶籤訂製作協議。    近日,一則「將逝者骨灰做成項鍊隨身佩戴」的視頻引發網友關注。
  • 玉林儂,你怎麼看?把親人骨灰做成項鍊、戒指!
    除了倡導花葬、樹葬、草坪葬等綠色殯葬方式外,今年還新增一項生態安葬方式:生命晶石。骨灰經高溫高壓熔融後製成生命晶石,容積只有原來的10%-15%。 據了解,製作一份生命晶石價格不足2萬元, 相比墓地,能大幅降低市民喪葬負擔。 生命晶石的出現,提供了另一種殯葬選擇,可以永遠保存,大家就可以在家中紀念,不用清明節湧向墓園祭掃,有些長居外地或者國外的子女,可以將生命晶石隨身攜帶,感覺逝去的親人就在身邊。
  • 骨灰做成「生命晶石」 新型生態葬走進昆明
    「生命晶石的特點一是體積小、形態美,可長久保存;二是紀念與寄託功能,它給人們提供了與逝去親人『對話』的實體紐帶,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三是可以存放在家庭等多個地方,也可隨身攜帶,可改變人們的祭掃習慣,形成多種祭祀方式,改變清明、冬至到公墓集中祭掃的擁堵難題;四是為人們更重視先人的人生文化保存提供了新的契機。」
  • 上海引入殯葬新形式 逝者骨灰可製成生命晶石
    據《勞動報》報導,在美國、日本,不少家庭會選擇將晶瑩透明的「生命晶石」帶在身邊,紀念逝去的親人。如今,上海也能製作「生命晶石」,並且加工成飾品隨身攜帶。昨日,全國首家生命晶石工作室在益善殯儀館掛牌服務。
  • 生命晶石、骨灰鑽石、骨灰飾品——生態葬是否有春天?
    在2000度的高溫下對骨灰進行環保處置,形成穩定晶體,達到寶石硬度,體積縮小至原骨灰量的三分之一。這符合生態節地葬的趨勢。相對於傳統殯葬方式,生命晶石存放多樣化,家屬可以選擇安葬於墓地,也可以製成飾品,隨身攜帶,有部分家屬也會選擇存放於家中。它是方便祭祀的隨行方式。生命晶石將突破傳統殯葬理念,讓親人花最少的錢,得到更多的安心。
  • 親人骨灰可做成鑽石佩戴?竟然還有這麼多不為人知的殯葬方式
    不過最近,天眼妹又發現了另外一種打著環保理念的「節地生態葬」,看過之後差點驚出了雙下巴,那就是將親人的骨灰通過特殊方式變成「寶石」,再做成飾品,之後就可以隨身攜帶了...近日,安徽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首次正式推出了一項名為「生命晶石服務」的項目,人們可以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生命晶石」也可以稱為「骨灰晶石」,是通過壓力高溫升華等技術,將骨灰製作成「體積小、形態美」的類寶石產品。
  • 合肥一陵園將逝者骨灰製成生命晶石 一成年人骨灰可做成三四百顆
    近日,合肥一陵園正式推出生命晶石服務項目,合肥市民可以將離世親人的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隨後引發網友關注。9月22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該陵園獲悉,除了將部分骨灰製作成項鍊、戒指以外,也可將全部骨灰製作成一個工藝品,擺放在家中;一個成年人的骨灰做成生命晶石,大概有三四百粒。
  • 骨灰新處理方式"生命晶石" 推出一年滬上僅200家庭選擇
    原標題:骨灰新處理方式「生命晶石」 推出一年滬上僅200家庭選擇  一粒粒看似寶石的晶體,被放置在精緻的容器中。不同於一般的骨灰,「生命晶石」這種全新事物引起了大眾的關注,推出一年不到,上海僅有200個家庭選擇將故人骨灰做成生命晶石。
  • 上海墓園推出「生命晶石」 系骨灰製成可單顆定製
    上海墓園推出單顆「生命晶石」定製,價格在千元以內。生命晶石即骨灰經過二次高溫燃燒後,自然而然凝結成的球體晶石,直徑約一角硬幣大小,親屬可以將佩戴在身上,或放在家中。晶石會因逝者生前飲食成分差異,呈現出不同顏色。一般情況下,一具骨灰可形成100-200顆生命晶石。
  • 申城首家「生命晶石工作室」亮相 骨灰也能變很美
    圖說:生命晶石來源:益善殯儀館    一具骨灰可形成百餘粒晶石,以另一種表現形式留存……    今天(30日),上海首家生命晶石工作室在益善殯儀館掛牌服務。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了解到,製作一份生命晶石不足2萬元,相比墓地,大幅降低市民喪葬負擔。    據介紹,生命晶石技術首先出現在美國,然後傳入日本、臺灣和香港等人口密集地,並得到很好的發展和應用。
  • 骨灰鑽石再引熱議,這種緬懷逝者的方式你能接受嗎
    安徽合肥的一家陵園推出「生命晶石」服務,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成項鍊等首飾,作為一種新式的「安葬 「生命晶石」服務就是將骨灰做成鑽石。
  • 2萬份生命晶石訂單背後的人間悲歡:有淚目有無奈
    在今年寄託哀思的群體中,有一部分人的選擇「與眾不同」,他們將逝者的骨灰製成如寶石般的晶石。王蓉,上海市寶興殯儀館安善延愛生命晶石項目的接待員,她的接待窗口堪稱「人性實驗室」。工作三年來,她目睹了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也經歷了不少一地雞毛的「事故」。讓我們通過她的講述,走近這些「生命晶石」背後的人間悲歡。我選擇這樣去懷念親人
  • 兩萬餘份生命晶石「訂單」背後的人間悲歡:有淚目有無奈
    「生命晶石」項目,逝者的骨灰經高溫加工後製成像寶石一樣的晶石,既可居家安放也可安葬。相比較傳統的殯葬形式,「生命晶石」比原來骨灰的容積減少了三分之二,達到了骨灰減量的效果,也為逝者骨灰提供了更長久的保存方案,更方便家屬進行祭奠。不少逝者親屬還選擇將晶石製作成配飾,隨身攜帶。  上海市寶興殯儀館安善延愛生命晶石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項目推廣至今,已經累計有兩萬餘戶家庭選擇在上海將逝者骨灰部分或全部製作成生命晶石。
  • 上海「生命晶石」製作預約十幾例 包括夭折嬰兒
    將親人的骨灰通過高溫加工,製作成礦石一樣的晶體。日前,全國首家生命晶石工作室在上海益善殯儀館掛牌服務。   澎湃新聞記者4月4日從上海市殯葬服務中心了解到,4月3日上海第一例家庭嘗試了這一項目,為62歲的父親製作了生命晶石,而目前服務中心接到的預約已有十幾例,其中還包括母親想為8個月夭折的孩子製作生命晶石。
  • 廣西首次推介將逝者骨灰製成「生命晶石」,可做飾品隨身攜帶!
    花葬、海葬、草坪葬,骨灰還可以製作成生命晶石。3月14日,記者從自治區民政廳了解到,3月29日~4月5日,廣西將開展綠色清明主題宣傳周活動,提倡公益殯葬。此外,今年將首次推介將骨灰製作成晶石。上海福壽園在2017年就新開了生命晶石紀念園區。(資料圖片) 自治區民政廳社會事務處處長邵倩波介紹,3月29日~4月5日,全區將開展綠色清明主題宣傳周活動,並在3月29日在南寧市青龍崗長安園開展公益花葬活動。在宣傳周啟動儀式上,將邀請來自全國的殯葬企業推廣生態殯葬模式,其中包括新型葬法「生命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