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骨灰化作「生命晶石」隨身佩戴 合肥首次推出

2021-01-08 中安在線

將親人骨灰通過特殊方式變成「寶石」,裝飾成飾品,可以戴在身上,人們能接受嗎?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9月17日從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獲悉,該陵園在合肥市首次正式推出生命晶石服務項目,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

什麼是生命晶石?昨天,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生命晶石即「骨灰晶石」,是通過壓力高溫升華等尖端技術,將骨灰製作成「體積小、形態美」的類寶石產品,通過藝術化的設計載體,成為對最珍愛家人的情感寄託。「骨灰變成可隨身佩戴的生命晶石,有利於推動骨灰減量,也體現了節地生態葬的綠色環保理念,實現葬式多元化。」該負責人說,這項服務也是落實深化殯葬改革、提升殯葬服務水平的具體舉措。

「生命晶石可以長久保存,延續與家人的陪伴。同時,提供了與逝去親人『對話』的實體紐帶,也是慎終追遠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文明進步。」該負責人表示,相對於骨灰而言,通過技術手段將其變成生命晶石,更容易讓人接受。同時,生命晶石可以做出優美的造型,形式也可以多變,且不受存放空間、地點的限制。「以『有形』陪伴替代『無形』的離別,以美好而溫馨的形態,,為親人帶來心理的慰藉。」該負責人表示,生命晶石方便攜帶,對於多子女家庭來說,也可以分別祭掃和懷念。「不用花費過多的時間在祭祀路上,彼此的思念不再受地域、時間的限制,隨時隨地緬懷逝者,讓祭祀變得簡單。」

據了解,早在2016年,全國首家生命晶石服務工作室在上海成立,帶來了喪葬變革新模式。如今,這項新事物在合肥正式推出,市民能接受嗎?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推廣以來,已有多位市民選擇了大蜀山文化陵園推出的生命晶石服務項目,「生命晶石呈現出的是新的敬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文化形式。他們選擇以這樣的方式紀念親人,讓觸手可及的思念永久陪伴在自己的身邊」。

生命晶石雖然在合肥市是首次推出,但在安徽已有先例。記者了解到,2019年5月底,安慶市殯葬管理所引入了這項服務,引用了生命晶石製作技術,製作生命晶石的價格為599元。而在國內,除上海外,江蘇蘇州、山東濟南、寧夏銀川等地殯葬機構也都先後推出了生命晶石服務。(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

(圖片由大蜀山文化陵園提供)

相關焦點

  • 親人骨灰化作「生命晶石」隨身佩戴 你接受麼?
    安徽商報訊(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 將親人骨灰通過特殊方式變成「寶石」,裝飾成飾品,可以戴在身上,人們能接受嗎?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9月17日從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獲悉,該陵園在合肥市首次正式推出生命晶石服務項目,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什麼是生命晶石?
  • 親人骨灰製成生命晶石 合肥一陵園推新型服務
    本報訊(記者  張夕)近日,合肥一陵園推出一項生命晶石服務項目,合肥市民可以將離世親人的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此事引發網友關注。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該陵園獲悉,除了將部分骨灰製作成項鍊、戒指以外,也可將全部骨灰製成工藝品;該項服務推出半個月,陵園已與多位客戶籤訂製作協議。    近日,一則「將逝者骨灰做成項鍊隨身佩戴」的視頻引發網友關注。
  • 合肥一陵園推出「生命晶石」服務 將逝者骨灰做成項鍊你能接受嗎?
    合肥一陵園推出「生命晶石」服務 將逝者骨灰做成項鍊你能接受嗎?時間:2020-09-21 15:32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合肥一陵園推出生命晶石服務 將逝者骨灰做成項鍊你能接受嗎? 9月20日,合肥一陵園推出生命晶石服務,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成項鍊等飾品,隨身佩戴。
  • 親人的骨灰可製成「生命晶石」隨身佩戴,你怎麼看?
    親人的骨灰可製成「生命晶石」隨身佩戴,你怎麼看?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俞菀 馬劍  2017年清明節前夕,浙江推出一種全新的骨灰處理方式——生命晶石,甚至可做成首飾佩戴上身。在網友中間,這種「舶來」的創新殯葬手段與「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產生了強烈碰撞。  逝而為石,你能接受嗎?
  • 合肥一陵園將逝者骨灰製成生命晶石 一成年人骨灰可做成三四百顆
    近日,合肥一陵園正式推出生命晶石服務項目,合肥市民可以將離世親人的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隨後引發網友關注。9月22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該陵園獲悉,除了將部分骨灰製作成項鍊、戒指以外,也可將全部骨灰製作成一個工藝品,擺放在家中;一個成年人的骨灰做成生命晶石,大概有三四百粒。
  • 親人骨灰可隨身攜帶 將骨灰做成生命晶石你接受嗎?
    如果將親人的骨灰做成生命晶石隨身攜帶,你會嘗試嗎?昨天,記者從浙江省殯葬協會了解到,該協會推廣全新的骨灰處理方式——生命晶石,並通過媒體等平臺,向社會推廣,徵集5名免費體驗者(暫限定為杭州戶籍的已故者)。那麼,生命晶石是如何實現讓親人隨身攜帶的呢?記者專門作了採訪。
  • 親人骨灰制「生命晶石」隨身攜帶 過半網友不接受
    如果將親人的骨灰做成生命晶石隨身攜帶,你會嘗試嗎?昨天,記者從浙江省殯葬協會了解到,該協會推廣全新的骨灰處理方式——生命晶石,並通過媒體等平臺,向社會推廣,徵集5名免費體驗者(暫限定為杭州戶籍的已故者)。那麼,生命晶石是如何實現讓親人隨身攜帶的呢?記者專門作了採訪。
  • 親人骨灰可做成鑽石佩戴?竟然還有這麼多不為人知的殯葬方式
    不過最近,天眼妹又發現了另外一種打著環保理念的「節地生態葬」,看過之後差點驚出了雙下巴,那就是將親人的骨灰通過特殊方式變成「寶石」,再做成飾品,之後就可以隨身攜帶了...將骨灰做成飾品,延續家人陪伴?近日,安徽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首次正式推出了一項名為「生命晶石服務」的項目,人們可以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生命晶石」也可以稱為「骨灰晶石」,是通過壓力高溫升華等技術,將骨灰製作成「體積小、形態美」的類寶石產品。
  • 上海墓園推出「生命晶石」 系骨灰製成可單顆定製
    上海墓園推出單顆「生命晶石」定製,價格在千元以內。生命晶石即骨灰經過二次高溫燃燒後,自然而然凝結成的球體晶石,直徑約一角硬幣大小,親屬可以將佩戴在身上,或放在家中。晶石會因逝者生前飲食成分差異,呈現出不同顏色。一般情況下,一具骨灰可形成100-200顆生命晶石。
  • 「生命晶石」服務落地合肥
    本報訊 「生命晶石,讓生命能夠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讓我覺得,父親依然在身邊陪伴著我。」近日,劉女士將其父親的一部分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這也是合肥首推的「生命晶石」服務。 劉女士在外地居住,每年只有清明能夠回合肥祭祀親人,這一直是她心中的遺憾。
  • 骨灰新處理方式"生命晶石" 推出一年滬上僅200家庭選擇
    原標題:骨灰新處理方式「生命晶石」 推出一年滬上僅200家庭選擇  一粒粒看似寶石的晶體,被放置在精緻的容器中。不同於一般的骨灰,「生命晶石」這種全新事物引起了大眾的關注,推出一年不到,上海僅有200個家庭選擇將故人骨灰做成生命晶石。
  • 骨灰做成「生命晶石」 新型生態葬走進昆明
    11日,記者在昆明晉龍如意園「傳遞人文情懷.綻放生命華彩」冬至文化月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看到了這種用骨灰製成的「生命晶石」。據悉,昆明晉龍如意園在我省首家推出「生命晶石」服務,這也是推進殯葬改革,倡導節地、綠色、生態和環保的生態安葬又一重要舉措。
  • 把親人骨灰做成項鍊、戒指!
    除了倡導花葬、樹葬、草坪葬等綠色殯葬方式外,今年還新增一項生態安葬方式:生命晶石。 此外,今年將首次推介將骨灰製作成晶石。骨灰經高溫高壓熔融後製成生命晶石,容積只有原來的10%-15%。
  • 上海引入殯葬新形式 逝者骨灰可製成生命晶石
    據《勞動報》報導,在美國、日本,不少家庭會選擇將晶瑩透明的「生命晶石」帶在身邊,紀念逝去的親人。如今,上海也能製作「生命晶石」,並且加工成飾品隨身攜帶。昨日,全國首家生命晶石工作室在益善殯儀館掛牌服務。
  • 生命晶石、骨灰鑽石、骨灰飾品——生態葬是否有春天?
    在2000度的高溫下對骨灰進行環保處置,形成穩定晶體,達到寶石硬度,體積縮小至原骨灰量的三分之一。這符合生態節地葬的趨勢。相對於傳統殯葬方式,生命晶石存放多樣化,家屬可以選擇安葬於墓地,也可以製成飾品,隨身攜帶,有部分家屬也會選擇存放於家中。它是方便祭祀的隨行方式。生命晶石將突破傳統殯葬理念,讓親人花最少的錢,得到更多的安心。
  • 廣西首次推介將逝者骨灰製成「生命晶石」,可做飾品隨身攜帶!
    花葬、海葬、草坪葬,骨灰還可以製作成生命晶石。3月14日,記者從自治區民政廳了解到,3月29日~4月5日,廣西將開展綠色清明主題宣傳周活動,提倡公益殯葬。此外,今年將首次推介將骨灰製作成晶石。上海福壽園在2017年就新開了生命晶石紀念園區。(資料圖片) 自治區民政廳社會事務處處長邵倩波介紹,3月29日~4月5日,全區將開展綠色清明主題宣傳周活動,並在3月29日在南寧市青龍崗長安園開展公益花葬活動。在宣傳周啟動儀式上,將邀請來自全國的殯葬企業推廣生態殯葬模式,其中包括新型葬法「生命晶石」。
  • 申城首家「生命晶石工作室」亮相 骨灰也能變很美
    圖說:生命晶石來源:益善殯儀館    一具骨灰可形成百餘粒晶石,以另一種表現形式留存……    今天(30日),上海首家生命晶石工作室在益善殯儀館掛牌服務。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了解到,製作一份生命晶石不足2萬元,相比墓地,大幅降低市民喪葬負擔。    據介紹,生命晶石技術首先出現在美國,然後傳入日本、臺灣和香港等人口密集地,並得到很好的發展和應用。
  • 骨灰鑽石再引熱議,這種緬懷逝者的方式你能接受嗎
    安徽合肥的一家陵園推出「生命晶石」服務,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成項鍊等首飾,作為一種新式的「安葬 「生命晶石」服務就是將骨灰做成鑽石。
  • 90後女孩用「生命晶石」讓生命文化璀璨發光
    秉初心 推出「生命晶石」新項目  據王玉婷介紹,上海安善負責人、「生命晶石」創始人陳捷的父母早年移民定居海外,久居國外的老兩口依然牽掛著在故土逝去的親人,每年清明全家老小便趕回來掃墓。王玉婷說,國外技術成型的「石頭」加入了添加劑雖然美觀,卻與我國傳統喪葬文化理念不同——在我們的情感裡是不允許有任何雜物混入親人骨灰的。  「經過不斷創新和反覆試驗,上海安善會同研究單位研發國產化的自主專利品牌,100%無添加劑自然成型骨灰『石頭』技術誕生了。」王玉婷自豪地說,骨灰「石頭」如寶石般美麗,將生命與愛予以延續,故名「生命晶石」。
  • 上海「生命晶石」製作預約十幾例 包括夭折嬰兒
    將親人的骨灰通過高溫加工,製作成礦石一樣的晶體。日前,全國首家生命晶石工作室在上海益善殯儀館掛牌服務。   澎湃新聞記者4月4日從上海市殯葬服務中心了解到,4月3日上海第一例家庭嘗試了這一項目,為62歲的父親製作了生命晶石,而目前服務中心接到的預約已有十幾例,其中還包括母親想為8個月夭折的孩子製作生命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