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晶石、骨灰鑽石、骨灰飾品——生態葬是否有春天?

2021-01-08 民間搜羅哥

根據民政部的統計數據,2011年到2018年中國的死亡人口從960萬上升到993萬,死亡率在0.714上下波動,沒有特別顯著的變化。

但隨著消費人群的變遷,70後、80後成為支付主體,網際網路殯葬必將迎來大的爆發。

在中國,殯葬服務行業,拋去因為墓地地產經營的福成股份等公司,目前還沒有一家上市企業,沒有行業服務標準,產業鏈混亂的局面由來已久,無可避免迎來了網際網路的改造:

2010年3月31日,全國清明文化門戶網站——中國清明網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

2012年」讓每個家庭都能免受喪親之痛的困擾」的愛佑匯創建,打造殯葬行業的網際網路生態圈

2015年一站式購墓服務的91搜墓網成立;

這些平臺都瞄準了殯葬行業信息不對稱不透明的痛點,試圖用網際網路打造信任,實現標準化服務。

在國內,網絡推廣是殯葬行業接觸終端用戶的舒適方式之一

在日本,殯葬行業以一種自然的方式進入了日常生活——2008年上映,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入殮師》講述了日本入殮師的生活,直面了死亡議題。

電影《入殮師》海報

日本的花藝店既可以接婚慶又可以接殯葬的活,地鐵站或車廂內可以看見室內墓(納骨塔)的販售廣告,在近兩千家永旺超市也可以見到「安心的葬禮」的廣告傳單,上面有24小時的電話專線,提供29.8萬日元到148萬日元(約2萬~10萬人民幣)六種不同價位的服務。

更有公司憑藉殯葬服務上市:鎌倉新書與日本郵政戰略合作,將殯葬服務送達日本全境46個縣的郵政站點,提供購墓、殯儀、佛壇等信息諮詢和產品購買服務,平臺化輕資產運作,目前每年收入達到23億日元。

政策在左,創新在右

對死亡的重新認知需要時間。政策卻不想再等了。

2018年4月,民政部等16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推動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實現火葬區殯儀館縣級行政區域全覆蓋並達到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遺體火化率逐年提高,骨灰格位存放、樹葬、海葬等節地生態安葬比例達到50%以上。作為衡量殯葬行業發展空間的重要指標,火化率高,殯葬行業的市場規模就大,反之市場規模就會難以突破。

《意見》一出,文明祭掃、節地生態成為殯葬行業的主旋律。

這一政策帶來的影響是米北紙花市場的商家這兩年對外態度非常謹慎,雖然傳統文化帶來的燒紙類消費需求並未明顯減少,商家也在考慮如何轉型。

「再過十年,這個市場還有沒有都不知道。但是想轉型也不知道如何轉。」接受採訪的紙活商家從事這個行業十年有餘,直言這是一個低附加值的加工型產業,輔料加印刷加基礎的組裝就可以交貨,生意做到現在是口碑人脈的累積。

創新型商業模式從不會繞過利好的政策導向和混亂的市場。

網際網路平臺作為銷售和服務整合渠道的商業創新早已啟動,競爭激烈,基於消費者需求的紀念形式創新剛剛起步。

生命晶石

跟隨國家對於火葬的政策性倡導,2015年上海安善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好好活下去"為核心理念作為國內第一家將逝者骨灰變成晶石的企業進入了市場。2016年與上海民政部合作,落地上海益善殯儀館、上海寶興殯儀館、上海華龍殯儀館。其意義是幫助「愛」延續,該項目已榮獲6項裝置設計的國際專利。 是上海安善集團由美國引進的將骨灰製作而成的具有特殊意義的晶石。在2000度的高溫下對骨灰進行環保處置,形成穩定晶體,達到寶石硬度,體積縮小至原骨灰量的三分之一。這符合生態節地葬的趨勢。

相對於傳統殯葬方式,生命晶石存放多樣化,家屬可以選擇安葬於墓地,也可以製成飾品,隨身攜帶,有部分家屬也會選擇存放於家中。它是方便祭祀的隨行方式。生命晶石將突破傳統殯葬理念,讓親人花最少的錢,得到更多的安心。利用網際網路技術與服務,也提供遠程祭祀,代祭掃等服務,讓親人更容易抒發情感,寄託思念。

骨灰鑽石

在國內,除了將骨灰做成晶石,還有企業能將骨灰做成鑽石,生命紀念鑽是用骨灰或頭髮合成的人工鑽石,其技術原理是基於鑽石是由碳元素組成的,而人體骨灰和頭髮中也含有碳元素,通過萃取骨灰/頭髮中的碳元素,然後在一種特製裝置中模擬地底下超高溫高壓的環境,使萃取出來的碳原子之間的化學鍵斷裂後再重新組成金剛石的結構,形成鑽石。生命紀念鑽早在2003年就已經在美國市場出現,近幾年已經成功推廣至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地區,人們可以選擇性地把逝者部分骨灰、全部骨灰或者少量頭髮製作成永恆的鑽石。

2011年念世情團隊率先將「骨灰鑽石」概念通過廣州地區帶入中國大陸,念世情是中國大陸生命紀念鑽自有品牌,也是中國大陸首家自主經營骨灰合成鑽石業務 (中外合作) 的公司。2013年辦事處拓展至北京、重慶、上海等地,2014年後陸續與石橋鋪殯儀館、中國生命集團江南殯儀館、昆明長松園、晉寧殯儀館、仙居山殯儀館、珠海天堂紀念網、北京大興殯儀館、安徽殯儀館等展開合作。

不管是將骨灰做成生命晶石或者是做成骨灰鑽石,不僅為了將親人更好的留在身邊,也避免了土地資源的浪費。確切的說,這兩種方式都是「綠色生態葬」的繁衍。

將骨灰做成飾品的很大一部分業務來自海葬。把親人即將撒向大海的骨灰捧出一部分就可以製作一個隨身攜帶的骨灰紀念品,在中國一線城市、二線城市花幾千元就可以將親人的骨灰做成紀念品隨身攜帶相對於高昂的墓地購買和維護費用不算誇張,市場接受度慢慢打開。

新的產品也面臨新的挑戰,在傳統觀念裡,死亡是沉重的、灰色的。大家還沒有辦法輕鬆面對死亡。目前可以接受生命晶石和骨灰鑽石理念的消費者,一般是有海外生活經歷的、思想比較前衛的人。他們中,多數為老師、軍人、醫務工作者、高級白領、商人等。生命晶石和骨灰鑽石在傳統思維的衝擊下,剛開始銷量並不客觀,從1到100、1000甚至更多,是這些年通過百度、微博、微信等網絡推廣、殯儀館合作和熟人介紹實現了逐步增長。

對於中國人來說,要完全接受將骨灰做成飾品,用飾品代替墓地,在現階段大家還需要時間適應,也許在5年或者10年之後,關於生命晶石或是骨灰鑽石的業務才會在中國迎來真正的春天。

相關焦點

  • 親人骨灰可隨身攜帶 將骨灰做成生命晶石你接受嗎?
    在歐美國家,不少家庭會將晶瑩透明的生命晶石帶在身邊,或加工成飾品隨身攜帶以紀念逝去的親人。這項服務最早源於美國,後傳入日本、澳大利亞和我國臺灣與香港等地。  什麼是生命晶石?  骨灰高溫熔融後晶石化  可根據逝者親屬要求定製形狀  那麼,這種生命晶石是怎麼樣的呢?
  • 骨灰做成「生命晶石」 新型生態葬走進昆明
    11日,記者在昆明晉龍如意園「傳遞人文情懷.綻放生命華彩」冬至文化月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看到了這種用骨灰製成的「生命晶石」。據悉,昆明晉龍如意園在我省首家推出「生命晶石」服務,這也是推進殯葬改革,倡導節地、綠色、生態和環保的生態安葬又一重要舉措。
  • 親人骨灰制「生命晶石」隨身攜帶 過半網友不接受
    在歐美國家,不少家庭會將晶瑩透明的生命晶石帶在身邊,或加工成飾品隨身攜帶以紀念逝去的親人。這項服務最早源於美國,後傳入日本、澳大利亞和我國臺灣與香港等地。什麼是生命晶石?生命晶石源於骨灰但異於骨灰,雖然兩者所含化學元素相同,但物質結構不同,陳女士解釋,「與骨灰相比,生命晶石的容積只有原來的10%-15%,製作生命晶石的時間只需一個小時。」「灰白色的骨灰經晶石化後,因所含微量元素的不同而顏色迥異,有的晶瑩透明,猶如琥珀,有的多色交雜,猶如雨花石,有的則與普通石頭相仿,很具美感。」陳女士表示。
  • 親人骨灰化作「生命晶石」隨身佩戴 你接受麼?
    安徽商報訊(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 將親人骨灰通過特殊方式變成「寶石」,裝飾成飾品,可以戴在身上,人們能接受嗎?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9月17日從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獲悉,該陵園在合肥市首次正式推出生命晶石服務項目,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什麼是生命晶石?
  • 合肥一陵園將逝者骨灰製成生命晶石 一成年人骨灰可做成三四百顆
    近日,合肥一陵園正式推出生命晶石服務項目,合肥市民可以將離世親人的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隨後引發網友關注。9月22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該陵園獲悉,除了將部分骨灰製作成項鍊、戒指以外,也可將全部骨灰製作成一個工藝品,擺放在家中;一個成年人的骨灰做成生命晶石,大概有三四百粒。
  • 親人骨灰化作「生命晶石」隨身佩戴 合肥首次推出
    將親人骨灰通過特殊方式變成「寶石」,裝飾成飾品,可以戴在身上,人們能接受嗎?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9月17日從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獲悉,該陵園在合肥市首次正式推出生命晶石服務項目,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什麼是生命晶石?
  • 一樣的清明,不一樣的思念親人模式.最刻骨銘心的是做成鑽石骨灰!
    比如說中國的土葬,就是最為傳統的一種喪葬制度,但是現在又出了一種新的喪葬制度,叫做骨灰鑽石,也就是所謂的鑽石葬,但是目前鑽石葬只在極少數的人群中使用過,因為這種葬制很少人能夠接受,並且價格非常的昂貴,下面帶大家認識一下骨灰鑽石的知識。把骨灰經過二次高溫燃燒後,通過高壓緻密縮減三分之二的體積,自然凝結為直徑一角硬幣大小的球體,形成了生命晶石。
  • 親人骨灰可做成鑽石佩戴?竟然還有這麼多不為人知的殯葬方式
    不過最近,天眼妹又發現了另外一種打著環保理念的「節地生態葬」,看過之後差點驚出了雙下巴,那就是將親人的骨灰通過特殊方式變成「寶石」,再做成飾品,之後就可以隨身攜帶了...將骨灰做成飾品,延續家人陪伴?近日,安徽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首次正式推出了一項名為「生命晶石服務」的項目,人們可以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生命晶石」也可以稱為「骨灰晶石」,是通過壓力高溫升華等技術,將骨灰製作成「體積小、形態美」的類寶石產品。
  • 浙江推「生命晶石」新型生態葬 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浙江推「生命晶石」新型生態葬 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018-03-同時,對生命晶石、可降解骨灰罈等新型安葬形式都有針對性的安葬服務。其中,壁葬形式的生命晶石安葬,其佔地僅為傳統單穴壁葬的四分之一。而花壇葬區,總佔地僅6㎡,可安放20個可降解骨灰罈。逝者家屬送親人最後一程的場景。 王題題 攝  儀式上,有1位逝者將生命晶石採用了壁葬的形式安放在錢江陵園內,還有7位逝者於此選擇可降解骨灰罈的節地生態葬式回歸自然懷抱。
  • 科學揭秘,人的骨灰可以變成鑽石?這是又一種智商稅
    一家在香港註冊的紀念鑽殯儀服務公司,宣稱自己在國外的母公司在實驗室中模擬了自然界的高溫高壓環境,可以將骨灰中的碳提取出來並製作成紀念鑽石。無獨有偶,4年前,上海首家生命晶石工作室在某殯儀館掛牌服務。相比墓地,製作一份紀念鑽石或者生命晶石僅僅幾萬元,可以大幅降低市民喪葬負擔。
  • 親人的骨灰可製成「生命晶石」隨身佩戴,你怎麼看?
    親人的骨灰可製成「生命晶石」隨身佩戴,你怎麼看?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俞菀 馬劍  2017年清明節前夕,浙江推出一種全新的骨灰處理方式——生命晶石,甚至可做成首飾佩戴上身。在網友中間,這種「舶來」的創新殯葬手段與「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產生了強烈碰撞。  逝而為石,你能接受嗎?
  • 廣西首次推介將逝者骨灰製成「生命晶石」,可做飾品隨身攜帶!
    花葬、海葬、草坪葬,骨灰還可以製作成生命晶石。3月14日,記者從自治區民政廳了解到,3月29日~4月5日,廣西將開展綠色清明主題宣傳周活動,提倡公益殯葬。此外,今年將首次推介將骨灰製作成晶石。上海福壽園在2017年就新開了生命晶石紀念園區。(資料圖片) 自治區民政廳社會事務處處長邵倩波介紹,3月29日~4月5日,全區將開展綠色清明主題宣傳周活動,並在3月29日在南寧市青龍崗長安園開展公益花葬活動。在宣傳周啟動儀式上,將邀請來自全國的殯葬企業推廣生態殯葬模式,其中包括新型葬法「生命晶石」。
  • 上海引入殯葬新形式 逝者骨灰可製成生命晶石
    據《勞動報》報導,在美國、日本,不少家庭會選擇將晶瑩透明的「生命晶石」帶在身邊,紀念逝去的親人。如今,上海也能製作「生命晶石」,並且加工成飾品隨身攜帶。昨日,全國首家生命晶石工作室在益善殯儀館掛牌服務。
  • 申城首家「生命晶石工作室」亮相 骨灰也能變很美
    圖說:生命晶石來源:益善殯儀館    一具骨灰可形成百餘粒晶石,以另一種表現形式留存……    今天(30日),上海首家生命晶石工作室在益善殯儀館掛牌服務。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了解到,製作一份生命晶石不足2萬元,相比墓地,大幅降低市民喪葬負擔。    據介紹,生命晶石技術首先出現在美國,然後傳入日本、臺灣和香港等人口密集地,並得到很好的發展和應用。
  • 2萬份生命晶石訂單背後的人間悲歡:有淚目有無奈
    相比較傳統的殯葬形式,「生命晶石」比原來骨灰的容積減少了三分之二,達到了骨灰減量的效果,也為逝者骨灰提供了更長久的保存方案,更方便家屬進行祭奠。不少逝者親屬還選擇將晶石製作成配飾,隨身攜帶。上海市寶興殯儀館安善延愛生命晶石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項目推廣至今,已經累計有兩萬餘戶家庭選擇在上海將逝者骨灰部分或全部製作成生命晶石。老王女兒去世已經5年,他和妻子依然走不出來。
  • 兩萬餘份生命晶石「訂單」背後的人間悲歡:有淚目有無奈
    在今年寄託哀思的群體中,有一部分人的選擇「與眾不同」,他們將逝者的骨灰製成如寶石般的晶石。王蓉,上海市寶興殯儀館安善延愛生命晶石項目的接待員,她的接待窗口堪稱「人性實驗室」。工作三年來,她目睹了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也經歷了不少一地雞毛的「事故」。讓我們通過她的講述,走近這些「生命晶石」背後的人間悲歡。
  • 骨灰新處理方式"生命晶石" 推出一年滬上僅200家庭選擇
    原標題:骨灰新處理方式「生命晶石」 推出一年滬上僅200家庭選擇  一粒粒看似寶石的晶體,被放置在精緻的容器中。不同於一般的骨灰,「生命晶石」這種全新事物引起了大眾的關注,推出一年不到,上海僅有200個家庭選擇將故人骨灰做成生命晶石。
  • 合肥一陵園推出「生命晶石」服務 將逝者骨灰做成項鍊你能接受嗎?
    合肥一陵園推出「生命晶石」服務 將逝者骨灰做成項鍊你能接受嗎?時間:2020-09-21 15:32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合肥一陵園推出生命晶石服務 將逝者骨灰做成項鍊你能接受嗎? 9月20日,合肥一陵園推出生命晶石服務,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成項鍊等飾品,隨身佩戴。
  • 親人骨灰製成生命晶石 合肥一陵園推新型服務
    本報訊(記者  張夕)近日,合肥一陵園推出一項生命晶石服務項目,合肥市民可以將離世親人的骨灰製作成生命晶石,此事引發網友關注。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該陵園獲悉,除了將部分骨灰製作成項鍊、戒指以外,也可將全部骨灰製成工藝品;該項服務推出半個月,陵園已與多位客戶籤訂製作協議。    近日,一則「將逝者骨灰做成項鍊隨身佩戴」的視頻引發網友關注。
  • 和寵記:寵物骨灰可以做成鑽石
    寵物離世後,可以將寵物火化,並將骨灰製作成為鑽石。生命紀念轉是用骨灰或頭髮合成的人工鑽石,又稱「骨灰鑽石」「鑽石葬」,這種鑽石多年前在俄羅斯或者美國就已經出現,目前已經發展到瑞士、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香港臺灣以及中國大陸等地區。其技術原理是基於鑽石由「碳」元素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