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一顆吊墜,裡面可能裝的是親人的骨灰。
記者今天下午從八寶山殯儀館公眾開放日上獲悉,八寶山殯儀館今年推出「舍愛晶爍」服務,可將逝者骨灰經過再加工製作成為寶石或飾品隨身攜帶。
今天下午,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相關部門代表,行風建設監督員代表、普通群眾代表等約200人走進八寶山殯儀館,參觀生命文化教育展廳、火化室、逝者沐浴更衣室等。與此同時,八寶山殯儀館正式揭牌成為「北京市志願捐獻遺體服務基地「,為遺體捐贈者提供免費喪葬服務。
本市每年平均有幾十位志願者會捐獻遺體,20多年來,八寶山殯儀館一直是承接這些遺體捐獻志願者的喪葬服務單位。為了更好服務這些志願者和逝者家屬,北京市紅十字會牽頭,八寶山殯儀館與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首都醫科大學三家志願遺體登記接受站實現對接,並從今天開始成為「北京市志願捐獻遺體服務基地「,提高標準,確定規範的服務流程,為這些志願者的家屬提供優質服務。八寶山殯儀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對於家屬來說,遺體捐獻志願者的所有火化費用全免,殯儀館會有專人陪同,按照家屬要求開展服務。
在八寶山殯儀館,記者發現了一間名為「舍愛晶爍」小屋,走進這間小屋,有許多裝各種寶石的瓶瓶罐罐,還有一些項鍊成品、寶石和鑽石。工作人員介紹,項鍊上的吊墜、寶石和鑽石都是用逝者骨灰製作而成的,這是今年八寶山殯儀館新推出的一種紀念逝者的方式。「現在墓地資源緊張的現狀眾所周知,社會又大力推行環保生態葬,將骨灰做成飾品是特別人性化的一種紀念方式。」工作人員說,通過高溫高壓、添加合成材料等技術,可以將骨灰全部壓縮成為很小的寶石,或者與紅寶石、硃砂等礦物材質一起合成,製作成多種多樣的寶石,鑲嵌在紀念裝置裡,或者做成項鍊、戒指等飾品,可隨身攜帶。負責人說,在國外,這種骨灰製作成飾品的方式已經開始推廣,在本市還是第一次,定價最低約在數千元左右,八寶山殯儀館現場即可製作,兩小時左右就可以完成。
此外,記者還發現了一種可降解的環保祭祀紙張,將花型白色祭祀紙放入水中,只需要幾秒的時間,花瓣就開始在水中溶解,幾分鐘後就可以實現全部溶解。工作人員介紹,這種紙張對水環境完全沒有影響,可以替代祭祀燒紙等封建迷信和不環保行為。本報記者 葉曉彥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葉曉彥 閻彤 攝
編輯:孫海東
流程編輯: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