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蘋果#
說起中國的蘋果產業,不得不說煙臺蘋果。煙臺蘋果因為地處膠東半島、北緯37度,特殊的地理特點和氣候特點,讓煙臺蘋果蜚聲海內外。也正因為這裡的風土,煙臺蘋果的爽脆酸甜吸引了不少的忠實消費者。
近年來,煙臺蘋果從原有的國光金帥等品種過渡到了富士,現如今,原有的老品種幾乎難覓蹤跡。紅富士蘋果果個大,脆甜之外有著特殊的酸味,特別清爽。我家上個世紀90年代也種過蘋果,所以對於蘋果的發展有著一定的了解。從那時候開始,紅富士蘋果開始大量使用水肥、農藥,進而開始人工授粉、疏果、套袋,到現在還要鋪反光膜、轉果等等工序。近年來,表光、果形等等成為判斷蘋果優劣的主要標準,口感反而退到次要位置,導致煙臺蘋果勞動密集程度逐步提高,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煙臺地處膠東半島丘陵地帶,適合蘋果種植的原因就是這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山區梯田,空氣通透,四季分明,溫差合適。這種梯田的方式,導致煙臺蘋果不適合大範圍的機械化種植,而走偏方向的蘋果判斷標準,導致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同時農村勞動力嚴重老化,化肥有機肥農藥概念層出不窮。不能機械化、勞動力密集、勞動力老化並缺乏,生產成本提升,這些問題帶來煙臺蘋果的發展遭遇重重矛盾。
勞動力急缺問題可以通過機械化解決,這需要打破現在梯田模式,改成坡地種植;機械化種植就不能按照現在果形果色為主的評判標準來種植,要回歸到口感上來;對於原有的技術,比如人工授粉、套袋、反光膜、轉果等等技術,該拋棄的拋棄,該改進的改進。煙臺蘋果高質量發展,不能把蘋果做成精細農業,而應該回歸到農業的本質上來。
說句心裡話,有些帶有幹疤的蘋果,口感要比很多一級蘋果好吃!沒有套袋的蘋果,口感比套袋的好吃!不知道你有沒有同感?歡迎愛心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