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雪梨計劃發動全民力量收集海洋垃圾數據

2020-11-26 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7月9日報導,澳大利亞雪梨發起全球公民科學計劃,號召學生與志願者一起計算並記錄海洋中5萬億件塑料垃圾的一部分。

「澳大利亞微塑料評估計劃」(AUSMAP)將訓練志願者收集全澳大利亞海岸線的大小塑料垃圾。該計劃主任米歇爾•布盧伊特(Michelle Blewitt)表示,該計劃目標是監測海洋環境中塑料垃圾的數量、位置及其來源。

她說:「目前估計有5萬億件塑料垃圾在海洋中,但世界上只有3萬億棵樹,海洋塑料垃圾比陸地樹木還多。」塑料不僅可能纏住動物,還可以成為動物的食物,例如食物鏈底端的浮遊生物會吃小型塑料垃圾。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參與該計劃的9至12歲的學生使用嚴謹的科學方法收集海岸數據。布盧伊特解釋,他們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收集大型塑料垃圾,比如塑料瓶、塑膠袋,這些數據會輸入澳大利亞海洋垃圾活動的資料庫。

第二種是收集1至5毫米的小型塑料垃圾,他們會先收集樣本最頂端2公分的沙子,然後依據不同尺寸的篩子過濾,最後剩下的小型塑料會經過檢查、計算與量化。

AUSMAP也會建立地方中心,提供相關設備供全民使用。布盧伊特表示,這項計劃目的是邀請澳大利亞的民眾參與,因為民眾越積極的參與該項目,就越可能避免塑料垃圾流落到海洋。

一名喜愛浮潛的志願者哈麗雅特•斯帕克(Harriet Spark)表示,她是潛水教練,經常和同事在海邊浮潛,他們驚訝地發現岸邊有大量吸管,於是萌生了撿塑料吸管的念頭,讓大家了解背後的意義。

斯帕克發起「吸管運動」,鼓勵志願者在曼利海灣(Manly Cove)浮潛時順便收集吸管垃圾。她說:「我們每個周末收集吸管然後計算數量,並利用這些數據說服企業改變使用吸管和塑料的作法。」2017至2018年暑假,他們共撿了超過2500支吸管。

斯帕克指出,民眾可以拒絕使用吸管,但如果企業拒絕使用吸管就可以減少很多吸管,那麼這些吸管就不會出現在垃圾場、垃圾箱或海洋裡。(實習編輯:馬娜 審核:譚利婭)

相關焦點

  • 雪梨科技大學兩名學者入選澳大利亞STEM超級明星計劃
    近日,雪梨科技大學的海洋科學家Jennifer Matthews博士和生物醫學工程師Jiao Jiao Li博士入選了備受矚目的2021—2022年度澳大利亞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超級明星計劃(Superstars of STEM)60名女性之一。
  • 每年800萬噸海洋垃圾 「海上垃圾桶」或許是個辦法
    央視網消息:在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上,海洋佔據了70%以上的面積,然而日益嚴重的海洋汙染問題給海洋生態系統帶來了威脅。數據顯示,每年全球範圍內產生的海洋垃圾多達800萬噸,如何清理這麼多的海洋垃圾?下面這款「海上垃圾桶」或許能夠帶來一些啟發?
  • 海洋清理組織開始從太平洋收集海洋垃圾
    經過多年的發展,非營利組織海洋清理 (Ocean Cleanup)第一個海洋垃圾收集器,於去年10月到達太平洋海洋大垃圾場位置,目的是收集塑料海洋垃圾。令人遺憾的是,事情並沒有完全按計劃進行,這個巨大的U形海洋垃圾收集器發生故障,並在2019年1月進行修理。
  • 荷蘭21歲發明家設計新型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裝置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6月27日報導,荷蘭21歲發明家史拉特(Boyan Slat)設計出一種藉助海流力量收集海洋塑料垃圾的裝置。該裝置目前在北海水域試用一年,目的為測試其在暴風雨中的表現。
  • 海洋垃圾收集器項目遭質疑
    不可否認這是個大膽計劃。
  • [圖]荷蘭21歲發明家設計新型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裝置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6月27日報導,荷蘭21歲發明家史拉特(Boyan Slat)設計出一種藉助海流力量收集海洋塑料垃圾的裝置。
  • WasteShark:能自動收集海洋垃圾的水上無人設備
    (原標題:WasteShark:一款能自動收集海洋垃圾的水上無人設備)
  •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洋垃圾收集處理船上崗守護碧海清水
    5日上午,在廣利漁港,一艘海洋垃圾收集處理船正忙著收集水面垃圾,船過之處,漂浮的垃圾被帶走,只有微波在乾淨的水面上蕩圈圈。據介紹,由於漁船往來、集中停靠等原因,此前,在廣利漁港海域水面上,經常可以見到泡沫或破爛漁網等垃圾漂浮,帶來環境汙染。
  • 海洋垃圾收集器項目遭質疑—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Erwin Zwart 不可否認這是個大膽計劃。
  • 澳大利亞海域塑料汙染嚴重危害野生動物
    人民網雪梨9月16日電 一項新調查顯示,四分之三在澳大利亞海岸線發現的垃圾,都是塑料,而野生動物很有可能被這些垃圾纏繞,或者食入垃圾,造成嚴重後果。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研究員以每100公裡為間隔調查了澳大利亞綿長的海岸線, 收集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海洋廢棄物數據。
  • 澳大利亞雪梨市的城市公共藝術戰略
    在澳大利亞的城市規劃非常重視多元文化的融入。澳大利亞各級政府和私人團體通過不同的方式贊助和支持促進了澳大利亞文化藝術的繁榮發展。雪梨市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的首府,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城市和集中展示國家形象的窗口。雪梨市因擁有一系列多元文化的社區和高度集中的世界級文化目的地而廣為人知,被聯合國評選為全球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
  • 巨型海洋垃圾清掃機,計劃用20幾年將海洋中90%的海洋垃圾清除掉
    所設計的這種最新的垃圾清掃機器,其實是利用了海面上的洋流和海浪來作為動力,能夠讓該設備穿行於垃圾之中,從而將海上的這些浮遊的垃圾帶走,當然這些垃圾被收集起來之後,會有專門的船隻直接運到陸地上,然後進行集中處理回收利用。
  • 海洋清潔項目在太平洋展開試驗 利用洋流收集塑料垃圾
    海洋清潔項目在太平洋展開試驗 利用洋流收集塑料垃圾2018-05-24 16:32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漢堡超人責任編輯:dengjinchao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今年早些時候海洋清潔項目(Ocean Cleanup Project)團隊宣布已經租賃一個前海軍基地來組裝首個巨型垃圾收集裝置。
  • 水面垃圾無需人工清理 下城橫河港引入垃圾自動收集裝置
    水面垃圾無需人工清理 下城橫河港引入垃圾自動收集裝置發布時間:2020-10-21 15:40:17 Wed  來源:杭州網10月21日,杭州下城區橫河港水面一臺能夠自動收集垃圾的裝置,吸引了不少居民駐足圍觀。
  • 海洋垃圾該如何處理
    該島主要由生活垃圾構成,其中80%為廢棄塑料製品,島上的垃圾主要來源於陸地。重達350萬噸的「垃圾島」漂浮於海上,對海洋環境構成了嚴重威脅。     島上垃圾極易引起水生動物誤食,誤食後不易消化,可能會致其死亡。一些重金屬元素還會通過貝類、蝦類進入人體,危害人類健康。然而,太平洋垃圾島並非世界上唯一的面積巨大的海洋垃圾場,海洋垃圾問題已越來越嚴重。
  • 海洋垃圾,快到桶裡來!
    風平浪靜的時候,這張「大嘴」能把方圓6米以內大大小小的垃圾吸過來吞掉。與過去人工清理垃圾的方式相比,它不僅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而且能一天24小時不知疲倦地連續工作。  一臺Seabin每天可以收集1.5公斤垃圾,裝滿12公斤需要清空一次。一年下來,它能從海水中清理出500多公斤垃圾,相當於回收兩萬個塑料瓶或8.3萬個塑膠袋。
  • 澳大利亞啟動公眾科學項目「大堡礁普查」
    新華社雪梨10月8日電(記者郭陽)一項名為「大堡礁普查」的公眾科學項目8日正式在澳大利亞啟動,該項目旨在藉助公眾力量儘可能多地了解大堡礁現狀,以便更好地對其管理和保護。 這一項目招募的30多艘船當日開始出海考察大堡礁,其中包括遊船、遊艇和其他私人船隻。
  • 澳大利亞國家海事博物館首開中文海洋科普課程
    澳大利亞海事博物館深受孩子們喜歡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大勇):澳大利亞國家海事博物館近日攜手燈塔體育,開設南半球首個中英文海洋科普課程項目——燈塔實驗室。該項目旨在通過一系列的海洋主題課程,向公眾普及和推廣航海科學知識與海洋文化。作為澳大利亞首個使用中文的海洋科普項目,燈塔實驗室致力於為澳大利亞本地華人社群和中國遊客,提供更多接觸和了解世界和澳大利亞航海歷史發展的機會,為航海文化的多元交流注入更豐富的內涵。
  • 澳大利亞雪梨什麼時候去最合適?去了之後如何住
    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所以和北半球的國家氣候是相反的,我們在過冬的時候正是澳大利亞的夏季。 雪梨位於澳大利亞東南沿海地區,是新南威爾斯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從雪梨到墨爾本自駕需要9個小時,飛機1.5小時,飛肯恩斯3小時,飛珀斯5小時。
  • 雪梨墨爾本樓市撐不住了?澳大利亞房價迎6年來首次下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實習記者 謝陶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王曉波堅挺了數十年的澳大利亞房產最近陷入了「低潮」。據英國《衛報》報導,雪梨和墨爾本的房價下跌導致澳大利亞全國房價迎來6年來的首次下跌。澳大利亞兩大城市雪梨和墨爾本的房地產佔到了全國房地產總產值的三分之二,一直以來澳大利亞全國房價走勢與兩地密切相關。根據研究機構Domain的報告,截至今年6月,在過去的12個月裡澳大利亞全國房價下跌了1%,雪梨的獨棟住宅房價降幅達到4.5%,公寓價格也下降了3.5%,雪梨房價迎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降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