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國列車》:是循環往復的改朝更替,還是顛覆式的別開生面?

2020-12-01 騰訊網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世界是一列火車,世界上的男男女女都只是火車上的乘客而已。」在電影《雪國列車》中,那個運轉了17年的火車大概就是是現實生活的縮影。

《雪國列車》改編自獲得1986年昂格萊姆國際漫畫節大獎的法國同名科幻漫畫,在韓國2013年上映之後,首日的觀影人次就達到了60萬,創下了韓國電影的票房紀錄。

這一部寓言式的故事,劇情並不複雜,然而所揭示的主題卻是具有警策意義的,即人類社會的前進與發展,到底是循環往復的改朝換代,還是顛覆式的別開生面?

平衡之下的生存法則

電影剛開始,就設定了一個反烏託邦的故事。

在2031年,為了應付地球上愈演愈烈的溫室效應,各國群策群力,向大氣中釋放CW7來試圖阻止全球變暖。然而,因為設計的失誤,將全球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極寒深淵,地球上絕大部分生靈死亡,倖存者登上了一輛列車,這一輛列車圍繞著地球不斷的行駛,車上的乘客成為了永不停歇的列車流浪者。

列車是一個完整的世界縮影,在其他的電影中,列車行駛的方向都是前方,而雪國列車行駛的方式卻是周而復始的旋轉和輪迴。

這駕列車,並不是諾亞方舟,而是一個小型的等級社會,有著嚴格的等級之分。從車尾到車頭,乘客們都有著自己相應的待遇和生活條件,車廂尾部的底層人,看不到天日,看不到希望,為了爭取到更多的權利和平等,發動了無數次的反抗。

在一個看似充滿規則的列車中,每個人的命運是不同的。

就如同維爾福德在片尾一直強調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一樣,這一列火車如同一個監獄一樣,在看似富有秩序性的列車空間裡,隱藏著對人的桎梏,這是電影的主題和引子。

現實社會需要平衡,而這一輛列車上也需要維持人與人之間的平衡。

在列車上,是一個較為封閉的場所,這裡的水、食品、空氣、資源等因素都是人們生物鏈中最為重要的元素,任何一環出了問題,都有可能會導致這一輛列車的停滯,影響到正常運轉。

居住在列車尾部的人們,不管是他們內部的自相殘殺,還是克勞德冷酷無情的殘酷統治方式,都是維爾福德減少人口的一種方式,看似殘酷的背後,其實也是對於現實社會的隱喻。

這一列列車,如同當今的地球,各國精誠團結,然而,也有很多國家為了資源和生存的權利而爭奪著,導演奉俊昊利用這樣的一個故事,來暗喻現實社會的矛盾,在看似充滿科幻的背景前提下,體現的卻是人類的生存法則。

反抗者的人性救贖

奉俊昊曾經說過:

「最無情的故事,是直戳人們內心的沉重和隱喻。」

男主角柯蒂斯滿含著淚水,對小姑娘尤娜說:「我十七年在陸地上,十七年在列車上」,這一位鐵骨錚錚的硬漢在表達自己過去的時候,淚如雨下。

對於他來說,是尾部車廂的「起義領袖」,然而,在他的內心深處,也隱藏著被割成了兩半的靈魂,一半是光明的火炬,另一半是黑暗的陰影。

對於他來說,也是經歷過一段救贖之路,在剛開始,他因為飢餓,可以自私到為了食物將尖刀對準了同胞的惡人,然而,當他看到自己的同伴為了他人而割掉身上的肉時,他的內心觸動了,從此走上了帶領大家反抗,成為英雄的道路。

這一系列的轉變,不僅是柯蒂斯的崛起,也是他對於自我的救贖。

在西方神話中,天堂和地獄永遠都只有一牆之隔,這樣的寓意映射到了電影中,也變成了火車頭部和尾部之隔,天使和魔鬼往往也只是一念之間。

在列車尾巴,人們衣衫襤褸,食不果腹,然而,在通往「天堂」之路的過程中,卻能夠精誠團結,用自己的身體幫助戰友抵擋住敵人的槍口,而列車頭部的「貴族」乘客,卻充滿了暗算和懷疑。

這樣的反差對比,也體現了故事中主人公人性魅力和回歸。

是癮君子也是「隱君子」

「只有走出去,才能真正結束這一切。」 ——南宮民秀

在密不透風的列車中央,帶著寒意的抽屜被打開,電力專家南宮民秀和自己的17歲的女兒已經被關了17年,對於一個為列車的正常運轉設計了複雜系統門鎖和安保系統的工程師來說,多年的禁閉和關押也隱藏不了自己對於自由的嚮往和對女兒的愛。

他的女兒尤娜,溫和而善良,透過一雙溫暖的眸子可以看出,多年的關押並沒有讓她喪失本該有的善良和真誠,她是一位癮君子,他們卻幫助柯蒂斯連接電纜,打通了一道又一道的通往車頭的門。

和柯蒂斯的正面反抗不同,這一對父女也隱藏著自己的希望,他們熱切盼望能夠打開車門,獲得重生的機會,所以,父女兩人和柯蒂斯通力合作,兩者之間的關係既團結,也微妙。

故事中有這樣一個細節,南宮民秀打開了那一盒人類僅存的兩根香菸,點燃之後,狠狠的擲在了地上,目睹這一群列車尾部的「尾部人」的哄搶。相比較柯蒂斯想要迫切的開啟那一扇復仇之門,南宮父女的追求更為簡單和純粹。

值得一提的是,南宮想要打開的除了真實存在的通往自由的門之外,更多是一種精神上的解脫和自由之門,他的目標超越了在列車尾巴生活了17年的「尾部人」,指向了更為高級的精神世界。

也許,正是因為這一位工程師的身份不同,他是一個較為清醒的智者,看似癲狂,實則心細如髮。在癮君子的背後,他也是一位「隱君子」。

「時間太久了,別人都覺得那是一堵牆,然而,那卻是一扇門。」

南宮先生想要炸開的這一扇門,也正是他通往自由的禁錮之門,對於舊秩序的破壞和對於重生的希望,只有真正走出這一扇門,才能夠看到冷天雪地中的新生。

最終,他沒有走出去,他的女兒卻走了出去,也算是完成了他最後的希望和寄託吧。

鳳凰涅槃之後的人間清明

這部電影中的孩子一共有三種。

第一種,是底層勞動者中頑強生存的兒童;

第二種,是被權貴階層「洗腦」的孩子;

第三類,是被當做「列車部件」一部分,機械化運轉著列車運營的孩子;

這三種孩子這也象徵著人類的三種未來,看上去似乎都是弱小的個體,然而,他們所能夠代表的也是人類精神世界的希望。

當畫家將斷臂人孩子所作的畫給他父親看的時候,意味深長的說:

「這裡的光線太暗了,你看看這個孩子的眼睛,也許,你能夠看出希望。」

正因為孩子是社會的希望和未來的棟梁,所以,在這列列車上,孩子們也成為了兩個階級中爭奪的重要資源。

在人類的資源爭奪中,孩子們所能夠扮演的,正是各種權力制衡的「工具」,不管是被洗腦,還是被當做列車的零部件,孩子們都失去了自己應該享受到的陽光和正規的教育。

人們為了保存未來的有生力量,自我犧牲。

在故事的末尾,尤娜帶著被當做「零部件」的孩子一起走出了列車,在廣袤無垠的冰雪世界裡享受著陽光的照耀。

遠處雪地上的北極熊,代表著新的希望,也預示著一個新的開始,鳳凰涅槃之後的人類世界一片清明。

寫在最後:

《雪國列車》是秦俊豪導演的第一部英文電影,他將技術,敘事和藝術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是將自己的世界觀表達的較為完整的一部作品。

通過豐富而深入的影像呈現,為觀眾構建起了完整而充滿話題性的討論價值,將現實生活中鏡像化的呈現在了我們面前,帶給人們的不僅是一場視覺和藝術上的盛宴,也有更多現實中未解之謎的思考,深化了故事的主題,也增強了電影的藝術感染力。

相關焦點

  • 雪國列車已經失去平衡,威爾福德先生的秘密即將暴露!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下劇集版《雪國列車》的第五話。如果說電影版《雪國列車》講述的是對現實的隱喻,那麼劇集版就是在講述人類最後的一場戰爭。為了維持列車上的平衡,梅蘭妮不得不利用「威爾福德先生」的謊言來拉攏人心,實際上她自己才是雪國列車的領導者,那麼如果威爾福德先生只是一個謊言的話,那麼永動機也真的存在嗎?
  • 《雪國列車》今日公映 五大看點乘客須知
    超強的國際影星陣容、突破想像的科幻設定、熱血沸騰的動作場面、逼真震撼的視聽效果與多重反轉的故事劇情,將成為《雪國列車》「乘客須知」的5大獨特看點。  乘客須知二:單向車程 有上無下  冰雪災變毀滅世界 鐵軌上的「諾亞方舟」永不停熄  《雪國列車》背景設定為2031年新冰河時期,地球被冰雪覆蓋生命幾近滅亡,僅存的倖存者被迫生活在一輛永不停止的列車上。
  • Netflix版的《雪國列車》,人類最後的生存之道?
    倖存的人類居住在一輛巨型列車之上。這輛長達1001節車廂的列車,永無止境地圍繞地球轉圈。列車內分為各個不同的等級。為什麼靠前車廂的人每天錦衣玉食?為什麼靠後車廂後面的人賤如草芥?Netflix網飛的劇場版《雪國列車》,沿用了韓國原版電影的背景設定。距離雪國列車啟程已經2805日,超過7年的時間。
  • "雪國列車"導演:中國人通過影視知韓文化是好現象
    和《漢江怪物》一樣,《雪國列車》也是一部災難片,但科幻色彩更濃。這部極具話題性與感官震撼的動作巨製剛被確認中國內地上映日期為3月17日。對於影片能在中國內地的快速定檔,導演奉俊昊表示「非常高興」:「很開心也很榮幸,《雪國列車》終於在中國內地正式定檔了。上周來到中國見到了許多熱情的觀眾與媒體,儘管有些緊張,我希望《雪國列車》不會讓這些期盼已久的觀眾們失望。」
  • 《雪國列車》:科幻版諾亞方舟上的人類進化史
    《雪國列車》:科幻版諾亞方舟上的人類進化史 時間:2014.03.1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張雨凝 分享到:
  • 《雪國列車》:末日列車上人們為了活命,連吃17年蟑螂
    文/24號今天我們來說一一部韓國科幻電影《雪國列車》。劇中所有的劇情都在一列列車上進行。作為一部反烏託邦的商業大製作,早有《銀翼殺手》和《黑客帝國》等珠玉在前,《雪國列車》在科幻設定方面可以說並沒有太多亮點。且不說永動機的設定本身就違反物理定律,茫茫雪國中的鐵路為何不需要檢修,以及列車為何非要每年在鐵路上巡遊,這都是一些形式感大於現實感的設定。
  • 底層窮人吃蟑螂,上層人歌舞昇平,劇版《雪國列車》上映在即
    5月11日,TNT新劇《雪國列車》放出Netflix版前導預告片,曝光了劇版《雪國列車》的演員陣容、劇情設定和定檔日期。劇版《雪國列車》劇照劇版《雪國列車》劇照飾演者詹妮弗·康納利雖然青春不再,但還是風韻猶存。
  • 科幻災難劇《雪國列車》首曝預告 冰封末日黑色壓抑
    2013年,一部由「美隊」克裡斯·埃文斯主演的電影《雪國列車》進入大家的視野,該片的科幻災難元素讓影迷們印象深刻。今日,官方在SDCC 2019漫展上公布了同名美劇《雪國列車》的首支預告片,一起來看看。
  • 【電影推薦】韓國科幻電影《雪國列車》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部因全球變暖,愚蠢的的人類發射冷凍劑導致世界毀滅的災難片《雪國列車》。
  • 第一集美劇《雪國列車》第一季Part1-中英文腳本
    否認者知道為什麼Thedeniersknewwhy,但還是讓我們用謊言走上不歸路butstilltheydoomeduswiththeirlies。Wilfordforesawthefuture,他準備了方舟列車andhepreparedaGreatArktrain。
  • 王建國大膽表白李雪琴,雪國列車你磕了嗎?
    小編最早認識李雪琴還是從短視頻開始,李雪琴冷幽默又接地氣的段子簡直讓人笑到肚子痛。雖然沒什麼內涵,卻總有種嘮家常的莫名喜感。隨後還因為和吳亦凡那條「清華校門」的互動爆紅網絡,一時間風光無兩。很多人吐槽嘲笑李雪琴沒文化,上了《脫口秀大會》才知道人家真的是北大畢業。不僅如此,人家的碩士學位還是在紐約大學深造的。
  • 高分災難電影《雪國列車》世界末日之後人類靠吃蟑螂勉強度日
    簡單來說就是蝴蝶效應導致的,那麼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的《雪國列車》是因為全球發射了代號CW-7的冷凍劑,本想是緩解一下越演越烈的溫室效應,沒想到是把地球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極寒深淵,全球70多億人最後活下來的只有幾千個人,他們登上了地球最後的「諾亞方舟」。
  • 世界末日之後人類靠吃蟑螂勉強度日,高分災難電影《雪國列車》
    現實中簡單來說是一系列的蝴蝶效應導致的,但是在今天賢哥要講的這個故事《雪國列車》裡的設定是因為世界各國發射了代號CW-7的冷凍劑,本想緩解一下愈演愈烈的溫室效應,沒想到卻將地球推入了,萬劫不復的極寒深淵。全球七十多億人,只有幾千人活了下來。他們登上了地球最後的「諾亞方舟」,一輛威爾福工業開發的列車,成為了永不停歇的流浪者。
  • 這列「雪國列車」載著遊客去「找北」
    24日傍晚從哈爾濱始發的K7039次旅客列車,次日上午抵達漠河站。夜晚室外溫度接近零下40攝氏度。望著結冰的火車車窗,來自深圳的乘客梁書楊穿著單衣,和同伴舉杯相慶,期待著她們的第一次「找北」之旅。地處中國最北端,黑龍江省漠河市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前去體驗「極寒」「最北」。穿行大興安嶺的「雪國列車」,成為遊客們前往漠河市的重要選擇。
  • 末日題材新遊,雪國列車上的求生之路
    末日題材新遊,雪國列車上的求生之路 2020-09-03 20:55  被窩玩遊戲的貓 前幾年的熱門動畫《甲鐵城的卡巴瑞內》相信不少網友都印象深刻
  • 《雪國列車》闖關遊戲:階層金字塔不會斷層,階級食物鏈不會消失
    但不管是狂熱的宗教主義的諷刺還是人性抉擇善惡的政治家,統治效果都很明顯。後車廂的人為了生存不惜一切,前面的車廂為了享受而要驅逐外來者,每個人都幹了該階層應該做的事。甚至從秘書喜歡用尺子衡量一切和孩子的漠然,都是調教成功的例子。放在我們現在肯定會覺得可笑,但是現在市場經濟上鼓吹的大牌,各種種草拔草之類的對比行為,不惜一切的瘋狂購買,不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調教?
  • 七部發生在列車上的電影,釜山行讓人動容,最後一部列車沒有終點
    」,由於列車工人的偷工取巧,導致了列車的失控,出現了嚴重的溜逸事件,這輛無人駕駛的列車如同火藥庫一般衝向人口密集區,而發現這輛失控列車的兩位主人公必須拼盡全力去阻止這場災難的發生。釜山行1、雪國列車這部電影所涉及的列車是一輛末日列車,它沒有終點,靠著永動機載著世界上最後的人們不斷向前行駛
  • 劇版《雪國列車》來襲,張涵予加盟諜戰大劇
    5月17日 雪國列車 Snowpiercer Season 導演: 詹姆斯·哈維斯 編劇: 格雷姆·曼森 主演: 詹妮弗
  • 地球重回冰川時代,列車成為人類最後的庇護所——《雪國列車》
    大多數的人類死於寒冷與恐慌,只有為數不多的數千人登上了威爾福德工業開發的列車,成為永不停歇的流浪者。在之後的十七年裡列車構建了屬於自己的獨立生態系統,列車就像微縮的社會,有窮人富人之分。越靠近車頭的人越富有,富人驕奢淫逸、日夜笙歌;車廂越靠後,資源越少,末節車廂都是髒兮兮的底層窮人。
  • 這就是我與芬蘭的初遇——波羅的海,雪國遊輪,極地特快
    即使作為在北京這個冬季偶爾也會下大雪的城市長大的孩子,看到這漫天大雪的一剎那,還是興奮得發出了WoW的驚嘆。北歐,我終於見到你啦。斯德哥爾摩吃過簡單的晚餐,早早回到酒店休息,準備第二天早起趕渡輪~一向以設計出眾的瑞典,無論是餐廳小店還是酒店擺設,都透著那股子濃濃的極簡而硬朗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