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國列車》:末日列車上人們為了活命,連吃17年蟑螂

2021-01-15 嗨24號

文/24號

今天我們來說一一部韓國科幻電影《雪國列車》。劇中所有的劇情都在一列列車上進行。

作為一部反烏託邦的商業大製作,早有《銀翼殺手》和《黑客帝國》等珠玉在前,《雪國列車》在科幻設定方面可以說並沒有太多亮點。且不說永動機的設定本身就違反物理定律,茫茫雪國中的鐵路為何不需要檢修,以及列車為何非要每年在鐵路上巡遊,這都是一些形式感大於現實感的設定。觀眾與其把它看作科幻電影,還不如把它當作一部類型化的寓言電影來欣賞更好。

劇情紀要世界各國為了應對愈演愈烈的溫室效應,世界各國在2014年發射了代號CW-7的冷凍劑,誰知卻將地球推入了萬劫不復的極寒深淵。大多數的人類死於寒冷與恐慌,只有為數不多的數千人登上了威爾福德工業開發的列車,成為永不停歇的流浪者。

這列火車藉助威爾福德(艾德·哈裡斯 Ed Harris 飾)開發的永動引擎,並且配備各種完備設施,在之後的十七年裡構建了屬於自己的獨立生態系統,周而復始旋轉在43.8萬公裡的漫長旅途中。生活在末尾車廂的底層人民一直飽受壓迫,為了爭取自由和權力,他們在過去發起過多次暴動,但無疑例外均以失敗告終。

末日列車「破雪者號」本身就是人類社會的一個縮影,影片一開始就利用各種強烈的對比,把窮人和富人,有權者和無權者階級衝突表現得淋漓盡致。然而階級並非社會的全部,隨著革命者從末尾向車頭挺近,影片表現的階層逐漸升高,個體自由與整體生存之間的矛盾也逐漸凸顯。起義領袖柯蒂斯從革命一開始就表明了自己「不自由,毋寧死」的決心,在車廂肉搏一段戲裡,他為了生擒人質不惜犧牲自己的兄弟,達到了為大我而獻身的崇高境界。但在影片末尾,在經歷了「平衡論」的洗禮之後,他毅然做出了車毀人亡的「非理性」選擇,表明他在自由地死去和蛆蟲一般活著之間選擇了前者。全人類為此付出了慘烈的代價,但倖存者贏得了生而為人的尊嚴。

劇中有一點好的是導演對於劇中演員的打磨非常到位影片的每個人物都經過細緻地琢磨。

「美國隊長」克裡斯埃文斯扮演的主角柯蒂斯從「惡人」到「義人」,再到「真人」,走過了一條曲折的心路,最後的斷臂呼應著吉連姆當年拯救孩子的義舉,完成了自我救贖。雖然被別的配角搶去了不少風頭,但角色性格很豐滿。蒂爾達斯文頓扮演的童花頭女幹部集天真、古板和邪惡於一身,是影片中最搶眼的角色之一。自然,奉俊昊也沒有忘記給自己的好基友宋康昊安排一個最酷的角色——安保設計師南宮明秀,這個「職業帶路黨」堪稱影片最大的伏筆,在三大幕後黑手中,只有他持續關心著窗外的氣候,而且在一次又一次失敗的革命中積累著力量。高雅星則繼《漢江怪物》之後第二次扮演他的女兒。

讓編者不明白的是這節列車到底有多少列,編者特意數了一下列車的每節車廂,從尾廂開始,1食堂(領蛋白塊兒的地方),2,隔離車廂;3,監獄;4,一節空車廂,有床、桌無人,應該是看守休息的地方;5,食品車間;6,sleeping car(標牌上寫的),肉搏戰的戰場;7,供水車廂;8,農作物車廂;9,水族館;10,冷藏車廂,保存牛羊肉的(但沒說牛羊養在哪兒);11,課堂;12和13,兩節軟臥車廂,裡面有牙醫、裁縫等各種服務;14,酒吧;15,髮廊;16,泳池;17,桑拿;18;黑暗的一節車廂,柯蒂斯死裡逃生後從裡面穿過,沒有細節;19,迪廳;20,鋪滿毛皮的沙龍;21電子控制室;22,機械設備,橋和通往外面的門都在這裡,23,神聖的引擎。

尾廂有多少節?不知道。按人口說,18年前上來了1000多人,那怎麼也得有十幾節。自相殘殺死了一些,後面處刑時的目標是殺掉74%,剩下18個,也就是原先總共還剩七八十人。編者只能說我猜的。

一部電影如果想要得到觀眾如同,必須建立在對故事中的人物動機、情感產生共鳴的基本上。原著漫畫儘管廣受推崇,但它有著一個顯著的缺點,那就是三部中主要人物均性格單薄,而充當集權主義化身的權力者形象臉譜化。奉俊昊在改編時首先注重創造出能夠統領全片的角色,賦予他層次感。與原著中普羅洛夫的個人行動不同,柯蒂斯的反叛變成了一次斯巴達克斯式的集體暴動行為。作為底層貧民的首領和最終某種程度上政權的接替者,柯蒂斯不再僅僅是一枚推動情節的棋子,而是一面反照人類自身的鏡子。他漸漸面臨嚴峻的抉擇,一是以生存的名義肯定這種集權社會、壓迫統治的合理性,抑或是這樣的人類,這般的地獄根本不值得拯救。

片中約翰·赫特飾演的底層暴動者的精神導師,以及艾德·哈裡斯飾演的統治者威爾福特,這些角色都有著暗藏的動機,從隱喻的層面來講,他們與柯蒂斯就像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具有二元對立統一的映照關係。如果說原著中普羅洛夫的最終選擇是出於絕望,而柯蒂斯則是出於對極權本質和人類命運的深刻認識,奉俊昊也將漫畫原著對社會制度的諷喻加以深化,上升到了哲學反省的高度。

《雪國列車》成也原著,敗也原著。正如朋友指出的,《雪國列車》的故事載體——這列二十幾節車廂的末世列車,本身就是一個浮在半空中的形式存在,正如那臺荒誕的永動機引擎。如果,你不認軟科幻這條理,那麼,這部電影的嚴肅性勢必要大打折扣。譬如,為什麼只有一個門?這個問題會接著引出以下問題,這個門還居然是在最前面,那麼當年的人們是怎麼擠上來的……因此,難怪也有人說,《雪國列車》更像一部政治隱喻電影,而非科幻電影。漫畫所能呈現的1001節車廂,放在電影裡變得不切實際,也令製作難度一路爬升。也有變本加厲地抱怨,這哪是科幻大製作,完全就是一出封閉空間室內劇,就連外頭的冰雪特效都做得不到位。

《雪國列車》依然展現了韓國電影人在進軍國際上的勇氣和魄力。無論典型與否,科幻片在中日韓等國都不見長。日本動漫有大量的科幻題材,無奈真人化道路一直不太順暢。在類型突破上,《雪國列車》還是具有裡程碑意義,哪怕它還小心翼翼,不夠純熟。

即便《雪國列車》依然帶給我不小的震撼,但在觀影的愉悅感上,一個沒有觀眾緣的開頭,一段五味雜陳的中間死鬥以及一個漏洞百出的結尾,它明顯不如奉俊昊之前的幾部作品。如果你能掌握了內地學者們的文本分析大法,那麼,《雪國列車》看個預告片和故事梗概,就能寫出雄文一篇。因為它想闡釋的東西,已經超越了電影這個形式。至於電影的表現手法有沒有給這個論證過程加分,在我看來,奉俊昊所做的還遠遠不夠

相關焦點

  • 世界末日之後人類靠吃蟑螂勉強度日,高分災難電影《雪國列車》
    霍金曾預言在2032年,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地球將進入下一個冰河世紀。那為什麼氣候變暖會導致地球進入冰河世紀呢?現實中簡單來說是一系列的蝴蝶效應導致的,但是在今天賢哥要講的這個故事《雪國列車》裡的設定是因為世界各國發射了代號CW-7的冷凍劑,本想緩解一下愈演愈烈的溫室效應,沒想到卻將地球推入了,萬劫不復的極寒深淵。全球七十多億人,只有幾千人活了下來。
  • 高分災難電影《雪國列車》世界末日之後人類靠吃蟑螂勉強度日
    霍金曾經預言在2032年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地球將進入下一個冰河世紀,那為什麼氣候變暖會成為冰河世紀呢?簡單來說就是蝴蝶效應導致的,那麼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的《雪國列車》是因為全球發射了代號CW-7的冷凍劑,本想是緩解一下越演越烈的溫室效應,沒想到是把地球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極寒深淵,全球70多億人最後活下來的只有幾千個人,他們登上了地球最後的「諾亞方舟」。
  • 底層窮人吃蟑螂,上層人歌舞昇平,劇版《雪國列車》上映在即
    《雪國列車》電影由奧斯卡獎獲得者韓國名導奉俊昊執導,該片曾獲得2013年第56屆亞太電影節最佳美術獎、2014年第34屆韓國電影青龍獎最佳導演獎,至今在豆瓣上保持著7.5的高分。《雪國列車》科幻漫畫原著獲得1986年昂格萊姆國際漫畫節大獎,在豆瓣上也有7.6的高分。有優秀的原著保駕護航,相信劇版的故事情節不會差;影版導演奉俊昊擔任劇版監製,質量有了一定保證。
  • "雪國列車"導演:中國人通過影視知韓文化是好現象
    和《漢江怪物》一樣,《雪國列車》也是一部災難片,但科幻色彩更濃。這部極具話題性與感官震撼的動作巨製剛被確認中國內地上映日期為3月17日。對於影片能在中國內地的快速定檔,導演奉俊昊表示「非常高興」:「很開心也很榮幸,《雪國列車》終於在中國內地正式定檔了。上周來到中國見到了許多熱情的觀眾與媒體,儘管有些緊張,我希望《雪國列車》不會讓這些期盼已久的觀眾們失望。」
  • 地球重回冰川時代,列車成為人類最後的庇護所——《雪國列車》
    下一節車廂則是他們加工食物的地方,眾人紛紛搶著蛋白膏吃著,柯蒂斯在製造蛋白膏機器上方看到吃了17年的蛋白膏竟是蟑螂做的,忍不住多嘔吐。列車軍隊休息之後正要打開下節車廂時,專家女兒大喊「不行」,但專家已經開了門。
  • 人類苟活在一輛列車上,靠吃蟑螂為生,這部電影滿滿末日景象!
    未來某年,地球正在經歷一場巨大危機,突如其來的氣候變化使得地球上的大部分人類滅亡,剩下的人類開始在一趟沒有終點的列車上繼續苟活著。「雪國列車」成為了他們最後的避風港、最後的溫暖卻也是最後的牢籠,每個人都在為食物,住宿,衣食而掙扎著,在車廂末尾的人民是飽受層層剝削與壓迫的人,於是他們成了反抗者,為了尊嚴與生存同列車上的權力階層展開鬥爭。穿過一節節狹窄的車廂,靠吃蟑螂苟且活著的人看到了從未想像到的世界。
  • 《雪國列車》:是循環往復的改朝更替,還是顛覆式的別開生面?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世界是一列火車,世界上的男男女女都只是火車上的乘客而已。」在電影《雪國列車》中,那個運轉了17年的火車大概就是是現實生活的縮影。 在2031年,為了應付地球上愈演愈烈的溫室效應,各國群策群力,向大氣中釋放CW7來試圖阻止全球變暖。然而,因為設計的失誤,將全球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極寒深淵,地球上絕大部分生靈死亡,倖存者登上了一輛列車,這一輛列車圍繞著地球不斷的行駛,車上的乘客成為了永不停歇的列車流浪者。
  • 科幻災難劇《雪國列車》首曝預告 冰封末日黑色壓抑
    2013年,一部由「美隊」克裡斯·埃文斯主演的電影《雪國列車》進入大家的視野,該片的科幻災難元素讓影迷們印象深刻。今日,官方在SDCC 2019漫展上公布了同名美劇《雪國列車》的首支預告片,一起來看看。
  • 末日題材新遊,雪國列車上的求生之路
    末日題材新遊,雪國列車上的求生之路 2020-09-03 20:55  被窩玩遊戲的貓 前幾年的熱門動畫《甲鐵城的卡巴瑞內》相信不少網友都印象深刻
  • 懸疑驚悚片《末日列車》少了末日世界之感,多了的推理元素!
    《末日列車》是2020年上映的末日驚悚影集推薦,又譯《雪國列車》,可在Netflix線上看,為奉俊昊導演電影的前傳故事,時間軸建立在冰封時期的7年後,主要演員為珍妮佛康納莉、戴維德迪格斯。劇情在敘述地球的氣候沒有任何改善,同樣是在一個極度寒冷且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惡劣環境,社會制度也沒有因為7年前的那場革命而獲得任何改善,人們照樣生活在不斷往前疾駛的火車上。
  • 雪國列車已經失去平衡,威爾福德先生的秘密即將暴露!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下劇集版《雪國列車》的第五話。如果說電影版《雪國列車》講述的是對現實的隱喻,那麼劇集版就是在講述人類最後的一場戰爭。為了維持列車上的平衡,梅蘭妮不得不利用「威爾福德先生」的謊言來拉攏人心,實際上她自己才是雪國列車的領導者,那麼如果威爾福德先生只是一個謊言的話,那麼永動機也真的存在嗎?
  • 七部發生在列車上的電影,釜山行讓人動容,最後一部列車沒有終點
    本次主要為大家帶來了七部發生在列車上的電影,一起來感受一下別樣的電影精彩。,而這兩個賊被傻根的善良淳樸所打動,保護傻根不被偷,但另一夥賊卻盯上了傻根的這筆錢,於是列車上的一場明爭暗鬥開始了。釜山行儘管《釜山行》僅僅是一輛列車上的故事,但其中所包含的人性卻可以覆蓋到形形色色的人們身上,而它的主題也非常明確
  • Netflix版的《雪國列車》,人類最後的生存之道?
    倖存的人類居住在一輛巨型列車之上。這輛長達1001節車廂的列車,永無止境地圍繞地球轉圈。列車內分為各個不同的等級。為什麼靠前車廂的人每天錦衣玉食?為什麼靠後車廂後面的人賤如草芥?Netflix網飛的劇場版《雪國列車》,沿用了韓國原版電影的背景設定。距離雪國列車啟程已經2805日,超過7年的時間。
  • 《雪國列車》今日公映 五大看點乘客須知
    乘客須知二:單向車程 有上無下  冰雪災變毀滅世界 鐵軌上的「諾亞方舟」永不停熄  《雪國列車》背景設定為2031年新冰河時期,地球被冰雪覆蓋生命幾近滅亡,僅存的倖存者被迫生活在一輛永不停止的列車上。
  • 《雪國列車》:科幻版諾亞方舟上的人類進化史
    《雪國列車》:科幻版諾亞方舟上的人類進化史 時間:2014.03.1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張雨凝 分享到:
  • 營養是牛奶的四倍丨新型「蟑螂奶」你敢喝嗎?
    、永遠死不了的食腐生物,就連輻射也無法對它們產生影響。要是有世界末日的話,最後只有這些髒兮兮的小東西能倖存下來。如果世界上沒有蟑螂,我們的生活將更加美好。事實上:世界上共有將近5000種蟑螂,種類極其豐富,而其中只有30種左右可以被視作害蟲,可以說是蟑螂中的害群之馬。
  • 【電影推薦】韓國科幻電影《雪國列車》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部因全球變暖,愚蠢的的人類發射冷凍劑導致世界毀滅的災難片《雪國列車》。
  • 企圖給地球降溫,卻把地球凍住了,末日劇愛好者必追神劇
    2013年,一部韓國末日電影《雪國列車》,在中國創下了最新票房紀錄,引來大眾觀影熱潮。之後,TNT預定了劇版《雪國列車》,由原電影導演奉俊昊任監製,此後影迷們便開始了漫長的等待。等了四年,今天它終於來了!劇版《雪國列車》與電影背景基本相同。
  • 蚯蚓幹,蟑螂塊……科幻電影中還有哪些重口味?
    還記得那位死前心願是吃碗白米飯的日本駕駛員嗎?其實不是大家不想吃,是真的吃不上。這是為什麼呢?地下生活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日光不足,儘管植物在人造光源下也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但其轉化效率遠不如太陽光下。地下城雖然有樹,人們卻以蚯蚓為主食,這說明到了片中的2075年,哪怕人類已經能製造推動地球的發動機,人工光合作用的效率也還沒有達到能夠滿足35億人口糧食供給的程度。
  • 震撼人心的末日求生片,看完只想說,「活著真好」!
    2020年,地球多災多難。天災人禍,接踵而至。病毒、蝗災、山火、澳洲大火、洪水、氣罐車爆炸、公交車墜湖......很多網友都在討論,簡直是世界末日既視感。今天帶來了幾部超震撼的末日求生電影。看完只覺得,「活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