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是史上最具破壞力的流行病之一,自1981年首例病人出現以來,它已經奪走3500多萬人的生命。僅2016年一年,全球就有100萬人死於愛滋病毒相關病症,新增180萬感染者。愛滋病不可小覷的破壞力僅為它備受關注的原因之一,還有一個原因是它的出現總是和難登大雅之堂的性愛形影不離。然而性愛屬於人類的生理需求之一,區別於動物,人類在發生性交時快感與情感體驗非常重要,姿勢變化也遠多於動物,據《金瓶梅》記載,啪啪的姿勢有72種。今天春雨君要給大家科普的是,啪啪啪時進入哪個部位最容易傳播愛滋病;在魚水之歡時,需要做到哪些才能將感染愛滋病的概率降到最低。
最易傳播愛滋病者,非肛交莫屬
經過多年的普及,大多數人應該都知道愛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為與感染者的血液、乳汁、精液、陰道分泌物等體液發生交換。如果不使用套套,無論採用哪種姿勢,常見的會發生體液交換的途徑主要有3個,口交、陰道性交、肛交,這幾種途徑傳播愛滋病的機率並不相同,概率最高的為肛交,其中肛交的受方更容易被傳染愛滋病,概率可達0.5%。
感染途徑 估計感染機率
肛交受方 0.50%
肛交插入者 0.065%
陰莖陰道交媾女方 0.10%
陰莖陰道交媾男方 0.05%
口交接受者 0.01%
口交插入者 0.005%
值得一提的是,愛滋病最開始嶄露頭角就是在常發生肛交的男同性戀群體中。1981年美國270餘名男同性戀者陸續被檢查出嚴重免疫缺陷病,其中121人死亡,研究人員彼時並不明確這就是愛滋病,稱其為男同性戀相關免疫缺陷(Gay-Related Immune Deficiency),這一年媒體將愛滋病稱之為「男同性戀癌症(同志癌)」。在此之後,愛滋病在吸毒、獻血的人身上發現,並且人們也漸漸認識到,導致愛滋病的並非性取向,而應該歸咎於不當的性生活方式。後來愛滋病才正式被命名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英文縮寫為AIDS,英譯為愛滋病。
為什麼肛交更容易傳播愛滋病?
同樣是發生了體液交換,為什麼肛交的概率遠高於口交和陰道性交呢?
1. 從生理上來說,直腸壁薄,且收縮性能比不上陰道,在啪啪過程中直腸黏膜容易破裂,並出血,有時甚至會被撕裂而大量出血。另外,精液中的病毒濃度高,直腸壁內有小靜脈分布,破裂後,精液直接與血液發生交換,傳遞病毒的可能性更大。
2. 一般來講,人們帶保險套的主要目的是避孕,肛交沒有懷孕的風險,因此肛交過程中戴套套的可能性低於陰道性交,這也增加了愛滋病毒傳播的可能性。
啪啪時最好的預防方式仍然是戴套!
目前沒有預防愛滋病的藥物或疫苗,在啪啪過程中最優的防艾方式還是帶套套。有證據表明,男用乳膠安全套對愛滋病毒及其它性傳播疾病的防護率達85%以上。
除非我們能確定性伴侶沒有愛滋病,否則建議啪啪全程都要使用套套,無論是陰道性交還是肛交。少數人和愛滋病感染者口交時,通過傷口被感染愛滋病,雖然風險較低,但為了確保絕對的安全,建議口交時也使用套套。唾液的愛滋病毒濃度很低,通常接吻不會感染愛滋病,除非對方口腔有傷口。
除了戴套,做到這2點啪啪更安全
1. 慎選性伴侶
雙方皆終身單一性伴侶風險最低,使用酒精毒品的社交環境及群交風險最高,由於套套會顯著的降低性交時男方的快感,因此偷拔套套是很常見的。短期炮友很有可能會假裝自己並沒有愛滋病。所以要避開使用酒精毒品的社交環境,同時謹慎選擇性伴侶。
2. 男性進行包皮環切術
男性自願進行包皮環切術可將男性通過性行為方式獲得愛滋病毒感染的風險降低約60%。
關於愛滋病與性的科普內容至此就告一段落。最後,值得再次強調的是愛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為與感染者的血液、乳汁、精液、陰道分泌物等多種體液發生交換,也就是說愛滋病毒並不會通過親吻、擁抱、握手或者互用個人物品、共同用餐或飲水等一般性日常接觸傳播,所以完全不需要談艾色變。
目前愛滋病雖然不可治癒,但如果堅持治療,治療依從性好,愛滋病毒在患者體內的進展可以放緩到幾近停止的水平。越來越多的愛滋病毒感染者能保持良好狀態,有勞動能力。但醫療技術的進步並不能彌補公眾認知的殘缺,愛滋病人能否正常的工作生活,還有賴每一個非醫療工作者的努力。當我們對愛滋病有充分認識,不再把愛滋病人當做危險的小眾群體,愛滋病人才能更坦誠的向伴侶、家人坦露病情,也會更積極的接受治療。
參考資料
1. hiv.gov. A TIMELINE OF HIV/AIDS.
2. Smith DK; Grohskopf LA; Black RJ;. Antiretroviral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After Sexual, Injection-Drug Use, or Other Non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HIV in the United States. MMWR. 2005, 54 (RR02): 1–20
3. European Study Group on Heterosexual Transmission of HIV. Comparison of female to male and male to female transmission of HIV in 563 stable couples. BMJ. 1992, 304 (6830): 809–813.
4. WHO-愛滋病毒/愛滋病
題圖來源:123rf圖庫
文:大王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