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北京最「古老」植物溫室、也是新中國第一座熱帶亞熱帶植物展覽溫室——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在完成整體修繕和設備更新後,即將於4月10日起全新開放。全新開放的溫室收集展示2000餘種熱帶亞熱帶植物,包括首次同時展出4種猴麵包樹、印度贈送中國的菩提樹等。
被戲稱為「姥爺溫室」的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修建,2018年進行全方位修繕和改造,修繕後佔地面積2430平方米,包括多肉植物室、菩提室、?子植物室(內含由舊溫室改建而成的食蟲植物室)等8個展室,植物多樣性保育和展示能力大幅提升。
同時,溫室不僅留存著與新中國外交相關的國禮植物,如菩提樹(印度)、木槿(朝鮮)、九重葛(越南)、矮生香蕉(古巴)等,還保存著科研人員引種收集的黑桫欏、珙桐、紅皮猴麵包樹、錢幣馬尾杉等珍稀植物。
「姥爺溫室」的多肉植物室內,許多展品種類是科研人員近年來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多次野外科學考察中引種收集到的特色植物資源。其中,有「生命之樹」之譽的非洲猴麵包樹頗引人矚目。過去幾年,科研人員對非洲猴麵包樹屬植物的自然分布區進行全面科學考察,採集到7種猴麵包樹的標本、果實,並利用溫室條件成功繁殖出4種猴麵包樹種苗。目前,「猴麵包樹家族」已在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園「安家落戶」,「姥爺溫室」10日的重新開放也將是中國首次同時展出4種猴麵包樹屬植物。
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園還將舉辦「『一帶一路』珍稀植物展——非洲猴麵包樹的故事」專題展覽,旨在讓更多公眾了解猴麵包樹種群的瀕危原因,理解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
北京植物園於1956年經中國國務院正式批准建立,由中科院與北京市合作選址建設,如今分為南(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園)、北(北京市植物園)兩部分。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園現有面積74公頃,以支撐科學研究為主,其中展覽區面積20.7公頃,共收集保存全世界各類植物7000餘種。
編輯/張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