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水河是一條穿梭於雲南、貴州、四川三省交界處的河流,歷來就是多民族世代居住的家園。據了解,古時候每到秋冬季節,赤水河沿岸的灘涂上人頭攢動,那是當地的土人在尋找有壯陽功效的秘藥。
其實古代土人們尋找的秘藥,就是一種我們赤水河當地稱之為「打屁蟲」的昆蟲。這種打屁蟲是一種會飛的青黑色昆蟲,指甲般大小,狀如水龜。春夏季節,這種蟲也經常到處亂飛,人們不小心碰到它,便放出一種奇臭無比的氣體,讓人噁心難聞。關鍵是這種味道還久久難以散去,讓人們避而遠之。也許就是因為這種蟲時常放出的臭味,所以人們形象地稱它們為「臭屁蟲」或「打屁蟲」。實際上,中國不少地方的人們都曾經見到過打屁蟲,也曾經聞到過它那噁心的臭味。

打屁蟲學名叫做九香蟲(Coridius chinensis),為兜蝽科九香蟲屬下的一個種。小編在此不解,打屁蟲明明是很臭的,學名居然帶個香字,叫做九香蟲!九香蟲也就是打屁蟲,成蟲有翅能飛,其寄主植物主要是葫蘆科植物,如各種瓜類的南瓜、冬瓜、西瓜、絲瓜、水瓜等。剛孵出的若蟲(幼蟲)多在寄主植物蔓裂處和葉芽和葉柄上,棲息於卷褶的黃色枯葉內。九香蟲以寄主植物的汁液為食物,以成蟲蟄伏在土石塊下、石縫中、瓜棚或牆縫中穴內越冬。九香蟲全體橢圓形,長1.7~2.2釐米,寬1~1.2釐米,體一般紫黑色,帶銅色光澤,頭部、前胸背板及小盾片較黑。

據說,古代的時候,這種俗名為打屁蟲的九香蟲是赤水河那些土人的壯陽藥。這在明朝時期才成型的中醫藥典籍《本草綱目》裡有記載:「九香蟲,產於貴州赤水河中。大如小指頭,狀如水,身青黑色。至冬伏於石下,至驚蟄後即飛出,不可用矣」,「九香蟲鹹濕無毒,理氣止痛,溫中壯陽,久服益人,土人多取之,以充人事」。土人指的是當時赤水河流域山區裡生活著的少數民族。人事是古代房事的雅稱。明代的赤水河流域位置偏僻,信息閉塞,土人不知道,也不會有漢族人的那些昂貴壯陽藥。但是它們有自己的壯陽土方——打屁蟲,所以才「土人隨意取之,以充人事」。

所以,古代的時候,每到秋冬季節,赤水河沿岸的灘涂上人頭攢動,土人們都是在忙著尋找有著壯陽功效的打屁蟲。今天,土人們的後裔依然還是在赤水河畔尋找著這樣的壯陽藥——打屁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