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刺蒺藜,竟然是古代暗器的原型?至今還有器具在使用!

2020-12-04 好養護

都說農村地區地大物博,各種各樣的草植物就讓人應接不暇。今天小編想問問大家見過上圖的刺蒺藜jí lí 嗎?這個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見過它吧!只是不一定叫的出來它的名字而已。它看似很普通,但是你知道嗎?刺蒺藜竟然是古代暗器鐵蒺藜原型,甚至至今還有很多用它原型做的器具哦!

刺蒺藜介紹

蒺藜一年生草本,莖由基部分枝,平臥,淡褐色,常生於荒丘、田邊及田間。刺蒺藜為蒺藜科植物蒺藜和大花蒺藜的成熟果實。蒺藜多由4-5個分果瓣組成,排列成稜狀球形,直徑7至12毫米。單一分果瓣為斧狀三角形,多數小刺,並有對稱的長刺、短刺各1對。刺蒺藜質地堅硬,刺手。

刺蒺藜的藥用價值

刺蒺藜有散風,明目,下氣,行血的藥用價值,刺蒺藜雖然具有平肝明目、散風行血的功效,同時對牙齦出血也有一定的療效。但是,是藥三分毒,所以在使用時一定要聽從醫生的指導哦!

刺蒺藜兵器原型之鐵蒺藜

鐵蒺藜,中國古代一種軍用的鐵質尖刺的撒布障礙物。有4根伸出的鐵刺,長數寸,凡著地均有一刺朝上,刺尖如草本植物「蒺藜」。所以無論如何投擲,總有一方尖刺朝上,簡單而有效。

中國在戰國時期已使用鐵蒺藜,戰爭時將鐵蒺藜撒布在地,用以遲滯敵軍行動。秦漢以後,鐵蒺藜成為軍隊中常用的防禦器材,除在道路、防禦地帶、城池四周布設外,部隊駐營時,也有營區四周布設。宋代以後,鐵蒺藜的種類逐漸增多,如布設在水中的「鐵菱角」,聯綴於木板上的「地澀」,攔馬用的「蹄」,在刺上塗敷毒藥的「鬼箭」等。

刺蒺藜兵器原型之蒺藜槍

古代生產力低下的時候,人們模仿蒺藜做出兵器,有一種叫做蒺藜槍。蒺藜它自身也可以被用作兵器,在大規模作戰中,把蒺藜撒在敵軍行軍道路中然後打埋伏。蒺藜的存在會大大降低敵軍作戰力。

刺蒺藜器具原型之現代刺繩

在近代,鐵蒺藜又發生了很多的改進與演變,現在在我們身邊比較常見的是一種刺繩,這種刺繩是由全自動化的刺繩機擰編而成。主要用於草場邊界、鐵路、高速公路、廠區,私人別墅,監獄等地的隔離防護。

相關焦點

  • 中藥刺蒺藜有什麼功效?
    農村荒野間的刺蒺藜帶刺,有祛風止癢的功效,還能用於乳癰乳閉。農村中藥材頗多,刺蒺藜就是其中一種。刺蒺藜就是蒺藜的果實,說起它的原植物,農村的朋友或許都有印象,它是一種匍匐類的草本植物,其藥用部位是果實,這是一種具有多個稜角的果,果瓣分為好幾個,上面帶著很硬的刺,包括小刺,長刺以及短刺,故而名字裡有「刺」這個字,讓它在各類中藥材中辨識度更加高,容易在野外找著。這種植物常生長在草叢中,小時候放羊就碰到過,可別用手嘗試著去抓,容易被刺破表皮,那時還真不懂,這也是中藥。
  • 刺蒺藜
    刺蒺藜(《本草衍義》)【異名】茨(《詩經》),蒺藜(《毛詩傳》),蒺藜子、旁通、屜人、止行、豺羽、升推(《本經》),即藜(《別錄》),白蒺藜(《藥性論》),杜蒺藜(《聖惠方》),休羽(《綱目》),旱草(《本草經解》),三角蒺藜(《本草求真》),三角刺(《中國藥植志》),八角刺(《青海藥材》),蒺骨子、野菱角、地菱(《江蘇植藥志》),硬蒺藜、蒺藜蓇葖(《山東中藥
  • 農村一「路霸草」,是十大兵器原型,大鵝都不敢踩,很適合當籬笆
    要說起農村的「路霸」,相信許多朋友都會想到大鵝,但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種路霸草,比大鵝還厲害,它是十大兵器的原型,不僅是人不敢惹,就算是家畜也不敢踩它呢,特別適合當籬笆。農村一「路霸草」,是十大兵器原型,大鵝都不敢踩,很適合當籬笆!這種「路霸草」山新區的朋友都見到過,也許還深受過其害呢,因為它就是蒺藜草。
  • 田間一野草「蒺藜」,跟武器「鐵蒺藜」有關,想不到價值還很高
    【蒺藜介紹】它的學名叫做「蒺藜」,有的地方叫它「刺蒺藜」、「白蒺藜」。在田間野外是一種很常見的雜草,它是蒺藜科蒺藜屬的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通常它的莖平臥匍匐在地面向四周長生,它的莖上長著像羽毛一樣羽狀複葉,它的果實有5枚果瓣,果瓣上長有銳利的小刺,果實成熟後非常堅硬,能夠輕易的刺破人的皮膚。它的花米黃色,花期5-8月,果期6-9月。
  • 此種植物叫「蒺藜」,渾身長滿刺,農民當成雜草,殊不知藥用價值
    在農村,有這樣一句老話「鄉間百草皆是藥」,不管是哪種植物都可以治療一些疾病,我國對於中草藥的使用歷史比較久遠,像神農嘗百草、李時珍尋藥等等,我們農村比較常見的拉拉秧別看不起眼,但它也是一味中草藥,只不過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很多中草藥使用並不是很廣泛。
  • 黃芪和農村的野刺蒺藜是一種植物嗎?
    而刺蒺藜的花朵比較小,也是特別明豔吸睛的亮黃色,雖然它的花瓣數量也是5瓣,但花朵上是個雄蕊顯而易見。我們可以在田間地頭看到刺蒺藜,也可以在海濱沙灘和荒地上看到野蠻生長的刺蒺藜,就它的分布範圍來說幾乎囊括了全國各地。
  • 日本最可怕的三種暗器,瞬間能奪取人的性命,擊中率達100%
    提到暗器,大家估計不陌生吧,一般都是一些小刀,對於暗器一般就是隱藏的很深,關鍵時刻就會奪取對方的性命。今天我們說說世界上殺傷力強悍的三種暗器。很懂行的人聽了都會聞風喪膽。這些暗器常常是一招斃命。第一種就是枕槍,這種兵器一般都是忍者使用。
  • 植物原色圖鑑—蒺藜科—刺蒺藜
    蒺藜科—刺蒺藜
  • 蒺藜又名蒺藜子、刺蒺藜、白蒺藜、硬蒺藜、大花蒺藜、蒺骨子;全草:名茨、旁通、屈人、止行、休羽、升推《本草綱目大全-草部》
    蒺藜四兩(帶刺炒,磨為末),胡麻仁二兩(泡湯去衣,搗如泥),葳蕤三兩,金銀花一兩(炒磨為末)。四味煉蜜為丸。早晚各服三錢,白湯下。2、治眼疾,翳障不明。蒺藜四兩(帶刺炒),葳蕤三兩(炒)。共為散。每早服食後三錢,白湯調服。3、治胸痺,膈中脹悶不通或作痛。蒺藜一斤,帶刺炒,磨為細末。
  • 趣談你感興趣的野生蒺藜基本面
    其實最為常見的一種興奮劑,可以觸發蛋白質的合成,刺激肌肉的增長,在服用興奮劑之後,在相同的運動強度下,肌肉力量的增長速度可以達到普通人的40%左右,也就是說相同的訓練得到的收益幾乎是普通人的一半之多,所以說曾經這一類的興奮劑被大範圍的使用在舉重運動員的訓練當中,他們的訓練強度平均都可以加15磅或者是30磅的重量。
  • 蒺藜----功效與作用
    秋季果實成熟時採割植株,曬乾,打下果實,除去雜質。本品由5個分果瓣組成,呈放射狀排列,直徑7~12mm。常裂為單一的分果瓣,分果瓣呈斧狀,長3~6mm;背部黃綠色,隆起,有縱稜及多數小刺,並有對稱的長刺和短刺各1對,兩側面粗糙,有網紋,灰白色。質堅硬。無臭,味苦、辛。蒺藜圖片
  • 中國古代不僅有防不勝防的暗器,就連火箭老祖宗都提前造過!
    一聊今天和大家講講古代那些鮮為人知的裝備武器。一、狀元筆狀元筆也要判官筆,器形似筆,筆頭尖細,筆把粗圓,也有兩端均為筆頭的,筆身中間有一圓環,形狀比較接近峨眉刺,環套在手指筆可以旋轉,還有的只是一端有筆頭在筆的尾部有環也是可以讓筆旋轉的。
  • 民間草藥:蒺藜
    這果子上有很多的小刺,還有對稱的長刺和短刺各1對。翻開毛毛,狗狗的皮肉明顯被刺到,難怪狗狗著急與難受。這個當了壞人的果子,大名為蒺藜,民間叫「急了狗子」,取狗狗們被沾上後著急之意。果子是其藥用部位,但這麼多的刺,能直接入藥嗎?當然沒問題,下文要提到的附方,很多就是用的帶刺蒺藜。不過也有將刺打入冷宮的,比如下面的炮製法。炒蒺藜:取淨蒺藜,炒至微黃色,碾去刺即可。
  • 中藥材:蒺藜
    藥材名稱:蒺藜 別名:白蒺藜、刺蒺藜、蒺藜子 採收加工:8-9月果實由綠色變成黃白色,大部分已成熟時,割取全株,曬幾天,脫粒,再曬乾。
  • 蒺藜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
    一,蒺藜的植物學特點1,名稱和分類地位蒺藜是正式中名,也是一種藥材名稱;別名在山東、雲南等地叫白蒺藜;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蒺藜科蒺藜屬一年生草本。2,分布和生長環境蒺藜在我國南北各地都有分布;通常生長在沙地、荒地、山坡、村莊附近,向陽乾燥的地方比較多。
  • 天津口岸首次從未梳的含脂剪羊毛中檢出檢疫性雜草——長刺蒺藜草
    近日,天津海關動植食中心植物檢疫室在來自阿根廷的未梳的含脂剪羊毛中檢出檢疫性雜草——長刺蒺藜草。據悉,這是天津口岸首次從未梳的含脂剪羊毛中截獲該雜草。這批進口的含脂剪羊毛總重量約為14.6噸。長刺蒺藜草,禾本科,蒺藜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以種子進行繁殖。該雜草根系發達,繁殖很快,可以嚴重危害農作物及牧草。且長刺蒺藜草總苞外具刺,能刺傷動物表皮,並造成組織感染,危害極大。這類檢疫性雜草須引起口岸一線檢疫人員的重點關注,一旦發現,應立即進行焚燒處理。
  • 每天學一味中藥,蒺藜!
    02別名 狗娃刺、茨、旁通、硬蒺藜、血見愁、野菱角、刺蒺藜,三角蒺藜。 03植物形態 一年生匍匐草本,多分枝,全株有柔毛。
  • 國產4大常見暗器:第2農村的小夥伴經常玩,現在成特種部隊標配
    導語:4大經典暗器:第1外形獨特,被稱「冷兵器之王」,殺敵快如閃電暗器是一種較為隱蔽武器,它們通常體積比較小,而且使用的時候無聲無息,在出其不意之下就能夠擊殺敵人,想要防都防不住,在冷兵器時代,暗器誕生的數量最多,使用的頻率也最高,群體大多都是殺手居多
  • 蒺藜草屬|植物界的小刺蝟
    唐朝詩人王維的《老將行》寫道:「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奔騰畏蒺藜。」↑ 簡單但殺傷力極強的鐵蒺藜↑ 宋代西夏人的瓷質蒺藜需注意蒺藜草屬(非中國種)進入現代社會,雖然不用擔心鐵蒺藜了,但是一些「國外版蒺藜」企圖混雜於進境羊毛、糧谷中進入國境,危險也不容小覷。
  • 蒺藜 | 在我的設想裡,法王的金輪就是這模樣
    現代人穿的鞋子普遍底比較厚,要是從前的人從長了蒺藜的土地上走過免不了要吃點苦頭。這不,《周易》「困」卦中就提到了蒺藜:「六三:困於石,據於蒺藜;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兇。」我沒在農村生活過,對蒺藜沒什麼反感,反而覺得它的果實很酷。蒺藜果實是五角形的,每角的先端各有兩枚銳刺。作為兵器的鐵蒺藜面面都有刺,無論怎麼丟在地上都能扎人。但蒺藜果實有「溫柔」的一面——原本開花的一面是不長刺的。暫且將開花的這一面稱為正面。在果實正面,我們還可以看到柱頭的遺存。如把果實翻到背面,可以發現另外十枚銳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