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簡訊 | 石刻符號記錄1.3萬多年前毀滅性彗星撞擊地球

2021-02-15 地圖看世界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團隊最近發現,土耳其哥貝克力石陣禿鷹石柱上雕刻的古老符號,記錄了1.3萬多年前毀滅性彗星撞擊地球,這次撞擊導致地球產生小冰期,從而推動人類第一個文明的誕生。據考證,該遺址修建於大約11500年前,是人類至今在地球上發現最早的文明遺蹟之一。

Gobleki Tepe的石柱,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寺廟遺址

       

        土耳其的安納託利亞地區是人類最早古文明的孕育地區之一,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哥貝克力石陣Gobekli Tepe。其位於土耳其安納託利亞東部烏爾法市郊近十公裡處。在1994年被由一位牧羊人發現。

禿鷹石柱上雕刻的符號

土耳其Sanliurfa博物館的禿鷹之石

對石刻符號解譯為天文符號,使用計算機軟體將其位置與天文相匹配,研究人員將記錄的時間確定到10,950BC。 這幅圖像顯示了10,950BC的夏至的星座位置。

        這一災難迎來了持續1000年的寒冷氣候,它有可能源自太陽系內一顆巨大彗星的爆炸產物。瓦解的彗星物質恰好進入地球軌道,降落在今天的加拿大和美國北部的冰蓋地區。大規模撞擊事件使地球生態遭受嚴重影響。大量物種滅絕,猛獁等生物在這次事件中滅絕。

歡迎關注可能是最有學術範兒的地理類公眾號【地圖看世界】~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查看每日郵報原文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的古代石刻講述公元前1.1萬年毀滅性的彗星撞擊地球事件
    對我們來說,找出公元前1.1萬年的古人類生活痕跡非常具有挑戰性,但是通過研究古代石刻和將一些令人困惑的信息與考古數據配對,研究人員相信他們已經發現或許能證實人類文明的具體證據
  • 曾經發生的一次彗星撞擊,讓人明白,地球是個「幸運兒」
    文/濤聲依舊曾經發生的一次彗星撞擊,讓人明白,地球是個「幸運兒」我們都知道,地球可謂是一個幸運兒,得天獨厚的環境造就出了許多生命的誕生,要知道地球之所以能夠如此的安全,需要在眾多條件結合之下才能夠做到,迄今為止,在地球上已經發生過了不少次的天體撞擊事件,包括毀滅性的撞擊,那時候人類還沒有誕生罷了。
  • 細思極恐,彗星撞擊地球離我們很遠嗎?會因被彗星撞擊而毀滅嗎?
    在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場面:一顆巨大的天體以極高的速度向地球飛速而來,倘若人類無法阻止它與地球相撞,那麼頃刻間地球就將受到毀滅性的打擊,人類也隨之失去自己生存的家園。這樣的災難給我們帶來了極大恐懼感,但是地球真的會有那麼一天嗎?據說早在恐龍時代就有彗星撞擊地球而是恐龍滅絕, 在影視作品中的彗星撞擊地球並非超現實,而是真實存在的,人類會像恐龍一樣滅絕嗎?其實彗星撞擊地球並非發生在遠古時代,離我們最近的也有幾次,其中就有發生在中國。
  • 彗星威脅性最大:撞擊地球 生命大滅絕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可能對地球構成撞擊危險的較大型彗星的數量可能要比我們原先估算的更多。目前美國宇航局主要的關注點還是在於近地小行星對地球可能構成的威脅,但這項研究表明或許我們也應該將目光投放到更加遙遠的木星軌道之外,在那裡的無邊黑暗中隱藏著很多的彗星。
  • 12800年前地球遭到彗星強烈撞擊?這是有力證據!
    智li發現撞擊證據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UC Santa Barbara)地質學名譽教授詹姆斯·肯尼特(James Kennett)和同事們多年前開始研究更新世末期發生的一次重大宇宙撞擊的跡象時,他們幾乎不知道預測的氣候影響會有多麼深遠
  • 25年前彗星撞擊木星事件,為地球敲響警鐘!
    這張圖片包括全部21塊碎片長達約710,000英裡(1,140,000公裡),幾乎是月球到地球距離的3倍。這些碎片在1994年7月撞擊了木星。科學家已經確定很多地球上的隕石坑,更多的是因為撞擊造成的,而非火山噴發,比如1英裡寬(1.6千米寬)亞利桑那州流星隕石坑,93英裡寬(150千米寬)墨西哥希克蘇魯伯隕石坑。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與木星的撞擊將是一次特別的機會,讓科學家研究撞擊對於行星來說會有怎樣的影響。
  • 恐龍運氣不好,其實隕石撞擊地球出現毀滅性災難的概率只有13%
    茫茫宇宙空間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星體,其中就有一些在宇宙空間中四處飄散的行星,這些小行星漂泊在宇宙空間的過程中,就有可能撞擊到其他的身體之上,當一些小行星撞擊到地球上時,就會引發一系列的撞擊事件,而且這些撞擊事件對地球的影響也是有一定危害的,甚至毀滅性的。
  • 如何保衛地球,讓我們看看25年前彗星撞擊木星事件
    計算表明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受行星引力的影響會分裂成大塊(某些可能會超過半英裡寬),並且會圍繞木星旋轉且在1994年7月撞擊木星。圖解:1994年5月17日拍到的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的碎片。這張圖片包括全部21塊碎片長達約710,000英裡(1,140,000公裡),幾乎是月球到地球距離的3倍。這些碎片在1994年7月撞擊了木星。
  • 41年後哈雷彗星再次回歸,能不能把彗星通過某種方式在太空擊毀?
    作為人類第一顆有記錄的周期彗星和肉眼可見的最大的彗星之一,哈雷彗星在全球天文愛好者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既然在三十多年前就能發射太空飛行器對哈雷彗星進行近距離觀測,那麼在四十多年後當哈雷彗星再次光顧地球時,我們能不能使用核武器等方式將其擊毀?每年都會有大量天體墜入大氣層,由於體積小,在高速飛行中與空氣摩擦產生高溫,燃燒殆盡,並不會造成實質性威脅。
  • 超大彗星撞擊地球,威力相當於20億顆原子彈,卻被木星及時制止了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0.1%,並且它一個比其他七個行星的質量,加起來還要大,由於它的質量大,引力也非常的大,在它的引力作用下,使得不少小行星改變了飛行軌道並撞向木星,可以說,如果沒了木星,地球被小行星撞擊的概率會成倍增加。
  • 當彗星分裂時,如果它們撞上地球,碎片造成的破壞是毀滅性的!
    沒有人知道有多少顆彗星,但彗星中含有大量的水冰,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地球獲得全部水的方式之一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受到大量彗星撞擊。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的一篇論文就研究了彗星碎裂對地球構成的潛在威脅。認為彗星的解體可能對地球上生命的消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並可能會再次發生。在論文中提到了楊格·德萊亞斯邊界,大約發生在12900至11700年前。
  • 1.3萬年前彗星撞地球形成冰川期 猛獁等古生物滅絕
    1.3萬年前彗星撞地球形成冰川期 猛獁等古生物滅絕不過其他科學家表示,在1.3萬年前地球被這麼大的天體撞到的概率僅為千分之一。他們表示,一次撞擊不能作為引起這麼大規模野火的原因。  納皮爾的理論指出,這場大災難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當時地球進入一個碎片(從大彗星上脫落下來的)密集的區域。有數千塊從彗星上脫落下來的冰物質撞上地球,每個碎片撞上地球釋放出來的能量,都相當於一兆噸核彈爆炸釋放出來的能量。撞擊產生的煙塵充滿大氣層,遮擋了陽光。
  • 當彗星分裂時,碎片如果撞上地球可能會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在太陽系的深遠歷史中,曾有過比現在多得多的彗星。沒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但彗星包含大量的水冰,科學家大體上認同地球獲取水的其中一種方式就是來自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大量彗星撞擊。他寫道:「這篇論文的目標是去更細節地模擬祖彗星的分解,看看在當時的天文環境和地面記錄之間是否可以做出合理的匹配;並因此,更廣泛地,討論這種彗星在過去的氣候變化中扮演的角色。」這種類型的很多研究關注彗星恩克,又名2p/Encke。這是一顆1786年被首次記錄的周期性彗星。很多研究者想知道恩克是否導致了諸如新仙女木冰凍期之類的地表事件。
  • 當彗星分裂時,碎片如果撞上地球可能會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在太陽系的深遠歷史中,曾有過比現在多得多的彗星。沒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但彗星包含大量的水冰,科學家大體上認同地球獲取水的其中一種方式就是來自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大量彗星撞擊。一篇2019年的論文著眼於彗星對地球構成的現代威脅。標題為「來自彗星碎片的風險。」
  • 超級彗星可能撞擊地球,是真相,還是謠言?
    天文學家推測物種大滅絕和「環境劇變的特殊時期……被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確認,也與對彗星種群的新認識一致。」一個更實際的發現與阿波羅計劃期間帶回的月球巖石有關,據報導,樣本上有3萬年以前的小型隕石坑,這表明此前太陽系內部曾大量湧入破壞性粒子。
  • 來自太陽系邊緣的彗星不太可能撞擊地球
    它從距離太陽大約930億英裡的地方(從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1000倍)環繞太陽系,並延伸到距離我們大約3光年遠的地方(光年是光在一個光線中行進的距離)年,約5.9萬億英裡)。奧爾特雲被認為包含數十億顆彗星,其中大部分彗星都太小而且遙不可及?即使使用強大的望遠鏡也是如此。
  • 我們有能力防禦小行星與彗星撞擊地球嗎?
    我們有能力防禦小行星與彗星撞擊地球嗎?我覺得在50年前是不可能的!2000年1月18日加拿大的當地早晨,一顆直徑約6米的小行星闖入上空,隨著與地球大氣層的摩擦起火,產生太陽般的亮光,遠在800公裡之外的居民目睹了這一天文奇觀。所幸的是在加拿大西部上空2公裡處這顆小行星就爆炸了,對人類並未造成實質性的損失。2002年6月6日,一顆直徑約10米的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在地中海上空爆炸。
  • 1994天文奇觀——彗星撞擊木星,能量相當於20億顆原子彈
    當天傍晚18時30分,在上海佘山天文臺,我國第二大口徑(1.56米)的天文望遠鏡攝下了第一張木衛1的照片。19時36分20秒和19時43分32秒,成功地觀測到彗星第4塊碎片撞向木星,木衛1號兩次增亮,亮度增強了8倍。碎片接觸大氣層的摩擦和碎片的撞擊產生的火球使木衛一兩次閃亮。 午夜23時15分,木衛一又一次閃亮:第5塊彗星碎片撞了上來。
  • 衛星會和流星一樣飛向地球嗎?彗星又是為什麼撞擊地球?
    在我們頭頂的外太空有數量眾多的人造衛星,它們搭載著各種設備運行在自己的軌道上,用來服務或者科研工作,然而這些重達上千公斤的人造衛星也有壽終正寢的時候,這些失去「生命」的衛星將脫離軌道漫無目的的漂浮在宇宙中,有的則徑直地衝向地球,但這些衛星會飛到到地球上,砸到我們嗎?
  • 彗星或將於2014年撞擊火星:概率約1/2000(圖)
    彗星2013 A1的運行軌道,根據現有的軌道根數計算,這顆彗星可能將於2014年10月份與火星發生相撞,目前估算的撞擊概率約為1/2000北京時間3月29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導,自從1957年人類迎來航天時代以來,全世界各國已經向火星發送了數十顆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