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紐特人能用屎做冰刀還能切肉?科學家嘗試:做不到

2020-12-06 網易科技

(原標題:Scientists try but fail to make a KNIFE from their own frozen faeces after an explorer claims Inuits use the technique in the Arctic)

作者 | 卡麥拉

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國家地理探險家韋德·戴維斯(Wade Davis)撰寫的小說《太陽下的陰影》中描述了關於因紐特人的離奇故事:一位因紐特人的所有工具都被沒收,為了逃離家人,他竟然將自己的糞便冰凍處理,製作成一把刀。

目前,科學家依據《太陽下的陰影》所描述的故事情節,製作了一把「糞便刀」,但是實際操作效果並不理想,用「糞便刀」切豬皮,實驗以失敗告終,用糞便製作的冰刀無法切開豬皮,只是在豬皮上留下了幾道黃色痕跡……

但在小說《太陽下的陰影》中,因紐特人糞便製作的冰刀將一隻狗砍成肉醬,並用它的骨頭做成雪橇逃走。這是因紐特民族最受歡迎的故事之一,在其他書籍、紀錄片和網站多次轉載。

實驗中精心製作糞便冰刀

為了測試糞便冰刀的真實性,美國肯特州立大學人類學家梅廷·埃倫(Metin Eren)、米歇爾·貝貝拉(Michelle Bebbera)以及研究同事將人類糞便放入實驗室冰箱中,溫度調至零下20攝氏度冰凍成片狀結構,為了製作與國家地理探險家戴維斯描述的糞便冰刀,埃倫博士接受了一種獨特的「北極飲食」。

埃倫連續8天時間吃高蛋白和脂肪酸食物,同時,也吃碳水化合物、水果和蔬菜,5天後,研究小組開始每天收集埃倫的糞便樣本,用於製作刀具。

為了將冰凍糞便製作成刀狀,研究人員採用多種辦法,他們將糞便放入陶瓷刀形模具進行塑形,還親手將冰凍糞便進行打磨處理。

糞便冰刀無法切開豬皮

在切割實驗之前,他們將糞便冰刀從冰箱中取出,使用金屬銼刀削出刀刃面,然後在零下50攝氏度的乾冰中快速冷凍。隨後他們拿出豬皮、豬瘦肉和豬腱肉,分別測試刀具的鋒利情況。

他們首先拿豬皮開刀,令人失望的是,無論是「刀模」冰刀還是「手形」冰刀,都無法切開豬皮。反覆切割嘗試之後,僅在豬皮上留下糞便冰刀融化的黃色痕跡,這是融化的糞便殘渣。

接下來研究人員決定採用貝貝拉博士的糞便樣本重複實驗,期間貝貝拉的飲食方式偏西餐風格,主要吃芝士漢堡、義大利麵和洋蔥圈等。然而,最新製作的糞便冰刀仍無法切開豬皮。

他們表示,出於好奇心,大家嘗試用冰刀能否切下豬皮的皮下脂肪,用了很大的工夫,才切下較薄的脂肪片,期間冰刀在快速融化,不斷滲出糞便殘渣。

如何製作一把糞便冰刀?

為了製造出符合探險家戴維斯小說《太陽下的陰影》的糞便冰刀,埃倫連續8天吃了北極食物——富含高蛋白和脂肪酸的食物,但也包括碳水化合物、水果和蔬菜。

同時,研究人員還使用貝貝拉博士的糞便樣本重複這項實驗,他食用偏西餐的飲食(包括芝士漢堡、義大利麵和洋蔥圈)。

埃倫的北極食物:

第一天:13點吃雞蛋、16點吃牛肉點心、18點吃牛排;

第二天:9點吃火雞點心、11點吃牛排、19點吃三文魚和牛肉片;

第三天:9點吃牛肉片、12點吃牛肉點心、18點吃三文魚、義大利飯、小西蘭花;

第四天:9點吃牛肉香腸、16點吃蘋果醬、17點吃火雞波蘭燻腸;

第五天:9點吃火雞香腸、11點吃通心粉和奶酪、20點吃雞翅;

第六天:8點吃雞翅、14點吃安格斯牛肉丸;

第七天:8點吃火雞香腸、12點吃三文魚和鱸魚片。

貝貝拉的西餐食物:

第一天:7點吃乳酪、11點吃小扁豆和大米、17點吃義大利麵和肉醬;

第二天:7點吃貝果和奶油奶酪、11點吃牛肉餅、18點吃芝士漢堡和洋蔥圈。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好奇世界,與你一起探索未知。

關注網易科技微信號(ID:tech_163),發送「知否」,即可查看所有知否稿件。

本文來源:知否 責任編輯:喬俊婧_NBJ11279

相關焦點

  • 自不自戀看眉毛、屎做的刀不好用,2020搞笑諾貝爾獎來了
    他們又邀請了28名志願者觀察這些面孔,研究人員將所有人的面部的某一部分縮小或者乾脆去掉,然後詢問一批新的志願者,看他們是否能識別出哪個人可能很自戀。研究結果發現,當一個人的眉毛被去掉的時候,無論換幾批測試者也無法識別出這個人是否自戀了。而且一個人的眉毛的深淺稀疏開始影響受試者的判斷,故此科學家得出了眉毛濃密的人更加自戀的初步結論。那麼這項研究的意義是什麼呢?在社會交往中,往往眉毛濃密的人給人留下的印象最深,更容易博取關注度。
  • 破解因紐特人的「屎」詩傳說,凍得再硬的大便也做不了刀
    這一切要源於戴維斯在幾篇頗受歡迎的文章和演講中重複的因紐特人「屎刀」的故事,這是他從獵人奧拉尤克·納基塔爾維克(Olayuk Narqitarvik)那裡記錄下來的,發生在加拿大巴芬島的一角。但他聲明,自己從未在任何學術或科學期刊上發表過關於因紐特人經常用人類糞便製成的工具的言論。
  • 破解因紐特人的「屎」詩傳說,凍得再硬的大便也做不了刀
    所以他不敢相信一群學者會把「屎刀」作為一項科學挑戰,當因紐特人的世界正在他們腳下融化時,他很難接受任何學者,即使是還原論者,在這樣的工作上耗費時間和金錢。,它都是因紐特人聰明才智和堅韌精神的奇妙象徵,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文化特徵。
  • 糞便刀具的傳說:因紐特人用糞便製成刀具,並殺死動物
    早在1998年,著名作家韋德·戴維斯在他的《陽光下的陰影》書中講述了一個因紐特人的神奇故事。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上了年紀的因紐特男人,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拒絕搬到一個定居點居住,而是打算獨自生活在冰上。在冬天的大風中,他走出他們的小屋,排便,並把糞便磨成冰凍的刀片,他用這把糞便刀具殺了一條狗,用狗的肋骨做雪橇,用獸皮套住另一隻狗,消失在了黑暗中。這個故事是否是虛構的尚不清楚,但利用糞便作為工具的想法並不是前所未有的。
  • 屎冰刀好用嗎?接吻有啥奧秘?2020搞笑諾貝爾獎出爐
    自戀的人會有更獨特的眉毛,比如高高飛起的眉尾、稜角分明的眉形之類。NO.3 和平獎:按了門鈴就跑獲獎者:印度和巴基斯坦政府獲獎理由:兩國政府指使自家的外交官深更半夜去按對方的門鈴,然後迅速跑掉。這種非暴力較勁手段確實是非常和平,哈哈。
  • 為了能讓孩子「長壽」,女人需要這樣做,因紐特人的悲傷故事
    為了能讓孩子「長壽」,女人需要這樣做,因紐特人的悲傷故事在這個發張迅速的年代,很多人都喜歡外出旅遊,畢竟旅遊也是一种放松自己,增加閱歷的方式。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個獨特的民族,在這個民族中,他們為了讓孩子能「長壽」,女人只能選擇這樣做,到底他們做了什麼事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因紐特人的悲傷故事。因紐特人是生活在北極圈附近的土著民族,他們可以說是非常地道的黃種人,因為他們和我們長相酷似,他們也有著黃黃的皮膚,黑黑的頭髮。
  • 搞笑諾貝爾獎頒獎,美國教授用便便做刀具獲獎
    由美國肯特州立大學和克利夫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因製作和測試人類便便做的刀具,獲得了今年材料科學獎。搞笑諾貝爾獎,旨在表彰那些讓人捧腹的科學成就,「先讓人笑,再讓人思考」。艾倫從高中起就被加拿大北部地區一個因紐特人的故事深深吸引著。傳說中這個因紐特人用自己的糞便製作了一把刀,在寒冷的北方求生。這個故事艾倫聽了很多遍,他一直好奇這個故事的真實性。
  • 搞笑諾貝爾獎頒獎,美國教授用便便做刀具獲獎
    由美國肯特州立大學和克利夫蘭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因製作和測試人類便便做的刀具,獲得了今年材料科學獎。 搞笑諾貝爾獎,旨在表彰那些讓人捧腹的科學成就,「先讓人笑,再讓人思考」。往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都是在哈佛大學舉行並進行現場直播,而今年由於新冠疫情,第30屆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改成了一場提前錄製的75分鐘的虛擬盛典。
  • 鑽進冰洞採貽貝的因紐特人
    每隔兩周,月滿月虧和這裡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得這片北冰洋能產生驚人的巨大潮汐,一些海灣的海平面能降低15米左右,冰層下因而形成一個冰洞,因紐特人就騎上雪地摩託,前往那裡採貽貝。他寫道:「地上布滿巨藻,偶爾還能看到螃蟹,以及一團團魚籽——它們是可以食用的,來自被因紐特人稱為『醜魚』的四角床杜父魚。但兩人的目標是附著在巖石上的肥美的紫貽貝。他們一邊用燈照路,一邊徒手把冰涼的貽貝毫不費力地拽下來。」另外,這裡的海草也可食用,不僅好吃,而且是治療感冒的良藥,——冰海底下遍地是寶。
  • 商販用劣質塑料板當切肉案板 專家稱對人體有害
    「從農貿市場買了一斤牛肉,回家準備切肉的時候發現,牛肉上粘著一些細小的塑料屑,仔細一想,肯定是商販切肉用的塑料案板上面的,這會不會對身體有害啊?」家住大興區的趙先生對著這塊牛肉愁了起來。昨日,記者走訪了大興黃村、豐臺南路、大紅門等多家農貿市場,劣質塑料板充當案板的情況並不少見,更有商戶使用裝修建材膠合板做切肉案板,其安全性更讓消費者心存擔憂。  「新鮮牛羊肉,您來點什麼?」
  • 愛吃肉的因紐特人,為什麼壽命很短?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本文編輯字數4800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因紐特人壽命短的真相其實,對於因紐特人的壽命,有很多說法,現在也無從考證,傳統的因紐特人的壽命到底是多少,我們也不知道。
  • 這屆諾貝爾獎在孩子中普及,全因為大便做的刀
    9.醫學教育獎:從今年疫情可見,川普、普京等多位世界政客,比醫學更能直接影響人的生死。10.材料科學獎:冰凍的便便刀並不能用。 哇哦,感覺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一些呢!科學家們真的不是在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嗎?
  • 因紐特人如何補充維生素?
    在西伯利亞、阿拉斯加、白令海峽、太平洋沿岸的河流流域,因紐特人主要靠捕食鮭魚(又叫大馬哈魚或三文魚)、海豹、鯨、海象為生。此外,他們還狩獵各種皮毛動物如北極熊、狼、北極狐、馴鹿、野兔等。北極地區,往往還有一些候鳥以及土生土長的雷鳥,也能成為他們的食物。海豹是因紐特人最重要的食物來源。夏季, 他們用單人皮艇在海面上圍捕。冬天,在冰封的海面上,海豹會留有一些呼吸孔。
  • 用糞便凍成的刀,能否切開豬肉?搞笑的諾貝爾獎來了!
    在上個世紀50年代時,加拿大政府強迫生活在極寒地區的因紐特人離開傳統的住所,遷往更現代化的城市。但由於種種原因,奧拉尤克的祖父不願意去別處居住。家人為了能讓他搬走,帶走了所有工具和裝備,企圖使他被迫離開當地。
  • 最早的冰刀長啥樣?從冰刀進化史回顧冰上運動的發展史
    中國將以舉辦北京冬奧會為契機,讓四五億人了解和喜歡冰雪運動,實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由於北歐冬季較長,湖泊星羅棋布,人們為了適應冰上行走,開始使用爬犁,在實踐中人們發現,骨比木在冰面上更易滑行,於是人們開始利用動物的骨做冰上活動的工具。如將馬骨磨成光滑的底面,將骨的兩端鑽孔,用皮帶綁在鞋上,用支杖支撐滑行。這就是人類最原始的冰上滑行用具——骨製冰刀。公元11—12世紀的荷蘭、英國、瑞士以及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一些國家就有腳綁獸骨、手持帶尖木棍支撐冰面向前滑行的記載。
  • 影像記錄:北極寒冬中的因紐特人
    努勒維特(因紐特語,意為「我們的土地」)位於苔原和大海之間,是加拿大最大且最靠北的領地,該國大多數因紐特人都聚居在領地內邊遠的沿海地帶。攝影師及富布萊特項目受助人AcaciaJohnson在那裡度過了一個地球上最冷、最黑暗的冬季,記錄下了因紐特人與環境不斷變化的關係,並匯集成了極具夢幻感覺的系列作品:《同一片星光下(UndertheSameStars)》。
  • 因紐特人的雪屋能住嗎?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你!
    因紐特人就是愛斯基摩人,他們世世代代居住在北極圈內北冰洋沿岸一帶,他們是地球上住在最北部的人類,也是人類最堅決保持自己的傳統習俗的種族。加拿大北部博德萊有一個仿因紐特人生活的小村莊,專供遊人參觀或來此親身體驗雪屋生活!
  • 為什麼因紐特人能在北極長期生存?
    因紐特人是生活在地球最北部的一個民族。他們居住的地方常年冰封,寒冷異常。 他們既不能進行農業生產,也不能種植任何可食的植物。 但是,勤勞勇敢的因紐特人卻在北極地帶頑強地生活著。數量眾多的動物為因紐特人提供了生活的源泉。 在陸地上,有北極熊、美洲馴鹿、狼、狐、野兔等哺乳動物。
  • 糞便凍成的刀,能切開豬肉嗎?今年5名中國人獲得搞笑諾貝爾獎
    在上個世紀50年代時,加拿大政府強迫生活在極寒地區的因紐特人離開傳統的住所,遷往更現代化的城市。但由於種種原因,奧拉尤克的祖父不願意去別處居住。家人為了能讓他搬走,帶走了所有工具和裝備,企圖使他被迫離開當地。
  • 科學家還能做什麼
    2020年的疫情讓很多人開始了思考,我們的科研應該怎麼做?美國政治人物對中國的打壓以及對中國留學人員的限制都說明了一個問題:我們需要做更有意義的研究,不是跟風,而是原創性的研究。能夠解決國內一些技術上難題的研究,一些獨立於西方話語權的研究。我們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應該做更有價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