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我們的數學書跟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竟有這關聯

2020-10-13 福州小升初指導

當地時間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另外一半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因為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總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人民幣)。


你知道嗎?這裡面有一個與孩子們手頭的數學課本有關哦。

不是指760萬人民幣啦。

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家小朋友就說彭羅斯是一個可以跟霍金媲美的名字,只是他不如霍金會做秀。


我也覺得這個名字熟悉,一看朋友們在微博與群裡的議論,還真是那位彭羅斯。

埃舍爾有關,與密鋪有關的彭羅斯

這位居然是物理學家?難道不是數學家嗎?

密鋪是什麼?

密鋪(Tessellation)或稱平面填充、細分曲面(subdivision surface),是指把一些較小的表面填滿一個較大的表面而不留任何空隙。——維基百科

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密鋪」

《密鋪》原本是小學數學教材中的一節課。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正式的名稱叫《鋪一鋪》,密鋪是之前年級中作為拓展知識介紹過的,此時進行正式的研究。

2008年的時候,我上這節公開課,還得了所在區縣的第一名。不奇怪,因為比的就是網絡資源的教學應用。

可惜的是,這個內容現在已經從人教版的教材中刪除了。只剩下簡單的介紹,也就相當於原來的「密鋪」知識拓展的程度。

現在人教版的教材,在五年級下冊有「密鋪」的介紹:


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也有相應的內容:


更有意思的介紹請看

下面引用科學松鼠會成員,我和我家小朋友都非常喜歡的@Ent_evo的分析:

別的不說,彭羅斯肯定是給藝術做出最大貢獻的諾獎得主[喵喵]

雖然他本業是霍金的好基友(划去)理論物理學家,要是霍金沒死倆人多半能一起拿獎,但他還有兩個藝術上的謎之貢獻,彭羅斯三角和彭羅斯鑲嵌。

玩過紀念碑谷的都知道遊戲的核心是個視錯覺不可能三角,這玩意其實是因彭羅斯得名的,而不是畫不可能圖形最有名的那個埃舍爾。

過去有人畫出過不可能圖形,都沒有出名。50年代的時候,埃舍爾自己還沒有畫出過嚴格的不可能圖形。但1954年彭羅斯23歲的時候去荷蘭開會,趕上了一個埃舍爾的畫展,看了之後大受啟發,回頭就自己畫出了一堆奇怪的不可能圖形,最後提煉出了最基本的形態:彭羅斯三角和彭羅斯階梯,發了論文之後寄給了埃舍爾。

後來埃舍爾回憶裡說他自己之前有想到過類似的不可能圖形,但沒有提煉得這麼清楚。最終埃舍爾畫出了著名的《瀑布》和《上升與下降》,前者是兩個彭羅斯三角的嵌套,後者是一個彭羅斯臺階。


彭羅斯的另一個謎之貢獻是彭羅斯鑲嵌,這玩意兒就像普通地磚一樣能無死角鋪滿整個平面,可是卻沒有周期性,一個局部花紋怎麼平移都遇不到和自己一樣的花紋,粗看很漂亮,細看殺死強迫症……剛做出來的時候大家都以為這是個毫無用途的數學玩具,沒想到二十年後大家發現這東西能用來描述自然界的「偽晶體」,2011年關於偽晶的研究拿了諾貝爾化學獎。

(順便說非周期鑲嵌這個領域的開創者是華裔數學家王浩。在彭羅斯之前其他人做出了非周期鑲嵌的圖形,但是都過度複雜,彭羅斯的鑲嵌非常簡單,真的能在現實中鋪出來……)

物理學家多才多藝也不都是好事情,彭羅斯在腦科學領域就思維過於奔逸而成了民科,但那事兒還是單開一個微博說吧。


來源:《盧說數學》,作者盧聲怡;科學松鼠會ent短文;海峽教育報

相關焦點

  • 我們的數學書跟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有這個關聯
    熱聞當地時間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這裡面有一個與孩子們手頭的數學課本有關哦。不是指760萬人民幣啦。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家小朋友就說彭羅斯是一個可以跟霍金媲美的名字,只是他不如霍金會做秀。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他們!因為這個重大發現……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他們!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帶你了解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另兩名獲獎者,根澤爾與格茲提供了迄今為止證明黑洞存在的最令人信服的證據。上世紀90年代起,根澤爾與格茲二人專注於研究銀河系中心的區域。他們通過研究發現,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超大質量且看不見的物體,這個物體大約有4百萬個太陽那麼大,而且能夠擾亂恆星。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帶你了解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另兩名獲獎者,根澤爾與格茲提供了迄今為止證明黑洞存在的最令人信服的證據。上世紀90年代起,根澤爾與格茲二人專注於研究銀河系中心的區域。他們通過研究發現,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超大質量且看不見的物體,這個物體大約有4百萬個太陽那麼大,而且能夠擾亂恆星。
  • 彭羅斯等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可惜獲獎人中缺了霍金
    作者:佰思科學 | 沈東旭 邱亞明2020年10月6日,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公布,由三位科學家分享了這一獎項,分別是英國數學和物理學家Roger Penrose,獲獎原因是"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穩健預測";另外兩位科學家,德國天體物理學科學家
  • 25歲與96歲,歷史上的那些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IDG君寫在前面:最近,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獲獎者的科研成果都與「宇宙最黑暗的秘密」——黑洞相關。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用技術支撐起來的高度發達的社會,而支撐我們這個社會的高度發達的技術,如果仔細檢查一下,你會發現,它們的基礎差不多都是物理學。物理這個詞到底指的是什麼?
  • 25歲與96歲,歷史上的那些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Genzel和Ghez發現,在銀河系中心,一個看不見的、極其重的物體控制著恆星的軌道,目前唯一的解釋就是有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都發現了一個非常重的、看不見的物體,它牽引著這一團恆星,使它們以令人眩暈的速度四處亂竄,也就是說大約400萬個太陽的質量聚集在一個不比我們的太陽系大的區域裡。
  • 25歲與96歲,歷史上的那些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虎嗅網
    Genzel和Ghez發現,在銀河系中心,一個看不見的、極其重的物體控制著恆星的軌道,目前唯一的解釋就是有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超大質量黑洞Penrose在他的證明中使用了巧妙的數學方法,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雖然愛因斯坦自己並不相信黑洞真的存在。
  • 【第四位女性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誕生】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
    文 / 夏洛特2020-10-07 05:15:08來源:FX168 【第四位女性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誕生】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其中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Andrea Ghez也成為了歷史上第四位女性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聲明:FX168財經報社僅提供交易相關數據及資訊參考,由此帶來的投資風險由交易者自行承擔。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研究這個有什麼用
    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國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德國物理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物理學家安德裡亞·格茲只是,讓我與人說起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時,有人反問了一句:研究這個有什麼用?我愣了一下,無法回答。以我有限的認知來看,研究這個好像真沒有什麼用。研究宇宙黑洞,又是不能當飯吃,能有什麼用呢?不研究,不了解,那黑洞對我們也不會有什麼影響,天也不會塌下來。這樣說起來,研究黑洞還真沒有什麼用。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研究這個有什麼用
    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國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德國物理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物理學家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因為研究宇宙黑洞的傑出成果而獲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
    北京時間10月6日18時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有三位:Roger Penrose,因為他發現了「Genzel和Ghez發現,在銀河系中心,一個看不見的、極其重的物體控制著恆星的軌道,目前唯一的解釋就是有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
  • 彭羅斯:不思考生物化學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不是好的數學家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羅傑·彭羅斯 (Roger Penrose),萊因哈特·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蓋茲 (Andrea Ghez),獎勵他們三人在黑洞研究方面作出的傑出貢獻。
  • 彭羅斯:不思考生物化學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不是好的數學家
    撰文 | 倪憶(加州理工學院數學系教授)來源:普林小虎隊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羅傑·彭羅斯 (Roger Penrose),萊因哈特·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蓋茲 (Andrea Ghez),獎勵他們三人在黑洞研究方面作出的傑出貢獻。
  • 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做編輯是種什麼體驗?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一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在黑洞形成以及相對論的相關理論的有力預測成為獲獎者之一。副社長凌偉說:「我們多次要她出來當編輯室主任,總被她拒絕,她說她就喜歡做普通編輯,編她喜歡的書。」任何事情都不能取代她在編輯崗位上的樂趣,她也有自己的信仰,心中有自己的神,黑洞也是信仰,彭羅斯也是值得追隨的神,在彭羅斯身上也能找到命運共通之處:「是個科普編輯都會做黑洞的書,這一點都不奇怪,它滿足了大眾對科學的想像好奇。它又關乎宇宙的起源,是一個正在進行的科學前沿,不斷有新的進展。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一位數學物理學家和兩位天文學家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一位數學物理學家和兩位天文學家,表彰他們關於黑洞的發現。黑洞是宇宙中質量最大、最神秘的天體。Roger Penrose、Andrea Ghez和Reinhard Genzel(從左至右)因為關於黑洞的研究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前任」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這樣說
    北京時間昨天傍晚,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來源/諾貝爾獎官網對於本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再一次頒給天體物理學,很多人都感到意外——諾貝爾物理學獎通常會有「板塊輪換」,而去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已經有一組天體物理學家
  • 從沒有人相信這會成功,除了她!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故事
    而這件事情聽上去基本是在浪費時間,而且無法完成:證明一個巨大的黑洞潛伏在我們銀河系的中心。而這個讓步,幫助了這個那時還年輕的天文學家在25年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當年的這個年輕人就是安德裡亞·格茲,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三位獲獎者之一,而她得獎的原因是提供了實驗證據證明了在銀河系的中心存在超大質量黑洞。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黑洞」
    Genzel和Ghez發現,在銀河系中心,一個看不見的、極其重的物體控制著恆星的軌道,目前唯一的解釋就是有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都發現了一個非常重的、看不見的物體,它牽引著這一團恆星,使它們以令人眩暈的速度四處亂竄,也就是說大約400萬個太陽的質量聚集在一個不比我們的太陽系大的區域裡。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黑洞」
    北京時間10月6日18時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有三位:Roger Penrose,因為他發現了「黑洞形成的發現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因為他們「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