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門診量比以前多了一倍,主要是斜視、弱視和近視的小朋友,斜視的患者佔了大概三分之一,手術日一天要做10多臺斜視手術。」進入暑假之後,浙二眼科中心斜視與小兒眼科專科的副主任醫師湯霞靖尤其忙,「很多人以為斜視都是天生的,其實後天引起斜視的原因也有很多。譬如成人因為使用電子產品時間過久,也可能誘發急性的內斜視,現在這種情況在小朋友中也越來越多,這是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的。」
小姑娘說:我看到兩個媽媽
湯霞靖的診室外,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在候診,小的只有兩三歲,也有大學生模樣的年輕人。
「我們最近才發現,他右眼看東西,有點往外飄,也不知道多久了。」
「我們是兩個眼睛都這樣,發現得早,剛做了手術,現在來複查。」
兩位家長在輕聲交流著孩子的病情。
不少家長帶著孩子看眼睛
每年暑假,都是浙二眼科中心最繁忙的時候,斜視與小兒眼科專科也不例外,湯霞靖和同事每天都要接診大量的患者,「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眼睛,社區和學校的屈光篩查也越來越仔細,所以能及早發現問題,然後選擇假期來就診、手術。」
前幾天,湯霞靖接診了一位三歲的小女孩,「她說:我有時能看到兩個媽媽。經過仔細檢查後發現這是一位有「調節性內斜視」的小朋友。小朋友聰明,表達能力好,說出了起病時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看東西會出現重影。這樣能提醒家長及時就診,我們也能給她及時治療矯正斜視,保護她的雙眼視功能。」
驗光發現,小姑娘有中度遠視,平時看遠不會內斜,看近的東西,眼睛就會「鬥」起來,把一個媽媽看成兩個媽媽。戴上遠視矯正眼鏡後,小姑娘看近就不再有斜視,看東西也沒有重影了。
「還有一些成人患者,他們也是雙眼看東西突然出現重影,比如開車時前方的車會變得影影綽綽,慢慢地看近也不行了。這些患者有個共同點,很多人有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史。有的患者看外觀完全正常,仔細檢查會發現有小度數的內斜視,大部分患者發現自己突然成了「鬥眼」,這都是急性共同性內斜視的症狀。」
不僅是成人,小朋友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我們推測這類急性共同性內斜視患者越來越多,可能和電子產品使用過度也有一定關係。」尤其最近半年,湯霞靖接診了不少這樣的患者,「疫情期間,用手機、PAD頻繁,眼睛就出現了斜視。家長們都知道電子產品使用多了會加重近視,卻很少知道還會導致孩子眼睛出現斜視。」
12歲小男孩突然說,一隻眼睛看不清
對很多家長來說,如果孩子看東西時,雙眼的位置有明顯異常,或者容易側頭等小動作,會比較容易引起警惕,但是有時候,單眼的弱視,如果沒有規範的體檢和屈光篩查,往往會被漏診,從而延誤診治。
湯霞靖接診過一位十三四歲的大男孩,最近才突然發現自己一直眼睛看不清東西。
不少家長帶著孩子看眼睛
「他是很明顯地單眼弱視,一隻眼睛視力正常,另外一隻眼睛因為高度遠視視力不好,應該出生時就這樣,但家長以前一直沒發現,因為平時外觀也看不出異常。像這個孩子這樣,沒有治療過的僅由於屈光因素所致的大童或者成人弱視,在經過屈光矯正和弱視遮蓋治療後,還是有提高視力的機會」
「單眼弱視很容易被漏診。一是因為比較隱匿,二是和孩子自身也有關。」 斜視與小兒眼科專科主任孫朝暉主任醫師舉了一個例子:一位小男孩因為害怕自己視力不好,父母不讓他看電視、玩手機,在每年的視力測試時,總是故意隱瞞自己看不清的情況。
家長應關注學校視力體檢結果,必要時應及時帶小朋友於正規眼科就診。無論是斜視、弱視或近視患者,都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效果最好。
「以弱視為例,由於視覺發育的規律,最佳的治療年齡段是6歲以前。」 孫朝暉解釋,「另外,單眼弱視需要遮蓋治療,孩子一旦長大後,配合度會比較差,效果也會差很多。有些患者,因為怕影響外觀或者耽誤學習做不到遮蓋,父母最後就放棄治療了,非常可惜。
孩子這樣看東西時,家長要警惕
那麼,家長發現孩子的眼睛出現什麼跡象時,就要引起警惕呢?
「小朋友看電視, 或者看其他東西,不由自主要湊得很近,或者眯眼看東西,就要當心是否有視力問題。」 斜視與小兒眼科副主任醫師張一棟說。另外,除了明顯的眼位異常,有的孩子在太陽光下,習慣性的閉上一隻眼睛,這也有可能是斜視的信號。
不少家長帶著孩子看眼睛
孩子出現斜弱視,一般要怎麼治療呢?
「對於弱視患者,我們會明確引起弱視的原因,如果有屈光因素需要配戴合適的眼鏡,如果是單眼弱視需要嚴格的遮蓋」張一棟說,「如果患者確診斜視,我們會進行詳細眼位眼球運動和雙眼視功能評估,屈光檢查,還會對眼球內部進行詳細的檢查後建議合適的治療方法。因為對於斜視的患者,有些通過屈光矯正戴鏡或視功能訓練可以使斜視消失或緩解,有些需要手術矯正,也有一些患者可以通過配戴三稜鏡或者注射肉毒毒素治療等」
相關閱讀:這些誤區,家長要避開
孫朝暉主任也總結了一些家長們在斜弱視方面容易陷入的誤區,以此提醒各位爸爸媽媽們注意:
1.兒童弱視還是提倡早診斷早治療,才會有最好的治療效果。有些家長認為一定等到孩子能夠辨認視力表了,才能去醫院就診。這是一個誤區,眼科醫生會通過一些專業的檢查評估幼兒的視功能情況,如果篩查有異常應及時就診。
2.一些家長發現孩子眼睛看事物時不正,認為這是孩子太小,還未發育好,等到成年後自然就好了,這是錯誤的認識。真正的斜視並不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自然消失,需要早發現早治療。
3.還有些家長認為斜視手術都要在1、2歲之前或者學齡前做好,錯過了就失去了好的手術時機。其實,不是所有的斜視手術都做得越早越好:譬如先天性的內斜視我們會建議早期手術,但對於更常見的間歇性外斜視手術,年齡就不是判斷手術時機的絕對標準,醫生和家長要更關注孩子的雙眼視功能情況決定合適的手術時機。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吳朝香 楊子宸
本文來源:錢江晚報 責任編輯: 劉淑芬_NQ4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