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有兩顆蛋蛋,它們還會跳呢?是我下的蛋蛋嗎?」那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夜晚,我一如即往的幫包警長洗澡,四歲半的包警長自己洗小雞雞,他突然開口問道。
聽著他這個問題,我笑著回答:
「是的,你有兩顆蛋蛋,它們叫睪丸。」
包警長又天真地問道:
「它們可以孵出小寶寶嗎?像雞蛋那樣。」
我忍不住笑著回答:
「現在還不可以,不過將來可以幫助你生出寶寶,所以要好好保護它們。」
包警長又繼續問:
「我和爸爸、弟弟都有蛋蛋,媽媽沒有,但是我和弟弟卻是你生出來的,那男孩子又怎麼可以生出寶寶呢?」
聽著包警長的問題,我知道我很有必要從專業的角度來跟他科普一下男人睪丸的具體作用以及怎麼幫助女人完成生孩子這件事。
「睪丸,就是你的那兩個蛋蛋,裡面會裝著很多像小蝌蚪樣的精子,也像火龍果的小種子。他們喜歡進行遊泳比賽,第一名就會獲得卵子,然後鑽進卵子裡,變成了小寶寶。」
我通過簡單的比喻解答了孩子的困惑,沒想到,包警長聽了後來了一句:
「我要好好保護蛋蛋,長大了我也要娶一個老婆,送她兩顆種子,生兩個寶寶。」
我再一次被他的童真逗樂了。 突然很慶幸自己是醫生,面對孩子這讓人面紅耳赤的問題,也能坦然回答。
但我知道,在我們國家還有無數性盲,面對孩子提的尷尬問題,很多父母還會制止孩子提出這樣的問題; 有些父母還會顧左右而言他,逃避、塘塞問題;有些父母甚至面紅耳赤,不知所措,答非所問……
因為在大多數成人世界裡,我們總覺得性是隱晦的,是不被說出口的,是讓人覺得羞恥的。但在孩子的世界裡,他只是對自己身體的一個不斷認知的過程,是一種神聖的探索。每一個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對自己認知、感覺、情感和心理進行整合,從而發展自我同一性。
所以,當孩子性意識發展時,媽媽應該以平常心對待,並因勢利導。我們現在一起來了解有關性知識和性教育吧!
父母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幼兒性教育,性教育是對受教育者進行有關性科學、性道德、性文明教育培養的社會化過程,它絕不是看一本繪本、看一段視頻、聽一次講座就可以完成的,一定是伴隨著孩子成長過程不斷持續引導教育的系列工程。
孩子性發展具有階段性,持續性,孩子在不同階段對性知識的渴望也是不同的,所以幼兒性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在家庭中完成的。父母一定是孩子性教育的啟蒙老師,很遺憾我們很多父母都不具備這方面的知識,有意無意地阻礙了孩子性發展,讓孩子一開始對性沒有形成正確認知,甚至影響成年後的性福生活。
性行為是每個人的正常生理需求,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對性產生一定的興趣。這時,父母需要傳遞給孩子正確的性知識,避免孩子步入性誤區。
根據孩子性發展的階段性,我總結為三個階段:
性別認識階段
性別認同,歸屬問題,這一階段也就是性的早期啟蒙時期,這個時期如果教育不恰當,未來成人後就會出現同性戀和雙性戀問題;
探尋人的起源階段
第二階段是我是誰,我怎麼來的,探尋人的起源問題。面對孩子問「我從哪裡來的」,父母也要正面回答,千萬不要說「孩子是撿來的。
性懵懂衝動到性成熟
青春期到來,由性懵懂衝動到性成熟,也就是性道德性文明教育的最佳時期。所以,我們家長只要抓住孩子發育的這三個時期,科學合理地引導教育就好!那麼如何在這三個時期進行性教育呢?對於兒童性教育又有哪些原則呢?
第一階段,性別認識期
大概在孩子兩歲到三歲左右,孩子開始有性別意識。這個時期,孩子開始知道人分為兩類,男人和女人,女人頭髮長,喜歡穿裙子高跟鞋。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開始模仿媽媽,偷偷摸摸穿媽媽的高跟鞋,塗媽媽的口紅、試穿媽媽的裙子。慢慢地,他們又發現爸爸頭髮短,不穿裙子,好像和媽媽不一樣。
這時,我們可以通過區別父母的行為方式來告訴孩子他的性別,男孩去男士洗手間,女孩去女士洗手間,讓他和同性別的父母多一點時間互動,這個階段細心的媽媽還會發現孩子特別喜歡觀看大人洗澡,甚至偷窺父母洗澡。
面對孩子的好奇,我們不要迴避,直接邀請孩子一起親子共浴,利用洗澡做性教育,通過洗澡引導孩子觀察父母身體的不同,讓孩子直觀感受性別的差別。如果是男孩,就告訴他和爸爸長的一樣,有別與媽媽;女孩就告訴她和媽媽一樣,有別與爸爸。
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親子閱讀,一起讀一些認知性別繪本《為什麼我是男孩》、《為什麼我是女孩》《認識身體》、《爸爸的一半和媽媽的一半》、《學會保護自己》等。
第二階段,我是怎麼來的
孩子怎麼生出來的?大概在孩子四五歲開始,對他這麼來的這個問題感到特別好奇,記得小時候,我的父母回答我是在去外婆家的路上撿回來的,我弟弟是石頭裡蹦出來,不知道你們是不是有共同的記憶,這是相當荒謬可笑的回答。
還有家長現在依然這樣回答孩子問出生的問題。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很明確地告訴孩子,他是爸爸媽媽愛的結晶,是媽媽生出來的,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是媽媽生的。如果你還是覺得難以回答,或者覺得自己在這方面的知識太少,無法正確講解的話,我們依然可以利用書和繪本進行講解。比如,立體書《我們的身體》、《小威向前衝》等,還可以通過視頻教育,如視頻記錄片《生命的起源》。
第三階段,青春期的性懵懂衝動到性成熟
因為這個時期孩子比較敏感,為了避免性教育時,碰觸到孩子的敏感和害羞的心理,母親與女兒或者父親與兒子可以利用一同洗澡的機會來觀察孩子的發育狀態及用自己的經驗向孩子介紹一些性發育的常識。
與孩子一同洗澡,通過相互搓背、聊天,可以增加父與子,母與女之間的感情交流,建立起更融洽的親子關係,同時也可以自自然然的展開性教育。
另外,現在各種傳媒非常發達,對青少年進行性教育的電影、電視、光碟有很多,父母可以與孩子一同觀看這些影片,在觀看中可以通過討論、講解向孩子傳授性知識和解答一些常識性的問題,把健康的性觀念、性知識在不知不覺中傳授給孩子。
當然,也可以採取買一些相關教育書籍放在孩子的書桌上顯眼的位置,讓孩子自主閱讀,既避免尷尬,又能收到較好的效果。這個時期的重點要給孩子樹立科學正確的兩性關係,在尊重他人的基礎上建立正確戀愛關係,如何學會保護自己,愛惜對方以及正確使用保險套的方法。
只有父母正確面對孩子的性發展,孩子才能更好地接納自己身體以及心理變化,從而樹立正確的性觀念,最終收穫幸福美滿的人生。
作者簡介:
包警長媽媽,超聲科主治醫生,熱愛工作,二胎媽媽,有兩個可愛的男孩,工作之餘喜歡讀書,熱衷推廣親子閱讀,希望自己可以成為蔣佩蓉老師那樣的母親,以豐盈的心態好好教育自己和養育兩個男孩成長,通過學習改變自己、影響他人、從而改變世界
龍春華,筆名綠子靜,6歲孩子媽媽,親子暢銷書作家,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創始人(ID:lch201302)。著有《嬰幼兒行為心理學》、《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行為心理 學 : 瞬 間讀懂他人小動作背後隱藏的秘密》(已出版繁體,銷量達20萬冊)、《再苦也要笑一笑》(出版第四版)等十餘部作品。目前正專注 創作家教與童書作品,從內到外地發揮媽媽養孩子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