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的兩個蛋蛋可以孵出小寶寶嗎?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2021-01-19 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

「媽媽,我有兩顆蛋蛋,它們還會跳呢?是我下的蛋蛋嗎?」那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夜晚,我一如即往的幫包警長洗澡,四歲半的包警長自己洗小雞雞,他突然開口問道。

聽著他這個問題,我笑著回答:

「是的,你有兩顆蛋蛋,它們叫睪丸。」

包警長又天真地問道:

「它們可以孵出小寶寶嗎?像雞蛋那樣。」

我忍不住笑著回答:

「現在還不可以,不過將來可以幫助你生出寶寶,所以要好好保護它們。」

包警長又繼續問:

「我和爸爸、弟弟都有蛋蛋,媽媽沒有,但是我和弟弟卻是你生出來的,那男孩子又怎麼可以生出寶寶呢?」

聽著包警長的問題,我知道我很有必要從專業的角度來跟他科普一下男人睪丸的具體作用以及怎麼幫助女人完成生孩子這件事。

「睪丸,就是你的那兩個蛋蛋,裡面會裝著很多像小蝌蚪樣的精子,也像火龍果的小種子。他們喜歡進行遊泳比賽,第一名就會獲得卵子,然後鑽進卵子裡,變成了小寶寶。」

我通過簡單的比喻解答了孩子的困惑,沒想到,包警長聽了後來了一句:

「我要好好保護蛋蛋,長大了我也要娶一個老婆,送她兩顆種子,生兩個寶寶。」

我再一次被他的童真逗樂了。 突然很慶幸自己是醫生,面對孩子這讓人面紅耳赤的問題,也能坦然回答。

但我知道,在我們國家還有無數性盲,面對孩子提的尷尬問題,很多父母還會制止孩子提出這樣的問題; 有些父母還會顧左右而言他,逃避、塘塞問題;有些父母甚至面紅耳赤,不知所措,答非所問……

因為在大多數成人世界裡,我們總覺得性是隱晦的,是不被說出口的,是讓人覺得羞恥的。但在孩子的世界裡,他只是對自己身體的一個不斷認知的過程,是一種神聖的探索。每一個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對自己認知、感覺、情感和心理進行整合,從而發展自我同一性。

所以,當孩子性意識發展時,媽媽應該以平常心對待,並因勢利導。我們現在一起來了解有關性知識和性教育吧!

父母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幼兒性教育,性教育是對受教育者進行有關性科學、性道德、性文明教育培養的社會化過程,它絕不是看一本繪本、看一段視頻、聽一次講座就可以完成的,一定是伴隨著孩子成長過程不斷持續引導教育的系列工程。

孩子性發展具有階段性,持續性,孩子在不同階段對性知識的渴望也是不同的,所以幼兒性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在家庭中完成的。父母一定是孩子性教育的啟蒙老師,很遺憾我們很多父母都不具備這方面的知識,有意無意地阻礙了孩子性發展,讓孩子一開始對性沒有形成正確認知,甚至影響成年後的性福生活。

性行為是每個人的正常生理需求,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對性產生一定的興趣。這時,父母需要傳遞給孩子正確的性知識,避免孩子步入性誤區。

根據孩子性發展的階段性,我總結為三個階段:

性別認識階段

性別認同,歸屬問題,這一階段也就是性的早期啟蒙時期,這個時期如果教育不恰當,未來成人後就會出現同性戀和雙性戀問題;

探尋人的起源階段

第二階段是我是誰,我怎麼來的,探尋人的起源問題。面對孩子問「我從哪裡來的」,父母也要正面回答,千萬不要說「孩子是撿來的。

性懵懂衝動到性成熟

青春期到來,由性懵懂衝動到性成熟,也就是性道德性文明教育的最佳時期。所以,我們家長只要抓住孩子發育的這三個時期,科學合理地引導教育就好!那麼如何在這三個時期進行性教育呢?對於兒童性教育又有哪些原則呢?

第一階段,性別認識期

大概在孩子兩歲到三歲左右,孩子開始有性別意識。這個時期,孩子開始知道人分為兩類,男人和女人,女人頭髮長,喜歡穿裙子高跟鞋。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開始模仿媽媽,偷偷摸摸穿媽媽的高跟鞋,塗媽媽的口紅、試穿媽媽的裙子。慢慢地,他們又發現爸爸頭髮短,不穿裙子,好像和媽媽不一樣。

這時,我們可以通過區別父母的行為方式來告訴孩子他的性別,男孩去男士洗手間,女孩去女士洗手間,讓他和同性別的父母多一點時間互動,這個階段細心的媽媽還會發現孩子特別喜歡觀看大人洗澡,甚至偷窺父母洗澡。

面對孩子的好奇,我們不要迴避,直接邀請孩子一起親子共浴,利用洗澡做性教育,通過洗澡引導孩子觀察父母身體的不同,讓孩子直觀感受性別的差別。如果是男孩,就告訴他和爸爸長的一樣,有別與媽媽;女孩就告訴她和媽媽一樣,有別與爸爸。

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親子閱讀,一起讀一些認知性別繪本《為什麼我是男孩》、《為什麼我是女孩》《認識身體》、《爸爸的一半和媽媽的一半》、《學會保護自己》等。

第二階段,我是怎麼來的

孩子怎麼生出來的?大概在孩子四五歲開始,對他這麼來的這個問題感到特別好奇,記得小時候,我的父母回答我是在去外婆家的路上撿回來的,我弟弟是石頭裡蹦出來,不知道你們是不是有共同的記憶,這是相當荒謬可笑的回答。

還有家長現在依然這樣回答孩子問出生的問題。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很明確地告訴孩子,他是爸爸媽媽愛的結晶,是媽媽生出來的,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是媽媽生的。如果你還是覺得難以回答,或者覺得自己在這方面的知識太少,無法正確講解的話,我們依然可以利用書和繪本進行講解。比如,立體書《我們的身體》、《小威向前衝》等,還可以通過視頻教育,如視頻記錄片《生命的起源》。

第三階段,青春期的性懵懂衝動到性成熟

因為這個時期孩子比較敏感,為了避免性教育時,碰觸到孩子的敏感和害羞的心理,母親與女兒或者父親與兒子可以利用一同洗澡的機會來觀察孩子的發育狀態及用自己的經驗向孩子介紹一些性發育的常識。

與孩子一同洗澡,通過相互搓背、聊天,可以增加父與子,母與女之間的感情交流,建立起更融洽的親子關係,同時也可以自自然然的展開性教育。

另外,現在各種傳媒非常發達,對青少年進行性教育的電影、電視、光碟有很多,父母可以與孩子一同觀看這些影片,在觀看中可以通過討論、講解向孩子傳授性知識和解答一些常識性的問題,把健康的性觀念、性知識在不知不覺中傳授給孩子。

當然,也可以採取買一些相關教育書籍放在孩子的書桌上顯眼的位置,讓孩子自主閱讀,既避免尷尬,又能收到較好的效果。這個時期的重點要給孩子樹立科學正確的兩性關係,在尊重他人的基礎上建立正確戀愛關係,如何學會保護自己,愛惜對方以及正確使用保險套的方法。

只有父母正確面對孩子的性發展,孩子才能更好地接納自己身體以及心理變化,從而樹立正確的性觀念,最終收穫幸福美滿的人生。

作者簡介:

包警長媽媽,超聲科主治醫生,熱愛工作,二胎媽媽,有兩個可愛的男孩,工作之餘喜歡讀書,熱衷推廣親子閱讀,希望自己可以成為蔣佩蓉老師那樣的母親,以豐盈的心態好好教育自己和養育兩個男孩成長,通過學習改變自己、影響他人、從而改變世界

龍春華,筆名綠子靜,6歲孩子媽媽,親子暢銷書作家,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創始人(ID:lch201302)。著有《嬰幼兒行為心理學》、《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行為心理 學 : 瞬 間讀懂他人小動作背後隱藏的秘密》(已出版繁體,銷量達20萬冊)、《再苦也要笑一笑》(出版第四版)等十餘部作品。目前正專注 創作家教與童書作品,從內到外地發揮媽媽養孩子的價值!

相關焦點

  • 「媽媽,我不想當學霸,我要當李子柒」: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女兒看了幾個狀元採訪,就一臉不耐煩,拽著閨蜜的手,給她看李子柒的視頻,還振振有詞: 媽媽,我不想當學霸,當李子柒多好!那麼多人喜歡,賺錢容易,誰還要埋頭苦讀書啊?閨蜜愣是被氣樂了。 這年頭,想當網紅的孩子太多了。
  • 「媽媽,我可以喝可樂嗎?」你會怎麼回答孩子?
    點擊上方「燕趙女性」可以訂閱哦孩子想喝飲料,你會怎麼辦?前兩天去逛街,看到了一幕,讓我心酸得受不了。一名男孩看著旁邊的飲料攤,滿心期待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喝可樂。」「不行,我帶水了,渴了喝點水」男孩的媽媽本能地拒絕。
  • 「媽媽,為啥我是大扁頭?」毀顏值的事兒,咱別在孩子身上做了
    她說她的媽媽有一件事情引以為豪了20年,那就是給她睡了一個扁頭。接著開啟瘋狂吐槽模式:扁頭扎馬尾,就像牆上伸出個水龍頭;扁頭扎丸子頭,就像在菜板上放了顆紅燒獅子頭;像是那種貼頭皮的編發,對我們來說更是死亡髮型,我感覺我上輩子就是個平行四邊形,連P圖都要比別人多P一步,把!頭!P!圓!
  • 孩子問「聖誕禮物是誰送的」,媽媽的回答暖心極了
    我的女兒今年8歲了,依然深信聖誕老人的存在,並且會在每一個聖誕前夕工整地寫下自己的願望,希望聖誕老人能夠看到。記得她6歲的時候,身邊很多人就告訴她聖誕老人是不存在的,那些禮物都是爸爸媽媽買來送給自己的,她回來問我:「真的有聖誕老人嗎?」我並沒有直接回答她,而是分享了一個小故事給她,這是關於一個小女孩的一封信的故事。
  • 摸摸孩子的蛋蛋,不讓他貽誤終身
    媽媽觸摸時要準備好溼巾哦,隨時清潔寶寶小雞雞,防止細菌感染。隱睪症的危害有哪些?影響生育能力寶貝腹腔溫度比陰囊高,不適合睪丸生存。高溫使睪丸內製造精子的細胞不能完全發育,逐漸萎縮,不再生產精子。雙側隱睪可導致寶寶喪失生殖能力。寶寶小蛋蛋的作用這麼大,護膚更不能忽略了。每天給寶寶洗完澡,媽咪為他塗抹一些潤膚膏,會讓寶寶更開心。
  • 「媽媽,我能玩手機嗎?」你的回答,影響孩子的未來!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 / 爸爸我想玩手機。不同的家長面對孩子同樣的請求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復,有可能會影響著孩子的未來。
  • 湖南媽媽生下一隻「小猴子」,雜技團欲出錢購買,媽媽的回答讓人淚目
    文丨小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世上只有媽媽好,這句簡單的歌詞卻表達出了母愛的偉大。都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很多女性在成為母親以後,不管孩子怎樣她們都會十分的疼愛自己的孩子,哪怕孩子伴有先天性的疾病或者某些缺陷。
  • "視崖"實驗:媽媽的一個微笑助孩子穿過一片火海
    你知道母親對於寶寶有多重要嗎?你又知道母親的一個笑容給予寶寶的力量是多麼強大嗎?最近很火的韓國版「視覺懸崖」,一起來感受下母親微笑的力量吧!韓國一個電視節目設計了一個環節,在一個視覺懸崖環境中,讓孩子和媽媽處在「懸崖」的兩邊,看看孩子究竟是否可以戰勝心中的恐懼,成功通過視覺懸崖。■實驗開始了......■第二輪實驗,這次媽媽露出了笑容......
  • 媽媽這個做法真的不提倡,弊端有兩個
    媽媽這個做法真的不提倡,弊端有兩個。表妹家的寶寶已經兩個多月了,前幾天我去看望表妹和小寶寶,發現孩子的兩個手都戴上了「小手套」,天氣這麼熱,看著就捂得慌,我跟表妹說,你給孩子帶這個幹啥?表妹說,我也沒辦法啊,他兩個小手老是抓臉,我看著都心疼,只好給他戴個小手套。
  • 孩子畫了會飛的狗,老師卻說狗不會飛,媽媽教科書式的回答受誇讚
    媽媽接過孩子的畫,看著畫中的小狗多了一雙翅膀,狗確實不能飛,但是媽媽自知不能這麼破壞掉孩子獨有的想像力,於是想起來了孩子的一個玩具「天馬行空」。媽媽問孩子:「你說馬兒會飛嗎?」孩子回答:「不能」,媽媽接著說:「那你看這個玩具上面是不是有一雙翅膀?有了翅膀那它是不是就能飛起來呢?」
  • 媽媽一口氣給6歲女兒報了10個輔導班,孩子就贏在起跑線了嗎?
    在11月5日剛收官的《告訴世界我可以》中,6歲的女孩甜心,對「樹洞」悄悄說了這樣的心裡話:你喜歡媽媽在家嗎?——不喜歡,因為媽媽不在家,我還可以玩一會兒。你覺得爸爸媽媽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不好的人。簡單的回答,卻是帶著孩子最真實的情緒。但凡是有孩子的媽媽,聽到這回答,心裡也會不好受吧。
  • 用繪本為孩子講出生時候的故事,讓他們感受媽媽的愛和珍視
    找媽媽的旅程因為神對我說:「你可以出生了。」所以,我開啟了找媽媽的旅程。找媽媽的路上我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事,首先遇到了可愛的小熊,問小熊知不知道我媽媽在哪。可是小熊只知道自己的媽媽,還帶我去看了熊媽媽。熊媽媽一見到小熊就緊緊地抱著他說:「謝謝你,來做媽媽的寶寶。」多麼溫馨動人的畫面,小寶寶在小熊這裡遇見了抱抱,明白抱抱是媽媽的愛。心理學研究表明,那些經常被觸摸和被擁抱的孩子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會更高。
  • 8歲的孩子說:「我戀愛了!」如果你是媽媽,會如何回答?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天,一位媽媽送8歲的兒子去上學,「媽媽,我戀愛了!」孩子說。  「這樣啊?那你能告訴我什麼是『戀愛』嗎?」媽媽很平靜。  「知道,就是喜歡一個人。」  「你喜歡一個人,而那個人也剛好喜歡你,這才是戀愛哦!」媽媽解釋道。
  • 媽媽,你知道嗎?你剝奪了我幸福的能力
    「如果醫生能保證現在引產,你是安全的,你可以作為首選。因為你作為一個單親媽媽本來就有3個孩子,經濟或者能力都不太允許你的這個孩子來到世界上,你沒有更好的能力照顧到他,對他很不公平。而且現在孩子的父親也的確是個沒有擔當和責任感的人,所以很有可能真的不管。你們之間的恩怨矛盾,最後會把這些不被祝福的情感和情緒轉嫁到這個無辜的小生命身上,他將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 媽媽給了我生命,我做媽媽的眼睛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1日訊我是媽媽的眼在濟南市高新區徐寨村,有一對特殊的母子。母親韓祥美1歲高燒失明,兒子劉奉智1歲開始牽著母親走路,這一牽就是11年。我是媽媽的眼睛小奉智今年12歲,是一名初一的學生,家有爸爸、媽媽和姐姐。媽媽韓祥美在1歲的時候,因高燒後耽誤了治療,眼睛從此失明再也看不見了。為了支撐這個家,劉奉智的爸爸除了在家種地以外,還要打零工貼補家用。奉智的姐姐出生後被姥姥姥爺養在身邊,兩年後小奉智出生,老人無力再養,就由媽媽帶著。
  • 孩子在牆上亂塗鴉,你會怎麼做?這位外國媽媽的處理方式讓人稱讚
    畫得也太好了吧,果然是孩子有天賦,說話就比較亮響。如果這孩子真是亂畫,估計就是另一種結局了。不少家長表示,瞧瞧我們家的孩子,那才叫亂畫,跟「鬼畫符」似的。也有人吐槽,我倒是想讓孩子畫,可惜房東不同意啊。對此,這位江西媽媽的回答十分的豪橫,她說以前他們就是租的房子,大兒子經常在牆上亂塗亂畫,她寧願花幾千塊錢賠給房東,也不想去阻止孩子。
  • 「媽媽,我為什麼要學英語?」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問你:「媽媽,為什麼要學習英語啊?英語太難了。」 你會怎麼回答? 家長們,請把這些下面這些道理耐心地說給孩子聽。
  • 媽媽,請別用成人的洗衣液傷害我!
    小寶寶的皮膚幼嫩抵抗力弱,給他們洗衣服可不是件隨便的事。新手爸媽們經常會專門為寶貝準備一臺洗衣機,做到大人小孩的衣服分開洗。但是爸爸媽媽是否想過,在洗滌過程中,洗衣液會更加直接的影響寶寶身體,洗衣液中的成分是否安全更關鍵!媽媽的困惑,樂友來回答!1.可以用普通的洗衣液給寶寶洗衣服嗎?
  •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孩子的一生?
    歡迎各位,我來簡單地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個家庭治療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每個學校都會有心理老師、德育主任,包括分管家庭教育的校長,他們會有一個家庭教育指導師的培訓項目,我是這個項目中的培訓導師之一,特別高興跟未來春藤的家長們進行分享,講一講原生家庭怎麼去影響孩子的一生。
  • 幼兒科普那些事:媽媽,達爾文哥哥把小甲蟲吃了,我也把小魚吃了
    ——達爾文引言:每個寶媽都有這樣的深刻的體驗,小寶寶就是一個小問號,天上為什麼有小星星,大海為什麼是藍的,小螞蟻為什麼會排隊,小蜜蜂為什麼會跳「8」字舞……這種現象一般出現在2歲以後,不停地問「為什麼」是他們的標誌,有的時候把父母問得瞠目結舌,有的時候又可以把人問得抓耳撓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