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一口氣給6歲女兒報了10個輔導班,孩子就贏在起跑線了嗎?

2020-12-03 大思英語

在11月5日剛收官的《告訴世界我可以》中,6歲的女孩甜心,對「樹洞」悄悄說了這樣的心裡話:

你喜歡媽媽在家嗎?

——不喜歡,因為媽媽不在家,我還可以玩一會兒。

你覺得爸爸媽媽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不好的人。

簡單的回答,卻是帶著孩子最真實的情緒。但凡是有孩子的媽媽,聽到這回答,心裡也會不好受吧。

這不,這娃的媽媽在鏡頭的另外一邊就已經情緒崩潰,潸然淚下。

兒童教育專家錢志亮曾說:

親子關係大於教育,父母若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把親子關係建立好。

當你全心全意為孩子付出,卻發現孩子和你越走越遠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停下來回頭看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讓孩子難受了。

1、控制欲強的養育,只會讓孩子充滿壓力

與其他國家的父母相比,顯然中國式的父母的精神總會比較「緊繃」。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幾乎是中國每個家長的心願,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為孩子付出自己的一生又如何?

有人會說做父母的都這樣,但你知不知道,當付出用力過猛的時候,給孩子帶來反作用帶來的反作用會有多大?

甜心媽媽就是這樣——她一口氣給6歲的女兒報了10個輔導班:主播、模特、英語、滑冰、畫畫、中國舞…

當甜心開啟新的一天,其實也是她最難熬的一天。

從早上9點出門,到晚上7點多回家,她不是在上課,就是去輔導班的路上,連吃飯都是在車上解決。

在這樣高強度的日常規劃下,甜心上課都比其他孩子多了份憂愁,眉頭都皺成它不應該有的樣子。

這個時候她還不知道,媽媽已經著手安排她明天的日程了...

安排日程就算了,媽媽還插手企圖控制甜心的朋友圈,試圖讓孩子交上「優質的好朋友」:

甜心的生日party上,媽媽精心挑選了她認為值得交往的朋友,並指使甜心充當主持人,同時接待其他小朋友,可憐的小甜心,活像個被操控的小機器人。

心理學家李雪曾經說:

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媽媽對甜心的強勢,往往分兩種情況:要麼是包辦,要麼是控制。

6歲的小甜心,雖然不知道如何反抗,但逐漸對父母產生的疏遠和躲避,從這張稚嫩中帶點憂愁的臉蛋上就能看出來了。

2、你越想控制,孩子越想逃離

此前,北京市抽樣調查了3000多名中學生對待父母的態度↓

調查顯示,極度反感父母和喜歡自己父母的比例,竟然成了兩個極端!這組數據也驚醒了許多父母,深以為自己為孩子付出了全部,將所有愛傾注在他身上就會有所回報,殊不知,孩子卻在心裡默默給父母打上了「不合格」標籤。

這讓我想起《奇葩說》一期辯題:「如果有一個按鍵可以為孩子定製完美人生,你願意按嗎?

看似只是個辯題,其實某種層面來看,在中國,很多父母確實試圖插手甚至控制孩子的人生,參加各種培訓班,用功讀書考上好大學,考進體制單位,甚至結婚生子...

在父母看來,這就是他們想要的完美人生,但他們卻沒想過,原本是屬於孩子自己的人生啊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王菲對她兩個女兒的養育。曾有媒體採訪王菲,問對兩個孩子,怎麼去把握「控制與自由」兩者之間的尺度。

王菲回答說:「對孩子的保護欲及擔憂只存在於嬰幼兒時期。過了這個階段,就把她們視為獨立個體,與她們相處和交流。

反觀甜心的媽媽有意識到自己在控制孩子嗎?

顯然並沒有,她對著鏡頭直言不諱:「希望我的孩子以後可以不用像我和她爸那樣辛苦,為此我們想努力給她創造好一點的條件。」

只是她不知道的是,這種擔心和焦慮,已經演變成了對甜心過度的控制。這樣密不透風的愛將甜心步步緊逼,令人窒息的控制實則讓甜心根本無法喘息。

愛就像手中的沙,握得越緊,越容易流失。

如果一直把孩子培養在溫室裡,那如果哪一天他必須靠自己獨立走出溫室的時候,作為父母有沒有想過,孩子還能經得起外面的風吹雨打嗎?

3、發現和接納,是父母唯一的解藥

說實話,在這個世界上很難找到一個不為孩子焦慮的父母,在每個父母身上,多多少少都能看到試圖去控制孩子的影子。

但「孩子不僅僅是我們生命的延續,更是獨立的個體」這句話不無道理。這一點是我們中國父母很少能夠切身意識到的,但也不代表沒有這類父母。

就像在紀錄片《中國少年故事》中,10歲的椒椒,每個周末和甜心一樣也穿梭在各個輔導班裡:架子鼓、管樂、合唱團、擊劍、編程...還取得了不少成績。

但和甜心不同的是,當節目組讓椒椒給媽媽打分時,他非常爽快地給媽媽打了10分!

同樣是上了一天的興趣班,為啥倆娃心態差別這麼大?

看完椒椒媽媽給兒子說的話你就知道了:

親愛的椒椒:

「這個世界上優秀的人、傑出的人其實都是少數,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

爸爸媽媽希望在未來你能成為一個快樂的普通人,能在生活裡找到自己的樂趣,遇到低谷的時候能夠戰勝自己,做一個即使生活平凡也能活得出精彩的人。」

——爸爸媽媽

這是椒媽在教育兒子過程中給予的最大的尊重,也是椒椒得到最舒適的父母的愛。

椒媽用行動給其他父母證明了,挖掘孩子的天賦和能力,幫助孩子找到興趣所在並推波助瀾,激發孩子發自心底的,對各種事物的喜愛,才是父母要做的事兒。

寫在最後的話:

是的,父母最好的身份是「孩子的引領者」,而不是「孩子24小時的監工」。

即使作為父母的你現在還做不到,但你依然要明白: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他自己的,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所以與其掌控孩子的生活,還不如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心態,放手讓孩子自主選擇,而不是等到自己剪掉了孩子的翅膀,到頭來卻怪孩子不會飛。

孩子在路上磕磕碰碰,至少還能經一事長一智,而你只需要及時引導和給予幫助,幫助孩子成長為一個獨立、完整而優秀的人。

相關焦點

  • 0——6歲做好左右右腦開發 讓孩子輕鬆贏在起跑線
    有實驗表明,孩子6歲之前右腦記憶神經突觸增長非常迅速,而過了6歲,則主要使用左腦記憶,右腦只進行輔助。可見6歲之前是右腦開發的關鍵時期。那麼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開發孩子的左右腦呢?這裡大家列舉幾個方法。1.
  • 黃渤6個問題扎了無數父母的心:除了累死在起跑線,我還能給孩子什麼?
    6、父母是否一直視你為驕傲,並在親友面前炫耀你?每個問題都有人前進,有人不動。差距很快出現,有的孩子一直在走,有的沒動過一步,有的後來居上,有的遙遙領先最終又被反超。六個問題後,一起出發的人站在了六條不同的線上。以各自的位置為起點,學生們衝向體育館,只有前20名才有資格進入館內拿到禮物。
  • 一二年級學生該不該上英語輔導班?不能輸在起跑線?
    新生家長擔心這一政策影響孩子英語學習,不少家長開始為孩子報名英語輔導班,一二年級學生該不該上英語輔導班?  正方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一辯@趙鵬:現在的孩子都非常聰明,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也都非常強。一入學就開始學習英語,要比從三年級開始「零起點」上英語課效果好。過去過度重視英語,現在又對英語不再「感冒」,這些做法都有失偏頗。
  • 我女兒5歲,會1500個英語單詞夠嗎?網友:在美國夠,在中國不夠
    知乎上有位網友提問:我女兒5歲,會1500個英語單詞夠嗎?有位網友回答:在美國夠,在中國不夠!我原本以為這位網友的回答是一種諷刺,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後發現,他說的竟然是真的。一位北大的丁教授,在網上接受採訪時說:我女兒在北京海澱區北大附小上小學,原來沒怎麼關注過女兒的學習,更沒有給她上過英語輔導班。
  • 孩子為什麼輸在起跑線?扎克伯格的女兒不滿一歲就在學「量子物理」了
    同樣的還有劉愷威、楊冪夫婦的女兒「小糯米」,在半歲時就開始上早教班。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從英語培訓到琴棋書畫通通報名,小朋友們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 但是在中國的大環境中,幾乎所有人都忽略了小朋友科學啟蒙的重要性,也很少聽說有父母會去為孩子專門報一個科學知識培訓班。
  • 黃磊女兒9歲翻譯英文原著:抓住3個關鍵期,孩子發展事半功倍
    黃磊女兒黃多多可謂是星娃裡的小學霸了,尤其是出色的英語能力。別人家8歲的孩子還在認單詞,她已經翻譯了人生第一本英文作品。別人9歲還在為背課文發愁,多多已經自編自演英文話劇,成為了小小「劇作家」。但這些教育經驗就真的沒法借鑑嗎?其實不然,很多語言上的啟蒙我們普通的爸媽也做得到。2歲左右是兒童學習口語的關鍵時期,孩子會對學習口語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可以結合孩子的興趣,給他們播放英文音視頻。比如拿英文版小豬佩奇取代中文版,孩子無意識的模仿就培養了語音,避免了日後「啞巴英語」的老大難問題。
  • 寶寶大腦發育黃金期分為3階段,抓住關鍵期,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可以說家長為了孩子就操碎了自己的心,但是有些東西,不是操心就能解決的,就例如成績。其實,想要寶寶成績好,未來的生活順遂,贏在起跑線上,除了家長的努力孩子的奮鬥,還要抓住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一般來說,寶寶大腦發育黃金期共有三個階段,把握好這三個階段,孩子未來的成長道路可能會更加輕鬆。這3個大腦發育黃金期分別是:1.
  • 花七萬多報數學補習班,孩子成績不升反降,寶媽要求退課卻被拒絕
    葛女士就是如此,由於女兒數學成績不好,五月份左右,葛女士花了七萬多塊錢給女兒報了一個數學輔導班但是半年過去了,女兒的數學成績不僅沒有提升,反而還下降了! 葛女士說:自己也不是奔著讓女兒成為學霸去的,只是想提升她的數學成績。 當時看中了這個輔導班所謂的精銳教育,說是能定製個性化學習方案,就一口氣給女兒買了兩百七十個課時。
  • 給娃報班有多瘋狂?鄭州有媽媽「一年花掉10個Gucci包!」
    一個班=一個大牌包包,只怪自己太窮苦安安(化名)有個4歲的女兒,前一段剛給孩子報了明年的班,英語和美術,花費2萬,但在她看來,這些太少了,「只怪自己太窮苦,要不然還能多報點。」她說,女兒除了英語和美術,還很喜歡科學、舞蹈、騎馬和遊泳,「一項都得一萬左右,這哪能負擔得起!就這我們還沒有學樂器呢......」
  • 還在逼孩子從1數到100嗎?學好幼兒數學啟蒙,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正文字數:1619字閱讀時長:約6分鐘前段時間,易烊千璽的弟弟在一個拼魔方大賽中,破了記錄,儘管這個記錄很快被共同比賽的對手打破。但是只有幾歲的弟弟,能夠獲得這樣的成績,還是引來了不少的稱讚。我也覺得這樣的孩子非常出色,一是不懼場合,二是有超過這個年紀的思考力,實屬不易。
  • 紫微星植物海洋益生菌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曼妙的早春,是寶寶快高長大的一段美好時光,陽光和雨露滋潤花草,就像孩子嗷嗷待哺的需要營養一樣。可春天是一個「善變」的季節,伴隨忽冷忽熱的天氣,孩子需要擁有自己強有力的保護層??紫微星植物海洋益生菌。
  • 女兒才8歲,頭上竟然長出白髮,我狠狠地扇了自己一個耳光
    孩子說:這種最討厭,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讓下一代使勁飛。昨天早上,女兒背完書,本想著摸摸頭誇她幾句,視線掃過她頭髮的時候,發現了一抹異色,我心裡一驚,叫她轉過頭,仔細看了看,果然是一根白頭髮。我一下驚呆了,不知所措。一、女兒長出白頭髮,是我給的壓力太大嗎?
  • Angelababy自曝是雞血媽媽獲贊46w:有規劃的孩子,究竟有多厲害
    其實,小海綿不僅是個小帥哥,更是一個小學霸!Angelababy曾在一個採訪裡自爆自己是一個雞血媽媽。為了讓兒子「小海綿」全面發展,她竟然給兒子報了五六門課外班。,滑雪課,英語課,中文課……讓孩子上這麼多輔導班真的好嗎
  • 「媽媽,我睡5分鐘行嗎?」9歲女孩閉眼後,寶媽再叫她卻沒有回應
    而且很多家庭現在基本上都是一個孩子,所以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往往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共同努力的結果。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大,淘汰率也變得非常高,所以很多寶爸寶媽都抱著一種別人上了什麼補習班,自己的孩子也要上的思想,就怕自己的孩子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落後於他人。但是這樣往往會讓孩子喘不過氣來,像一個陀螺一樣無止盡地「旋轉」。
  • 2種血型媽媽很特殊,一種讓娃贏在起跑線,一種或讓二胎有危險
    孩子血型同身高長相一樣,都會受到父母遺傳基因影響,尤其是孕媽的,在眾多血型中,有2種媽媽血型很特殊。一個讓娃可以贏在起跑線,天生自帶優勢,但另一種卻讓二胎或有危險,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是哪兩種血型吧。O型血孕媽讓胎兒贏在起跑線上通常人們都用「萬能血型」來形容O型血,因為O型血可以給大部分需要血的人輸血,但除了這些,O型血的孕媽還會讓胎兒自帶優勢。
  • 「最討厭的人是爸媽」6歲女孩一天十幾個興趣班,依舊輸在起跑線
    文 | 小微爸爸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的家長和以前的家長不同,以前只要孩子能夠上學考個好的學校,安安穩穩的工作就行了,不需要多麼出彩。家長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孩子他自己有獲得提前飛的能力了嗎?6歲女孩日程表曝光:一天十幾個興趣班一個綜藝節目《告訴世界我可以》有一個杭州的女孩甜心,平時卻過得苦兮兮的,只因孩子的日程表爆滿。這正是因為孩子的課程表讓小女孩和媽媽在網上火了。
  • 2種血型媽媽很特殊,一個讓娃贏在起跑線,一個或讓二胎有危險
    孩子血型同身高長相一樣,都會受到父母遺傳基因影響,尤其是孕媽的,在眾多血型中,有2種媽媽血型很特殊。 一個讓娃可以贏在起跑線,天生自帶優勢,但另一種卻讓二胎或有危險,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是哪兩種血型吧。
  • 英語輔導班有必要上嗎?自學和輔導班有哪些區別?
    英語輔導班有必要上嗎?自學和輔導班有哪些區別? 2021年01月12日 14:2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英語輔導班有必要上嗎?
  • 黃磊的女兒,9歲翻譯英文原版圖書,他們都讓寶寶3歲前掌握這樣的方法
    我們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是「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我們家的孩子什麼叫贏在起跑線上?真正的贏我們先來看看別人家的孩子...近些年熱播的《爸爸去哪兒》,讓我們看到了什麼叫做「別人家的孩子」...讓爸爸暖心的同時也讓我們對這孩子信手拈來的英文口語讚不絕口;還有李湘的女兒王詩齡Angela在曬出一個他示範數學題的視頻時,王詩齡用一口流利的英文解答了18+9等於多少...更有著名演員黃磊的女兒黃多多,9歲翻譯英文原版圖書。英文流利,可以直接和史匹柏對話。華誼總裁王中磊的兒子王元也,8歲就能給老外當翻譯。
  • 《起跑線》:你的孩子怎麼樣,你就是他的起跑線
    大家好,小編今天要講述的是四月份上映的一個電影《起跑線》。這部片子由薩基特·喬杜裡作為導演,講述他和他的太太為他的女兒找更好地學校,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各種辦法,搬家到名校的學區房,通宵排隊領報名表,參加孩子和家長的面試補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