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討厭的人是爸媽」6歲女孩一天十幾個興趣班,依舊輸在起跑線

2020-12-05 小微爸爸育兒課堂

文 | 小微爸爸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的家長和以前的家長不同,以前只要孩子能夠上學考個好的學校,安安穩穩的工作就行了,不需要多麼出彩。

可現在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過度重視,才剛剛步入學齡前的兒童,就已經被家長安排了好多興趣班,這樣過度重視讓孩子焦慮,家長忽視了這個年齡的孩子該有的活潑。

那些忙碌在各個興趣班的孩子,小小年紀就被緊張的氛圍包裹著。整天就是在興趣班和去興趣班的路上,身上看不出稚嫩的活潑,只有滿臉的疲憊。

家長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孩子他自己有獲得提前飛的能力了嗎?

6歲女孩日程表曝光:一天十幾個興趣班

一個綜藝節目《告訴世界我可以》有一個杭州的女孩甜心,平時卻過得苦兮兮的,只因孩子的日程表爆滿。這正是因為孩子的課程表讓小女孩和媽媽在網上火了。

別覺得一個6歲的孩子課程表能有多誇張,看看甜心的兒就能知道原因了,成年人都沒有這麼辛苦,每天滿滿當當,有十幾個興趣班。

只是看到課程表的我們都大吃一驚,更不要提需要去完成這些課程的甜心了。

面對樹洞說真心話的時候,甜心表示課程裡的她都不喜歡,她更加喜歡的是畫畫,可是媽媽卻說她畫的不好,於是她放棄了。選擇了自己最不喜歡的。

在「樹洞」問道:覺得爸爸媽媽是什麼樣的人?

「不好的人」甜心的回答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甚至不希望爸爸媽媽待在家裡。這個年齡的孩子最喜歡粘著爸爸媽媽,沒想到甜心竟然是反著的。甜心還覺得自己的媽媽是「假媽媽」,「真媽媽」丟了。

僅僅幾句話,讓鏡頭外的媽媽情緒崩潰,頓時痛哭起來,自己的孩子竟然討厭自己,任誰都是接受不了的。

孩子最基本的交友權利,在甜心這裡也不曾有。甜心的朋友都是媽媽安排的「有幫助的朋友」。

生活在媽媽控制下的孩子變得怎麼樣了?

1. 變得膽怯

甜心在鏡頭下明明就是一個非常善於交談,笑起來也是甜甜的孩子,可是媽媽的一靠近,甜心瞬間變得無措慌張,甚至有些坐立難安,明明幾分鐘前,甜心還很開心,可是見到媽媽卻沉默不語。

父母的過度掌控根本沒有給孩子帶來進步,只有趕鴨子上架的無能為力感

2. 引得孩子厭學

能看到甜心在上課的時候,兩眼無神,與旁邊興奮開朗的女孩完全不同,孩子這樣的狀態真的有學進去知識嗎?家長給孩子的興趣班完全是家長的興趣,而孩子的興趣卻被父母嫌棄。長久下去沒孩子不厭學,都說不過去。每天被逼著學不喜歡的東西。

3. 與父母關係疏離

就像甜心,最不喜歡爸爸媽媽在家裡,明明家就是最舒適最讓人放鬆的環境,可是甜心只感覺到了家裡的壓抑,說句話都變得唯唯諾諾的。生怕一句不對,就會被爸爸媽媽說教。

父母期待的不是孩子期待的,孩子需要的父母都會想辦法阻止。一直用這樣的方式控制孩子成長,慢慢的孩子變得十分敏感、沉默。孩子的優秀不是被強逼出來的,而是慢慢挖掘出來的。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微爸爸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鄭強:『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坑害了多少孩子,很多家長在拔苗助長
    鄭教授最開始火的一段視頻,小編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視頻中,記者問到對於當代中國很多年輕的父母不惜代價爭搶學區房時,鄭強直接指出了這一現象的原因:這是中國教育觀的「起跑線」造成的。就是有一句話,『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我今天真的很真誠地講,這句話不完全正確,實際上輸和贏根本就不在起跑的時候決定,我要說一個反的話,跑得太早,跑得太累,後面跑不遠,實際上不應該過重的看待這個起跑!」縱觀一下我們周圍,只要所謂的能提升孩子能力,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各種教育機構生意都是異常火爆。只要能賺到錢的課,就一定會有教育機構開。
  • 李玫瑾:12歲以前不要著急給孩子報興趣班,腦力訓練才是關鍵
    因此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早早的在給孩子規劃未來,定好路線,希望孩子可以是優秀的。而近幾年各種早教機構和培養興趣的興趣班都是雨後的竹筍,順勢生長,為了迎合家長們的迫切的心理。李玫瑾:再愛孩子,12歲以前不要給孩子報這2種興趣班,腦力訓練才是關鍵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上,就說過家長不要過早的給孩子上興趣班,這樣很有培養出來的不是孩子的興趣而是反感。尤其是這2種興趣班,報了也是浪費錢,還會影響到孩子的大腦發育。
  • 媽媽一口氣給6歲女兒報了10個輔導班,孩子就贏在起跑線了嗎?
    在11月5日剛收官的《告訴世界我可以》中,6歲的女孩甜心,對「樹洞」悄悄說了這樣的心裡話:你喜歡媽媽在家嗎?——不喜歡,因為媽媽不在家,我還可以玩一會兒。你覺得爸爸媽媽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不好的人。簡單的回答,卻是帶著孩子最真實的情緒。但凡是有孩子的媽媽,聽到這回答,心裡也會不好受吧。
  • 8歲前給孩子思維訓練是關鍵,這2種興趣班,既浪費錢還耽誤了孩子
    的確,每個父母都會認為自己的小孩是最聰明的!從小到大,家長都在為自己孩子的未來而奮鬥著,為孩子報補習班興趣班,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尤其是最近兩年,似乎家長們都很「驕傲」地給孩子報興趣培訓班。父母聚在一起聊天,總能聽到:「我給孩子上了鋼琴課,下次讓他給你看手。」「對,我也給姑娘報了舞蹈班,下次讓她給你跳。」
  • 孩子為什麼輸在起跑線?扎克伯格的女兒不滿一歲就在學「量子物理」了
    幼兒教育是一大難題,因為「爸媽」這個身份,對所有人第一次擁有寶寶的人來說都是陌生與零經驗。一開始,從進行胎教,到如何給寶寶餵奶、換尿布都要學習。再到如何教育小朋友,更是貫穿整個童年的問題。 這大概也是近幾年明星親子節目的層出不窮的原因之一。
  • 黃渤6個問題扎了無數父母的心:除了累死在起跑線,我還能給孩子什麼?
    6、父母是否一直視你為驕傲,並在親友面前炫耀你?每個問題都有人前進,有人不動。差距很快出現,有的孩子一直在走,有的沒動過一步,有的後來居上,有的遙遙領先最終又被反超。六個問題後,一起出發的人站在了六條不同的線上。以各自的位置為起點,學生們衝向體育館,只有前20名才有資格進入館內拿到禮物。
  • 花了6年的時間,終於知道孩子的興趣班應該要怎麼選?
    2、不知不覺ALEX同學已經6歲了,回顧這6年來,我給他報過的那些興趣班,其實現在想起,有很多是自己踩了坑。如果你也想給孩子報一兩門興趣班,或者你也為給孩子選擇哪一個興趣班拿不定主意,不妨看看我的經歷:樂器類培訓班鋼琴停掉了,就先來說說樂器類的培訓班。
  • 戚發軔:不怕輸在起跑線上
    CFP供圖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並不認為自己是個天資聰穎的人,有時他甚至覺得自己悟性不夠,是個「笨人」。在一次中學同學聚會上,他當著恩師和在座同學的面,對另一位同學表達了欽佩之意,「我當年最服你,腦子好使!」
  • 19年19個諾貝爾獎!我們的教育與日本相比,真的輸在了起跑線上
    吉野彰由此成為了日本歷史上第27位諾貝爾獎的日本人,也是自「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頒布後第19個諾貝爾獎獲得者,19年19個諾貝爾獲,以每年一個諾貝爾獎的驚人速度發展,震驚了世人。那麼,日本是如何做到的呢?
  • 拼多多女孩之死:我討厭這個拼命的世界
    唏噓和哀嘆還沒有消去,另一個悲傷的消息再次來襲:拼多多一名23歲的買菜團隊員工,在凌晨一點的下班路上猝死。據拼多多證實,北京時間12月29日凌晨1:30,1998年出生的張*霏,在與同事一起走路回家的路上突然捂腹,暈厥倒地。同事立即呼叫120送往烏魯木齊本地醫院,經近6個小時急救,依然無效,不幸離世。
  • 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孕前肥胖會降低男孩智商,對女孩卻無影響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思想已經根植於大眾的觀念中,其背後的原因也不言而喻。大量的社會性研究表明,家庭經濟水平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兒童潛力的發揮,包括智商和情商等。然而這條起跑線到底在哪仍沒有定數。
  • 調查:成都娃娃初五開始補課 爸媽帶上飯菜陪讀
    寒假衝刺班,父母陪孩子補課。  「寒假裡,教室就是我們的根據地,我們為何要帶飯菜,因為不少娃娃都要趕場,一天跑幾個課堂。」「我們比上班族還辛苦,別人都大年初七上班,我們從大年初五就開始補課!」  娃娃初五開始補課 爸媽帶上飯菜陪讀  在成都市方池街上的一家培訓機構,記者坐在「奧數寒假班」聽了半節課。比上班族恢復上班還早,這裡大年初五就開始行課了。教室裡,不僅有近30名六年級的小孩在補習,還坐了十幾位父母。  下午1點半,老師先開始評講頭一天的作業,稍後又發下試卷讓學生做,再現場點評。
  • 奧數「一姐」嚴彬瑋,從酷愛數學到清華姚班,學霸是如何煉成的
    一提到女孩學數學,很多人都會搖搖頭說上一句,「女孩天生邏輯思維差,數學學不好」。但有個女孩,用自己的成績打了說這些話人的臉。她就是奧數新晉「一姐」,考入清華姚班的嚴彬瑋。並且她是保送清華姚班,要知道清華姚班是從每年錄取的3000名清華學子中,選出50名,可想而知有多難,而且嚴彬瑋是保送進入「姚班」的。這不禁讓人想問,同樣是女孩,為啥人家就能成為數學學霸?
  • 傳統興趣班教育無法引起孩子的興趣?了解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明明的媽媽為了孩子能夠不輸在起跑線上,給孩子報補習班那是一個一個的多,有些時候爸爸還會勸媽媽要給孩子一定喘氣的時間,不要給孩子壓的太死,這樣對孩子的身體還是心裡都會帶來一定的壞效果。可是媽媽還是沒有改變,只會給爸爸說「現在的孩子都是學的五花八門的,那個孩子不是學習這麼多呢,我這樣也是為了孩子好,多一門就是多一項技能」,明明上的一些補習班有自己的西洋棋以及跆拳道。
  • 不能輸在起跑線?
    正方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一辯@趙鵬:現在的孩子都非常聰明,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也都非常強。一入學就開始學習英語,要比從三年級開始「零起點」上英語課效果好。過去過度重視英語,現在又對英語不再「感冒」,這些做法都有失偏頗。在學好母語的基礎上,學習一門外語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辯@劉博皓:學校固然有學校的做法,但並不能影響家長的個人選擇。
  • 孩子不輸在起跑線?誤導了多少人!看鄭強教授怎麼說?
    我們的孩子不是輸在起跑線上,而是累S在起跑線上了!最近,太原理工鄭強教授的一段講座視頻又火了!他在講座中提到了幾個觀點1、我們國家的孩子,不是輸在起跑線上了,而是累S在起跑線上了。2、高考前扔書是瞎扯,這還發生在最好的中學。我知道了把那個校長訓了一頓。
  • 4歲男孩被央視點名表揚!在孩子7歲前,語言興趣要儘早培養
    可讓人驚訝的是,言言媽媽解釋說,她和老公都是中國人,而且完全沒有留學經歷,言言之所以英語說得這麼好,其實完全是自學的,自己也幫不上什麼忙。高質量的親子陪伴,為孩子興趣營造一個好的氛圍因為對於言言來說,學英語不是一件任務,而是一個興趣。其實不僅僅是因為小男孩學習英語的方式有多妙,而是在於言言的媽媽,幫他抓住了10歲之前的這個學習語言的黃金期。
  • 孩子出生頭六年,父母遵守早教6原則,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
    科學研究也表明,0-6歲是大腦快速發育期,這一階段孩子的生活環境和接受的信息刺激將會激活大腦細胞,幫助腦神經形成更多突觸,提高智力水平。因此,孩子出生頭六年,家長應該格外注重孩子的早教,這個時期的早教效果可以說是事半功倍的,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那麼,父母需要注意哪些早教原則呢?
  • 媽媽給孩子報十幾個班,一家人顧不上吃飯,爸爸抱電視離家出走
    正當所有人都在享受這種舒適幸福的時光時,一個男人的哭聲瞬間把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到一處。發生了什麼事?大家定睛一看,原來街邊有個男人抱著電視蹲在地上抱頭痛哭。不用說,肯定是有很傷心的事吧,不然也不會把一個男子漢逼到這個地步。街上的人都圍了過去,把他從地上拉了起來,「小夥子,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