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能的他被當選為宰相,眾人很是費解,皇帝一句話說出了原因!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的發生都令人費解,不過有些事情還是有跡可循的。唐玄宗時期,李隆基決定讓一個人擔任宰相的事務。但是,不管從哪一方面來看,這個人都是資質平庸,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要說人脈廣,他也沒有結識什麼厲害的人物。所以,剛上任沒多久,這個人就選擇罷官。但是,李隆基還是很看重這個人,讓他擔任京兆尹。過了四年,李隆基又再度封他為宰相。這一次,他在位了十年,可是毫無作為,也沒有主見。這個人就是源乾曜。
眾大臣對李隆基這樣的舉動很是費解,想不明白究竟源乾曜有什麼值得看重的地方。其實,李隆基曾經將原因告訴高力士,說源乾曜長得很像蕭至忠。高力士聽了以後,一臉愕然。因為,蕭至忠是一個小人,還曾經辜負了李隆基。於是,高力士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唐玄宗卻很寬容地說,蕭至忠其實有不錯的政治才能,只是晚年糊塗,才會犯錯。聽李隆基的語氣,對蕭至忠這個小人感到很是惋惜。
蕭至忠的確聰穎過人,但是也因為太過聰明,而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錯誤。當時,武則天剛剛去世,朝政不穩。蕭至忠為了確保人身安全,最後居然投靠了武三思一黨。蕭至忠認為,按照當時局勢來看,武三思一黨是大熱的人選,一定能夠庇佑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蕭至忠命中帶煞,投靠了武三思沒多久,武三思就倒臺了。後來,李隆基發動了政變,蕭至忠的兒子死於其中。
蕭至忠對李隆基懷有恨意,便選擇靠攏太平公主,結果大家可想而知。最後,蕭至忠被抓,當場就被殺死了。這樣一個人,為什麼會讓李隆基念念不忘,還因此而善待源乾曜呢?原來,蕭至忠曾經救了李隆基一家人。當時,唐中宗在位,太子李重俊謀反失敗。時候,宰相宗楚客提出,李旦必定也牽涉其中,希望他也被治罪。
唐中宗覺得言之有理,想要除去李旦。蕭至忠這個時候站了出來,勸誡李顯,說當初本要立李旦為太子,他不願意還讓給了唐中宗,怎麼可能會謀反呢希望唐中宗能夠放過這唯一的弟弟。就是蕭至忠的這一番話,救了李旦一脈,包括李隆基。因此,李隆基才會對源乾曜如此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