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2 0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銀都路越江隧道位於徐匯區和閔行區,西起徐匯區景東路,東至閔行區浦錦路,總長3.8km。目前,項目浦西段已開工,浦東段計劃年內開工建設。
日前,在上海隧道銀都路越江隧道新建工程項目現場,舉辦了以「攜手鄰裡守初心,構築黨建共同體」為主題的「銀龍過江」黨建聯盟共建儀式暨第五屆工地文化節。聯盟將結合「四史」學習教育與服務重大工程建設,匯聚區域化黨建合力,齊心協力共同推進銀都路越江隧道新建工程、龍水南路越江隧道新建工程建設。
銀都路越江隧道為雙層設計
上海城投公路集團第二事業部副總經理嚴佳梁告訴記者,一般越江隧道的建設周期是四五年,銀都路越江隧道預計2024年完工。
銀都路越江隧道的建設將銀都路-蘆恆路從「主要幹線公路」調整為「城市主幹路」,一方面將緩解莘莊立交、S20西段、南段交通壓力;另一方面可改善區域跨越黃浦江通行條件,緩解徐浦大橋越江通道壓力,彌補S20南部越江的不足,分離外環線中短距離客運交通,平衡越江交通分布,提升地區交通服務水平,對構築完善的越江體系有著重要意義。
記者看到這次銀都路越江隧道採用了雙層設計,嚴佳梁說這是為了更好地對交通起到分流作用,對近江交通和中途交通進行區分,浦西徐匯區龍吳路前後各設置一對出入口,規劃浦業路各設一對出入口,達到近遠分離的作用,同時最大限度的利用隧道空間,充分發揮其運能。
嚴佳梁說,該項目建設難點在於,其一,兩邊的敏感點比較多,特別是居民小區,同時對市政交通和公用管線的改排難度比較大,特別是通過主幹道龍吳路。其二,這條隧道因非常靠近黃浦江,兩側工作井深度達31米,施工難度較大。「越江隧道要低於黃浦江底一定的厚度,這個隧道深度取決於黃浦江未來的衝刷線,為了保證施工安全和運營安全,隧道才有了現在的線路走向。」
銀都路隧道效果圖
項目情況概況
銀都路越江隧道新建工程,西起徐匯區規劃景東路以東,依次下穿龍吳路、望月路、黃浦江,規劃浦業路,東至浦錦路以西接地。全長約3.8千米,下層隧道全長2715米,上層全長1876米。
江中段為直徑14.5米的盾構法隧道,雙圓雙層雙向8車道,每層斷面布置為0.5米(路緣帶)*2+7米(機動車道),兩側各設置0.25米的安全帶。岸邊段為明挖工法施工的矩形或」U「型結構。
浦西上層隧道在龍吳路以東接地,接地點據交叉口停車線約107米,下層隧道下穿龍吳路後接地。
浦東上層隧道於浦業路以西接地,下層隧道下穿浦業路後接地。
本項目以服務客運車輛為主,兼顧區域輕型貨運交通。
隧道採用城市主幹路標準,設計車速採用60千米/小時,其中為近江交通服務的上層隧道,設計車速採用40千米/小時;地面接線道路主、次幹路採用40-50千米/小時,城市支路採用30千米/小時。主線道路與隧道通行淨高H≥4.5米,自行車、人行通道淨高H≥2.5.米。
眾所周知,從閔行前往浦東方向常選擇徐浦大橋這一座越江大橋但徐浦大橋其實已「超負荷」。
在上海市路網地圖上面位置,銀都路、蘆恆路原本是屬於兩個區的兩條道路,越江隧道將二者聯繫到了一起,成為一條東西向的交通要道。
銀都路越江隧道建成投入使用,將極大地分擔徐浦大橋的密集車流,新增一處聯繫松江、閔行、徐匯、浦東新區的交通捷徑,極大緩解外環高速南部地區的交通擁堵情況。尤其是顓橋、梅隴等南部地區市民的出行。
記者:毛海萍
編輯:毛海萍
資料:區交通委
↑保存圖片-打開抖音
和我們一起抖吧↑
猜你喜歡
△
△
△
△
原標題:《「銀龍越江」助力銀都路隧道建設→》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