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隻上等蟋蟀沒有一副好牙齒是不可想像的。在蟋蟀這種近戰搏鬥的昆蟲身上,牙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蟋蟀牙齒中有很多講究,但無論如何牙齒的硬度,也就是材質是排在第一位的,是起決定性作用的。
我對牙齒的硬度極度重視。我想把自己學習到的一點東西和自己的總結寫出來請大家批評。
首先,牙齒的硬度判斷是綜合為體,不是孤立的只看牙齒這麼單純。必須結合一隻蟋蟀的底版,顏色,頂門,牙色,牙型,甚至出產地等等。在選擇上,我們一般先看牙齒的顏色和光澤。我一直認為顏色是反映材質的一個重要方面,顏色是表象,材質是本質。一條長著硬牙的蟋蟀,往往具備下面幾點共性:
1.統一的底色。
無論表面暈班如何,底色一定是純淨統一,可以從牙齒側面觀察,我認為這裡往往是真正的牙質顏色。
2.強烈的光澤。
這種光澤可以借鑑各類礦物,不同硬度的光澤是不一樣的,需要大量觀察比較。其中硬牙的表面給人一種很緊很滑有一層厚厚的膠水在上面的感覺。
3.濃重的暈班。
魯地蟋蟀,由於水質和土壤的關係,常常可以看見牙齒表面有不少黑斑黑線,仔細看都是在正面的多說,如果側面也有很重的黑斑黑線的話,硬度比正面還要高。有牙暈的牙齒分兩種。一種看是花牙,其實因為暈班太重太雜,但是這種牙齒的底色還是一致的,和真正的花牙不同,這種牙齒沒有很大的,多數是本大甚至偏小,紅底色的甚至有些扁薄,但是是真正硬牙。另一種一根黑線到地,不要求黑線粗細,因該要求清晰連貫,尤其是牙根和牙床結合部分的黑濃。總的來說,暈班要求清晰有凝聚感,有瓷光。
4.花紋。
花紋不同與暈班,是很少見的。古代記載有紅牙白條紋,黃牙紅條紋等等。這種特殊的例子相當少見,但是從實戰記錄來看,硬度確實驚人。如果看到不要放過。注意花紋因該多是斜生或者橫生,在牙質之中而不是表面的。
5.牙鋒。
蟋蟀的牙齒分切削齒,和咀嚼齒。切削齒在牙尖部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鉤子」。咀嚼齒在牙齒的內側靠上的部分。一直有充分材料積累的蟋蟀,這些部位的發達程度往往超常,在淡色牙中和牙質顏色往往形成鮮明對比,要求烏黑髮亮,一排到底。
在實戰上,兩隻蟋蟀格鬥,如何判斷哪一方牙硬。可以從幾個方面觀察:
1.牙齒本身的狀態。
黃牙厚實帶紅光的老黃版,紅牙乾癟帶黑暈瓷光的亮棗紅牙,白牙特別乾淨倒3角形螺旋狀的竹釘鉗都是特別厲害的。
2.牙環。
要求能和牙質顏色一致,也就是牙齒側面的顏色一致。最好是成直角或者似斷非斷。當然最最高級是無牙環,一片墨黑
3.臉部和頂門。
蟋蟀臉部和頂門的顏色在兩隻蟋蟀牙齒本身相差不大的時候至關重要。直接反映牙根和頭殼的硬度。很多高手把這個看作看家本領。其實臉部要求黑老厚。而頂門尤其重要,如果你比對方顏色深,濃,最重要一個正字,那你牙齒硬度上已經有優勢了。
4.翅膀和6足
一隻幹老底版很好的蟋蟀不會有嫩牙齒的。大腿的蠟質感覺和斑點的立體感。翅膀的底色和泛光的顏色,都很關鍵。
5.馬門速度
硬牙齒都是馬門開關特別好的,這個部分發育好不好,直接關係到最後結果,包括門檻和牙型的配象。
6.品種皮色
皮色等級的高低,鬥絲夾品的強弱,身體結構的合理程度為後都能在那一口中體現出來。所謂「嘴巴燙」實在不僅僅是嘴巴的事情。
文:孫建華//編輯:小馬哥
每日更新蟋蟀打鬥視頻,蟋蟀趣聞,蟋蟀捕選養鬥秘笈,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