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罕見!珍稀植物「北京無喙蘭」再現京郊

2020-09-27 二三裡資訊北京

北京無喙蘭,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的蘭科植物,近日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近期進行的野生植物調查過程中被發現。

看,就是這株不起眼的「小花」,它可是相當的珍貴。北京無喙蘭是北京特有的腐生型蘭花,這種植物一直十分「低調」,直到2017年首次在北京延慶被發現,這一蘭科新物種才為世人所知,被科學界記錄在冊。

這次密雲區霧靈山發現北京無喙蘭,是這一物種的第三次發現記錄,也是在北京東北部的第一個記錄。跟蹤調查顯示,2019年北京無喙蘭個體數量較2018年增加一倍以上,達到28株。依據IUCN紅色名錄評估標準,北京無喙蘭屬於極危(CR)等級

北京無喙蘭植株矮小,形如枯枝,作為腐生型蘭花,它沒有葉綠素,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只能依靠周邊環境提供養分。這次它在霧靈山保護區的出現證明了周邊生態環境優良,對生物多樣性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採寫記者:北京新聞廣播記者晉旭

來源:北京人民廣播電臺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關注|極危植物「北京無喙蘭」首次現身密雲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獲悉,隨著北京環境建設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多種珍稀野生植物相繼出現在京郊山野。近年來,一些罕見或以前未曾發現的物種相繼在本市出現。例如,2017年在延慶區首次發現「北京無喙蘭」,這一蘭科新物種才為世人所知,被科學界記錄在冊。不久前,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1100米海拔的叢林裡,再次發現「北京無喙蘭」。這是該物種的第三次發現記錄,也是在北京東北部的首個記錄。據了解,「北京無喙蘭」植株矮小,只有約20釐米高,而且相貌平平,形如枯枝。
  • 珍稀物種相繼出現 霧靈山保護區首現北京無喙蘭
    霧靈山植物科考團隊負責人、北京林業大學沐先運博士介紹,北京無喙蘭是北京特有的腐生型蘭花,這種植物一直十分「低調」,直到2017年首次在北京延慶被發現,這一蘭科新物種才為世人所知,被科學界記錄在冊。此次在密雲區霧靈山發現北京無喙蘭,是該物種的第三次發現記錄,也是在北京東北部的首個記錄。
  • 霧靈山首現北京無喙蘭
    霧靈山植物科考團隊負責人、北京林業大學沐先運博士介紹,北京無喙蘭是北京特有的腐生型蘭花,這種植物一直十分「低調」,直到2017年首次在北京延慶被發現,這一蘭科新物種才為世人所知,被科學界記錄在冊。此次在密雲區霧靈山發現北京無喙蘭,是該物種的第三次發現記錄,也是在北京東北部的首個記錄。
  • 「北京無喙蘭」首次在密雲區被發現,近年這些罕見物種也相繼現身
    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近年來一些罕見或以前未曾發現的物種相繼在北京出現。「北京無喙蘭」。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供圖關注1:北京無喙蘭是如何被發現的?據「北京無喙蘭」發現者、北京林業大學博士沐先運介紹,北京無喙蘭是北京特有的腐生型蘭花,這種植物一直十分「低調」,直到2017年首次在北京延慶被發現。「一開始,我們並沒覺得它是新物種,以為是一種分布非常廣的野生蘭花的個體變異,只是拍了一些照片。回來和其他老師交流,鑑定照片時,發現了蘭花的獨特之處。」
  • 密雲首次發現珍稀植物「北京無喙蘭」
    蘭科植物——「北京無喙蘭」,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首次被發現。,發現了兩株無蕊喙的蘭花新物種「北京無喙蘭」,這一新發現也使保護區內的野生蘭科植物增至15種。「北京無喙蘭」為腐生性蘭花,自身沒有葉綠素和葉片,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只能依靠土壤提供養分。可以說,「北京無喙蘭」是生態環境、森林植被好壞的指示植物。
  • 消失半個世紀的珍稀植物陸續現身,是北京生態保護的最好證明
    而本次在密雲區的霧靈山發現北京無喙蘭,是歷史上第三次被發現和記錄,也是北京東北部的第一次記錄!而如今能夠在北京東北部發現這一極危等級的植物,足以證明北京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能夠滿足對環境要求極為嚴苛的物種的生存需求!那麼,這次發現北京無喙蘭是不是只是一種「幸運」呢?
  • 北京發現蘭花新品種「無喙蘭」 全世界僅有7種
    近期,北京發現了一株命名為「北京無喙蘭」的蘭花新品種。這是目前我國唯一以北京命名的蘭科植物。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近年曾發現多個首次出現在北京的物種,如扇羽陰地蕨等。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副處長黃三祥認為,近幾年,北京生態環境逐漸改善,珍稀物種逐漸開始在北京回歸。
  • 北京東部首次發現「北京無喙蘭」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 通訊員 梁斯鈺)日前,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的蘭科植物——北京無喙蘭,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首次被發現。這也是北京無喙蘭首次在北京東部被發現。密雲區融媒體中心供圖在霧靈山自然保護區1100米海拔的叢林裡,北京林業大學研究人員在密雲區野生植物調查過程中,發現了兩株無蕊喙的蘭花新物種「北京無喙蘭」,這一新發現也使保護區內的野生蘭科植物增至15種。蘭科植物對生存環境要求嚴苛,其在傳粉、種子萌發等繁育關鍵環節需要多重條件同時滿足才能繁衍生息。
  • 唯一以北京命名的蘭科植物!「北京無喙蘭」首次現身密雲
    近期,北京林業大學研究人員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1100米海拔的叢林裡進行野生植物調查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無蕊喙的蘭花新物種「北京無喙蘭」,這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的蘭科植物。
  • 「北京無喙蘭」首次在密雲地區被發現
    來源:央視網近期,北京林業大學研究人員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1100米海拔的叢林裡進行野生植物調查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無蕊喙的蘭花新物種「北京無喙蘭」,這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的蘭科植物。
  • 罕見!中國一新物種又一次被發現,以「北京」命名,被國際關注
    2020年,在北京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1100米海拔的叢林裡,北京林業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無蕊喙的蘭花新物種"北京無喙蘭",這是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的蘭科植物。這次發現北京無喙蘭,是這一物種的第三次發現記錄,也是在北京東北部的第一個記錄。
  • 被稱「死亡之花」,珍稀植物水晶蘭在貴州現世
    近日,珍稀植物水晶蘭在貴州現世,在貴州省銅仁市德江縣合興鎮中寨村一古老森林內,一村民進入森林中採野生菌時發現的,發現了十多株罕見珍稀植物水晶蘭。水晶蘭也無法進行人工養殖,這也是水晶蘭為什麼珍稀的原因。這些年,許多珍稀動植物被發現,比如金雕、西藏野驢、白唇鹿等珍稀野生動物現身甘肅,野外滅絕」多年的枯魯杜鵑再次「復活」,在四川現世。極危植物北京無喙蘭、多年未見的山西杓蘭、扇羽陰地蕨活體在北京再次現世等等。這樣可以看出,這些年以來,我們國家的環境生態變得越來越好。
  • 北京霧靈山腹地發現珍貴鐵木種群和北京無喙蘭
    近期,一種珍貴用材樹種——京津冀地區種群規模最大的鐵木種群,以及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的蘭科植物——「北京無喙蘭」,在北京霧靈山自然保護區被發現。「北京無喙蘭」首次在密雲地區被發現霧靈山自然保護區1100米海拔的叢林裡,北京林業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無蕊喙的蘭花新物種「北京無喙蘭」 。這一蘭花新物種體現了本地區生態環境正持續改善,也使保護區內的野生蘭科植物增至15種。
  • 北京發現蘭花新品種 - 深度 - 新京報網
    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稱近幾年北京生態環境逐漸改善,珍稀物種開始回歸  近期,北京發現了一株命名為「北京無喙蘭」的蘭花新品種。這是目前我國唯一以北京命名的蘭科植物。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近年曾發現多個首次出現在北京的物種,如扇羽陰地蕨等。
  • 車遊京郊雅魯藏布江峽谷(圖)
    京郊野趣車遊京郊「雅魯藏布江」峽谷 >——完美假期之京郊避「眾」就「清」計劃一 黃金周的京郊,最令人傷心的莫過於一百公裡穿城盤山之後,以為找到僻靜所在,結果每一個號稱景點的地方都儼然是中關村某電子廣場停車場的縮影。
  • 江華:香草源發現罕見珍稀植物水晶蘭
    紅網時刻4月29日訊(江華融媒記者 藍玉春 黃春華)近日,在江華瑤族自治縣香草源的大山裡,農戶發現了多株罕見珍稀植物——水晶蘭。
  • 秋冬京郊玩耍好去吃 賞花觀蝶「過春天」
    2015年11月4日訊,眼下已入深秋,天氣越來越冷,草木凋零,京郊的各種瓜果也都下了樹。冷天裡,去京郊還能玩兒點啥?小鮮四處打探了下,才發現秋冬京郊能玩兒的還真不少,天冷也不必在家窩著,跟小鮮玩兒起來。
  • 世界上罕見的古老珍稀植物-多歧蘇鐵
    蒙自、屏邊、河口等縣(市)交界處的一塊狹小地域,已列為珍稀瀕危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裸子植物。多歧蘇鐵,是世界上罕見的古老珍稀植物,它大約出現在2.8億年前的古生代, 至1.8億年前中生代侏羅紀進入繁盛時期。
  • 世界珍稀旗艦植物亮相世園會北京展區
    人民網北京8月21日電(池夢蕊)8月20日,世園會中國館再一次進行換展。在北京展區,北京植物園再一次展出多種珍稀植物,展品中最出名的便是巨魔芋與千歲蘭。世界公認的溫室三大珍稀旗艦植物中,這兩種植物都是榜上有名。除了巨魔芋和千歲蘭外,本次展覽還有樹蕨、雜交豬籠草、酒瓶蘭錦等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