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極危植物「北京無喙蘭」首次現身密雲

2020-10-03 安徽農業科學

對生存環境要求嚴苛的極危植物「北京無喙蘭」,日前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被發現,它的出現成為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見證。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獲悉,隨著北京環境建設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多種珍稀野生植物相繼出現在京郊山野。

北京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用生態的辦法解決生態的問題,通過劃建自然保護地,開展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的保護恢復和生境修復,持續擴大綠色生態空間。

近年來,一些罕見或以前未曾發現的物種相繼在本市出現。例如,2017年在延慶區首次發現「北京無喙蘭」,這一蘭科新物種才為世人所知,被科學界記錄在冊。不久前,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1100米海拔的叢林裡,再次發現「北京無喙蘭」。這是該物種的第三次發現記錄,也是在北京東北部的首個記錄。

據了解,「北京無喙蘭」植株矮小,只有約20釐米高,而且相貌平平,形如枯枝。由於自身沒有葉綠素和葉片,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只能依靠土壤中提供養分,可以視為中海拔區域(約800至1200米)森林多樣性的指示植物。

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蘭科植物對生存環境要求嚴苛,其在傳粉、種子萌發等繁育關鍵環節需要多重條件同時滿足,才能繁衍生息。自然、健康的植被和豐富的植物多樣性是孕育「北京無喙蘭」這類植物的基礎,這次在霧靈山保護區首次發現「北京無喙蘭」,證明了周邊生態環境優良,對生物多樣性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在北京發現的罕見物種還包括「扇羽陰地蕨」,它在北京地區已經消失了60年;在百花山地區發現了全球第二株野生的、北京特有的極度瀕危物種「百花山葡萄」;近40年來未見活體的珍稀植物「山西杓蘭」又現蹤跡……此外,還發現了北京市一級保護野生植物「槭葉鐵線蓮」「北京水毛茛」等植物。

多種珍稀野生植物相繼出現在京郊山野,成為北京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見證。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本市將進一步加大野生植物保護工作力度,對「北京無喙蘭」等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實施搶救性保護,對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實施拯救保育,通過開展野外資源調查和保護、種質資源保存、原生境保護修復促進野外種群復壯和科學利用,切實保護好北京鄉土、特色、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及其生長環境。

來源:北京青年報

♔採編:姜姜 ♔排版:小同

相關焦點

  • 密雲首次發現珍稀植物「北京無喙蘭」
    蘭科植物——「北京無喙蘭」,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首次被發現。,發現了兩株無蕊喙的蘭花新物種「北京無喙蘭」,這一新發現也使保護區內的野生蘭科植物增至15種。「北京無喙蘭」為腐生性蘭花,自身沒有葉綠素和葉片,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只能依靠土壤提供養分。可以說,「北京無喙蘭」是生態環境、森林植被好壞的指示植物。
  • 「北京無喙蘭」首次在密雲地區被發現
    來源:央視網近期,北京林業大學研究人員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1100米海拔的叢林裡進行野生植物調查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無蕊喙的蘭花新物種「北京無喙蘭」,這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的蘭科植物。
  • 唯一以北京命名的蘭科植物!「北京無喙蘭」首次現身密雲
    近期,北京林業大學研究人員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1100米海拔的叢林裡進行野生植物調查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無蕊喙的蘭花新物種「北京無喙蘭」,這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的蘭科植物。
  • 「北京無喙蘭」首次在密雲區被發現,近年這些罕見物種也相繼現身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近期,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的蘭科植物——「北京無喙蘭」首次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被發現。同時,京津冀地區種群規模最大的珍貴用材樹種——鐵木種群也在北京霧靈山發現。據「北京無喙蘭」發現者、北京林業大學博士沐先運介紹,北京無喙蘭是北京特有的腐生型蘭花,這種植物一直十分「低調」,直到2017年首次在北京延慶被發現。「一開始,我們並沒覺得它是新物種,以為是一種分布非常廣的野生蘭花的個體變異,只是拍了一些照片。回來和其他老師交流,鑑定照片時,發現了蘭花的獨特之處。」
  • 北京東部首次發現「北京無喙蘭」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 通訊員 梁斯鈺)日前,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的蘭科植物——北京無喙蘭,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首次被發現。這也是北京無喙蘭首次在北京東部被發現。「北京無喙蘭」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首次被發現。
  • 霧靈山首現北京無喙蘭
    原標題: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珍稀物種相繼出現日前,北京霧靈山自然保護區傳來喜訊,科考人員在此地發現了唯一以北京命名的蘭科植物——北京無喙蘭和京津冀地區規模最大的鐵木種群霧靈山植物科考團隊負責人、北京林業大學沐先運博士介紹,北京無喙蘭是北京特有的腐生型蘭花,這種植物一直十分「低調」,直到2017年首次在北京延慶被發現,這一蘭科新物種才為世人所知,被科學界記錄在冊。此次在密雲區霧靈山發現北京無喙蘭,是該物種的第三次發現記錄,也是在北京東北部的首個記錄。
  • 珍稀物種相繼出現 霧靈山保護區首現北京無喙蘭
    日前,北京霧靈山自然保護區傳來喜訊,科考人員在此地發現了唯一以北京命名的蘭科植物——北京無喙蘭和京津冀地區規模最大的鐵木種群。霧靈山植物科考團隊負責人、北京林業大學沐先運博士介紹,北京無喙蘭是北京特有的腐生型蘭花,這種植物一直十分「低調」,直到2017年首次在北京延慶被發現,這一蘭科新物種才為世人所知,被科學界記錄在冊。此次在密雲區霧靈山發現北京無喙蘭,是該物種的第三次發現記錄,也是在北京東北部的首個記錄。
  • 珍稀植物「北京無喙蘭」再現京郊
    北京無喙蘭,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的蘭科植物,近日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近期進行的野生植物調查過程中被發現。北京無喙蘭是北京特有的腐生型蘭花,這種植物一直十分「低調」,直到2017年首次在北京延慶被發現,這一蘭科新物種才為世人所知,被科學界記錄在冊。
  • 北京霧靈山腹地發現珍貴鐵木種群和北京無喙蘭
    近期,一種珍貴用材樹種——京津冀地區種群規模最大的鐵木種群,以及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的蘭科植物——「北京無喙蘭」,在北京霧靈山自然保護區被發現。「北京無喙蘭」首次在密雲地區被發現霧靈山自然保護區1100米海拔的叢林裡,北京林業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無蕊喙的蘭花新物種「北京無喙蘭」 。這一蘭花新物種體現了本地區生態環境正持續改善,也使保護區內的野生蘭科植物增至15種。
  • 中國一新物種又一次被發現,以「北京」命名,被國際關注
    2020年,在北京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1100米海拔的叢林裡,北京林業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無蕊喙的蘭花新物種"北京無喙蘭",這是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的蘭科植物。這次發現北京無喙蘭,是這一物種的第三次發現記錄,也是在北京東北部的第一個記錄。
  • 消失半個世紀的珍稀植物陸續現身,是北京生態保護的最好證明
    而本次在密雲區的霧靈山發現北京無喙蘭,是歷史上第三次被發現和記錄,也是北京東北部的第一次記錄!北京百花山最為關鍵的是,北京無喙蘭屬於極危等級,而且它對於生存環境的要求堪稱嚴苛,只有在多重條件同時能夠滿足的環境中
  • 北京發現蘭花新品種「無喙蘭」 全世界僅有7種
    北京無喙蘭北京無喙蘭為腐生性蘭花,自身沒有葉綠素和葉片,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只依靠土壤中的特殊真菌提供養分。因為這種蘭花無蕊喙,所以是無喙蘭屬。蕊喙是指蘭科植物的蕊柱前面舌狀突起的部分。近期,北京發現了一株命名為「北京無喙蘭」的蘭花新品種。這是目前我國唯一以北京命名的蘭科植物。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近年曾發現多個首次出現在北京的物種,如扇羽陰地蕨等。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副處長黃三祥認為,近幾年,北京生態環境逐漸改善,珍稀物種逐漸開始在北京回歸。
  • 「很意外、很興奮、很驚喜」,武漢溼地發現世界極危植物
    ▎ 專家團隊發現的野生粗梗水蕨今天,小綠聽說了個好消息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專家團隊在武漢溼地發現了一種世界極危植物12日,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專家團隊在本土開展溼地生態恢復和植物多樣性調查時,在一處溼地發現成片生長的世界極危植物粗梗水蕨。
  • 只在開學季露面的它,差點就錯過了全北京的植物學家
    ,一個是在標本館沉睡了80年之久的長柱斑種草,一個是今天要介紹的北京無喙蘭(Holopogon pekinensis)。北京無喙蘭就屬於這種不勞而獲的菌根寄生蘭花(俗稱「腐生蘭」)。自發表以來,隨著一些朋友的深入調查,在懷柔、密雲、門頭溝都陸續發現了北京無喙蘭,另外根據同行提供的信息,在山西和河北也有它的分布,所以這應該是在華北地區較為廣布的一種蘭花。看著它嬌小的植株和其貌不揚的花朵,也許你想不到它竟然是個新種,然而現實就是如此驚喜。
  • 北京發現蘭花新品種 - 深度 - 新京報網
    北京無喙蘭北京無喙蘭為腐生性蘭花,自身沒有葉綠素和葉片,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只依靠土壤中的特殊真菌提供養分。因為這種蘭花無蕊喙,所以是無喙蘭屬。蕊喙是指蘭科植物的蕊柱前面舌狀突起的部分。  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稱近幾年北京生態環境逐漸改善,珍稀物種開始回歸  近期,北京發現了一株命名為「北京無喙蘭」的蘭花新品種。這是目前我國唯一以北京命名的蘭科植物。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近年曾發現多個首次出現在北京的物種,如扇羽陰地蕨等。
  • 密雲水庫現巨型野生娃娃魚 漁民及時保護放歸水庫
    密雲水庫發現的巨型娃娃魚。方軍攝   重9.3千克、身長103釐米的野生大鯢(俗稱娃娃魚)日前現身密雲水庫,這也是密雲水庫近十餘年來發現的最大娃娃魚。  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接到信息後,第一時間趕到該漁民家裡核實情況,經漁業專家鑑定,確認這條四腳怪魚就是大鯢,別名娃娃魚。  娃娃魚是國家二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因叫聲似嬰兒啼哭得名。娃娃魚和恐龍同時繁盛於三億五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泥盤紀時期,被譽為「遊動的活化石」。  此次在密雲水庫發現的巨型野生娃娃魚為棕褐色。
  • 武漢溼地發現大片世界極危植物粗梗水蕨,專家:表明生態保護較好
    12日,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專家團隊在本土開展溼地生態恢復和植物多樣性調查時,在黃陂區一處溼地發現成片生長的世界極危植物粗梗水蕨。這一重要發現,讓專家們感到「很意外、很興奮、很驚喜」。專家團隊發現的粗梗水蕨野生種群。
  • 內蒙古首條旗縣——北京密雲航線開通
    今天鑲黃旗新寶拉格機場一架由北京華彬天星航空公司承運的塞斯納C208B飛機,搭載數人飛向北京密雲機場。據了解,北京密雲=鑲黃旗=錫林浩特航線在今年9月6號正式開通。北京密雲至鑲黃旗新寶拉格運行時間一個半小時。鑲黃旗新寶拉格機場副總經理 張巖介紹:目前購票方式只能在攜程網,還有航旅縱橫、同城網上購買。線下購票,下一步會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