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無喙蘭」首次在密雲地區被發現

2020-09-11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央視網

近期,北京林業大學研究人員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1100米海拔的叢林裡進行野生植物調查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無蕊喙的蘭花新物種「北京無喙蘭」,這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的蘭科植物

據介紹,「北京無喙蘭」首次在北京延慶玉渡山發現,此次密雲區是第三個點位,這一新發現使霧靈山自然保護區內的野生蘭科植物增至15種,對密雲地區野生植物多樣性研究有重大貢獻。

蘭科植物對生存環境要求嚴苛,其在傳粉、種子萌發等繁育關鍵環節需要多重條件同時滿足才能繁衍生息,也體現著當地生態環境正持續改善。

(總臺央視記者 楊凱)

相關焦點

  • 密雲首次發現珍稀植物「北京無喙蘭」
    蘭科植物——「北京無喙蘭」,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首次被發現。這一蘭花新物種對密雲地區野生植物多樣性研究有重大貢獻,也體現著本地區生態環境正持續改善。,發現了兩株無蕊喙的蘭花新物種「北京無喙蘭」,這一新發現也使保護區內的野生蘭科植物增至15種。
  • 關注|極危植物「北京無喙蘭」首次現身密雲
    對生存環境要求嚴苛的極危植物「北京無喙蘭」,日前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被發現,它的出現成為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見證。近年來,一些罕見或以前未曾發現的物種相繼在本市出現。例如,2017年在延慶區首次發現「北京無喙蘭」,這一蘭科新物種才為世人所知,被科學界記錄在冊。不久前,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1100米海拔的叢林裡,再次發現「北京無喙蘭」。這是該物種的第三次發現記錄,也是在北京東北部的首個記錄。據了解,「北京無喙蘭」植株矮小,只有約20釐米高,而且相貌平平,形如枯枝。
  • 北京東部首次發現「北京無喙蘭」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 通訊員 梁斯鈺)日前,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的蘭科植物——北京無喙蘭,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首次被發現。這也是北京無喙蘭首次在北京東部被發現。「北京無喙蘭」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首次被發現。
  • 唯一以北京命名的蘭科植物!「北京無喙蘭」首次現身密雲
    近期,北京林業大學研究人員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1100米海拔的叢林裡進行野生植物調查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無蕊喙的蘭花新物種「北京無喙蘭」,這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的蘭科植物。
  • 「北京無喙蘭」首次在密雲區被發現,近年這些罕見物種也相繼現身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近期,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的蘭科植物——「北京無喙蘭」首次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被發現。同時,京津冀地區種群規模最大的珍貴用材樹種——鐵木種群也在北京霧靈山發現。據「北京無喙蘭」發現者、北京林業大學博士沐先運介紹,北京無喙蘭是北京特有的腐生型蘭花,這種植物一直十分「低調」,直到2017年首次在北京延慶被發現。「一開始,我們並沒覺得它是新物種,以為是一種分布非常廣的野生蘭花的個體變異,只是拍了一些照片。回來和其他老師交流,鑑定照片時,發現了蘭花的獨特之處。」
  • 北京霧靈山腹地發現珍貴鐵木種群和北京無喙蘭
    近期,一種珍貴用材樹種——京津冀地區種群規模最大的鐵木種群,以及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的蘭科植物——「北京無喙蘭」,在北京霧靈山自然保護區被發現。京津冀地區種群規模最大的鐵木種群在剛剛結束的北京霧靈山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中,北京林業大學沐先運博士帶領的科研團隊發現了京津冀地區種群規模最大的
  • 霧靈山首現北京無喙蘭
    原標題: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珍稀物種相繼出現日前,北京霧靈山自然保護區傳來喜訊,科考人員在此地發現了唯一以北京命名的蘭科植物——北京無喙蘭和京津冀地區規模最大的鐵木種群霧靈山植物科考團隊負責人、北京林業大學沐先運博士介紹,北京無喙蘭是北京特有的腐生型蘭花,這種植物一直十分「低調」,直到2017年首次在北京延慶被發現,這一蘭科新物種才為世人所知,被科學界記錄在冊。此次在密雲區霧靈山發現北京無喙蘭,是該物種的第三次發現記錄,也是在北京東北部的首個記錄。
  • 珍稀物種相繼出現 霧靈山保護區首現北京無喙蘭
    日前,北京霧靈山自然保護區傳來喜訊,科考人員在此地發現了唯一以北京命名的蘭科植物——北京無喙蘭和京津冀地區規模最大的鐵木種群。霧靈山植物科考團隊負責人、北京林業大學沐先運博士介紹,北京無喙蘭是北京特有的腐生型蘭花,這種植物一直十分「低調」,直到2017年首次在北京延慶被發現,這一蘭科新物種才為世人所知,被科學界記錄在冊。此次在密雲區霧靈山發現北京無喙蘭,是該物種的第三次發現記錄,也是在北京東北部的首個記錄。
  • 珍稀植物「北京無喙蘭」再現京郊
    北京無喙蘭,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的蘭科植物,近日在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近期進行的野生植物調查過程中被發現。北京無喙蘭是北京特有的腐生型蘭花,這種植物一直十分「低調」,直到2017年首次在北京延慶被發現,這一蘭科新物種才為世人所知,被科學界記錄在冊。
  • 北京發現蘭花新品種「無喙蘭」 全世界僅有7種
    近期,北京發現了一株命名為「北京無喙蘭」的蘭花新品種。這是目前我國唯一以北京命名的蘭科植物。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近年曾發現多個首次出現在北京的物種,如扇羽陰地蕨等。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副處長黃三祥認為,近幾年,北京生態環境逐漸改善,珍稀物種逐漸開始在北京回歸。
  • 中國一新物種又一次被發現,以「北京」命名,被國際關注
    2020年,在北京密雲區霧靈山自然保護區1100米海拔的叢林裡,北京林業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無蕊喙的蘭花新物種"北京無喙蘭",這是中國唯一一個以北京命名、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的蘭科植物。這次發現北京無喙蘭,是這一物種的第三次發現記錄,也是在北京東北部的第一個記錄。
  • 北京發現蘭花新品種 - 深度 - 新京報網
    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稱近幾年北京生態環境逐漸改善,珍稀物種開始回歸  近期,北京發現了一株命名為「北京無喙蘭」的蘭花新品種。這是目前我國唯一以北京命名的蘭科植物。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近年曾發現多個首次出現在北京的物種,如扇羽陰地蕨等。
  • 只在開學季露面的它,差點就錯過了全北京的植物學家
    北京的山地擁有很高的生物多樣性 | 劉冰近些年來,隨著分類學者在華北地區深入的野外調查和植物愛好者持續不斷的刷山活動,發現了不少北京境內的新記錄種,甚至是新種,我和分類學同行也發現了兩個以北京為模式產地的新種
  • 北京密雲水庫一天發現20多種鳥類
    原標題:密雲水庫一天發現20多種鳥類   近日,在密雲水庫庫北的庫濱帶內,多了十餘個攝影者的身影。他們攜帶「長槍短炮」,深入河灣淺灘和林間,小心追尋著鳥類的身影,記錄著周圍的環境。
  • 內蒙古首條旗縣——北京密雲航線開通
    今天鑲黃旗新寶拉格機場一架由北京華彬天星航空公司承運的塞斯納C208B飛機,搭載數人飛向北京密雲機場。據了解,北京密雲=鑲黃旗=錫林浩特航線在今年9月6號正式開通。北京密雲至鑲黃旗新寶拉格運行時間一個半小時。鑲黃旗新寶拉格機場副總經理 張巖介紹:目前購票方式只能在攜程網,還有航旅縱橫、同城網上購買。線下購票,下一步會開通。
  • 北京密雲水庫告急尋找水源 可能會出現水危機
    而北京的水源,正面臨挑戰。  這是民間行動「樂水行」領隊張峻峰數年以來踏遍北京所有的大小河流和600多個水庫後得出的驚人的結論。  8月7日,他帶領隊伍考察了大嶺溝-碓臼峪溝,即溫榆河上遊、十三陵水庫水源地,發現這裡已經沒有水了。「30年前這裡水很大,現在沒有丁點水,這也就難怪十三陵水庫無法向北京供水,其它水庫的蓄水量也在不斷下降。」
  • 密雲水庫依然是北京「大水缸」
    這裡就是密雲水庫,華北地區最大的水庫,首都北京最重要地表飲用水水源地。自1960年9月1日竣工至今,這裡就一直擔負著「生命之水」的使命,持續滋潤京城六十載。防水患,21萬工人兩年建起大水庫82歲的金權老人最近有點忙,兒子兒媳當起臨時「經紀人」,開車拉著他接受採訪、拍攝節目。作為當年21萬水庫建設者之一,好多人想聽他講當年的故事。
  • 霧靈山發現北京市二級保護植物蜻蜓蘭,記錄在冊植物739種 | 密雲科普
    在霧靈山自然保護區海拔1200米的叢林中,工作人員在植物調查中首次記錄到一種蘭科植物——蜻蜓蘭,屬於北京市二級保護植物。這一新發現也使保護區內的野生蘭科植物增至14種。蘭科植物對生態環境的要求十分苛刻,所以此次新發現進一步說明了保護區內的生態環境優良。此外,保護區內還分布有輪葉貝母、紫點杓蘭等多種珍稀物種,曾因沒有有效保護措施,瀕臨滅絕。
  • 消失半個世紀的珍稀植物陸續現身,是北京生態保護的最好證明
    有新聞說,在北京的霧靈山自然保護區,科考人員發現了唯一以北京命名的蘭科植物——北京無喙蘭,此外還發現了京津冀地區規模最大的鐵木種群。為什麼興奮呢?而本次在密雲區的霧靈山發現北京無喙蘭,是歷史上第三次被發現和記錄,也是北京東北部的第一次記錄!
  • 鑲黃旗新寶拉格機場至北京密雲的航線正式開通
    繼2020年9月3日鑲黃旗新寶拉格機場首航,錫林浩特=鑲黃旗新寶拉格航線首飛之後,9月6日,鑲黃旗新寶拉格機場北京密雲=鑲黃旗=錫林浩特此次通航構築起立體交通網絡,將大大縮短鑲黃旗同京津冀地區的時空距離,對加速旅遊資源開發,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擴大地區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地區經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