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保險槓很多都是塑料的!難道塑料比金屬還「硬」嗎?

2020-12-05 汽車的另一面

這裡我想先給你們說一下,塑料保險槓的概念,其實不是說這種塑料就是汽車真正的保險槓,而是說這本來就是裝飾槓,並不是真正的保險槓,你想想都知道,畢竟你要是用這樣的塑料碰車的話,估計你的汽車時涼了,所以塑料保險槓最多就是前保險槓,保險槓的組成也是有幾個部分的,這隻算其中的一個組成罷了!

1. 塑料保險槓符合輕量化受排量和燃油問題影響,輕量化變成了時下熱門技術。塑料相比鋼板或鋁板更輕,自然更有助於輕量化的提高。另外,由於車頭重量降低,還有助於提高操控。2. 保險槓屬於外覆蓋件,對車內乘員碰撞安全保護的幫助很小,但它會影響到行人安全從很多安全測試機構看,行人安全保護早已被納入車輛安全評估標準。塑料保險槓因為質軟,能夠在碰撞中起到一定的減輕效果,降低行人傷害。

塑料保險槓更容易「拗造型」,能將前臉變得豐富大概在80年代開始,保險槓逐漸從金屬材質普及為塑料材質。翻看汽車發展歷史我們不難發現,現代汽車的前臉普遍都更豐富了,即便是十萬以下的車型都能拗出不錯的造型。因為加工工藝和材料本身特性的原因,如此豐富的變化,鍍鋅鋼板是萬萬達不到的。當然了,如您提到的「鐵的不是更耐用嗎?」(準確說應該是鋼或者鋁)這個要看您怎麼理解了。當然金屬材質的,現在的保險槓都是經過一定的工藝處理的,仍然有著不錯的耐腐蝕性和抗老化能力。而且因為質硬還不容易出現碰撞變形。

但問題是權衡利弊之下,塑料的優勢會更突出。想想現在的行人碰撞事故率和事後的一大堆瑣事,你不會不平衡一些?不過還是不得不說有些企業鑽了空子,塑料保險槓的強度和耐用性表現不太理想,但這不是這種材料合適不合適的問題,而是用不用好東西的問題。所以說你要是以為這就是保險槓的話,你肯定就是不了解汽車。

相關焦點

  • 揭秘,為何汽車的前後保險槓都是塑料材質的,這還叫保險嗎?
    本來就叫保險槓,塑料做的還保險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最早期的汽車前後保險槓都是金屬材料的, 「而第一個吃螃蟹的車企」—菲亞特,它破天荒採用塑料保險槓的,出於種種因素的考慮,從此之後各大車企迅速效仿,以至於今天鋪天蓋地的汽車都是塑料的前後保險杆。其用意到底是啥呢?
  • 汽車塑料保險槓噴塗工藝流程介紹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塑料保險槓由外板、緩衝材料和橫梁3部分組成。其中外板和緩衝材料用塑料製成,橫梁用厚度為1.5mm左右的冷軋薄板衝壓成U形槽。外板和緩衝材料附著在橫梁上,橫梁與車架縱梁之間用螺絲連接,可隨時拆卸。這種塑料保險槓大體上使用聚醋系和聚丙烯系兩類材料,採用注射成型。
  • 厚片吸塑工藝在汽車塑料保險槓行業中的優勢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和工程塑料在汽車工業的大量應用,汽車保險槓作為一種重要的安全裝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目前汽車前後保險槓除了保持原有的保護功能外,還要追求與車體造型的和諧與統一,追求本身的輕量化。轎車的前後保險槓都是塑料製成的,人們稱為塑料保險槓。
  • 乾貨:不同塑料在汽車行業中的應用及優缺點
    用PP樹脂製造的汽車用製品很多,有各種儀錶板、門護板、立柱護板、保險槓、水箱、裝飾板,PP在汽車上的應用有越來越多的趨勢。PE聚乙烯,最輕的塑料之一,半透明白色臘狀材料,耐水性好,耐酸鹼,耐有機溶劑,電絕緣性優良 。收縮率1.5~4.0% ,合適的薄厚1.0-2.5mm。
  • abs塑料有毒嗎 abs塑料和pp塑料哪個好
    abs塑料有毒嗎 abs塑料和pp塑料哪個好 2019-12-16 11:12:33 來源:全球紡織網 abs塑料有毒嗎?abs塑料和pp塑料哪個好?
  • 材料疲勞是安全大敵 塑料汽車離你並不遠
    塑料在汽車上的應用 塑料是一種高分子材料,近年來在汽車上的應用越來越多,巳由內外裝飾件向車身復蓋件和結構件方面發展。例如前照面、保險槓、發動機罩、行李箱蓋、頂蓋、翼子板、車門內護板和某些車身骨架構件等。
  • 美國升級處理聚氨酯泡沫廢料 改造成高質量橡膠和硬塑料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新型方法,能夠升級處理床墊、絕緣材料、家具坐墊和鞋子中的聚氨酯泡沫。接著,採用「雙螺杆」擠壓工藝,從該泡沫中除去空氣,打造出一種耐用硬塑料或者可彎曲軟薄膜形狀的新材料,同時對該材料進行改造。(圖片來源:西北大學)最後,可以將泡沫廢料加工成高質量的橡膠和硬塑料,用於鞋墊、手錶腕帶、堅固耐用的輪子(用於購物車和滑板)以及汽車,如保險槓。
  • 常用塑料有哪些
    常用塑料種類有PE(聚乙烯)、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PET(聚酯)、EPS(發泡聚苯乙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A(尼龍)等。其中PE有塑料大棚料、工業包裝薄膜、乳酸飲料瓶、洗潔精瓶類等;PP有編織袋、打包帶、綑紮繩、部分汽車保險槓等、PVC有塑料門窗型材、管材等;PET有可樂、雪碧等茶飲料瓶;EPS俗稱泡沫塑料,快餐盒和電視機包裝的泡沫都是這東東。
  • 太原塑料託盤
    太原塑料託盤一、通常託盤使用的原料有PP或PE兩種1. 聚乙烯 PE未著色時呈乳白色半透明,蠟狀;用手摸製品有滑膩的感覺,柔而韌;稍能伸長。一般低密度聚乙烯較軟,透明度較好;高密度聚乙烯較硬。
  • 汽車用塑料卡扣和金屬卡扣究竟誰更好
    有些零件你如果只設計成一個整體,一方面體積太大不好運輸,二方面如果零件裡面還需要裝配一些子零件就不好操作,所以乾脆設計成幾個子零件卡接到一起,既方便運輸,又方便子零件的拆卸,還節約成本。常見的卡扣70%以上都是塑料材質,只有不到30%的卡扣會選擇金屬材質,這是因為:1.塑料的密度比金屬的密度低很多。
  • 尼龍是塑料嗎?尼龍屬於塑料嗎?尼龍和塑料的區別
    尼龍是塑料嗎?尼龍屬於塑料嗎?尼龍和塑料的區別 2017-06-21 10:03:25 來源:全球紡織網 尼龍是塑料嗎?尼龍屬於塑料嗎?
  • 汽車塑料件塗裝前處理的探討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塑料製品因其價格低、質量輕、柔韌性好等明顯優勢,在汽車中的應用比例逐年上升。汽車外飾塑料件的塗裝在外觀及性能要求上也越來越高。塑料件有著自己的特點,表面極性小,與塗層的附著力差,如何做好塑料塗裝的前處理是整個塑料塗裝的關鍵。
  • 油門踏板是塑料的說明廠家不厚道?鐵皮油箱和樹脂油箱誰更安全?
    在讀者的評論區,該國網友狂噴某車的油門踏板是塑料做的,不安全,廠家不厚道。看到這裡,小編倒是很不厚道地笑了。在多數人的認知中,汽車作為一個「鐵疙瘩」,金屬材質在汽車上的應用應該佔到了很大比例。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汽車上的金屬正越來越多地被其他材質所替代。如今的汽車行業內,由於考慮輕量化和安全性等因素,汽車上也是加入了越來越多的新材料。
  • 塑料/金屬/玻璃 你選哪種材料?越來越多廠商選塑料
    還記得你的第一臺手機是什麼樣子的嗎?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很多年前的手機形態不同於如今,觸屏時代到來之前的手機五花八門,滑蓋、翻蓋、側滑、全鍵盤各有特色。機身材質也大多以塑料為主。 但如今,玻璃材質的後蓋逐漸成為了智慧型手機當中的主流,甚至已經普及到千元價位。
  • 使用塑料,是福還是禍?
    塑料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塑膠袋、智慧型手機、汽車儀錶盤,隨處可見塑料的身影。但近一半的塑料製品在不到一個月後就變為垃圾,被回收的僅是一小部分。無論是在高溫、還是低溫條件下,塑料都能保持自身特性,不同的成分決定了其韌性和硬度。例如,低密度聚乙烯(LDPE)結實、有韌性、透明度高,因此用於製作薄膜。 另一方面,聚酯材料既不透氣,也不透水,所以是製造飲料瓶的基礎材料。聚丙烯熔點高、耐化學腐蝕,多用於盛裝熱的液體。
  • 商務部拒絕塑料汙染 會影響塑料行業嗎
    在限塑令的規範下,並且國家出臺政策拒絕塑料汙染,對塑料行業會有影響嗎?塑料一次性塑料製品只是通用塑料分類裡的一小部分。而塑料一般通過其用途可以分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種塑料。■ 工程塑料工程塑料是指可用作工程材料和代替金屬製造及其零部件等的塑料。主要品種有PC、PA、PBT、POM、PPO五大通用工程塑料。
  • 手機機身材質科普:塑料、金屬、玻璃……都有哪些優缺點?
    目前常見的手機機身材質有四種:塑料、金屬、玻璃和陶瓷。這四種不同的材料各有各的特點,下面就分別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塑料塑料是自手機誕生以來就被廣泛採用的材質,塑料的種類也很多,手機機身最常使用的一般是聚碳酸酯。聚碳酸酯不僅應用於手機機身製造,還廣泛應用於醫療、汽車、建材等各個領域,無毒無異味,容易加工,所以成為手機機身的理想材質。
  • 汽車塑料外殼厚片吸塑厚板吸塑厚吸塑教你如何省錢
    現在商業運營上有一種新型叫法,它會把生產這個產品的核心工藝關鍵詞也帶入進去,即產品主詞+核心關鍵詞,例如汽車塑料外殼等組裝件,商業運營就叫做汽車塑料外殼、汽車保險槓、汽車輪眉、汽車頂棚行旅箱厚片吸塑厚板吸塑厚吸塑ABS厚片吸塑等.
  • 金屬與塑料的分離
    1.金屬捕集器  將粉碎的廢棄物經管道輸送,在傳送過程中使用金屬捕集器將直徑為0.75---1.2MM的金屬碎屑分離出來.2.靜電分離器  將混雜料粉碎,投入靜電分離器,利用金屬與塑料的不同帶電特性,可分離出銅,鋁等金屬.此法適用與金屬填充複合材料,電纜料和鍍金屬塑料的處理.
  • 金屬與塑料機身競爭力分析
    這種主觀色彩十分強烈的體驗,對於很多習慣了原來拼營銷口號而不重視設計的廠家來講,著實是一個難處。但是時代在進步,也有許多廠家開始跟進所謂的體驗經濟。他們開始揣摩自家產品的設計語言,選擇不同的手機材料,希望能夠打造出獨特的產品氣質。但是在這過程中,許多技術上或是市場上的問題都開始顯現,他們發現產品的氣質並不是那麼容易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