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超過太陽10倍!中國人造太陽來了,無限能源還遠嗎?

2021-01-15 騰訊網

2020年底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首次成功放電,溫度達到了1.5億攝氏度,是太陽中心溫度的10倍,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進展比西方國家的核聚變發電至少領先五年時間。

在距離地球1.5億公裡的地方,是太陽的表面,那裡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核聚變,這也是太陽能夠近乎無限發光發熱的秘密。因此,可控核聚變裝置又被稱作「人造太陽」,換句話說,一旦能夠掌握這項技術,人類便可擁有像太陽那樣,接近無限的能源。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科學家們就對可控核聚變展開研究,他們認為至少需要50年時間才有希望實現這一技術。如今60多年過去了,可控核聚變依然是困擾各國科學家的難題,有人甚至認為,即便再過50年,人類依然無法掌握這項技術!

實現可控核聚變,為什麼這麼難?

一切還得從那個被稱為「天才」的科學家說起。1905年,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提出質能方程,即:質量再小的物體也可能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事實也的確如此,目前最容易實現的核聚變的原料是氫的兩個同位素氘和氚 ,通過使氘原子核與氚原子核發生聚變,生成氦原子核和中子。不過由於氘氚原子核都帶正電,它們之間存在排斥力,這便會阻礙核聚變的發生。若想讓二者發生聚變,則需要大約10的-15次方米的距離,大約是一根頭髮500億分之一大小,而要想實現這一點,光靠擠壓是不可能實現的,只有在超高溫度的環境下,原子才能猛烈運動縮短距離,這一過程,至少需要在上1億度高溫下,氘氚原子核才能克服電荷的斥力,實現核聚變。

達到上億度的高溫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已經可以實現了,而難點在於,1億度的高溫足以融化與地球上的任何物質,沒有哪個容器能把反應堆裝起來!於是,科學家們想到兩個辦法約束高溫反應:一個是慣性約束。用一個內含氘和氚混合氣體的小球,然後用雷射束擊打它,讓它瞬間達到高溫高壓,從而引發核聚變反應。另一個是磁約束:利用一個環形磁場來裝下離子體,在磁力的作用下限制二者運動,原子核就能繞著磁力線方向轉圈,使它們集中在一個方向。想要用磁力實現核聚變反應,也並非易事,直到1968年,T-3等離子機溫度超過了一千萬度後,才打破瓶頸,各國紛紛更近,至此,託卡馬克裝置就成了主流技術。目前,世界各國可控核聚變的設備,主要也是磁力約束技術。

2009年我國啟動了中國環流器二號項目,2020年 12 月4日宣布首次成功放電。這也標誌著中國在可控核聚變技術方面,已經進入世界前列。按計劃,我國將在2070年之前實現核聚變併網發電,這就意味著,有生之年我們能夠看到人造太陽真正實現!希望那一天早日到來。

相關焦點

  • 中國人造太陽是太陽溫度10倍,是怎麼做到的,不怕裝置融化了
    人造太陽如果成功商用或許就可以一勞永逸地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問題,像以後石油,煤炭的地位重要性也就沒有那麼高了,順便還可以解決美國的石油霸權問題。中國最新一代的人造太陽裝置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那你知道說的放電是什麼意思嗎?人造太陽並不是太陽,一聽說人造太陽有人認為是不是造一個發光發熱的裝置,也放入空中呢?
  • 離子溫度超過1億度,運行20秒,中國人造太陽已被韓國反超?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人造太陽」這個詞語大家應該也不陌生了,這主要是用於模擬太陽產生能量的核聚變過程,為人類提供清潔的能源,簡單的來說,它是太陽而非「太陽」,並不是很多人說的,要將這顆「人造太陽」釋放到天上去,然後來給人類提供能量。
  • 35國曆時14年,「人造太陽」即將問世,加熱溫度比太陽還高10倍
    當地時間7月28日,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核反應堆終於開始組裝了,這項科學計劃由35個國家共同合作,包括歐盟(包括英國和瑞士)、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等,從2006年七方籤訂協議開始實施該計劃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4年,如今,終於啟動了組裝程序。據悉,這個組裝過程要耗時5年時間,意味著到2025年,人類就要擁有第一個「人造太陽」了。
  • 中國「人造太陽」現身!問題來了:太陽好好的,為啥還要造?
    這個聽起來極其瘋狂,甚至有點魔幻色彩的事情,真的能實現嗎?為什麼非要「造個太陽」?已經有一個太陽了,為什麼還非得要再造個太陽呢?要說清這個問題,需要從能源說起。我們人類從生產到生活,各種活動無一不需要能源。
  • 中國「人造太陽」有多牛?核心溫度高達2億,比太陽熱10倍
    就拿當今世界的主要能源——核能源來說,它在所有能源中的佔比越來越大,但在各國利用核能的時候,也會產生大量的核廢料,這對人類的生存構成了威脅。此前,有媒體報導,新一輪「人造太陽」即將從中國升起,預計2020年投入運行。
  • 中國「人造太陽」顯神威 相當於太陽芯部溫度的近10倍
    中國在這個領域,做成了一件大事!獨家探秘→2020年12月4日,一個應該載入世界核聚變史冊的日子。核聚變關鍵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首次放電,標誌著我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和運行技術。
  • 超過太陽核心溫度,中國「人造太陽」成功放電,技術走在最前沿
    但石油儲量畢竟是有限的,屬於不可再生資源,此外還對環境產生汙染。因此人類需要一種既清潔又能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這種新型的能源就是可控核聚變。由中核集團建造的「中國環流器二號M」可控核聚變裝置成功放電,標誌著中國在未來新能源領域獲得了突破性的進步。而由法國主導,美英俄日參與的ITER(熱核聚變實驗堆)項目,在今年7月28日才開始組裝。
  • 人造太陽概念:隨時隨地,無限能源,無處不在,永久免費
    人造太陽概念遐想:每個人攜帶著接收器,享用著人造太陽給你輸送的能源,供你衣食住行的全部所需。重點之中的重點是:永久免費!ITER計劃模仿的是太陽產生能量的過程——將氫同位素聚合成氦,釋放出取之不竭的熱核聚變能源。正因如此,ITER計劃被形象地稱為&34;計劃。人類目前能夠利用的各種能源,幾乎都來自於太陽的核聚變。一顆氫原子,它很活潑,很容易就與氧或者硫之類的元素發生反應;然而,它又很害羞,很難單獨與同類的氫原子結合。
  • 中國「人造太陽」在2020年運行,溫度是太陽的13倍
    地球能夠運轉並且能夠給人們提供能量,其實最大的能源來自於太陽,太陽的光照以及它內部的核聚變反應給地球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那就需要一些科技的力量來製造一些人造的太陽,為什麼提供生存的條件? 如關於這樣的人造太陽,其實也經歷和發展的比較長的時間,在2020年我國的人造太陽也即將進行運行,對於人造太陽這一夢想成真,也成了人類社會進步的一個發展歷史階段。
  • 製造終極能源,人造太陽這事能成嗎?
    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太陽ITER,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也就是我們現在簡稱的人造太陽,是世界上目標最為宏大的科學能源項目,主要目的是為了人類製造完美的能源。完成這麼一個科學項目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程,需要全世界最聰明的科學家來參與。
  • 「人造太陽」技術是什麼?太陽也能被製造出來嗎?
    如果我們能製造出"太陽",用它巨大的能量為人類服務,那是否能解決未來的能源問題呢?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人造太陽」技術,所以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人造太陽」技術吧!你知道太陽和許多其他的恆星為什麼會不斷發光並釋放能量嗎?
  • 天上已有太陽,為什麼人類還要造出「人造太陽「?了解它的重要性
    要知道,地球每時每刻都圍繞著太陽公轉,雖然說太陽在我們的頭頂上,其實它是離我們非常遠的,人類目前還不能到達太陽的附近,但是地球上的生物都離不開它,太陽不僅讓我們有了白天,而且還給地球提供了能源,比如光能和熱能,我們平常用的太陽能就是靠陽光來發電的,如果沒有了太陽,那麼全球會陷入一片黑暗。
  • 天上已有太陽,為什麼人類還要造出「人造太陽」?了解它的重要性
    要知道,地球每時每刻都圍繞著太陽公轉,雖然說太陽在我們的頭頂上,其實它是離我們非常遠的,人類目前還不能到達太陽的附近,但是地球上的生物都離不開它,太陽不僅讓我們有了白天,而且還給地球提供了能源,比如光能和熱能,我們平常用的太陽能就是靠陽光來發電的,如果沒有了太陽,那麼全球會陷入一片黑暗。
  • 中國參與「人造太陽」計劃 製造輸出關鍵部件
    中國承擔設計的脈衝高壓變電站(PPEN)400KV高壓智能主變壓器正在被吊運。  這些天,北京的清晨多是大晴天,陽光照在身上,渾身暖暖的。「人類可以製造一個太陽來產生光和熱嗎?」早在上世紀50年代,一個高中學歷的蘇聯年輕少尉就提出了這個問題。
  • 人造太陽「現身」!好好的太陽,為啥還要人造呢?
    人造太陽,不由得讓人想起一首兒歌《種太陽》。 可別說,之前還真有一個科學家迪斯科版《種太陽》在網際網路上大火,官方調皮,最為致命。 這個「種太陽」種的也就是「人造太陽」,這是打開核聚變能量的「閥門」,是通往人類終極能源的鑰匙。
  • 中國可控核聚變力壓美國,溫度達到太陽十倍,聚變發電還遠嗎?
    核聚變是宇宙的終極能源,太陽就是靠聚變來發光發熱,普照萬物。而可控核聚變,則是人類解決能源問題的希望所在。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器2號M的首次成功放電,標誌著國內聚變研究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溫度達到了1.5億攝氏度,是太陽中心溫度的10倍,而等離子體電流和環向磁場強度超過了美國現存最大的託克馬克裝置DIII-D,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 探秘中國人造太陽
    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正式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這標誌著我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將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放電溫度可達太陽芯部溫度近10倍
  • 「人造太陽」來了
    原標題:「人造太陽」來了   7月28日,世界上第一個實驗性「人造太陽」項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在法國正式啟動安裝。
  • 1億度維持了10秒!中國人造太陽核聚變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東方超環」是我國自主設計研製的磁約束核聚變實驗裝置,也被稱為「人造太陽」。據央視國防軍事頻道報導,我國大科學裝置「東方超環」近日取得重大突破,等離子體中心電子溫度首次實現1億攝氏度運行近10秒。「東方超環」是我國自主設計研製的磁約束核聚變實驗裝置,也被稱為「人造太陽」。核聚變被視為人類解決能源問題的終極方案,而要引發核聚變,需要上億度的超高溫度,但要利用它,則需要長期穩定運行。
  • 比太陽熱10倍!我國「人造太陽」預計明年投入運行
    2億℃,比太陽熱10倍!我國「人造太陽」預計明年投入運行石油和煤炭,可以說是現在人類文明最重要的資源,老美甚至為了石油多次發動戰爭,可見這些資源的重要性,這些化石資源又被叫做不可再生資源,顧名思義早晚有一天會用完的,很早之前人們就在考慮找新的清潔能源代替石油和煤炭了,核能就是其中之一,現在廣泛使用的是核裂變產生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