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吃西瓜的季節,買到的西瓜從中間切開來,有的是完整的結構,有的會有空隙或有裂紋,這就是大家常說的空心西瓜。我們一般是認為熟過頭的西瓜才會空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倒了瓤的瓜。這種西瓜特別的甜,也特別的沙,不脆,水分也比較少。
不過,西瓜成熟後來不及採收造成的空心僅是一個方面,另外還有可能是西瓜種植過程出現了問題才造成的空心。
1、溫度較低的原因。西瓜花果期的適宜生長溫度在25度至30度之間,最低平均溫度在20度至21度之間。西瓜果實在坐果後(幼果退毛前)先進行細胞分裂,增加果實內的細胞數量,然後通過細胞膨大而使西瓜果實迅速膨大。如果坐果時溫度偏低,細胞分裂的速度變慢,使果實內的細胞達不到足夠的數量,後期隨著溫度的升高,果皮迅速膨大,而果實內由於細胞數量不足,不能填滿果實內的空間而形成空心。
2、陰雨寡照。果實的生長發育離不開養分。如果果實發育過程中雨天較多,光照較少,則會影響西瓜葉片的光合作用,導致合成養分的短缺。果肉細胞分裂減弱,影響果肉體積,但營養不足時果皮仍發育較快,從而形成空心。此外,部分施氮、過度澆水引起的植物徒長、田間鬱閉等現象,也會影響光合作用,並影響莖葉生長和果實對水肥的競爭,也會出現空洞現象。
3、缺水。在果實發育過程中,不僅需要足夠的營養,而且需要足夠的水分。如果果實膨大期嚴重缺水,果實的細胞就不能膨脹而形成中空。
西瓜空心好吃不好吃,說到底還是回到了如何挑選西瓜這個問題。西瓜出現空心,不一定表示這瓜不好吃,但也不能說這瓜就一定好吃。而掌握挑選西瓜的基本常識,倒成了這個夏天要做的事情。
我們在市場上怎樣才能挑到好西瓜呢?可以記住以下4個小竅門。
第一、首先看瓜藤。瓜藤新鮮,這瓜也新鮮。如果瓜藤前半截已經幹了,這摘下來估計也有3~5天了。剩下的以此類推。瓜藤為又粗又直的瓜不甜,彎彎細細的則很甜。
第二、看瓜的外表。自然成熟的西瓜,瓜皮很光,有硬硬的感覺,而且花紋清晰、紋路明顯。而不是那種摸起來很嫩、毛刺刺的感覺,並且花紋雜亂無章地蜷在一起。
如果西瓜的花紋顏色太深,那這瓜估計熟過頭了,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採收不及時出現空心的瓜。
西瓜是在地裡生長的,它著地的那面,是黃色的,我們常稱其為陰面。陰面部分相對來說不好吃,所以儘量挑個黃色面積小的。
第三、感覺一下西瓜的重量。成熟的西瓜重量輕,託瓜的手能感到顫動震手;不成熟的西瓜重量重,沒有震蕩感。兩個差不多一樣大的西瓜,重量比較輕的為熟瓜。另外,熟瓜還可以浮在水面上,生瓜則沉在水裡。
第四、拍打西瓜聽聲音。這個得有些經驗,用手託住西瓜輕輕拍敲後用食指和中指彈敲,發出「咚、咚」的清脆聲,是熟瓜;發出「突、突」聲,是成熟度比較高的反映;發出「噗、噗」聲,是過熟的瓜;發出「嗒、嗒」聲的是生瓜。
如果聽聲音很難辨別,也可用一個我們常用的土辦法:拍上去聲音清脆,有回聲的感覺,就是熟瓜。這個方法得多挑幾隻瓜進行比較,挑其中最有回聲感的那個。
無論是普通西瓜還是良種西瓜,空心是一種很常見的問題之一。空心西瓜除了水分相對少了一點,香味和甜味並沒有改變,它是能吃的。只是有的空心部分比較大一些,買家不想要這種而已。像這種情況比較容易給瓜農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瓜農還是應該及時了解西瓜空心的原因,並採取相對應的預防措施,避免造成收益上的影響。
生活是很真實的柴米油鹽,一簞食,一瓢飲。我是笑笑的麥子,謝謝您的閱讀,如果您有更好的想法,歡迎在下方評論或留言!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希望您能為我點個讚,並關注我一下,最後別忘了幫我分享,轉發一下!特別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