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鍋法」製備鈣鈦礦納米晶複合LED!高穩定性高效率

2020-10-13 材料material

導讀:本文報導了「一鍋法」在高發射率CsPbBr3鈣鈦礦表面製備SiO2/ZrO2包覆層,並對其性能進行了系統測試。這種簡單且易於擴展的方法顯著提高了鈣鈦礦納米晶體的儲存、熱、溼度和輻照穩定性,而不影響其光致發光性能。


鈣鈦礦型混合發光二極體(pc-HLEDs)的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然而,製備高效率長壽命器件仍然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通過溶膠-凝膠法製備了雙金屬氧化物包覆的CsPbBr3@SiO2/ZrO2複合材料。這些納米顆粒顯示出≈65%的光致發光量子產率,在溫度、環境和輻照情況下具有極強的穩定性。在外加電流下具有接近單位轉換效率的pc-HLEDs,效率約為75 lm W−1,並且在100和10 mA下分別具有約200和700 h的最顯著穩定性之一。相關論文以題目為「Meeting High Stability and Efficiency in Hybrid Light- Emitting Diodes Based on SiO2/ZrO2 Coated CsPbBr3 Perovskite Nanocrystals」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期刊上。


論文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adfm.202005401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半導體納米晶或量子點(QD),如CdS、CdSe、ZnS和CuInS2等,由於具有高的光致發光量子產率(PLQYs)、窄的發射帶和易於製備等優點,在照明和顯示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但是,限制,例如(i)合成成本高,需要較長的時間和高溫(ii)由於使用有毒和/或稀土元素,可持續性低被認為是阻礙其在商業照明系統中廣泛應用的巨大障礙。因此,科學界在尋找新的顏色下轉換的替代品方面非常活躍。


在這種背景下,人們正致力於開發具有與量子點類似的光致發光特性的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簡言之,MHPs的優點包括:i)由於發射光譜可在400至700納米範圍內調諧,因此可通過成分調製輕鬆實現顏色調諧;ii)優異的光學和電子性能,如高PLQYs(>80%);iii)在半最大(FWHM)處縮小全寬,使其具有高純度;iv)色域廣,覆蓋率達到顏色標準的120%,優於QLEDs和商業OLED;v)高缺陷容限;以及vi)溫和的製備環境(低於200°C)。


在這裡,主要的挑戰仍然是改善MHPs在環境條件下的穩定性,即在氧氣和水分存在下的光誘導降解,而不影響器件效率。因此,許多研究小組致力於利用表面工程和組分調製來提高MHPs在環境條件下的自穩定性。前者代表了最有前途的策略,因為例如,金屬氧化物殼層已被廣泛用於保護量子點。其中,TiO2和Al2O3不是完全透明的,嚴重影響了器件的性能。就SiO2塗層而言,其優異的抗環境應力穩定性和透明性使其成為各種塗層材料中最受歡迎的候選材料。(文:愛新覺羅星)


圖1。a)低倍率HRTEM圖像;b)CsPbBr3單晶的HR-TEM圖像。插圖顯示了相應的FFT;c)(b)所示用於圖像分析的HR-TEM圖像區域,顯示d間距為0.59和0.41 nm的晶格條紋,分別與CsPbBr3立方相的(100)和(110)平面一致;d)通過對(c)中所示圖像進行自相關得到的重建圖像,該圖像顯示立方體CsPbBr3的模擬晶體結構沿垂直於(100)平面(向上向量[1–10]);g)顯示CsPbBr3粒度分布的直方圖,根據TEM分析估計(n=120)。e、f,i)表徵CsPbBr3@SiO2/ZrO2淨化後的粉末:e、 f)兩種不同放大倍數下的TEM圖像和i)XRD圖。


圖2。左圖:照片a)ZTB加入前的反應介質,(b)CsPbBr3@SiO2/ZrO2粉末,以及(c)CsPbBr3@SiO2/ZrO2/PMMA紫外線照射下的照片。右:發射光譜d)CsPbBr3@SiO2/ZrO2粉末和e)CsPbBr3@SiO2/ZrO2/PMMA.


圖3。穩定性測量CsPbBr3@SiO2/ZrO2/PMMA。a)環境儲存條件下PLQY隨時間的變化。b)與溫度相關的發射光譜和加熱時的強度損失(上插圖)和RT時隨時間的強度恢復(下插圖)。c)60℃下24小時發射光譜及其強度(插圖)的變化。d) PLQYs在水溶液中浸泡後隨時間的變化。


圖4。a,b)PMMA和c,d)器件的發射光譜(左)和發光效率(右)的變化CsPbBr3@SiO2/ZrO2/PMMA放置在440 nm LED晶片上的器件在不同的外加電流下工作。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Nano Letters》無鉛鈣鈦礦納米晶,提高穩定性,降低毒性!
    此外,CsEuCl3納米晶對水分、氧氣和輻射具有良好的穩定性。使其更具有實際應用前景。結果表明,CsEuCl3納米晶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替代滷化鉛鈣鈦礦的候選材料。由於鉛的毒性,尋找一種光電性能相當的無鉛滷化物鈣鈦礦半導體材料具有重要的意義。稀土基滷化物鈣鈦礦是一類很有前途的材料。
  • 上海科技大學—研發高效率高穩定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陳剛課題組通過使用烷基胺鹽對三維鈣鈦礦薄膜表面進行後處理,獲得高效率、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並進一步研究了界面調控與器件性能之間的相互聯繫。近年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提升至25%以上。高性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一般含有甲脒和甲胺等有機陽離子,然而甲胺遇熱易分解的特性導致其熱穩定性遠達不到商業化標準;此外鈣鈦礦/電荷傳輸層界面存在的大量缺陷態進一步制約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發展。
  • 研究人員製備出全無機鈣鈦礦綠光LED,穩定性大幅提高
    ,成功製備出高效穩定的全無機鈣鈦礦綠光LED,該器件表現出非常優異的工作穩定性。 鈣鈦礦材料最初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是在新型太陽能電池領域,在短短的幾年內鈣鈦礦基太陽能電池已實現超過22%的轉換效率,展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但是,受限於鈣鈦礦薄膜較差的成膜特性以及相對較低的螢光量子效率,其在發光、顯示以及雷射領域的發展一直比較緩慢。同時,穩定性不高也一直制約著傳統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在光電器件中的應用。
  • 大連化物所製備出具有寬譜帶白光發射的非鉛鈣鈦礦膠體納米晶
    不同於自由載流子複合所產生的帶邊發射螢光,自陷態激子發光表現出譜帶寬、斯託克斯位移大的特點。由於晶格較「軟」,低維度鉛基鈣鈦礦材料易於形成自陷態激子,表現出寬譜帶白光發射。但鉛元素具有毒性,且低維鉛基鈣鈦礦的發光效率通常較低。近期,有研究報導了具有自陷態激子發光的非鉛雙鈣鈦礦材料,但具有高效、寬譜帶白光發射的膠體納米晶卻鮮有出現。
  • 上科大研發高效率高穩定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陳剛課題組通過使用烷基胺鹽對三維鈣鈦礦薄膜表面進行後處理,獲得高效率、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同時利用同步輻射掠入射X射線衍射技術深入研究表面後處理形成界面層的成分和結構近年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進一步提升至25%以上。高性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一般含有甲脒和甲胺等有機陽離子,然而甲胺遇熱易分解的特性導致其熱穩定性遠達不到商業化標準;此外鈣鈦礦/電荷傳輸層界面存在的大量缺陷態進一步制約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發展。
  • 科研人員製備出具有寬譜帶白光發射的非鉛鈣鈦礦膠體納米晶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組研究員韓克利團隊通過對非鉛鈣鈦礦膠體納米晶的自陷態激子進行調控,實現寬譜帶白光發射,並有效提高發光量子產率。 高效穩定的白光發射對於室內照明具有重要意義。
  • 鈣鈦礦材料的製備方法含溶膠-凝膠法、水熱合成法、高能球磨法
    鈣鈦礦結構類型化合物的製備方法主要有傳統的高溫固相法(陶瓷工藝方法) 、溶膠-凝膠法、水熱合成法、高能球磨法和沉澱法,此外還有氣相沉積法、超臨界乾燥法、微乳法及自蔓延高溫燃燒合成法等。高能球磨法和傳統高溫固相法都是以固態物質為反應物,但高能球磨法不需高溫燒結就可獲得鈣鈦礦結構的多種複合氧化物,因此大大提高了產品的分散度,是獲得高分散體系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沉澱法沉澱法是通過化學反應生成的沉澱物,再經過濾、洗滌、乾燥及加熱分解,製備物質粉末的方法。製備鈣鈦礦結構類型複合氧化物,可以採用共沉澱法和均相沉澱法。
  • 上科大研發高效率高穩定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新聞—科學網
    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陳剛課題組通過使用烷基胺鹽對三維鈣鈦礦薄膜表面進行後處理,獲得高效率、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同時利用同步輻射掠入射X射線衍射技術深入研究表面後處理形成界面層的成分和結構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製備具有高穩定性鈣鈦礦藍光電致發光二極體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製備具有高穩定性鈣鈦礦藍光電致發光二極體Highly StablePerovskiteBlue-emitting
  • 錳摻雜Cs4PbCl6零維鈣鈦礦納米晶激發態動力學研究
    錳離子摻雜是調控鈣鈦礦納米晶光、電、磁性能的一種有效手段。Mn2+在介質材料中的光學性能主要取決於其局域態的電子結構和激發態動力學,對Mn2+摻雜零維鈣鈦礦納米晶開展深入的光譜學研究對於提高其光學性能及應用至關重要。目前,製備Mn2+摻雜Cs4PbX6零維鈣鈦礦納米晶純相併揭示Mn2+發光中心的激發態動力學仍是該領域的一個技術難題。
  • 科研人員製備出大面積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摘要 【科研人員製備出大面積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韓禮元教授領銜團隊等不懈努力下,科研人員運用更加經濟安全的方法,製備出比蟬翼還薄數十倍的大面積鈣鈦礦薄膜,向大規模低成本太陽能發電的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
  • 無鉛三維雙鈣鈦礦納米晶
    無鉛滷化物雙鈣鈦礦(DPs)由於其穩定性,無毒性和良好的光物理性質而備受關注。acs.jpclett.0c01968滷化鉛鈣鈦礦納米晶因此,研製具有小禁帶和空氣穩定性的新型無鉛DP-NCs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和意義。理論計算預測DP家族有數百種可能的組合。其中,Cu基DP被認為是一種具有良好禁帶性能的太陽能電池半導體材料,但塊材晶體尚未報導。據我們所知,雖然塊材DP晶體無法合成,但它們相應的NC晶體已經通過熱注入法成功地製備出來。
  • 南大譚海仁團隊首次採用溶液法製備高效全鈣鈦礦三結太陽能電池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具備低成本、易製備和優異光電性能等突出優點,在國際上備受關注並且發展迅速,單結電池轉化效率已從2009年的3.8%提升到2020年的25%以上,鈣鈦礦也被認為是下一代最具應用前景的低成本高效率光伏材料。
  • 復旦《尖端科學》高效的藍光發射鈣鈦礦納米晶
    導讀:膠體CsPbX3(X=Br、Cl和I)鈣鈦礦納米晶在綠色和紅色區域表現出較高的光致發光量子產率。但是,缺乏高效的藍光鈣鈦礦納米晶。在此,作者製備了釹(III)(Nd3+)摻雜的CsPbBr3納米晶,從綠色到深藍色具有了可調諧光電發射。
  • 清華大學:綠色反溶劑抑制非輻射複合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膜,抑制缺陷誘導的非輻射複合,從而實現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由於可調控帶隙、低激子結合能、高載流子遷移率和長載流子擴散長度,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Perovskite)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然而傳統的一步溶液加工法所製備的鈣鈦礦薄膜通常易遭受由缺陷引起的非輻射複合,這嚴重阻礙了器件性能的提高。反溶劑工程已被證明可有效地調節晶體成核和晶粒長大,但是,實現高效的器件所需要的反溶劑的量很大,而且更嚴重的是,其中大多數反溶劑都是有毒的,如致癌溶劑氯苯和甲苯。
  • ...學院團隊在綠色反溶劑抑制非輻射複合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Suppressing Defects-Induced 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 for Effici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 through Green Anti-Solvent Engineering)的研究論文,報導了採用綠色反溶劑處理獲得的高質量鈣鈦礦膜,抑制缺陷誘導的非輻射複合,從而實現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
  • Joule:效率超過12%的白光鈣鈦礦LED
    基於該策略製備的雙色器件的EQE超過12%,三色器件的EQE超過5%,是目前該領域的最新記錄。工作重點該器件設計成功地利用紅光鈣鈦礦納米晶層抽取了受限於藍光鈣鈦礦LED的光波導模式和表面等離極化激元(SPP)模式,並轉化為紅光光子。
  • 長春光機所研製出高螢光效率和高穩定性鈣鈦礦量子點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曾慶輝課題組,提出一種新的簡單易行的操作方法合成了不同滷素摻雜的全可見光譜區高性能CsPbX3(X=Cl, Br, I)鈣鈦礦量子點,所製備的鈣鈦礦量子點螢光量子效率最高可達95%(是目前國際上報導的鈣鈦礦量子點樣品的最高值),半峰寬最窄可以達到9nm(是目前國際上報導的量子點樣品的最小值),穩定性得到顯著提高
  • 黃勁松團隊開發大面積製備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新工藝 丨論文速遞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由於其優異的能量轉換效率和低廉的成本而展現出巨大的潛力。然而,在其進入市場之前仍需探索出工業化生產穩定高效的大面積太陽能電池的技術路線。近日,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黃勁松教授團隊開發出了大面積製備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新工藝。他們發現通過縮短刮塗製備的鈣鈦礦薄膜在空氣中的退火時間可以有效提高鈣鈦礦組件效率。
  • :基於鈣鈦礦納米晶體的離子交換鈍化法
    :基於鈣鈦礦納米晶體的離子交換鈍化法   【引言】  膠體量子點擁有帶寬可調節、造價低廉等優勢,被認為是一種應用前景廣闊的太陽能電池材料,其中硒化鉛(PbSe)量子點以多重激子效應和高效載流子遷移為著稱。然而,硒化鉛量子點在空氣中非常容易氧化,這導致其表面具有較多缺陷,從而限制了對應的太陽能電池的開路電壓和填充因子,阻礙了其光電轉發效率的進一步提高。